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李渊的崛起

大业十年年末,一首民谣在朝野之间流传开来。起初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孩们当作歌谣唱,慢慢地,有些大人发现了这首歌谣有些古怪,于是就有人议论起来,然后议论的人越来越多,在短时间里民谣迅速流行起来,后来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头百姓,甭管识字不识字,大家都知道了。据说,当时但凡在街上看见几个人凑到一起讨论,讨论的必是这首民谣,以及各自对它的理解。

要知道,在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当年,想要做到一夜之间成为全民八卦的话题,这个难度不亚于让幼儿园的同学们听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而这首民谣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它的内容实在是太刺激,所谓直接涉及国家当前局势,涉嫌混淆视听,制造社会紧张情绪。这些评价都算是轻的。因为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的学者几乎全部认可另外的一种评价:这是一首极为深入人心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民谣,堪称民谣史上不可超越的神话。鉴于这首民谣的确在历史上起到过巨大的作用,更有人将之列为中国历史上四大神秘的政治谶言之一加以膜拜。我虽然不清楚这“中国历史上四大神秘的政治谶言”是如何进行评选的,又是谁选的,但我清楚的是,大业十年的这个预言为何能够入选。原因就在于它的诡异,准得诡异。

这首民谣史称《桃李章》,按照史书记载,其标准版的内容是这样的几句词:“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为了了解这几句歌词的内在含义,我们特意请来了民间文化学者李玄英来为我们进行解析。

李玄英:“谢谢主持人,各位好!其实早在这首民谣最开始出现在洛阳城内的时候,我本人就已经关注了。”

主持人:“这么敏锐,不愧为专家!那么您有什么发现呢?”

李玄英:“自从《桃李章》这一歌谣出现以来,立刻就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它的版本也随着人们的口耳相传不断增多。现如今,比较流行的有‘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和‘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这么几种版本,但根据我个人的发现,最初的版本应该是:‘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主持人:“嗯,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歌谣里的这几句话的?”

李玄英:“在认真研读过《桃李章》后,我认为,它虽然只有三句话,但信息量极大,具体说来,一共是预言了三件事情。”

主持人:“您给具体说说。”

李玄英:“第一句里‘桃李子’中的这个‘桃’字暗示的是逃跑的‘逃’字,意思是逃亡的姓李之人将会得到天下。第二句话说得很明白,当今的皇帝和皇后游荡于扬州,最终也不会再回首都。至于最后一句,我的观点与现有的结论不太一样。有很多人说,这一句是个友情提示,告诫大家前面说的那些事情应该处于保密状态,所以千万不要乱说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我的理解是,作者不是告诉大家要保密,而是告诉大家此人的名字就叫李密。”

主持人:“照您的解读,您是说未来一统天下的会是当年从洛阳城外逃走的蒲山公李密?”

李玄英:“是的,所以我正要去投靠李密。”

主持人:“……”

当年听过这一歌谣并知道李密的经历的人中,十有八九都与李玄英有着相同的看法,认为李密必得天下。而据说后来李密听到这一解释后,也表示天下舍我其谁,愿意顺应天意,接过拯救万民,再创盛世的重担。然而,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下一任的开国之君虽然姓李,却不叫李密;看过电视节目的也知道,并不是每个专家说的话都是靠谱的。

在李密即将走上自己霸业的最高峰时,这一边,李渊才刚刚起步。

作为我们文章的第一位主角,李渊已经等候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这不能怪我们冷落了他,说到底,还是因为直到赴山西上任前,李渊真是没有什么可写的,要我写的话,估计不会超过七句。这算第一句。

杨广对于这位大表哥总的说来还算不错,他先让李渊继续在外历练,在李渊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觉得差不多了,就把人调回中央,先后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其后,杨广去打辽东,出于对自己亲戚的信任,他安排李渊到怀远镇主持督运粮草的工作。要知道,能够承担这种任务的人物,一般说来都是皇帝的亲信,只不过杨广没想到,后来有个亲信并不那么亲,所以就造反了,那个人正是我们的老熟人杨玄感。杨玄感造反时,李渊奉命调任弘化郡(今甘肃省庆阳市)地方长官,负责镇守该地,稳定西北。别看是守一个县,说到权限其实并不低,因为杨广给李渊的待遇是所谓的“兼知关右诸军事”,也就是说关右诸郡的军队事务一并归李渊管理,相当于西北军区总司令,可以说很是重用。要知道像李渊这种人才外加皇亲的高级干部,历来是大家追捧的对象,因此几年的官场混下来,李渊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了,终于有一天,李渊在外广交豪杰、树立恩威的优异表现传到了杨广的耳朵里,李渊的奋进之路就此告一段落。

