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著者传略

祖传师授 执着中医事业

沈绍功主任医师,1939年5月出生于上海中医世家,系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第十九代传人。自幼受家庭业医环境的熏陶,年方10岁已能背诵《药性赋》及《汤头歌诀》。1952年小学毕业后便一边升读中学,一边侍奉祖父、父亲临证抄方,并开始研读中医典籍。仅仅四五年便熟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沈氏尊生方》《医宗金鉴》《温病条辨》等数部医著,并写下10万余字的读书心得,深得父辈们的赞赏和鼓励。

1956年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全国组建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四所中医学院,从此中医开始登上正规的大学殿堂。1957年高中毕业,经国家统一高考,我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中医学院(现更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六年制医疗系,成为首批高中毕业高考进入全国四所中医学院的统考生。在校长达6年的科班教学,共120名同学中我担任学习科研委员。身处优越的读书环境中,我牢记父辈们的家训“中医乃国医,学有所成,务必勤奋刻苦;悬壶行医,首当注重医德”。我起早摸黑,整日泡在医著堆里,真有“悬梁割股”之势,“博览群书,其乐无穷”,并由此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借助父辈们的医友关系,每年寒暑假我在教学医院跟随名医临证,恩蒙程门雪、王文东、秦伯未、金寿山、陈耀堂、陆瘦燕、陈大年、朱小南等不吝指点,吸取前辈们的丰富经验和奇方妙药,又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临床功底。

1962年我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临床各科毕业实习。该院由原西医院和中医院合并组成,各科健全,师资实力雄厚,十分倡导中西医结合。实习医师的学业纵然十分清苦,24小时不能离院,但学习的环境和敬业的氛围却十分浓烈。5年中西医的理论学习再加上亲临目睹,现场操作,学以致用,其激动之情油然而生,动力与勤奋倍增,可谓“以医院为家,急病人所急,全身心投入中医学业,潜心苦研中医精髓”,这也成为6年学业中最为刻苦也最有收获的一年。

1963年9月,我以优异成绩结束学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参加工作。整整12年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广安门医院任住院医师,并拜四川名医叶心清老中医为师。叶老擅长针药并施,治疗内、儿、妇科诸多疑难杂症,疗效卓著,思路独特,处方新奇,曾为国内外众多国家领导人医疗保健,深得赞誉。我刚出学堂大门又有名师指点,为日后的悬壶生涯打下坚实的疗效基础。

1964年及1965年,也就是毕业后的第二、三年,我由组织委派到北京郊区顺义及山东沂蒙山老区巡回医疗,培养农村卫生员。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广阔天地里,广泛收治各科疾患,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并同贫下中农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这2年的艰苦磨炼使我终身难忘,一是精神的收获,强化了奋发图强,拼搏上进的毅力及同患者的深情厚谊,是一次医德医风的再教育;二是医疗技能的明显提升,是一次从“书呆子”到“实践者”的有效转化。

勤于总结 创新学术观点

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广安门医院内科开设糖尿病专题门诊。经临床观察2型糖尿病近千例,我发现“三多”症状并不明显,而以气短乏力,心悸消瘦为主症,且苔多薄白,质淡,脉象沉细而弱。中医证候分类并非“阴虚燥热”,而属“气阴两虚”。于是我提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思路:应从传统的“养阴清热”法则转换到“补气”上来,创制了补气为主,重用生黄芪,养阴为辅,配用生地黄,气阴双补的“降糖甲片”经广安门医院制剂室配制,广泛用于糖尿病专题门诊。我曾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586例,总有效率达89.8%。

