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克癫痫,改良合刺针法

为了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挖掘古针法是我的重要工作,其间对古合刺法进行了改良,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优势病种”项目,获得资金支持,推广辐射。

1.关于合刺的若干问题

合谷刺,又名“合刺”,但非刺合谷穴也。《说文解字》说“合,合口也”,本义指“闭合,合拢”。《素问·气穴论》指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即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为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故“合刺”有调经气之意。合谷刺是《内经》五刺之一,《灵枢·官针》云:“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属于“五刺以应五脏”的刺法。即选穴进针后,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的分叉,故此为名。

历代医家对于合谷刺的操作多有独到的认知和发挥,主要有多针刺和一针多向刺两个观点。《医学纲目》中明确指出:“鸡足取之,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如鸡之足之爪也。”《类经》曰:“合谷刺者,言三四攒合,如鸡足也,邪在肉内,其气广大,非合刺不可。”上述均认为合谷刺为多针刺。一针多向刺也有理论基础,“刺肌痹,无伤卫”“病在肉,调之分肉”,通过针体在肌肉层内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儒门事亲》中提到“用《灵枢》中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讫,复卓针起,向下卧针”。此为一针多向刺之解。《刺法灸法学》对合谷刺的刺法解释是这种刺法是在肌肉比较丰厚处,当进针后,退至浅层又依次再向两旁斜刺,形如鸡爪的分叉,“肉之大会为谷”,故称合谷刺。现多采用的是一针多向刺,即先将一根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提插行针,使之得气,然后退至浅层,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

合谷刺的刺激面较大,刺激力强,属于重刺法,针感可向多方向传达,具有镇静、解痉、止痛之功,可以改善疼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松解经筋韧带的粘连,解除挛缩,使气血运行通畅。合谷刺法还可以发挥透穴刺法的作用,从而达到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目的。

合刺法在临床应用中以治疗“肌痹”为主,主要包括面瘫、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筋膜炎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临床中将改良合刺法运用到癫痫、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控制或缓解症状,复发率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显著疗效。

传统合刺法为一针多向分步操作,过程复杂,对手法要求较高,我在长期临床摸索中根据传统合刺针法的意旨,进行了改动而成了改良合刺针法,并用之临床,收效甚好。改良合刺的具体含义即当穴位前后左右4个方向斜刺,每一个方向各留1支针,一穴四针,留针行气。该法操作时,要点是进针深度及行针手法,如对百会穴操作,当百会前后左右4个方向斜刺进针1寸,每一个方向各留1支针,一穴四针,留针行气。

2.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的评价

西医学认为癫痫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有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相同类型的癫痫,每个患者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但所有类别的癫痫都是以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刻板性为共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发作性即突然发生,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短暂性即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分;重复性即不定期有多次反复发作;刻板性即每种类型或每个患者的每次发作表现几乎一致。

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发出类似猪羊叫声等症状,移时苏醒,轻者醒后仅出现头晕头痛或疲乏体倦,饮食起居如常;若发作频繁,病情长久者,发作过后则会出现体弱健忘、神志痴呆,不耐劳累等。发作前可伴眩晕、胸闷等先兆。

癫痫在中医学属“痫证”范畴,《内经》中称为“癫疾”,亦称“颠疾”,内容包括精神异常的“癫狂”。至隋唐以后,癫、狂、痫逐渐明确为三个不同的病证。而癫痫这个病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中医经典中对癫痫的病因阐释可简单概括为风、痰、惊、食、瘀、虚,尤以痰作祟最为重要。《丹溪心法》言“痫症无非痰涎壅塞,迷闭孔窍”,指出癫痫发生是痰涎瘀结心膈所致的。中医学治疗此病,根据不同的病因,主要以定痫息风、豁痰开窍、清心泻火、活血化瘀、育阴潜阳、扶正固本等为法。

西医学治疗此病,主要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所重视。故而验、简、廉的针刺疗法应用日益广泛,采用穴位组方改良合刺针法,是我经长期临床实践筛选优化形成的,并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认证,具有较好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以下是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批优势病种,我对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进行了系统评价。