走起

从被表弟杨广怀疑到再次接受任命远赴山西上任,李渊的这段日子是后世公认的一段成绩空白期外加人生荒废期。据说为免不幸,此时李渊的生活基本是喝酒,工作基本是受贿,这样下来,不要说杨广不再关注他了,就连李渊自己家养的狗都不愿多瞅他一眼(估计是人老晃,嫌眼晕)。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李渊在此期间只经历了荒,而没走向废,因此当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时,李渊最终等来了再次出头的日子。

大业末年,大批隋朝地方官员不是由于军事能力不足,最后被民军打败、战死(例子太多,恕不一一列举);就是因为军事能力过硬,最后被民军打败、战死(如张须陀)。面临手头官员殉职率不断升高的严峻形势,身为皇帝的杨广不得不转变思路,开始任用一批长年闲置的旧臣。虽然杨广很清楚,这些人中有许多能量极大,长期外放可能会出乱子,但本着派这些人镇压农民起义时可以收到打死他们平内患、打死民军平外乱的效果,杨广还是起用了他们。这些人里,不仅有我们之前讲过的猛人杨义臣,还包括即将要讲的猛人李渊。

说李渊是个猛人,绝对不是在蒙人。李渊的猛人事迹恰恰就出现在他调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的路上。

根据史料明文记载,当李渊带领他的上任团队来到目的地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北)时,大老远就看到数千人的队伍聚集在龙门城下,并在大声呼喊。

人还没到,就率领大批群众出城迎接,这个前任实在是够意思,客气,客气。

又往前走了一段,这才发现,情况貌似不对。因为大伙儿听到的喊声不是熟悉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而是这个年头儿另外一种熟悉的声响——喊杀声。

原来民军头领母端儿正在带领部队围攻龙门城,此时此刻,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所以当时的情况是龙门城内有心出城迎接,但母端儿用刀枪告诉他们,你们不成;而在城外是母端儿有心进城好好地抢上一把,但后面的李渊来了,他用弓箭告诉民军,你们不成。

接下来又要到李渊的保留节目——弓箭秀的表演时间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事实证明,李渊依旧是百发百中,可谓宝弓不老。伴随着一道道凌厉的风声,敌人开始接连应声倒地,而等到第七十声惨叫传入民军的耳朵里,现场突然出现了几秒钟的安静(起初实在太乱,谁也没注意发生了什么),紧接着,众人似乎都听到了同一种声响,那是心理防线崩溃的声音。于是民军放弃了攻城,撒腿就跑,并在奔跑中加速崩溃。至此,龙门之围彻底解除,而李渊也凭借这次射击的优异成绩,自此名列中国历史上的神射手的榜单。

大业十二年,河北民军首领历山飞(绰号,本名魏刀儿)派遣部将甄翟儿率众十万攻打太原,隋将潘长文兵败战死,于是太原危急。

隋炀帝时期,太原不是一般的大城市,而是不一般的特大城市。放眼全国,能排在它前面的除了首都,就是首都。这就是说,太原是当年仅次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其战略重要性类似于今天的广州。而且更为要命的是,太原作为北方的边防重镇,长期肩负着为国家看守边疆,防备突厥等游牧民族南下的重任。因此,一旦太原陷落,不仅意味着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将大受冲击,还很可能使中原地区就此直接暴露在突厥大军的铁骑面前,那情况就真不是一般的凶险了。所以,杨广接到警报后,决意派出一个信得过、能打民军,最好还与突厥人有过斗争经验的人前去接手太原留守一职。思来想去,杨广发现,能够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人也就是李渊了。

于是,“诏以右骁卫将军唐公李渊为太原留守,以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为之副,将兵讨甄翟儿”。