在专题门诊中我还重点观察中医对胰岛素减量,改善患者症状和治疗某些合并症的疗效。我同当时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的权威教授池芝盛合作,在该院共同查房、共同观察、共同总结,并共同主编专著《糖尿病知识问答》,我负责编写中医部分。我将临床观察结果编入书中,显示了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势,受到池教授的充分首肯。该专著1979年3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976年敬爱的周总理患癌症病逝。医务界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掀起攻克癌症的科研热潮。5月间领导指派我到广安门医院肿瘤科筹建肺部肿瘤病房并任命我为“猪苓多糖治疗原发性肺癌”科研课题组组长。第2年我首批晋升为主治医师并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在肿瘤病房工作的5年,我根据中医药理论提出了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思路,即以扶正为主,保护胃气为先。扶正采用调整肾的阴阳,保护胃气首先振奋食欲,分两类:舌苔腻者投芳香护胃,以温胆汤、保和丸为主方;舌苔薄者投养阴护胃,以养胃汤为主方。其突破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不顾胃纳,一味投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的传统框架,创制了“平瘤建功散”新方,而且提倡药疗与食疗、意疗、体疗互相配合的综合方案。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也明显减轻了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其间,我主笔的科研论文《猪苓多糖治疗原发性肺癌116例扶正作用的临床观察》获得1981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1983年2月广安门医院新病房楼落成,重新开办急诊科,我被任命为急诊科主任。我提出中西医配合,发挥中医药治疗急症的特色和优势,以救死扶伤为最高准则,开展中医诊治急性高热、脑中风、冠心病、急性痛证及急性中毒等的科研工作。制订并印制“广安门医院单病种中医急症诊疗常规”。在广安门医院制剂室的支持下,自制“清解合剂”“温解合剂”“清暑合剂”“复方地丁注射液”“石韦注射液”等近20种医院内部制剂,使中医急症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并及时总结了《急性高热110例辨证论治对照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26例疗效观察》《急症室用中医药治疗50例急性高热的临床疗效观察》等5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等国家级期刊上。

1984年4月,卫生部中医司组建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我被任命为胸痹(冠心病)急症协作组组长。经组织全国19个主要省市的调研及近90种省级以上杂志的检索,我总结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药诊治冠心病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辨证序列方药诊治冠心病”和“冠心病宜从痰论治”的新思路。确立协作攻关的目标是冠心病的急重危症,采用五结合的技术路线,即继承整理与发扬创新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科研成果与新药研制相结合;临床验证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中医与中药相结合。这条新思路的实施系病名规范化、辨证实用化、证候计量化、治疗系列化和实验同步化。其关键在于辨证序列、整体方案、从痰论治和分辨虚实。

中医病名具有特色,但优势不足,必须规范化才有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学科的交流。中医没有冠心病的病名,既往均命名为“厥心痛”“真心痛”“心痛”“胸痹”等各种称谓,没有统一。1986年首次提出以仲景《金匮要略》为准,把胸痹病相当于冠心病,胸痹心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悸相当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心衰相当于冠心病心力衰竭,胸痹心厥相当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胸痹心脱相当于冠心病心脏骤停。这套冠心病规范化的中医病名,经过临床多年的验证,切实可行,已被中医药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所采纳。

辨证论治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核心,但是辨证尚缺乏更多的客观指标,所以“辨证准”仍是探讨的课题。为此我提出了“病证相配单元组合式分类辨证诊断法”,即将冠心病的中医证类分成6个单元:“心气虚损”“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每个单元确立必备的主症和参考的兼症,加上舌脉加以定类,如果症状与舌脉分离则以舌脉为凭,特别是“舍症从舌”。然后根据临床实际,病证相配,加以单元组合。如“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痰浊闭塞证”“胸痹心悸·心阳不振兼痰浊闭塞、心血瘀阻证”。这套辨证分类法切合错综复杂的临床,比较实用,收到“辨证准”的效应。

证候学是中医的优势之一,临床观察常常疏忽。为了加强证候学的研究,我提出计量评分法。从主症、兼症、舌脉3个方面,根据证候程度、出现状态、是否靠药物缓解和是否影响生活工作,从0分至4分5级评分计量,然后统计治疗前后总分之差,评定显效、有效、无效、加重4级疗效。证候计量评分虽然较粗,但开始引入量的概念,有利于较细致地观察证候学变化。以往评定疗效有痊愈或临床痊愈这一档,比较难以达到,又缺乏加重一档,不能反映动态疗效变化。改为4级疗效评定法,能反映临床实际,使疗效评定更加客观化。

