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化脓灸发展简史

化脓灸,也称瘢痕灸,属于中医灸法直接灸的一种,是在古代艾条灸法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灸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其时间可追溯至数千年以前。

一、基本内涵

“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例如《庄子·盗跖》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记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意为灸灼。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武威汉代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慢慢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从字义发展上看,灸字表示长时间覆盖或刺激某一点,就会有热象出现,故“久”字下面加一“火”字,以表示下面持久地保持火热的意义。

灸法的产生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用火。大约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开始用火;陕西蓝田人在100万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北京周口店人在5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已能保存火种。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祖先们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发现温热可以治病,于是人类主动用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从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证,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还有表示用火灸下肢的象形文字。《庄子·外物》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燃。”《绎史·大古第一》记载:“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教人熟食。”这些都是古人在钻木、刮木等生产实践中所发现的用火规律。

在人类生产与活动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进行了有目的的对比与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记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因“艾”易燃且燃烧缓慢,具有温经散寒等作用,故以后才逐渐用艾作为灸法的原料。

艾火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与改善寒证的。《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爇。”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爇。”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左传·成公十年》(前581年)记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攻”即灸法,“达”即刺法。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颇为流行。春秋时期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苌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起源不会晚于西周时期。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做燃料。《孟子·离娄》记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颇为流行,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在西周之前。

二、化脓灸的相关记载

化脓灸疗法,顾名思义,就是需要人为制造感染的一种灸法,是在古代灸法不断发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直接灸法。系将艾炷直接置于皮肤表面,渐至化脓,最后形成瘢痕,亦称“烧艾灸”“灸疗法”“瘢痕灸”,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被民间广泛运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黄帝内经》,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说明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产生于秦汉之际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灸法的适应证包括外感病、内伤病、脏病、寒热病、痈疽、癫狂等,如“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痈”(《素问·异法方宜论》)。针灸是中医的精髓,分针法和灸法,灸法又分直接灸与间接灸。化脓灸是直接灸的一种,也就是古法灸。运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就是将上品陈艾加入包括麝香在内的30余味中草药配成艾炷,放于体表穴位灸治,贴敷中药熬制的化脓灸药膏封闭穴位,使伤口无菌性化脓。化脓灸贴敷在灸治穴位既能治疗疾病,后期又能促进穴位愈合,减少瘢痕,通过上述过程标本兼治,达到治愈哮喘病的效果。化脓灸作为传统的中医疗法,流传至今,有其独到之处,通过灼艾的通窜力,可振奋体内阳气,通经脉,恢复脏腑功能,祛除病邪。

1.化脓灸溯源 医学古籍里没有化脓灸这一词,根据其治疗方式,可以将其归属于“久疮”“灸疮”“发疮灸”等。“久创”首次出现于东汉,系火伤,多因“过灸”所致,本义为灸后灼伤皮肤所致疮疡。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医简,最早提及“治加及久创及马安月方”(《武威汉代医简》牍87甲),张氏考“久创”即指“灸疮”,是灸后造成的皮肤损伤,属外科伤疾,用药物入骆驼乳酥煎汤外敷治疗效果良好。据考,《武威汉代医简》为东汉早期的医学著作,早于《伤寒杂病论》150年左右,两者文字一脉相承。

“灸疮”出自《金匮要略》,系艾灸过度致使痉病难治之坏证。现有古籍记载“灸疮”出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卷上“痉湿暍病脉证治”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痉病有灸疮,难治。”太阳病若汗出太多耗伤津液和阳气,筋脉失其濡养则易发生拘缩挛急成为痉病。灸疮患者因艾灸过量灼伤阴液,患痉病则难治。《灵枢·经水》曰:“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清代黄元御《金匮悬解》“外感杂病·痉”病释“灸疮,艾火燔灼,焦骨伤筋,津血消烁,未易卒复,故难治也”,“灸疮”被视为艾灸过度灼伤筋骨损耗气血的坏证表现。后世医家亦认为“灸疮”系火伤说,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火疮第四”记载:“灸及汤火所损。”日本医家丹波康赖《医心方》在“灸例法第六”记载:“凡灸,因火生疮长润,久久不瘥,变成火疽。”明代之前,艾卷还未出现,灸法多用艾炷直接施灸,易于引起灼伤而成灸疮,多因“过灸”所致。魏晋时灸法未偏重瘢痕灸,灸量多3~5壮或7~14壮(《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此时由灸疮造成的皮肉损害比较少见。唐宋时施灸壮数增多,医家有主张艾灸累积至数百壮者,如《备急千金要方》有灸至300壮者,《扁鹊灸法》有300~500壮甚至1000壮者,灸成灸疮的可能性增大。

“发灸疮”法始自晋代《针灸甲乙经》。晋以前医家著作只提到艾灸壮数,未见化脓灸的论述,至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始有发灸疮的记载,卷三中记载:“欲令灸发者,灸枲扁(音遍,草履)烫之,三日即发。”明确指出用草履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方法,标志着化脓灸法的出现。