时隔三十六年,李渊的春天再次到来。

这一年,李渊五十岁。

所谓年过半百又逢春,这种情况往往比人逢喜事精神爽还要爽。但是作为一个生性谨慎的人,李渊很清楚,在喜迎自己事业第二春之前,有必要先解决倒春寒的问题。这场春寒叫作甄翟儿。

太原的城墙不是一般的厚实,所以等到李渊来的时候,甄翟儿已经退兵很久了。然而这位甄翟儿似乎是个比较较真儿的人,太原没打下来,他也没走,整日领着几万人在晋北地区来回溜达,始终严重威胁着太原城的安全。

李渊不太喜欢天天被人盯着的感觉,所以他决定主动出击,消灭这个讨人厌的家伙。

就这样,猛人李渊与悍匪甄翟儿遭遇了,双方碰头的地方名叫雀鼠谷。

雀鼠谷发生的遭遇战是场不大的战役,李渊毫无悬念地取得了胜利,甄翟儿毫无意外地被赶出晋北,留下的争议却意外地不小。争议的焦点在于过程。

根据当事人李渊回忆,战役的经过是这样的:“我派遣副将王威领羸弱之兵先与甄翟儿交手,令他假装不敌,尽弃辎重物资引诱敌人来抢,等到甄翟儿的手下由于争夺财物阵形混乱,我亲率精锐骑兵突袭掩杀,就这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但是另一位当事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当我赶到时,发现我军部队数千人已被敌人重重包围,情势十分危急。因此我亲率精兵杀入重围救出了主帅,并与敌人不断周旋,终于等来了后方的步兵大队,两相合击,就这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不用说,相信大家也能猜得到,这位当事人的名字是李世民。

谈当初雀鼠谷的事,事实上并不是为谈雀鼠谷之战本身。如果上面两人的话有人没看懂的话,我来翻译一下。

李渊:“这一年,老夫虽然半百,但腰不酸,腿不疼,人也不糊涂,尚能打仗,尚能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全是老夫本人的意思。”

李世民:“这一年,老头儿年岁太大,明显已经不行了,打个小毛贼还险些翻了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与家父无关,全是我本人的意思。”

所有的分歧,所有的争议,一切只因为这一年是大业十三年。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史称晋阳起兵。

到底是谁

大业十三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在很多史书中,这一年被记作杨广做皇帝的最后一年,但杨广的个人档案却写得很清楚,这位折腾了半辈子的皇帝明明是在次年的三月才去见列祖列宗的。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后来发生的某件事改变了历史,或者至少改变了历史纪录。

然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无论历史纪录是怎么个改写法,他们所处的时代大趋势是不会再变的:大隋朝的大半截身子都已经埋在土里了,要救很难。

对于这一趋势,事实上李渊等人比普通百姓看得更加清楚:嗯,埋的还是上半截。

所以李渊等人要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拯救大隋,而是做出一个命运攸关的抉择——是当挥铲子的那个,还是当蹲在坑里面的那个?

李渊还没有给出答案,李渊的部下已经提前交卷了。

大业十三年二月,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在向突厥首领始毕可汗宣誓效忠并敬献厚礼之后,刘武周势力大增,一路南下,击破楼烦郡,占据汾阳宫。假如刘武周不是路痴,那么他的下一站必将是太原。

不过李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刘武周:想来太原谋发展,你还差得太远!

李渊开始行动了,而作为李渊副手的王威和高君雅从不知道李渊的行动可以这样快。从得到刘武周反叛的消息到募得一万士兵,李渊完成所有的备战工作,总计用时不过两个星期。这让两位仁兄很有跟不上节奏的感觉。但当两个人静下来准备重新跟上节奏时,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个节奏有点儿不大对头。

具体说来,这种违和感的根源在于李渊派出去招募军队的,没有一个是自己人。

应该说王威和高君雅的观察能力还是不错的,李渊派去募兵的那四个人确实都有问题,而且问题还都不算小。据史书记载,这四个人的名字分别是李世民、刘弘基、长孙顺德和刘文静。

