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后世又称“脏象”。“藏”(zàng),藏(cáng)也,匿也。《灵枢·本脏》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黄帝内经》中“藏”指隐藏在人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之所以选择“藏(zàng)”作为脏腑器官的代名词,一是因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深藏于体内不可直视;二是古人认为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中贮藏了人体需要的各种精微物质。为了同“宝藏(zang)”的“藏”加以区分,在“藏”字旁加“肉”字,写作“臓”以示区别。
“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结构。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中说:“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也。”《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中形容心之象为:“心象尖圆,形如莲花。”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类经·藏象类》也谈到:“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关于“象”,《周易·系辞上》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大意是说,如果用文字、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其含义的话,可以采取绘画的形式,用图像就可以完整地表达出其中的内涵。显然“象”表达出来的意思最为直接具体。
藏象,近又称为“脏象学说”。“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作“藏象”,又写作“脏象”。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根据其形态结构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生命现象相联系。五体(皮、肉、筋、骨、脉)为五脏所主;五华(面、毛、唇、爪、发)为五脏所荣;五官九窍(舌、鼻、口、目、耳及二阴)为五脏所司;五志(喜、忧、思、怒、恐)为五脏所生;五神(神、魄、意、魂、志)为五脏所藏;五液(汗、涕、泪、涎、唾)为五脏所化,等等。
中医的肺主要指呼吸系统,肺的位置在五脏之上,称为“华盖”,即覆盖了五脏,空间上起到保护脏腑之作用。古人通过解剖对人体脏腑有了一定的了解,《黄帝内经》中已明确定位肺脏在人体中的位置,并以阴阳五行理论构建了肺脏系统理论体系,描绘了肺脏经络循行路线及所主病症,为后世医家对肺的辨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又记载了肺脏的重量及形态,《难经·四十二难》曰:“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
呼吸系统是由外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等。肺,为白色分叶、质地疏松而含气的器官,位于横膈上方,胸腔之内,纵隔两侧,肺尖高出胸廓上口,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左右肺的形态都呈圆锥形,肺尖钝圆;肺底略向上凹贴膈。肺外侧面较隆凸,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及肋间肌接触。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称为肺根。左肺有一条斜裂(叶间裂),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此裂深达肺门,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斜裂外,尚有一水平裂,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两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每个肺的表面覆以胸膜,故平滑、湿润、有光泽。
1.肺主气 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1)肺主呼吸之气 “天气至清,全凭呼吸为吐纳,其呼吸之枢则以肺为主”。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作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
①气的生成: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自然界中的清气通过肺的呼吸运动进入人体,水谷精气由脾胃的消化吸收化生,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聚于膻中,便称之为宗气。宗气有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助心行血,以及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的功能,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②调节全身气机: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总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2.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的疏通和调节作用。《血证论·肿胀》曰“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以及小肠、大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完成的。肺主行水的生理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实现的。肺气宣发,一是使水液迅速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若雾露之溉”以充养、润泽、护卫各个组织器官。二是使经肺代谢后的水液,即被身体利用后的废水和剩余水分,通过呼吸、皮肤汗孔蒸发而排出体外。肺气肃降,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保持小便的通利。这就是肺在调节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也就是肺通调水道的生理功能。如果肺气宣降失常,失去行水的职能,水道不调,则可出现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如痰饮、水肿等。
3.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心为君主,肺为辅相。人体各脏腑组织之所以依着一定的规律活动,有赖于肺协助心来治理和调节。故曰“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主要体现在肺主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及宣发肃降四个方面。
4.肺主宣肃 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医学实在易》云“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禀清虚之体,性主于降,以清肃下降为顺。肺宜清而宣降,其体清虚,其用宣降。宣发与肃降为肺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肺位居上,既宣且降又以下降为主,方为其常。肺气必须在清虚宣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等正常的生理功能。
1.肺为华盖 华盖原指古代帝王的车盖。肺为华盖是指肺在体腔中位居最高,具有保护诸脏、抵御外邪的作用。肺位于胸腔,居五脏的最高位置,犹如伞盖保护位居其下的脏腑,肺又主一身之表,为脏腑之外卫,故称肺为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谓:“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肺为华盖是对肺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和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身之气作用的高度概括。
肺通过气管、喉、鼻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邪气,多首先入肺而导致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由于肺与皮毛相合,所以病变初期多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等肺卫功能失调之候。