2.灸疮的形成 与机体的功能状态、外加的促发因素、灸量等均有密切关系。

“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针灸资生经·治灸疮》),故古代医家强调须采取干预措施人为促发灸疮,并创造增加灸量、热熨法、外用药、调补法等诸多发灸疮方法。灸疮化脓过程,是通经活血,疏散风寒、风毒等邪气的途径。唐代《医心方·灸例法第六》记载:“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病则不除也。”《外台秘要·脚气论》记载:“候灸疮瘥后,瘢色赤白,平复如本,则风毒尽矣。若色青黑者,风毒未尽,仍灸勿止。”《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记载煎汤温洗灸疮“令驱除风气于疮口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针灸大成》“灸后调摄法”认为养护灸疮化脓“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不过古人虽将灸疮化脓与否视为灸法能否治愈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化脓灸临床中取效须在辨证选穴正确的前提下,以气血充足、取穴准、灸量足三大要素为准。

(1)灸疮发脓须气血充足 气血充实是发灸疮的重要前提。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记载“灸之不发”的原因,“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灸疮调治歌”亦言:“凡灸诸病,灸疮应发不发,是其气血大亏,不必复灸,即灸亦多不能愈。”皆说明气血大亏则灸疮不能作脓。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亦不发……故不知经络气血多少,应至之候,而灸之者,则疮不发。”灸法发脓与针刺得气一样,经络气血盛衰成为影响灸疮发否、气至得效的重要因素。

(2)取穴必准为化脓灸取效之要义 化脓灸取穴当循经络为准,疏通经气以产生灸感取效,违则灸疮无效。《医心方·灸例法第六》记载:“凡灸诸俞,皆令如经也,不如经者,徒病无益。”《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灸例第六》记载:“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皮肉耳。”宋代庄绰《灸膏肓俞穴法·坐点坐灸法》记载:“或胛骨开而相远,动争寸余,火气不入穴窍,徒受苦楚,无所益也。若不失其穴,灸至数壮,觉胛骨中通热而不甚痛,意自快畅。”因此揣穴务求准确,取穴当审的,是化脓灸取效第一义也。

(3)施灸量足为化脓灸得效必备条件 古人用艾灸治疗顽症大疾时多强调灸熟、灸透,认为达到化脓程度才能提高疗效并治愈疾病。《小品方·灸法要穴》记载:“灸不三分,是谓徒痖……减此为不覆孔穴上,不中经脉,火气则不能远达。”《医宗金鉴》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亦明确提到:“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说明灸量积累于灸效之重要性。医籍所载施灸数壮、百壮以至千壮之说,即强调造成灸疮的首次施灸刺激量不仅要达到标准,而且在灸疮造成之后还须反复加强灸量,以免效果减退。

3.灸疮与灸效 对于灸疮在一段时间内的炎症反应,很多不明真相者“谈虎色变”,患者们也会忧心忡忡,担心因此导致炎症感染,不能收口。其实大可不必担忧,灸疮的形成与外伤导致的细菌性感染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热量累积后导致的伤口,后者是某种细菌导致的感染。前者是一种人为的非细菌性炎症,目的是延长对局部区域的刺激量,以形成长效刺激。古代医家早就强调,灸后必得疮发(脓多),才能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记载:“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明确提出灸法治病要求产生灸疮且发脓,才能治愈疾病,如果不能灸疮发脓,则不能治愈疾病,将灸疮发脓与否作为是否治愈疾病的一个指标。《针灸甲乙经》更是详细描述了诱发灸疮化脓的办法:“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服四物汤,滋养血气,不可一概论也……古人贴灸疮,不用膏药,要得脓出多而疾除……而欲其速愈,此非治疾之本意也……若速愈,恐病根未除也。倘疮口易收,而病气不得出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化脓灸疗法的作用,主要就是造成灸疮以形成慢性刺激。当灸疮形成后,火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但灸疮的过程在整个灸法治疗中可持久地产生巨大的作用。又如《小品方》载:“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清代李守先在《针灸易学》中言:“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化脓灸将灸疮作为判断灸量和治疗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灸疮的化脓状态叫(疮)“发”,亦称为“灸花”(《勉学堂针灸集成·灸后治法》)。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灸疮发脓者易瘥”(《千金翼方·疮痈下·疳湿第六》),为求病愈甚则反复促发灸疮。

4.麻醉的应用 《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法,艾灸之时由于烧灼较为疼痛,使人临医畏于灸法,为防止烧灼痛,采用“睡圣散”,服后施灸,“即昏不知痛”(《扁鹊心书·卷上》)。睡圣散以曼陀罗为主药,进行全身麻醉,这是麻醉药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古今医鉴》指出:“用药制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用艾灸一炷……制纸法:用花椒树上马蜂窝为末,用黄蜡蘸末并香油频擦纸,将此纸擦患处皮上,即麻木不知痛。”用花椒树上的马蜂窝,是取两药的止痛作用。花椒辛温、有毒,具有止痛之功。诸药同用制成药纸,擦拭皮肤,使局部皮肤麻木,不知疼痛,然后施针挑和艾灸。这种局部麻醉的方法,变内服为外用,较服睡圣散有了很大改进,使麻醉更为简便、实用,且宜为病家所接受。由于化脓灸灸疗时产生的疼痛,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古代医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从全身麻醉到局部麻醉,以减轻灸疗时的疼痛。