该评价主要通过运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辅以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价癫痫治疗效果,使本研究结果得以量化,完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版的《针灸临床研究规范》操作,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本研究通过对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临床疗效较好,与西药相比同样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很好控制该病的发作。并且与常规西药苯妥英钠治疗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其复发率低,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远期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了西药治疗途径的单一性、治疗作用的局限性和抗痫药物的依赖性及毒副作用。

改良合刺针法的中医优势分析及评价: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具有突然性、反复性和自然缓解性等特点。目前国内患癫痫的总人数估计已达900万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癫痫发病率为50/10万~70/10万,患病率约为5‰,每年新增65万~70万人。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疾病。癫痫目前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应用西药治疗癫痫需长期服药,且其副作用较多。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痫性发作的类型,也要考虑药物的毒性。口服药量均自低限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渐增加。有些药物初服时反应较大,更需先试小量,增量无效则撤换或加给第二种药物。撤换时不可突然停止,否则容易引起癫痫持续状态;须在3~5日内递减,同时递增第二种药物。在效果不够满意或单一用药副作用太大时,可以合并使用第二种药物。

我的这项研究是应用纯中医方法对癫痫进行治疗的临床研究。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是课题申请者经长期的临床筛选、优化组合而成的,相对于目前中西医疗法,疗效更加显著,同时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通过研究显示,单纯的针刺治疗,对于轻中度癫痫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其临床疗效与西药治疗相当,且无毒副作用,花费小,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患者容易接受,可以作为一种优于西药的治疗手段予以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严格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得到结论,为针刺治疗癫痫提出了现代科学依据,为这一世界性多发病、疑难病提供了有效、方便、低廉的治疗方案,形成了优势病种。

3.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的具体方案

(1)选穴:主穴为百会,双侧风池、完骨、神门。

(2)选穴依据:百会属督脉,是督脉与诸阳经交会穴。督脉贯脊上行,分支络肾贯心,总督人体一身之阳,百会处于颠顶,又名“颠上”,为百神汇聚之穴,有重镇安神、息风解痉、回阳救逆、升清降浊之效。风池是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完骨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交会穴具有一穴治多经的作用,穴精效宏。风池位于脑后髓海之下,乃风邪汇集入脑之要冲,针之可息风潜阳、醒脑宁志、开窍益髓、祛邪通络,为祛风之要穴,无论外感风邪,还是肝风内动,皆可取之。完骨善息风益脑,还可清解阳热,壮水之主,强健骨骼。神门为心经腧穴和原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因善治神志病而得名,取之可安神宁心定志。

(3)随症配穴:痰火扰神辅以丰隆、公孙;血虚风动辅以血海、足三里;风痰闭窍辅以水沟、大椎;瘀阻脑络辅以关元、气海;心脾两虚辅以阴陵泉、太溪;肝肾阴虚辅以涌泉、丘墟。

(4)操作:①百会:改良合刺法,进针1寸(改良合刺针法,向穴位前后左右4个方向斜刺,每个方向各留1根针,一穴四针,留针行气)。②完骨:进针1寸,针尖向鼻尖。③风池:进针1.2寸,针尖向对侧眼睛。④神门:进针0.3寸,刺中即止,留针候气。⑤太溪、足三里:进针0.5寸。⑥风池、神门:采用捻转手法,以120次/分,捻转2分钟;太溪、足三里:采用补法,其余配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上述穴位施用手法后,均留针30分钟。治疗周期:隔日针灸,一周3次,6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5)体会:①癫痫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本质是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的不平衡,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中医认为癫痫的发生与先天因素、惊恐劳伤过度、饮食不洁、患他病之后、脑部外伤、情志失常等有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风、火、痰、瘀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所致。其病理性质主要是本虚标实。所以在治疗方面首先应辨标本虚实,发作期应注重化痰息风、开窍定痫,间歇期应以平顺气机、调节脏腑阴阳为主。②通过对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合刺针法治疗癫痫疗效显著,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组方取穴精简,易于操作,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了西药治疗途径的单一性、治疗作用的局限性及抗痫药物的依赖性及毒副作用。 7Ji02dKx0O7XcuddC5t7oRAF498BX7rcQzvdiBGWKd5xvPCFhSVjoo4zfNizOa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