2.肺为娇脏 肺为娇脏是指肺脏清虚娇嫩而易受邪侵的特性。娇是娇嫩之意。肺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入,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著则失其清肃之令,遂痹塞不通爽矣。”(《临证指南医案·卷四》)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邪侵,肺为清虚之脏,不容邪气所干。故无论外感、内伤或其他脏腑病变,皆可累及于肺而为病。故曰“肺为娇脏,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居集》),“肺气一伤,百病蜂起,风则喘,寒则嗽,湿则痰,火则咳,以清虚之府,纤芥不容,难护易伤故也”(《理虚元鉴》)。
3.肺气与秋气相应 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它们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相合,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宣散卫气于皮毛,发挥卫气的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侵袭的作用。二是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即将输送于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上、向外布散于全身皮毛肌腠以滋养之,使之红润光泽。若肺津亏、肺气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感冒,又可因皮毛失濡而见枯槁不泽。
皮毛对肺的作用,也主要有二:一是皮毛能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黄帝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是说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是随着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部位。二是皮毛受邪,可内合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郁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常并用。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所以称鼻为肺之窍。鼻为呼吸道之最上端,通过肺系(喉咙、气管等)与肺相连,具有主通气和主嗅觉的功能。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都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运动。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灵敏;肺气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亦差。故曰“鼻者,肺之官也”(《灵枢·五阅五使》);“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临床上常把鼻的异常变化作为诊断肺病的依据之一,而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失常等病症,又多用辛散宣肺之法。
喉位于肺系的最上端,为呼吸之门户、发音之器官。喉由肺津滋养,其发音功能由肺气推动和调节。肺津充足,喉得滋养,或肺气充沛,宣降协调,则呼吸通畅,声音洪亮。若各种内伤或过用,耗损肺津、肺气,以致喉失滋养或推动发音失常,可见声音嘶哑、低微,称为“金破不鸣”;若各种外邪袭肺,导致肺气宣降失常,郁滞不畅,可见声音嘶哑、重浊,甚或失音,称为“金实不鸣”。
1.在液为涕 涕,即鼻涕,为鼻黏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涕由肺津所化,由肺气的宣发运动布散于鼻窍,故《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化液……肺为涕。”肺津、肺气的作用是否正常,亦能从涕的变化中得以反映。如肺津、肺气充足,则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袭肺,肺失宣,肺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又可见鼻干而痛。
2.在志为忧(悲) 关于肺之志,《黄帝内经》有二说:一说为悲;一说为忧。但在论及五志相胜时则说:悲胜怒。悲和忧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是大致相同的,因而忧和悲同属肺志。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应,由肺精、肺气所化生。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则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又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素问·举痛论》说:“悲则气消。”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肺精气虚衰或肺气宣降失调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3.肺与精气血 肺与气血津液的诸种关系,实际上都是通过肺主宰人体之气的作用来实现的。肺与气的关系,可以理解具有以下内容:①肺与外界相通,吸清呼浊;②肺聚宗气,藏于膻中;③肺布达营卫之气;④胸中大气包举肺外。由此,即可更好地理解肺为“阳气之主”“气之宗”。由于气具有化生血、津液,并推动其运行,控制其运动部位等作用,于是衍化出肺与血、津液的关系,即肺“孕水而化血”,乃“血纲”,而令“水津四布”。肺与血、津液的这种关系,也可以用肺的“气化”概之。
1.肺的经络循行 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胃之上口,通过横膈,连属肺,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内侧前缘,进入寸口,经过鱼际,沿着鱼际的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2.肺经的络脉 络脉的循行路线:手太阴络脉从手腕的后方(列缺)分出,沿掌背侧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3.肺经腧穴 本经经穴分布在胸、肩、上肢掌侧面的桡侧,左右各有11个腧穴。
(1)中府 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2)云门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痛。
(3)天府 主治气喘,鼻衄,瘿气,臑痛。
(4)侠白 主治咳嗽,气喘,干呕,烦满,臑痛。
(5)尺泽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
(6)孔最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痔疾。
(7)列缺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斜,齿痛。
(8)经渠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9)太渊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10)鱼际 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11)少商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肺经络脉列缺合于大肠经,大肠经络脉偏历合于肺经。两经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手太阴肺经与足厥阴肝经有着密切联系,肺经为经气流注之终端,两经直接交接,气血由肝经直接注入手太阴肺经而开始循环,往复不已;而且肝经的支脉直接注入肺中。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与胃有着密切联系,在病理上肺胃常互为影响,相兼而病,如肺胃阴虚、肺胃郁热等。
《灵枢·经脉》曰:“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病症有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咯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位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
