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清太医院的铜人及先医庙铜铸三皇像均被俄军抢走,议和后,御医陈守忠曾与俄交涉而未果。此铜人如今流寓何地?这桩锥心之痛的公案,在2002年被中国中医研究院黄龙祥研究员审谛索解。
铜人又称“铜神”,是我国医学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之一,最早创制的铜人是“天圣铜人”,南宋李焘在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〇五记载道:
天圣五年(1027年)冬十月壬辰,医官院上所铸腧穴铜人式二,一置医官院,一置相国寺。先是上以针砭之法,传述不同,腧穴稍差或害人命,遂令医官王惟一,考明堂气穴经络之会,铸铜人式。又纂集旧闻,订正讹误,为《铜人针灸图经》至是上之,因命翰林学士夏竦序,摹印颁行。
文中提到的医官王惟一,时任殿中省尚药奉御,他遵宋仁宗的旨命,设计制造了两尊人体针灸经络穴位模型,同时又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资解说。当时,他还曾将三卷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在石碑上供后人查考。铜人的功效及特征如夏竦的序文所云:“创铸铜人为二,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铜人身高等同真人,体内设置脏腑模型,为了便于教学和考试,可用水银灌注于铜人穴位之中,外表涂以黄蜡,应试者可按穴试针,当刺中穴位时水银当即流出,如有偏误则无见水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上载明各穴位相距尺度,此经络腧穴之标定,即是当时的规范。以实体模型为教具乃至它的设计思想和铸造工艺等,充分展示了宋代的科学水平和民族智慧皆远迈西方。史称此铜人为“天圣铜人”。两铜人铸成后,一尊置于汴梁医官院,一尊置于大相国寺仁济殿。靖康国难汴梁被金兵攻占,一尊铜人流落湖北襄阳,南宋以后不知所终;另一尊和石刻图经作为战利品被金国搬运到北方。后来南宋与金一度议和,金人特以派遣使节王楫将铜人送还。南宋灭亡后,铜人置于元大都(今北京)太医院三皇庙内。元至元二年(1336年),天圣铜人已经磨损不堪,曾经聘请尼波罗国人阿德尼修补过。明正统八年(1443年),明代太医院奉英宗皇帝之命,仿天圣铜人又铸一新铜人,史称之为“正统铜人”。正统铜人后来一直珍藏于清太医院内。当时还仿刻了针灸图经,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从两部图经比较看,除宋天圣铜人穴位刻字避讳“通”字外,其他文字等项,两个铜人别无二致,故明正统以后的学习人员和研究者,皆用正统铜人顶代天圣铜人。之后,明清两代还曾仿造过数种针灸铜人,但其身高与制式都大异于天圣铜人,如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等多尊。现藏珍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的是清乾隆铜人,是1744年政府为奖励参加编撰《医宗金鉴》主要人员而特造的,每人奖铜人一座及《医宗金鉴》一部,上海中医药大学珍藏的铜人就是发给编写誊录官福海的,此铜人系女性,46cm高,实心,体表刻有经络穴位。
明正统铜人的放存及踪迹,清末光绪御医任锡庚曾在《太医院志》中有所记述:
太医院署药王庙香案前立有铜范之铜人,周身之穴毕具,注以楷字,分寸不少移,较之印于书绘于图者,至详且尽,为针灸之模范,医学之仪型也。铸于明之正统年,光绪二十六年联军入北京,为俄军所有。
《太医院志》的记载当可征信,但得亲见方可确论。此外又有说珍藏于日本的“天圣铜人”,也应考证。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名医陈存仁访问日本时,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见到一具针灸铜人,称为“天圣铜人”。20世纪60年代中国医学家张锡钧也在访日后有所陈述。日本针灸界对此铜人极为尊崇,视为“国宝”,在范定腧穴定位时据此为仲裁依据,《医道日本》杂志社也曾制作仿制品出售。于是,查清铜人下落,辨析殊方异物,遂成为中国针灸学人的天意使命。
2002年8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黄龙祥研究员和徐文斌、唐为明一行专程赴俄罗斯考察,在圣彼得堡冬宫中国展厅的不完全公开展品中,发现了一具针灸铜人。该铜人身高175.5cm,有654穴,352穴名,头部曾有毁伤痕迹。该馆对黄龙祥一行,开始不让参观铜人,后经恳求解释,该馆馆员感禀于道义,方允许详窥细审,测量拍照,问及来历,只说是苏军收购于中国,其他皆敷衍塞责,语焉不详。直是隐括情理。依据本铜人的外形、穴位特征、穴名文字及文献旁证,黄龙祥研究员认定此铜人就是清太医院那尊明正统铜人。他以10项论据博引供证:①此铜人的形态姿势及服饰与《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的铜人图相符;②《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以强调发际为特征,本铜人像发际突出;③文献记载,正统铜人在明末遭战乱头部曾有毁伤,后在顺治年间修复,本铜人颈项部仍可见裂痕;④实测本铜人身高175.5cm,与我国学者吴元真从建筑学、经碑布局的考证计算所得宋天圣铜人高度应为175cm相吻合;⑤穴名文字的模糊难辨程度表明,该铜人年代久远;⑥该铜人穴位数量是唯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相合者;⑦穴名注以楷字与《太医院志》记载相符;⑧在腧穴内容上,带有特征性的腹部穴及大腿后面足太阳经穴的定位具有“京口图”的特征;⑨特征性的颔厌、悬颅、悬厘三穴之定位,与传世各种铜人及铜人图、明堂图均不同;⑩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呈直线排列,与《资生经》经穴图、史素刻铜人图、丘浚铜人图相符,此系与其他铜人相异之处。
据此,十论相订,慧眼烛照,归属自明,足可证实此冬宫所展之铜人即是中国之明正统铜人。又从该铜人“通天”穴名不避宋讳和佐资此铜人是其他铜人的文献证据缺如等,完全排除这座铜人是宋天圣铜人的可能。这说明展于俄国圣彼得堡冬宫中国馆的铜人,即是1900年俄军从清太医院劫走的明正统铜人,以传闻记述对照实物,笃可定谳。
明代正统铜人的认定,也有助于对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被沿称宋代“天圣铜人”的鉴别。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副院长在20世纪80年代赴日考察时,就根据外形的身高等项对日本铜人称“天圣铜人”提出疑问。黄龙祥研究员系统整理了历代铜人的有关资料,根据该铜人的外形特征和身高162cm与天圣铜人不合、穴位数多出11穴、穴名写法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不合,以及经穴连线出现了元代滑寿著《十四经发挥》中的提法而推知应晚于宋代。2003年10月,世界针灸联合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经穴部位国际标准讨论会”上黄龙祥研究员宣读《古代针灸铜人考》的论文并发布了此项研究成果,被与会学者们认可。此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网站关于该铜人的说明,已改为“铜人形1躯,江户时代18世纪”了。这表明,日本方面再不提该具铜人是宋代天圣铜人,而是江户时代的日本制作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