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北京,生活的抉择

命运总是有着自身的秩序,是由一连串的抉择组成的。1985年毕业前夕,记得那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司张万有副司长和广安门医院的王岱院长在天津面试了我,建议我到北京,进入卫生部秘书处或人事司工作,去做卫生部副部长的秘书或技术管理干部,我当时觉得放弃业务太可惜,就选择了业务岗位。2008年,央视《教育人生》专栏人物专访时谈及此事,主持人问我:“后悔吗?”我当时回答的是:“不后悔。人生的路选择不一样,择我所爱,爱我所择。”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忘初心了。在拉萨的时候,西藏的朋友说,西藏人最敬重三种人,分别是佛、老师和医生。今生幸运,当了医生,也当了老师。

针灸学对于我整个的人生而言,是我选择了它,它是我的职业,是我的饭碗。另外,在长期的针灸学的医、教、研过程当中,不管是遇到困难也好,还是有新的发现也好,可以说我的喜怒哀乐都与它息息相关。

我最后选择了北京,落脚在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日子一天天过去,娶妻生子、晋升晋级,1995年我担任了神经内科副主任,实际主持科室工作,那时才32岁,在单位也算是很年轻的了。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并入医院,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新院长将针灸科并入神经内科,两个科室,一块牌子,我继续担任科室主任一职。2012年,望京医院成立康复科,我兼任康复科主任。

现在算我到北京已经30多年了,在医、教、研工作中,对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糖尿病、痛证、脾胃病,以及妇科和儿科等病证已形成比较完备的治疗体系。我曾参加和主持了30余项各级别科研课题,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并兼任国家级学会职务10余个,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理事等职。我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并以良好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2012年荣膺“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称号,2013年获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称号,2015年获首届德技双馨“人民好医生”称号,2018年获“中国影响力医生”称号,2021年获“首都名中医”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截至目前,我共培养50余名研究生(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10余名,北京中医药大学30余名),他们都活跃在医、教、研的第一线。我于2010年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颅底七穴”组方,并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在业内形成极大的影响力,许多同行已将“颅底七穴”组方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我还总结出“消渴组穴”,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成为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一大亮点。

我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诊治疾病,也曾为多国元首和政要提供医疗服务,提升了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xMgCcy2a1asoksHEYKsNsiW2IYniNaXRLb+sNJRowCT8w1kEOpfyE5WCRNLT0Z6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