李世民虽说是李渊的公子,但他也就是李公子而已,尚未正式参加工作,即使这在当年还不涉及非法使用未成年人工作什么的(古人二十岁才算成年),却是明显违反国家招兵规定的违纪行为。至于其余三位,情况还不如李公子。其中,刘弘基有前科,长孙顺德是逃兵,而剩下的刘文静情况更严重。这位仁兄是当今皇上亲口点名下狱的要犯,天下第一叛逆李密的亲家,按级别属于随时可能被拖出去砍掉的类型,但你李渊不把这货关好,反而放他出来领兵,这是要闹哪样?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李渊有意谋反。于是经过连夜商议,王威和高君雅一起设下了一个圈套,一个李渊不能不进入的圈套。

几天后,李渊收到了郡丞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等人联名发出的活动邀请。虽然此时的李渊对于王威、高君雅已经多有防备,然而当李渊看到活动的主题时,他知道,自己必须去。因为这个主题叫作祈雨。

作为以农立国的国家,古代中国各地地方官员不论级别高低,向来都是祈雨这种关乎民生的活动的主要负责人。以李渊的品级即便不需要亲自主持,但露个面还是必须的。所以王威和高君雅决定趁着这个露面的机会除掉李渊。

五月,甲子,祈雨的日子。

太原留守李渊在副留守高君雅、王威等相关官员的陪同下莅临太原城外的著名景点晋祠,出席即将在这里举行的祈雨活动。按照活动安排,几位官员不必全程参与,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走个过场即可,所以大家一致决定先坐会儿,稍等一下。

就是这一下,事情发生了转机。

李渊等人刚刚落座,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就走了过来,表示自己要告状。然后李渊看了坐在自己身边的王威一眼,王威随即表示明白,这是要他拿状纸呈上来。于是王威走到了刘政会面前,找他拿状纸。刘政会不给,而是大喝一声:“我告的就是副留守,这状子只有唐国公能看得!”

李渊当即大惊(装的),赶紧接过状纸看了一遍,然后立刻当堂宣布:“高君雅、王威勾结突厥入寇,有罪!给我拖下去。”

这边高君雅反应倒是很快,马上发表自我辩护:“这是想谋反的人要杀我!”

李渊没理这茬儿,倒是站在旁边的刘文静发了话:“快把人拖出去!”

在被一起拖下去的时候,高君雅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设局失败的原因是原本负责抓李渊的晋阳乡长刘世龙中途反水,告了密。但在被一起拖下去的时候,王威似乎明白意识到了,刚才李渊看自己的那一眼,意思不是给我拿来,而是你要倒霉。

事情的发展表明,王威、高君雅二位最近的运气的确不好。两个人刚刚被扣上勾结突厥的帽子不过两天,突厥的骑兵就打了过来。数万突厥兵不但把出城应战的王康达及其所部千余人全部杀死,还在城外大掠两日,这才离去。于是全体太原军民都出离愤怒,纷纷要求处死两个叛徒。

这下哪怕跳的是银河,也难洗白了。

不久,王威、高君雅被李渊下令公开处决。

李渊开创霸业的准备工作最终宣告完成。

慢着,还有一件紧要之事需要办理,办成之后,方好起兵。

在刘文静的建议下,作为李渊的使者,刘文静来到了突厥人的驻地。在这里,他将要面见东突厥的首领始毕可汗。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看上去并不复杂的任务,见到对方头目,寒暄两句就切入正题,讨价还价后,签约走人。两个字:“简单”。

对于这种看法,我觉得是有点儿简单——头脑简单。

外交大事毕竟不是市场买菜,火候控制得不好,是极容易出事的。而一般出事无非两种情况。其一是态度太硬,给的条件太差,惹得对方发火,被砍掉。其二是态度太软,给的条件太好,惹得领导发火,被砍掉。所以所谓使者,历来属于技术工种。

刘文静的谈判技术在李渊团队中,个人以为,能进前三。几句话侃下来,刘文静为李渊带回了一份厚礼:始毕部将康鞘利率领的两千突厥骑兵外加良马三千匹。

这三千匹战马及两千骑兵将在日后成为唐军决胜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时李渊已经下定决心起兵反对杨广,但是对于大隋他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李渊准备打出的旗号是反杨广不反大隋,不过对于这个口号大家是否会买账,李渊自己不是很确定,因此如同今天要做新项目的企业一样,李渊打算预先做个问卷,看看这一项目的民意支持度有多少。

