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天佑苍生创岐黄
——中医养生之道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祈望。早在《尚书·洪范》中,就曾有“五福”之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中,寿、康宁、考终命三福都与健康长寿有关。寿数如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左传》说:“上寿百二十年,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唐代医学理论家王冰据《左传》之论,解释“度百岁”为“谓至一百二十岁也”。他又据五运六气理论,在《玄珠密语·序》中进一步论述道:“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说人的天年应该是两个六十年运气周期。《内经》有关论篇,皆以“中寿”论及人的天年,如《灵枢·天年》说“故中寿而尽也”,《灵枢·五色》说“寿必中百岁”,也以中寿百岁通称天年。

启蕴于东方文化的中医药学,把健康长寿作为研究目标,以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实践,形成了理论体系,从古至今,一直为人类的养生保健作出重大贡献。中医之医术,包括养生术、诊病术、治疗术。唐代王冰在次注《素问》时,把《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等养生论篇列在八十一篇之首,可见对养生的重视。

中华民族素有尊生贵时的传统,医药界和士人,以及儒家、道家乃至释家等,多探讨养生保健之道,对于如何通过养生达到长寿的目的,各家皆有独到的见解,可称此为寿命学说。运动是生命的总特征,从其运动方式而论,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是“养身莫善于习动”的主运动说。早在《周易·乾·象传》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运行健动为天之道,人循此而自强不息。《吕氏春秋》也说“流水不腐”,古人一直以运动为生命的基本特征。对此,清初四先生之一的颜元,在《言行录》中概括道:“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做。”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能,保持耐力,消除神经系统紧张,使脑垂体释放5-羟色胺,提高睡眠质量,运动还有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二是生命在于静养。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主张“清静无为”,《淮南子·原道训》说:“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也注重清静,《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清静有抗衰防老、拒邪入侵的作用:“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南北朝时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总结道:“静者寿,躁者夭。”静也并非绝对的静,可以外静而内动。古人认识到寿命有定数,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明代郑瑄也在《昨非庵日纂·颐真》中说:“知节者能久,善藏者有余。”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三是重节奏,贵和谐。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与一年四季、一日晨昏的节奏同步,要与阴阳刚柔及弛张的状态和谐。《内经》对动静关系,总的概括是“能动能静,解以长生”,这样可以达到顺天避邪。明代祝允明主张养生之“养”与“用”也要和谐,他在《读书笔记》中说:“过养则病。”如果此节奏与和谐关系偏颇,就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生化大病。

四是生命在于激荡。《周易·大壮·彖》谓:“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第三十四卦大壮卦的卦象是乾下震上,在乾天之上有震卦激荡。这样“刚以动故壮”。《易传·系辞》也讲“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又与生命在于静养观念不同,认为“静极生动”的振荡更有气势,更具生命力而体现生命的价值。古人如李白就强调惊险和气势。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或讲“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当代有人通过气功试验支持这一说法,宇航员完成航天飞行后,也有焕发生命力的感受。

以上四种学说都有实践性,应该根据年龄和体质之异配合为用。各家理论资源都曾被中医学吸收援用,这也显示中医生命哲学理论的丰富性。据此,中医养生保健也被称为中国养生保健者。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第一,就人体观而论,中医学所持的是生生论的人体观,或者说是生生论的整体观。这一点与西方医学讲构成论的整体观大相径庭。生生论认为生命是连续不断壮大的过程,是由不可分割的元气不断发展。《易传·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人体具有天地之大德,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不仅具有完整性,而且有大宇宙之信息。《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中医还强调人体系统的不可分割性,人体是一个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不仅与天地之大宇宙有“通应”的关系,而且人体的各局部也有整体的信息,例如《灵枢·五色》指出人的面部有全身五脏六腑的信息,中医用这个理论进行四诊和治疗。

第二,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生命以空间和时间的方式存在,中医学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相比之下,与西医学着重人体空间结构,即从解剖学入手研究人体有很大的不同。中医学在发轫之初,也是从形体和解剖入手研究人体。但是受传统的形神观念和先秦贵时观念的影响,中医学着重以时间审视分析健康和疾病。中医的五脏是脏气法时的五脏,而非血肉的五脏;人体健康情况,在一年里有生、长、化、收、藏之别;在一日里,也宛如一年有四时之别;即便是脉,在一年里也有弦、勾、毛、石之应。中医学还注意到年节奏、月节奏与疾病的关系,并把这些知识用于养生治病,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

第三,采用模型化的方法研究人体。将理论模型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西方医学也运用模型,但未尝模型化。这也是中国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的共同特征,与西方科学从结构入手用公理化方法截然不同。中医讲藏象,运用象思维和五行结合概括了五种藏象,是人体五种功能方式的模型,象也包括现象、意象、法象。在解剖原型基础上,又有思维、推理和虚拟等因素。与此相同,经络也是按藏象的构建方式形成的天人合一的信息道模型。这些模型又包括与自然联系的因素,以及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比较而言,西方科学及西医学的公理化,则从结构出发,解释生理和病理,用以论述健康和疾病。