心、肺同居上焦,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气与血的关系。心主血脉,上朝于肺,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相互配合,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所以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气属阳,血属阴,血的运行虽为心所主,但必须依赖肺气的推动。积于肺部的宗气,必须贯通心脉,得到血的运载,才能敷布全身。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正常的血液循行,才能维持肺主气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循行和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宗气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心与肺,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气行则血行,血至气亦至。若血无气的推动,则血失统帅而瘀滞不行;气无血的运载,则气无所依附而涣散不收。在病理上,肺的宣肃功能失调,可影响心主行血的功能,而致血液运行失常。反之,心的功能失调,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心肺亏虚、气虚血瘀之候等。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为金水相生,又名肺肾相生。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和水两个方面,但是,金能生水,水能润金,故又体现于肺阴与肾阴之间的关系。
1.呼吸方面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水液代谢方面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与肾之间存在着标和本的关系。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水液只有经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精微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去,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所以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有气化升降水液的功能,又主开阖。下归于肾之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使清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但是两者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肾主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说“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3.阴液方面 肺与肾之间的阴液也是互相资生的。肺属金,肾属水,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保证肾的功能旺盛。水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充足,循经上润于肺,保证肺气清宁,宣降正常。故曰“肺气之衰旺,全恃肾水充足,不使虚火炼金,则长保清宁之体”(《医医偶录》)。肺肾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水液代谢失调和阴液亏损等方面,出现肺肾阴虚和肺肾气虚等肺肾两虚之候,往往须肺肾同治而获效。故又有“肺肾同源”“金水同源”之说。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所以脾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方面 肺主气,脾益气,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水谷精气,上输于肺,两者结合化为宗气。宗气是全身之气的主要物质基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但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必赖肺气的宣降才能敷布全身。肺在生理活动中所需要的津气,又要靠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故脾能助肺益气。肺气的盛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总之,肺司呼吸和脾主运化功能是否健旺与气之盛衰有密切关系。
2.水液代谢方面 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为调节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
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常表现为脾肺两虚、痰湿阻肺之候等。
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肝升肺降,气机调畅,气血流行,脏腑安和,所以二者关系到人体的气机升降运动。
肝和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方面。
1.气机升降 《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肺居膈上,其气肃降;肝居膈下,其气升发。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从左升为阳道,肺从右降为阴道,肝升才能肺降,肺降才能肝升,升降得宜,出入交替,则气机舒展。人体精气血津液运行以肝肺为枢转,肝升肺降,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
2.血气运行 肝肺的气机升降,实际上也是气血的升降。肝藏血,调节全身之血;肺主气,治理调节一身之气。肺调节全身之气的功能需要得到血的濡养,肝向周身各处输送血液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总之,全身气血的运行,虽赖心所主,但又须肺主治节及肝主疏泄和藏血作用的制约,故两脏对气血的运行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病理情况下,肝与肺之间的生理功能失调,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失常和气血运行不畅方面,如肝火犯肺(又名木火刑金)之候等。
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体现了阴阳、表里相输相应的关系。
一脏一腑的表里配合关系,其根据有四:一是经脉络属,即属脏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腑,属腑的经脉络于所合之脏。二是结构相连,如胆附肝叶之间,脾与胃以膜相连,肾与膀胱之目有“系”(输尿管)相通。三是气化相通,脏行气于腑,脏腑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受五脏之气的配合才能完成,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膀胱的排尿赖肾的气化作用等。腑输精于脏,五脏主藏精气,有赖六腑的消化、吸收、输送水谷精微,需六腑传化物的功能活动相配合。四是病理相关,如肺热壅盛,肺失肃降,可致大肠传导失职而大便秘结等。反之,大肠热结,腑气不通,亦可影响肺气宣降,导致胸闷、喘促等。五脏不平,六腑闭塞;反之,六腑闭塞,五脏亦病。脏与腑之间的互相联系和影响,称之为脏腑相合。
脏腑表里关系,不仅说明它们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而且也决定了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因而在治疗上也相应地有脏病治腑,腑病治脏,脏腑同治等方法。掌握这种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肺为脏,属阴,大肠为腑,属阳,两者相距甚远,但由于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因此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关系。
肺主气,主行水,大肠主传导,主津,故肺与大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传导和呼吸方面。
1.传导方面 大肠的传导功能,有赖于肺气的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大肠之气亦随之而降,以发挥其传导功能,使大便排出通畅。所以有“小肠中物至此,精汁尽化,变为糟粕而出,其所能出之故,则大肠为之传导,而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是以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此外,大肠传导功能正常与否,同肺主行水、大肠主津的作用也有关系。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与大肠主津、重新吸收剩余水分的作用相互协作,参与了水液代谢的调节,使大肠既无水湿停留之患,又无津枯液竭之害,从而保证了大便的正常排泄。
2.呼吸方面 肺司呼吸,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大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其气以通降为贵。肺与大肠之气化相通,故肺气降则大肠之气亦降,大肠通畅则肺气亦宣通。肺气和利,呼吸调匀,则大肠腑气畅通。反之,大肠之气通降,肺气才能维持其宣降之性。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