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一、素问·咳论第三十八

学习目标

1.素质目标 通过对原文的学习,增强对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自信。

2.知识目标 掌握咳嗽的病因病机。

3.能力目标 能运用咳嗽的病因病机和“因时制宜”的原则来辨治咳嗽。

【原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 ,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病 ,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 ,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乘 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 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注释】

①外内合邪:即内外寒邪相合。外,指外感寒邪;内,指内伤寒饮。

②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各以其时”为五脏所主之时令,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指五脏在各自所主的时令感受邪气而发病。

③非其时,各传以与之:“非其时”为非肺所主的秋季。之,指肺。即指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

④治时:指五脏所主的时令。

⑤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张介宾注:“邪微者浅而在表,故为咳。甚者深而入里,故为泄为痛。”咳为肺的症状,泄与痛为五脏六腑受邪的症状,兼见泄与痛的症状,说明病情发展。

⑥乘:趁也。此指当……之时。

⑦至阴:指脾所主时令之长夏。

【释文】

黄帝问:肺脏有病变能使人出现咳嗽,这是为什么?岐伯说:五脏六腑出现病变都可能使人咳嗽,不单是肺病如此。黄帝说:很想听你讲讲其具体情况。岐伯说:皮毛属表,与肺相合,皮毛感受了寒邪,寒邪就会由表入里累及肺脏。若喝了过多的冷水、吃了过凉的食物,则寒气侵入胃,循着肺脉上注入肺,肺也会因此受寒,如此,外内的寒邪互相结合,停留在肺脏,就会导致肺咳。至于五脏所致的咳嗽,是五脏在各自所主时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并不都是肺在它所主之时受病致咳。人和自然界是相应的。五脏各在它所主的时令中受寒邪侵袭,得了病,轻微的,只是咳嗽;严重的,则会寒气入里,造成泄泻、腹痛。一般而言,当秋天的时候,是肺先受邪;当春天的时候,是肝先受邪;当夏天的时候,是心先受邪;当长夏的时候,是脾先受邪;当冬天的时候,是肾先受邪。

【按语】

本段主要讨论了咳证的病因病机。咳嗽的成因有二:一是外感寒邪,皮毛为肺之合,皮毛受邪则从其合内传于肺。二是内有寒饮停聚,因肺脉起于中焦,寒凉饮食入胃,则循肺脉上至于肺,内外之寒合并伤肺,致使肺气失调,宣降失职,上逆而为咳。咳嗽的主要病变在肺,但其他脏腑的病变也可影响到肺,导致肺气上逆发生咳嗽,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将咳嗽的病变扩大到五脏六腑,说明咳嗽虽然是肺脏受邪后的病变反映,但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本文从整体观念出发,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同时提出四时五脏的发病观。这些观点对临床辨治咳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执医考点】

1.“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理论及临床意义。

2.“肺之令人咳,何也?……乘冬则肾先受之。”

【链接】

以四时论之,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瓜蒌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玄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紫苏叶、川芎、桂枝、麻黄之属。(《类证治裁》) M8T6k5/+9pVNVCcVqIsAvhnSYFyIPM5+nBQ8R5poNsmPaUhqip04+r6HOTcWuK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