随即由起义军拟成立的新机构大将军府为主导,向周边地区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只有一个:您是否愿意参与并支持唐国公发起的救国运动?据统计,有八成以上的被调查地区选择了第一个选项,愿意。而剩下的地方选择了另外一个选项,非常愿意。唯一例外的是西河郡郡丞高德儒。此君不但不回答问题,还主动制造问题,派遣使者走小道跑去告状,告御状。

李渊正值事业的起步期,对于这种拆台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他派出了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前往西河讨说法。

对此,西河郡这一次回复得很明确:“我们不跟叛徒谈。”

谈不拢,那就打吧。

事实证明,西河郡的城墙实在是没有西河郡郡丞高德儒的嘴硬。李建成等人带着一群新兵蛋子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城池并活捉了高郡丞。据说,见到人后,由李世民亲自出面对对方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使得对方深入了解了唐国公此次起兵的伟大现实作用及重要的历史意义。然后,由李世民亲自下令:“砍了。”

高德儒,卒。

对待敌人,斩草之后,务必除根。这是李世民一贯的风格。高德儒很不幸成了李世民除草笔记上的第一个历史纪录,但他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晋阳誓师,正式起兵。

在起兵的同时,以李渊为首的起义军指挥机构大将军府也宣告成立。按照规划,大将军府下设置三军,左军由李渊长子陇西公李建成以左领军大都督身份统领,右军由李渊次子敦煌公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身份统领。至于中军,则交给了李渊的第四子姑臧公李元吉统领。此三人之下,又有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担任统军,负责密切配合李建成、李世民两位公子展开军事行动,以确保大军进入关中的作战顺利,无往不胜。

我知道这个关键的时候,有许多人在等待那个关键的名字,但我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大家,这名字真没有。

不但名字没有,事实上在历史中从来不曾存在过一个英年早逝的手持两把缸般大锤,完虐第二名宇文成都的亲封赵王千岁四殿下,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第一的李元霸。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之前介绍李渊时我们讲过李渊家里很乱,这一点具体反映到家谱上,是很能扯。然而李渊没想到的是,千百年后,靠说书讲故事谋生的人比他家人还能扯,所以明明在他家家谱上写得很清楚的李渊第三子李玄霸,莫名其妙地成了武力很高智商很低的单挑狂人李元霸,且连排序都降了一格,从老三变成了老四。虽说那段时间李渊酗酒比较严重,但我相信,哪个儿子先出生的这种大事,老李还是不糊涂的。

作为《说唐》一书的忠实读者,多年前有人告诉我世上本无李元霸这一结论的时候,我是不相信的。所以当时就找了《旧唐书》来读。

《旧唐书》,官方指定的二十四部正史之一,纪传体。一般说来,纪传体史书除了各位皇帝的本纪外,大家的列传格式都是统一且固定的。第一句交代这人是谁、叫什么,最后一句交代这人咋完结的,剩下中间的一段或几段用来介绍他在这期间干了什么(有的人在被交代完结后会插叙些此人的生前逸事什么的)。然而当我翻看书中李玄霸的传记时却发现,第一句是记叙人物身份,“卫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没错。但下面就直接宣告完结,“早薨无子”。不要说人物事迹一点儿没有,那真是连一句废话也没有。

后来,又有人告知我,官修唐史除《旧唐书》外还有部《新唐书》,上面不只有这两句。于是我又找了《新唐书》来看,发现很好,确实不止这两句,中间是有东西的,却是近似于废话的话,因为它有且只有三个字,“幼辩惠”。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小时候聪明会说话,比原文也就多了几个字。即使再填上个主语“他”,它还是没能突破两位数,你确定这不是在逗我玩儿?!

