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内容主要包括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分类、传经辨证、病发阴阳、真假寒热、太阳中风证、桂枝汤加减证及其禁忌证,除此之外还提及了误治救逆的方法。
太阳中风 [1] ,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 [2] 者,桂枝汤主之。第一。 五味。前有太阳病一十一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第二。 用前第一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3] ,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第三。 七味。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桂枝汤主之。第四。 用前第一方。下有太阳坏病一证。
桂枝本为解肌 [4] ,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第五。 下有酒客 [5] 不可与桂枝一证。
喘家 [6] ,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第六。 下有服汤吐脓血一证。
[1]中(zhòng)风: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中风时,恶风重于恶寒。
[2]干呕:症名。《黄帝内经》名哕。《医学入门》:“干呕……呕则无所出。”指患者作呕吐之态,但有声而无物吐出,或仅有涎沫而无食物吐出。
[3]项背强几几:项背僵直、紧固牵拘不舒。几几,成无己注:“几几,音殊殊,短羽鸟飞几几也。几几,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
[4]解肌:解除肌表之邪。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
[5]酒客:平素好饮酒之人。
[6]喘家:指素患喘疾之人。
太阳病,发汗,遂漏 [1] 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急 [2] ,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第七。 六味。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第八。 四味。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第九。 五味。
太阳病,八九日如疟状,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 [3]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第十。 七味。
太阳病,服桂枝汤,烦不解,先刺风池 [4] 、风府 [5] ,却与桂 枝汤。第十一。 用前第一方。
[1]漏:《国语辞典》云,“液体自缝中流出或渗入。”此指汗出淋漓不断。
[2]急:拘急不舒展。
[3]清便自可:大便正常可下。“清”同“圊”(qīng),厕所,此作动词。
[4]风池:归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等内风所致病证;亦治疗感冒、鼻塞、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病证以及颈项强痛。
[5]风府:归属于督脉,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主治中风、癫狂痫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亦治疗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等头颈、五官病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 [1] ,脉洪大者,与桂枝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十二。 七味。
服桂枝汤,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第十三。 五味。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宜桂枝二越婢一 汤。第十四。 七味。
服桂枝,或下之,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第十五。 六味。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 [2] 挛急,与桂枝,得之便厥 [3] ,咽干,烦躁,吐逆,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厥愈,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伸。若胃气不和,与调胃承气 汤。若重发汗,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十六。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 草汤并二味。调胃承气汤、四逆汤并三味。
[1]大汗出:患者大量汗出,提示津气两伤。
[2]脚:小腿。
[3]厥: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1]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受寒邪所伤,寒气客于经中,阳经郁结而成热,从而发热。但寒为阴邪,不能立即使人发热,因而有“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之说。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1]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 [2] 不见者,为不传也。
[1]传:即传经。此指邪气由太阳传入阳明。
[2]阳明、少阳证:阳明证为汗出、烦渴引饮等;少阳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喜呕等。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1]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2]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3]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 [4] ,时瘛疭 [5] ,若火熏之。一逆 [6] 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温病:为太阳病之一,多因感受温热邪气所致。
[2]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之法后变为风温证,与发于春的风温病不同。
[3]直视失溲:双眼直视不转动,二便失禁。为误用下法后耗竭津液、损伤脏气、风温之邪外胜的结果。
[4]惊痫:因受惊吓而抽搐颤动。
[5]瘛(chì)疭(zòng):惊风、痫病。亦泛指手足痉挛。
[6]逆:指误治。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 [1] 故也。
[1]阳数七,阴数六:阳为热,阴为寒;阳法火,阴法水;火成数七,水成数六。阳病者,七日愈,为火数足;阴病者,六日愈,为水数足。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 。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2] 。
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从巳(sì)至未上:巳为正阳,此时阳气得复。始于太阳,终于厥阴,六经各以三时为解:太阳从巳至未,阳明从申至戌,少阳从寅至辰;太阴从亥至丑,少阴从子至寅,厥阴从丑至卯。
[2]十二日愈:中风家,若患者发汗解后而未全快畅,待十二日邪气皆去,六经俱和,则可愈。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 [1] 恶寒,淅淅 [2] 恶风,翕翕 [3] 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 擘 [4]
上五味,㕮咀 [5] 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6] ,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 [7]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8]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9]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 [10]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 用前 第一方。
[1]啬啬:此指不足,恶寒之貌。
[2]淅淅:指畏缩怕冷的样子。刘渡舟注:“形容恶风寒如凛风冷雨骤然吹淋其身之状。”
[3]翕翕:此指发热轻浅之貌。刘渡舟注:“形容热在浅表有如着衣复被之热。”