5.化脓灸的局限性 灸与针刺一样,“气至而有效,气不至则不效”,“气至病所”的感传作用,为灸和针的疗效标志之一,也是灸针疗法作用机制的主要所在。古代医家如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记载“灸痔法……觉火气通至胸乃效”;卷四“心痛”记载:“它日心疼甚,急灸中管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至灸处而散,此灸之功也。”现代中外医家注重灸法临床疗效,如承淡安先生认为临床施灸是否能到达相应的病理层次决定了治疗能否取效,“气至而有效,气不至则不效”,艾灸过量无效,灸温太高只可能造成人体的无谓损伤,并不能带来疗效。周楣生“灸感三相”论、陈日新“热敏灸”、谢锡亮倡导的麦粒灸压灭法、由化脓灸改善而成的日本透热灸,皆以激发灸感气至为疗效标准。上述医家通过大量灸法临床实践得出结论,认为艾灸得效以灸感气至为要,采用温和灸法也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且能增加患者依从性,避免化脓灸的痛苦与养护禁忌。

随着灸法的不断发展,化脓灸的使用逐渐减少,温和灸、隔物灸等非化脓灸普遍应用,医家认为灸法不令发疱亦可达到治疗效果。化脓灸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灸疮坏症 辨证选穴不准、艾灸过度、护理不当等是导致灸疮坏症的主要原因。灸疮坏症主要体现为疼痛感染、过灸伤阴、伤肌肤坏经络,甚至致残致死。目前随着灸法的规范和改良,疼痛和创伤情形虽有所控制,但由于医者水平参差不齐、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加之“灸疮发”耗时较长难以避免,灸疮坏症时有发生。

(2)艾烟浓度较高 施灸量足是化脓灸得效的必备条件,故化脓灸操作时灸量大,施灸时间相对较长,室内空气中艾烟浓度会明显升高。艾烟是艾灸的产物,能杀菌消炎、促进创面修复和愈合,用于治疗褥疮疗效显著,但是艾烟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污染了治疗室内的空气,让患者和针灸医师难以忍受。现代研究对艾烟的安全性评价较为重视,有研究认为长期处于中、高浓度艾烟环境可能会引起肺和支气管产生炎性改变。

(3)患者接受度低 化脓灸带来的疼痛令人难以忍受,且灸后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加之化脓灸耗时较长、灸后养护需患者保证较高依从性,使得患者对其接受度降低。

(4)灸法的革新 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进展,人们对灸法的认识不断加深。高希言以古代“重灸”为理论基础,提出“透灸法”的概念。透灸法是以患者自觉灸感和施灸部位肌肤反应作为治疗程度指征,刺激量相对较大,具有较强的温通作用,可透达脏腑组织深部,扶助阳气,充分疏经通络,全面调节气血。透灸法可引起机体灸疗反应而不形成疮瘢,高希言认为其既可产生化脓灸的治疗效果,又不影响美观和日常活动。

三、化脓灸的技术革新

化脓灸作为灸法中古老、特殊的疗法,相对于其他灸法刺激量大,具有明显的即刻效应和持久的后续效应,在骨科、呼吸系统等多科疾病中均有所应用。为了提高患者对化脓灸的接受度及依从性,医者们从多方面对化脓灸进行了继承与创新,但每个改良环节对总体疗效的具体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艾烟问题,贺成功团队先后研制了无烟艾灸治疗床、艾烟净化器、艾烟净化车、通脉温阳灸排烟系统、通脉温阳灸聚烟罩,减少了针灸治疗室内艾烟的含量,但艾叶挥发油作为有效化学成分是否含量降低,以及艾烟本身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尚未得到解答。在减痛方面,有研究认为灼痛感在化脓灸发挥治疗作用过程中具有积极的甚至是关键的正面意义。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痛,或无痛化脓灸能否保证预期疗效,尚存争议。

化脓灸技术革新的代表主要来自湖南省慈利县,慈利县民间流传烧艾灸医术由来已久,县中医医院吴贤任医师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探索出化脓灸对治疗哮喘有独特效果,他写的《化脓灸治疗十六例哮喘的初步小结》,为慈利县化脓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慈利县中医医院从免疫学的角度完成了化脓灸治疗哮喘的基础研究工作,不仅研制出了艾炷和药膏,还对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把直接灸改为局部麻醉后施灸,减少患者痛苦。经过反复验证,采用化脓灸法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已成为治疗哮喘、咳嗽较有效的方法。1985年、1987年化脓灸技术先后通过湖南省卫生厅、省科委组织的鉴定,结果显示化脓灸治疗哮喘有效率达94.7%。到了20世纪90年代,慈利县中医医院哮喘科主任卓玉翠和同事们经观察研究,首先规范了疗程,同时优化了穴位的组合与搭配,并根据不同患者体质、伴随症状的差异,配以不同功效的用药,做到个体化治疗。 I2Ii6w5XcvSqJj+tOj5HGLOH1XPfGj1FUEM08PotBOI7JV5NuqN80PaIYDD0eo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