再后来,读的书多了,也就释然了,因为我发现很多人了解历史其实靠的并不是读史书,所以无论是虚构的李元霸还是真实的李玄霸,只要他足够吸引人,让大家愿意接触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甚至激起部分人追求真相的心,那他的存在就堪称有意义。

李渊的起义军队伍中虽没有特能打的李元霸,但这似乎也不影响李渊进军关中的速度,大军七月初开路,不出十天就抵达了灵石县并在贾胡堡搭营驻军,再向前五十余里就是霍邑(今山西省霍州市),而过了霍邑,关中便在眼前。

不过要想尽快拿下关中地区,李渊亟须先通过第一场考验,考验的名字叫作宋老生。

宋老生,霍邑的镇守者,麾下有精兵两万人。作为得知李渊起兵后,隋朝方面派出的第一路阻击者,他的战略任务比较明确,那就是滞缓李渊军的攻势,为朝廷召集大部队前来征讨赢得宝贵的时间。因此自从与李渊的部队相遇后,宋老生任凭外面的敌军问候了无数遍祖宗三代,硬是憋住了,没出兵。虽然这一招数看似很㞞,但事实证明那是相当有效。

根据史料记载,这一年的秋天雨很多,其具体表现不是经常下,而是它的升级加强版,一直下。而霍邑“西北抗汾水,东拒霍太山,守险之冲,是为襟带”,向来有兵家必争之地光荣称号。所谓必争是因为险要,而因为险要,所以道路条件就很差,现在又下起了大雨,这路基本是不用走了,来来往往主要靠滑。不过,人来回滑是可以的,但运粮草的马和车如果滑起来那就要命了。在接连大雨的影响下,李渊部队的补给日益困难,此时这仗是不是还要继续打下去开始成为全军热烈讨论的话题。

李渊个人比较倾向于班师返回太原休整的这种意见,因为就当时的形势来看,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而士兵们的疲惫已经开始显现,此外更让李渊担心的是,目前军中有人在传消息,说是突厥人和刘武周达成了协议将要乘虚进攻太原城(刘文静出使突厥此时尚未返回)。所以考虑到以上种种不利的情况,李渊召集了军中主要领导,宣布将要择日撤走。据说,在场的大多数人对于李渊的这一决定表示赞同,只有少数的表示反对。不对,更正一下,少数派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叫作李世民。

李世民认为,这个季节庄稼就快熟了,粮食不是问题;对手宋老生为人轻率浮躁,多骂上几回,必定会出战,且出战就能生擒,打赢不是问题;至于刘武周与突厥表面上处得融洽,实际上则互相猜忌,因而太原的安全也不是问题。但是如果就这么撤走,那就是问题了。所谓“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来入伙的人全散伙,剩下的回到太原城里坐等被人消灭。

李世民发言完毕,立即有人表示支持。可惜的是,这人不是他爸,是他哥。

不过李建成加上李世民,明显不如李渊说话算数。老头儿既然决定回家,那哥儿俩说什么都没用了。

于是,历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幕出现了:

散会之后,李世民越想越不安心,就打算再进谏李渊一把,然而等他来到李渊的帐外,卫兵告诉李二公子:“你爸傍晚时分就已经上床睡觉了。”所以李世民就此被拒绝入内。据说当时李世民很是坚持,请求了很久,守门的同样很是坚持,就是不行。终于,李世民坚持不住了,放声痛哭,这一下,里面的李渊就醒了(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

其实,不醒也不行。二儿子在门外声泪俱下,哀号流涕,里面李渊则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这场景活像哭丧,实在是太不吉利。

为避免引发军中不好的联想,李渊赶紧下令:“让老二速来见我!”

李老二这次进去有没有被李老头儿打得四处乱跑,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这一次李渊收回了撤兵的命令,并坚持到了大雨转晴,最后一如李世民所言,击败隋军,斩杀了宋老生。

平心而论,能够在别人都不赞成自己的情形下始终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本就已属不易,这一次李世民不但坚持了,还使尽浑身解数帮助他人脱离了危险,避免了失败,如此说来,则更加可贵。因此,我们可以说,李世民的哭谏挽救了唐,挽救了大军,挽救了革命。这一天的黄昏是大唐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李世民不愧为目光如炬、超凡入圣的伟大历史人物,值得后世永远顶礼!