中医论治的优势在于整体和综合。整体就是序列配套的方案。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为“阳微阴弦”。阳微即本虚,主要是心气虚损和心阴不足。阴弦即标实,主要是痰浊、瘀血、气滞、寒凝闭阻心络。“急则治标”,注重祛痰、化瘀、理气和温通。分辨寒热,采用喷雾剂剂型。寒证用肉桂为君药,热证用牡丹皮为君药。“缓则治本”,注重补心气和滋心阴,采用口服液剂型。补气以黄芪为君药,滋阴以麦冬为君药。这样,对冠心病的治疗就形成了辨证序列配套的整体方案;综合就是除药疗外,辅以体疗、意疗、食疗等综合措施。这些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中医的论治优势,对提高中医诊治冠心病的疗效颇有助益。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空气环境的日渐污染,使冠心病的中医证候谱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气虚血瘀或气滞血瘀证类已较少见,而痰浊闭塞证类却大量增加。因此,应当大力提倡冠心病从痰论治。其立法应当从“补气活血”转到“补气祛痰”,从“理气活血”转到“痰瘀同治”上来,采用温胆汤合三参饮化裁的组方。由于切中临床证类,故明显奏效。

新思路滋生新成果。两项攻关课题“心痛气雾剂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和“心痛口服液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获得1987年度和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新思路凝聚新专著。主编《胸痹心痛证治与研究》23万字,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发行;《中医痛证大成》49万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发行;《现代中医心病学》90万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发行;《今日中医内科上卷》120万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发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手册》37万字,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发行;《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45万字,北京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发行。

研制新药 重振中医急诊

中医急诊是中医学的重要内涵,也是制高点的疗效体现。中医急诊有过辉煌的历史,中医两次学术的突破都跟急诊密切相关。张仲景创建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是从《伤寒论》外感热病上起步的;明清时代“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出现也是以“温病”学说为基础。所以中医急诊,无论是理论或临床、疗效或学术都是必须充分重视并努力振兴的学科。

振兴中医急诊要抓好两件事:一是诊疗规范的制订,二是有效新制剂的研制。我领导全国胸痹急症协作组18年来致力于办好这两件事。从临床实际出发,经过初稿制订,专家咨询和临床验证,征集意见,试行定稿等各个阶段的认真操作,“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急症诊疗规范”被收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于1990年7月起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实施。其他的诊疗规范如“胸痹心悸”“胸痹心衰”“胸痹心厥”等也已定稿,已申报收入第二辑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以疗效确切,安全稳定为目标,我研制成功3个国家级准字号中药三类新药:“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和“心痛舒喷雾剂”,取得了新药证书和3个生产批文,均已由药厂投产面市,收到了明显的效益。为加强对中医药学诊治急重危症的学术和经验的继承发扬,促进中医院急诊科建设和急诊工作的开展,保障中医院急诊科充分体现和系统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自1992年起开展了“全国中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的评审遴选工作,并力图通过行业管理办法,组织推广应用。我作为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积极参与,严格评审,公正竞争。1992年第一次评选15个品种,1995年第二次评选40个品种,1997年第三次评选53个品种。这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中医临床、中药生产、中药科研界的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和普遍赞扬,对中医急诊工作是一次有力的促进和科学的导向。

中医急诊医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一门新学科,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为从疗效水平和学术思想上来完善和发展中医急诊医学,由王永炎院士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由中医最高行政主管部门主持,全国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收集病证最多(达153种)的、全书94万字的专著—《中医急诊医学》。我作为第一副主编和统编,历经三年的辛勤耕耘,终于付梓出版,为重振中医急诊事业尽了一份薄力。

团结协作 探索科工联盟

全国胸痹急症协作组是诊治心病急重危症的科研协作攻关实体,在全国各省市已组建14个分组,吸收“二甲”以上中医单位169个,形成了包括东西南北中的较广泛的学术网络,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8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8名,主治医师51名,具有较强的学术攻关实力。1998年又实现了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挂靠,我被推举担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为已经形成的胸痹急症学术网络实施了有力的充值,凝聚了全国诊治心病的大批专家教授,组织了一线的医技人员,收集了最大的信息量,培植了心病诊治的新增长点、交汇点和制高点,为充分发挥中医诊治心病(包括急症)的学术优势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历来大家认为中医心病皆指“心主血脉”,而常常忽略“心藏神明”“心为舌苗”“心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等的内涵,使中医心病的面被局限,其特色与优势被削弱。为弥补中医心病学术的这一缺陷,我利用这个学术网络,组织编写了近90万字的《实用中医心病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此促进创建“中医心病学”这一新兴学科,使其学术内涵的覆盖面更加全面确切,有利于心病特色的保持和优势的发挥。