第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临床操作体系,乃是从人体状态和疾病的不确定性出发来思考疾病和治疗。《内经》中两次提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认为人体在不同时间内状态不同,在疾病的情况下,就更要考虑因时、因地、因人之异和状态的不可重复性。中医把不同时阈内的病理性功能态称为证候,在临床诊疗时,针对证候而施治。几个患者虽然所患疾病相同,但是因人、因时、因地之异,所表现的证候不同,治法和用药都有所不同,中医学称此为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其理论的形成,与《周易》的变易思想,强调时间观念和长于运用辩证逻辑有关。因中医学着眼于疾病的不确定性,故而在整理临床资料时,重视不可重复性的个案,这一点和西医学以辨病治疗为主,较多进行群案分析不同,这也表现了中医、西医医生们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第五,从知识属性而言,中医学以重体验的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为主导。这一点与包括西医学的西方科学以客观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为主根本不同。意会知识和清晰的客观知识不同,它可以仅从不连贯的局部的或模糊的所见,就能够理解整体和要害所在。其理解主要靠悟性,又有不可言传性。《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谓“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中国武术、绘画等也都有此特性。英国哲学家迈克尔·伯尔尼(Michael Polanyi)在所著《个人知识:迈向后批评哲学》一书中,称意会知识比客观的科学知识,更具有实在性,居于主导地位。了解中医学意会知识的属性,使我们认识到古代医家一再强调“医者意也”的道理,故而中医师在指导患者,在养生保健的训练时,关键是练功者在实践中去领会,以达到“意会则明”。

中医养生保健技艺。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影响寿命的因素,习惯占60%,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认为,养生可以“宝其生,救其死”,宋代程颐在《河南程氏遗书》指出:“人寿可以力移。”可以争夺自然之造化。清代梁章钜在《退庵随笔》中说“命数延促,存乎己”,指出养生应该是个人的主动行为,通过生活调养,提高生存质量和寿命,其目标和要领有以下五端:

宝命全形,追求境界。中医养生保健是在中国生命哲学指导下的实践。首先强调“神形全备”,如《庄子·养生主》所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个目标也称“宝命全形”。《素问·上古天真论》概括养生的总要领:“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以意会知识为主的学术,讲究境界,而非客观知识要求指标。在诸多古典名著中,提出了养生可达到真人、圣人、至人、贤人等境界。《庄子·大师宗》说真人是有真知的全真之人,能做到天人合一。《老子》《周易·乾·文言》及《庄子·逍遥游》《庄子·德充符》说圣人是追求天人合一、通晓万物的人。《庄子·逍遥游》和《庄子·德充符》称达到忘我境界、道德完善者为至人。《庄子·德充符》说德才并美,品德尚佳者为贤人,“久与贤人处则无过”。道德修养也被列为养生境界之一。总的说,以天人合一,即物我两忘,人融入大自然,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

防治养一体,修身养性同功。同一种养生保健手段,既可用于治病、养生,也可施用于预防。在运用各种养生保健手段之时,还强调要注重性格品德修养,包括培养良好的习惯。儒家重视修身的养生价值,讲究“慈、节、和、顺、静”五字。《论语·雍也》谓:“知者乐,仁者寿。”道家注重养性保精,一再告人以节欲。

顾护正气,强筋健体,讲究套路。人体正气包括生机(生长力)、抵抗力(免疫功能)、体力、性能力和耐痛苦能力等。它源于先天,增益于后天。在施用养生保健手段时,首先要考虑护持正气。中医创造的一些练功方法,还有补益后天滋育先天之功,发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唐代王士源在《亢仓子·用道篇》指出“导筋骨则形全”,重视锻炼筋骨。中国武术和导引等,重视阴蹻脉、冲脉和督脉,以三脉为造化,确有强筋健骨的作用。系统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卓越内容之一,中医在治病时运用套路,能解决很多疑难病的治疗。在养生时,把各个零散招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于是形成各种功法。各种套路功法系统性强,不仅能提高练功效益,而且使练功具有艺术性。

寓养于乐,与传统文化相通。中国养生手段和书法、绘画、舞蹈、音乐、古琴、弈棋、歌咏、诗词、戏剧、园林,乃至居住环境、桌椅卧床样式等传统文化,具有相通性,它们又有共同的要领和规律,例如都有精气神之说,都以守神为上,又都要求遵循规律,讲究“顺天辟邪”等。这些传统的内容也都是养生手段,于是养生成为有娱乐和趣味的实践,可谓寓养于乐。

门类丰富,各臻其妙,简捷适用。中国养生术门类丰富可珍,有普适性的养生术如导引、太极拳等,也有适合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条件、不同要求的养生保健功法。大体分七大类,即①导引;②气功;③推拿按摩;④食养食疗;⑤药养治病;⑥房中养生;⑦驻颜术。每种养生门类中又有多种功法。有的功法如导引,可以训练固齿、视力、听力,增加唾液分泌,又具有镇静催眠的功效,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养生保健功法中,以简捷者最具适用性。如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记述的“六字诀”,以吹、嘘、呵、呼、嘻、呬六字,分别训练肾、肝、心、脾、三焦、肺六脏。又明代冷谦在《修龄要旨》引用的《李真人长生十六字诀》:“一提便吸,气气归脐,一吸便咽,水火相见。”仅十六字,却能起到全身锻炼的作用并开小周天之先河,正是道妙至简至易。综上所论,我国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数千年的实践证明,它不愧被称为造福苍生的一大瑰宝。 5Tzh4twy2IEqc6OpA0vyJ5Vs159HWqEf52cJwg2ngMrdgget+0Sq9jm2BvvMf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