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银翘散)

钱某,男性,60岁。

【病史】

患者嗜烟30余载,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宿疾。入冬后全家流感,不幸被染,以致咳喘加重,咳引胸痛,痰黏难咳。昨起发热39.2℃,阵阵怕风,头痛咽疼,口渴欲饮,汗出热不解,时有恶心,纳差便干,遂来急诊。

【检查】

苔薄黄,脉弦 数。

体温39.5℃,呼吸较急促。咽红充血,扁桃体Ⅱ°红肿,散在脓点。两肺听诊闻及散在哮鸣音,无明显干、湿啰音。验血白细胞13×10 9 /L,中性粒细胞0.82。胸片显示:两肺纹理粗重,未见明显阴影。

【辨证】

嗜烟伤肺,抵抗力下降,易遭流感击中,风热袭肺,清肃失降,故咳喘难平,黏痰难出,痛引胸膺。风热犯表,热重寒轻,风热上壅,头咽俱痛。风热灼津,渴而欲饮。肺火犯土,纳差恶心。肺火移肠,大便秘干。苔薄黄,脉浮数,风热为患无疑。

【诊断】

中医诊断为风热袭肺,邪停卫分证。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

【治法】

辛凉解表,清肺祛痰,拟《温病条辨》银翘散化裁。

【处方】

连 翘10g  芦 根10g  全瓜蒌30g  车前草30g

牛蒡子10g  黄 芩10g  桑白皮10g  炙枇杷叶10g

菊 花10g  射 干10g  焦三仙各10g  莱菔子10g

竹 茹10g  桔 梗10g  薄 荷10g 后下

【结果】

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剂热退痛除,咳痰明显减少。减为每晚服1煎,连服半个月,咳喘明显缓解。

【按语】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清解温邪,首当清肺,以辛凉解表为大法,连翘是主药,再辅黄芩、桑白皮、菊花增清肺之力,佐以薄荷助解表之功。风热壅痰,涤痰为先,痰为首害,痰除则诸邪可解,诸证可缓,故佐以大队清化痰热之品,如瓜蒌、牛蒡子、竹茹、桔梗、枇杷叶。莱菔子祛痰通便,车前草祛痰利尿,既助涤痰之力,又使邪从两便排出体外。芦根退热,止渴而不腻,射干祛痰解毒,为治咽圣药。“银翘散”里原用淡竹叶,本方易用竹茹,保持清热之效,加强祛痰之力,系守法易药,增效之举矣。

注:①弦,应为浮,据文义改。

解读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有咳喘加重,痰黏难咳,咽喉肿痛等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2年或2年以上。属中医“咳嗽”范畴。

(1)分清虚实

一是患病年限。患者60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宿疾,发病2天。二是发病原因。全家流感,不幸被染。三是临床症状。咳喘加重,咳引胸痛,痰黏难咳,发热,阵阵怕风,头痛咽疼,口渴欲饮,汗出热不解,时有恶心,纳差便干。四是舌苔脉象。苔薄黄,脉浮数。五是全身检查。体温39.5℃,呼吸较急促。咽红充血,扁桃体Ⅱ°红肿,散在脓点。六是血象检查。验血白细胞13×10 9 /L,中性粒细胞0.82。七是胸片检查。显示两肺纹理粗重,未见明显阴影。八是肺部检查。听诊闻及散在哮鸣音,无明显干、湿啰音。综合分析,本案应辨为实证。

(2)辨证选方

嗜烟伤肺,风热侵袭,清肃失降,故咳喘难平,黏痰难出,痛引胸膺;风热犯表,营卫失和,则阵阵怕风,热重寒轻,风热上壅,故头痛发热,鼻塞咽痛;风热灼津,渴而欲饮;肺火犯土,脾失健运,纳差恶心;肺火移肠,大便秘干;苔薄黄,脉浮数,风热为患无疑。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中医诊断为咳嗽,属风热袭肺,邪停卫分证,拟《温病条辨》银翘散化裁,辛凉解表,清肺祛痰。

(3)处方加减

银翘散(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沈师认为本案风热袭肺,邪停卫分,用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再辅黄芩、桑白皮、菊花增清肺之力,佐薄荷以助解表;瓜蒌、牛蒡子、竹茹(易淡竹叶)、桔梗、枇杷叶清化痰热,莱菔子祛痰通便,车前草祛痰利尿,芦根退热止渴,射干祛痰解毒利咽;金银花味甘性寒,虽为银翘散主药,可清热解毒,但甘则能补,寒则伤胃,再配连翘更伤胃气,增重纳呆,故仅用连翘一味,且苦寒不伤胃;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甘草滋腻,均不利疏风清热,故去之。

(4)妙用药对

一是连翘、黄芩。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轻清上浮,善走上焦,泻心火,破血结,散气聚,消痈肿,利小便,为疮家之圣药。《神农本草经》曰:“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黄芩,味苦性寒,味苦所以燥湿,性寒所以胜热,体轻主浮,善清肺胃及大肠之湿热。二药合用,协同增效,共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

二是薄荷、牛蒡子。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辛以发散,凉以清热,轻扬升浮,芳香通窍,故可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痒,疏肝解郁。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故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宣肺透疹,消肿利咽。二药合用,一升一降,一宣一清,共奏清热解毒,宣肺透邪之功。

三是莱菔子、车前草。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经,味辛行散,既能消食化积除胀,又能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尤宜治咳喘痰壅,胸闷兼食积,故朱震亨有“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车前草味甘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渗湿止泻,甘寒而利,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又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二药合用,祛痰清热,利尿通便,既助涤痰之力,又使邪从两便排出体外。

(5)注意事项

一是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二是射干味苦性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三是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银翘散禁用。因药物辛凉致寒加重,清热不利除湿。四是提倡戒烟。因烟草直接或间接损伤支气管黏膜上皮,甚至引起鳞状上皮化生,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6)临证体悟

一是祛痰止咳。外感风热咳嗽或风寒客肺化热,多有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红、咳痰黄稠或干咳无痰。因为痰液受热煎熬,往往痰稠痰黏,痰色由白变黄,痰液排出困难,阻塞气道,即感胸闷、咳嗽;治重祛痰止咳,痰除则诸症可缓,同时配清热宣肺之品,使痰利热清,肺气宣畅,不止咳而咳自止也。

二是临证化裁。若身热口渴明显者,加黄芩、知母以清泄肺热;咽痛明显者,加桔梗、山豆根、锦灯笼、玉蝴蝶清热利咽;鼻衄或痰中带血,加白茅根、藕节凉血止血;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舌苔白腻,加杏仁、薏苡仁以宣气化湿;风热夹暑,肺气不宣,其邪不能从汗而解,加香薷、藿香、佩兰、滑石以疏风解暑,辟秽祛浊。

三是治咽要药。射干苦寒泄降,清热解毒,降气消痰,主入肺经,有清肺泻火,平喘止咳,利咽消肿之功,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是治咽圣药。主治热毒痰火郁结,肺热咳喘,咽喉肿痛。《本草纲目》曰:“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滇南本草》曰:“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vZT405XXkAzWwxM5vVycKqtzJ5P9NytJ7XGsJkvAIgP5v6cwIhbXMuHdZrvFLW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