心病学术网络以医疗为主体,具有科技和人才优势。药业公司以工贸为主体,具有资金和管理优势。医学家应当与企业家联手,实现医科药工贸的联盟,以便优势互补,各尽所长,实施多位一体,既为振兴中医急诊医学注入活力,又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并使科研成果及时商品化,获取应有的效益。

在研制开发心病新药,在验证和推广心病急诊必备中成药的进程中,逐步结成并完善这种联盟。有的企业还被吸收为成员单位,成为网络中的一员。科工联盟对于协作攻关走出经费短缺的困境,促使攻关成果的及时商品化及专著的编写出版,运行机制的搞活,凝聚力的提升都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心病学术网络真正成为新颖而富有生命力的科技攻关实体。

言传身教 完善学术梯队

1982年2月卫生部委托广安门医院举办第5届全国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我出任教研组长。2年脱产,系统学习和临床实习,共培养西学中学员63名。我开始步入中医教学领域。嗣后在急诊科先后接收全国中医院进修生近20名。受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委托举办全国中医急诊研修班共3届,学员近200名。参加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级中医讲习班10届和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班6届讲课,学员近600名。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各类再教育讲课数十次,学员近千名,等等。我根据20余年的教学经验,编写了一套比较实用的讲义,包括中医急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妇女病、肿瘤等,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

1992年起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抓住冠心病诊治的重点,临床与实验同步,采用整体、组织、分子等多层次的研究方法,从事辨证论治,整体和综合方案研究并突出从痰论治,分清虚实。偏虚者,补气祛痰;偏实者,化瘀祛痰。由此开拓了冠心病治疗的新途径,提高疗效,发展学术。

由于中医学具有强烈的临床应用医学特点,所以中医学的教学务必从临床实际出发,切忌纸上谈兵,以免误人子弟。讲课的关键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根据病证的临床特点,结合个人的经验体会讲解,辨证如何“准”,论治如何“活”。在辨证中,客观分析四诊,归纳比较客观的舌诊和脉象的临床运用特点,提出“舍症从脉”,更要“舍症从舌”。总结主症的特异性,剔除某些主症的随意性和多属性。对虚实两大类的辨证采用“病证结合单元组合式分类诊断法”更加切合临床错综的证类和适应临床证类的多变性,达到辨证“准”的目的。在论治中,强调根据中医理论拓展思路,增加治疗手段,总结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由于思路广,方法多,提高疗效的机遇就明显增加。这套教学方法符合临床实际,使学员学以致用,可以较明显地提升其辨证论治的操作技能。

中医事业的发展需要同人们的共同努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更需要同人们的众人拾柴,共同积累。因此在教学中以“无私奉献”的高境界严格要求,非但一丝不苟,更重言传身教,不能保守和留手,要和盘托出,指明差错,毫不保留。长期坚持这种优良的学风,一方面培养了各级各类的中医人才,输送学子,对完善学术梯队起了促进作用,而更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是增进了师生情谊,共同为中医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财富取之不竭,难能珍贵。

铭记天职 解除患者疾苦

医者身着白大衣,象征一颗纯洁的心,应该视患者为亲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医者项挂听诊器,显示高度的责任心,诊病务必认真负责,“救死扶伤”是崇高的天职。40余载的医疗实践,信奉“七分靠养,三分靠治”的宗旨。养者,心理情志之保养。治者,药物膳食之调治矣。面对疾苦中的患者,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注重医德;面对万变的疾病,一丝不苟,钻研医术,精于遣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心脏病、脑中风、高血压、肾脏病、呼吸病、胃肠病、关节病、妇女病及肿瘤病中,处方奇特,疗效显著,有所成果。刻于心间的座右铭:“全身心地投入,一切为了患者的康复,一切为了民众的保健!”

60余年的人生,弹指一挥间,回顾著者的经历:在学术上追求创新,事业上追求精品,成果上追求效益,学风上追求实干,处世上追求真诚。逐步登入中医的科学殿堂并立志在这块沃土上耕耘终身。

沈绍功
癸未阳春
谨识于京都崇厚堂 1zL/YPnIbCFMMfALbGgtx+n6ZJJoFagkMZeYeINKBnlcw/aMmfeR5pHvoFkuX0o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