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0.古代中医的手术

古代中医的外科指外表之科,系医治人身外部一切疾病之学的统称。这是依据唯象原则的分科方法,其治疗范围是疡肿、皮肤病、瘿瘤、损伤等。周代称疡科,自南宋伍起予著《外科新书》以后,始有“外科”的称谓,包括疮疡、接骨、金创。古代内科、外科医生都是要做手术的。依治疗手段划分内外科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以手术操作为主属外科,非手术为主的治疗属内科,又把疮疡和皮肤病独立为皮肤科,这种划分象类西医学的分科。手术技术在远古时代就是原始医学的带头技术,这与人类生存斗争的情况有关,如野兽的搏斗,部落间的战争频繁,创伤多。近年在甘肃曾出土圆形钻孔痕迹的头骨,距今已有五千年了。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手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华佗发明并使用了麻沸散,掌握了麻醉术。这个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对外开放时期,中医吸收了印度医学中的手术技术,手术很普及,除创伤、接骨外,腹部手术、肛门手术和眼科手术都达到一定水平。手术器械主要是刀、锯、锉、针。《内经》中记载九针中的“铍针”“锋针”,也都是用于切割放血的手术器械。20世纪70年代,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完整的九针,是用黄金制造的。之后在西安兵马俑出土的武器中有铜铍。铜铍和铍针形状完全相同,只是大小不同,说明有的手术器械和武器,有相互仿造的关系。古代外科手术也有消毒止血的方法,如热水洗涤、火烧灼、酒洗和药物消毒法,止血有胎发烧灰止血、象牙末止血等,《诸病源候论》已经记载了血管结扎术,术后还用促进伤口愈合的外敷膏药。古代医生经常做的外科手术有以下几种:

一是剖腹术。这项手术最早是华佗施行的。切开腹部,抽割溃疡积聚。若病在肠胃,则将肠胃截断,除去疾秽,洗涤缝合,在创口上敷以“神膏”,五日左右创口合拢,一月左右可完全平复。在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又详细记载了由外伤引起的肠断吻合手术和大网膜切除术。除介绍术式、方法、原则外,还强调术后护理,如要求术后饮米粥20日后才可强糜食之,百日后才可进饭。

二是接骨术。唐时已有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问世。该书详述了骨折处理的《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包括手法复位、固定、牵引、扩创等项。手法程序:第一步,手摸心会,诊治骨伤,要点是“相度损处”,所谓“相度”即手摸体验领会。第二步,拔伸牵引。第三步,端挤提按复位。第四步,捺正归位,即配合推拿按摩的所谓“拈捺”使断缝吻合。书中还记载了颅骨、肋骨、胫骨、腓骨、尺骨、桡骨等部位的骨折和髂关节、肩关节脱位。

三是锁肛手术。此即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症。“锁肛”又称“无谷道”“肛门内合”。明代王肯堂在《幼科证治准绳》中最早论及操作要领:“肛门内合,当以物透而通之,金簪为上,玉簪次之,须刺入二寸许,以苏合香丸纳入孔中,粪出为快,若肚腹膨胀不能乳食呻吟声,至于一七难可望其生也。”指出手术要在七日内施行,术后以苏合香丸塞入肛门为辅助治疗,苏合香丸有活血止血、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其后孙志宏在《简明医彀》一书中,又把王肯堂的操作进一步发展。《医部全录》记载了明代医家程公礼妻蒋氏治一例出生七日的锁肛手术的成功案例,可见这一手术在明代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四是鼻息肉摘除术。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记述了鼻息肉摘除术。他认为此病因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遂于鼻内结肉如石榴籽,渐大下垂,闭塞孔窍。其摘除方法:先用茴香散吹鼻孔两次,使局部麻醉。然后用细铜筷两根、筷头钻一小孔,用丝线穿孔,把两筷连接起来,使相离半寸左右,把连接的两筷插入鼻孔,把丝线套住鼻肉根,再把铜筷绞紧,向外一拉,鼻息肉就拉出来了。

五是痔核切除术。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痔核切除术。方法:用犬膀胱插管入患者肛门,使膀胱充气后向外拉,即可将内痔、混合痔带出肛门之外,然后进行痔核切除。唐代以后是用一根或两根芫花煮过的细丝线,套在痔的根部,结成活扣,逐日把活扣拉紧,直到痔脱落,患处平复为止。此法不用开刀,无出血,安全可靠。现称此法为挂线疗法。

六是咽部异物探取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载有咽部食管异物的处理方法。对误吞钉、鸡鱼骨刺梗于咽部者,用乱麻筋一团,搓成龙眼大小,以线穿系,留线头在外,汤水急吞下,顷刻扯出,其针头往往刺入麻团同出。如不出,再咽再扯,以出为度。或用乌龙针法:用细铁线烧软,双头处用黄蜡作丸龙眼大,裹于铁线头上,外用丝线裹之,推入咽内哽骨处,其骨通常顺之而下,不下再推。对于针钉,也可吞食韭菜令其包裹针钉,入胃后再随大便而下。

七是脱疽手术。脱疽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灵枢·痈疽》描述其症状典型而逼真,并述其治疗原则是“急斩之”。此记载比西医学早二千余年。从《刘涓子鬼遗方》到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不断改进操作技巧。《外科正宗》强调“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血流不止,用金刃如圣散止之”。

除以上手术外,古代中医还曾开展过眼赘瘤切除手术、眼胬肉割除手术、兔唇修补手术、气管缝合手术等多种手术。但自南宋金元以降,外科学分为以东轩居士(《卫济宝书》)、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的手术派和以陈自明(《外科精要》)、齐德之(《外科精义》)、薛己(《外科枢要》)、汪机(《外科理例》)、王洪绪(《外科全生集》)等的保守派。保守派在理论上强调“外科必本于内”,加之患者的畏刀情绪,保守派成为明清的主流。而作为外科手术的基础如解剖学、麻醉学等都受到顿挫,致使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停滞了。但从以上所述的手术操作看,也足以展示古代外科医生的智慧和技巧。 ZBvmGoQUYqQNHyCyoAG+izoOiulbbU0XQRVD8GuczUrM9boFOOVgO+DRNXkJE76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