[4]擘(bāi):分裂、剖开,同“掰”。
[5]㕮(fǔ)咀(jǔ):指用口将药物咬碎,以便煎服,后用其他工具切片、捣碎或锉末,但仍用此名。
[6]滓(zǐ):渣滓、沉淀物。
[7]啜(chuò):指小口喝。
[8] (zhé):指微发汗貌。
[9]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大汗出伤津液,损阳气,不利于病愈。
[10]周时:一昼夜,满十二个时辰。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方三。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芍药 二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擘 桂枝 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1] 及禁忌。 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 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 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1]将息:本义调养休息。此指服药后的调护办法。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 [1] 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 [2] 者,不得与之。四。
[1]气上冲:为里不受邪,气上逆与邪相争,说明邪仍在表。
[2]不上冲:为里虚不能与邪争,气不上逆,提示邪气已传里。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 [1] ,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五。
[1]温针:火疗法的一种。使用火针、燔针(以发汗)。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 [1] 故也。
[1]酒客不喜甘:向来嗜好饮酒之人,多湿热内蕴,得甘温则逆满而呕,故“不喜甘”。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六。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1] 也。
[1]其后必吐脓血:因桂枝汤可使有内热之人亡津液、热有所搏,所以其人服后必吐脓血。吐脓血,称之为肺痿。《金匮要略》云:“热在上焦为肺痿。”肺痿之热或从汗或从呕吐而出,并伴有津液的大量亡失。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 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 [1] 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方八。 促,一作纵。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1]脉促:促脉为阳盛之象。若下后脉促,则不表示阳盛。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方九。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1]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1]附子:附子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和散寒止痛。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 [1] 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 [2] ,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 [3] 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十。
桂枝 一两十六铢 [4] ,去皮 芍药 生姜 切 甘草 炙 麻黄 各一两,去 节 大枣 四枚,擘 杏仁 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 [5] ,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6] 。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 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 半汤。
[1]脉微缓:此脉提示邪气减弱。《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大则邪至,小则平。”意思是邪气甚则脉大,邪气少则脉微,出现“脉微缓”象征邪气微缓,所以说“欲愈”。
[2]阴阳俱虚:表里俱虚。本条脉微是里虚的表现,恶寒是表虚的表现。
[3]热色:可认为是赤色。
[4]铢:量词。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
[5]合(gě):量词。计算容量的单位,为一升的十分之一。
[6]顿服:药物一顿尽服,且仅服一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十一。 用前第一方。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 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 一两六铢 麻黄 十六铢,去节 生姜 一两六铢,切 杏仁 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 一两二铢,炙 大枣 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臣亿等谨按: 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十三。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碎,绵裹 [1] 甘草 炙,二两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十四。
桂枝 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 各十八铢,炙 大枣 四枚,擘 生姜 一两 二铢,切 石膏 二十四铢,碎,绵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 [2] 一分。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 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 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 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1]绵裹:用绵纱包裹。
[2]越婢汤:金·成无己注:“胃为十二经之主,脾治水谷为脾脏若婢。”《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此汤名越婢,是因其有发越脾气、通行津液之功。《外台秘要》名之起脾汤,亦为此义。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十五。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切 白术 茯苓 各三两 大枣 十二 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 [1] 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
[1]谵(zhān)语: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 四两,炙 干姜 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 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1] 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 [2] 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1]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属泻下药,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功效。
[2]强人:身体素质较好的人。
问曰:证象阳旦 [1] ,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 [2] 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 [3] ,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1]阳旦:指阳旦汤。宋代林亿等注:“即桂枝汤。”
[2]胫(jìng):指小腿。
[3]承气汤微溏:调胃承气汤可令患者微溏泄从而和其胃,以致阴阳之气均和,内外之邪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