说实话,每当看到这一段,我都要热血沸腾、高山仰止一番,直到我看到了另外一则史料的另外一种记录……

在这种说法中,李渊面对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的局面,一没怨天尤人,二没收拾行李,而是直截了当地找来了部将沈叔安、崔善为等人,让他们分批带领军中体弱的士兵前往太原搬运粮草,而此次运粮的数量,李渊也有明确的要求,要足用一个月,至少可以让军队坚持到放晴的那一天。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极为精彩的安排,其精彩之处至少有两点。第一,是釜底抽薪。派老弱残兵回太原运粮可以减少前线的粮草消耗。第二,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要知道,所谓的羸兵并不是全都不能打仗,有一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能锻炼,那是可以变成精锐的。所以找体弱的士兵去运粮,其中真不行的,几圈下来,就直接送回太原休息,而那些能锻炼出来的,太原到霍邑一趟跑完,基本也就差不多了,正好用来打宋老生,此可谓一石二鸟,一举两得。粮草短缺引发的军心动摇问题由此迎刃而解,怎一个“精”字了得?

既然有了如此意志坚定、脑子好使的李渊坐镇,李世民的眼泪就可以省下了。不过至此问题也来了:后晋的刘昫以及北宋的欧阳修、司马光这三位伟大的历史学家都写的是李渊要走,李二去哭,结果大家不走了,你凭什么说你看到的史料才是历史的真相?

凭的是这份史料的作者叫作温大雅。温大雅,字彦弘,祁县人。此人虽然不是司马光那样的著名史学家,却是忠实的记录者。换句话说,作为李渊属下专管文翰机要的大将军府记室参军,温大雅把李唐王朝自酝酿到酿成的全过程一一如实记录了下来,而这份记录在略经梳理后,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唐创业起居注》。

因此,有了《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样的第一手材料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就暂时变成重要的参考用书。所以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我们将会以温大雅的记载为主要的参考依据,所以接下来的故事与我们所自以为熟知的历史,多少会有些不同。

按照温大雅的记述,如果说李世民在这第一次的重要战役的决策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那也是不正确的。李世民是发挥了作用的,只不过他的角色比较特殊,是个“前脸儿”。

“前脸儿”是曲艺界用语,它指的是双簧这种表演形式中坐在前面只做形体表演,而不发出任何实际声音的演员。把这个词用在当时的李世民身上,我认为是很合适的。但实际上情况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李渊玩的应该是更高水平的双簧——三簧,即让两个儿子都说他要说的话。

这次的表演具体发生在一次会议上。我们前面讲过,与宋老生决战前,李渊的军中一直有着这样的一则流言:刘武周在与突厥人勾结,随时会进攻太原。由于前线将士的家属大多居住在太原城内,因此自从这一消息在李渊的士兵中间扩散开来,大家回家的呼声就开始日益高涨起来。

为响应大兵们的呼声,主帅李渊召集众将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主题正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是走还是留?

会议伊始,李渊表示:“刘武周的传闻我已经听说了,但这或许是上天安排给我们的一次考验,所以大家来各自说说看法吧。”

说说就说说。于是什么刘武周很狡诈、突厥人很能打、太原城很危险的论调很快就成了议论的主流,总而言之一句话,待在这里很危险,我们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李渊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你们怎么看?”

他问的人是李建成与李世民。

鉴于这哥儿俩的回答比较长,比较烦琐,这里就不做引用了。不过其核心论点倒是十分简单,只有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李渊大喜:“你们说得没错!我已经决定坚持到底!那些懦夫险些坏了你爸的大事!”(懦夫之徒,几败乃公事耳。)

只这一句话,全军上下都安生了。谁再说要走,谁就是懦夫。而懦夫这顶帽子,是个爷们都不愿接。

不久,始毕可汗派来转达合作意向的使者到达李渊军中,谣言彻底不攻自破。

从李渊这一回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迈出通往成功的第一步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制胜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你的对手强大与否,更在于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坚定地走下去,不被迷惑,不再犹豫。成功之路就在前方,一切只看你是否敢拼敢闯。

李渊咬牙坚持了下来,于是他很快收拾了沿途的小兵小将,来到了此行的第二个关键关卡河东郡。而等候在这里的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李渊与屈突通可以说是老相识,因此,对于这位老将军的作战特点,李渊自然也是了如指掌。所以在大军的先头部队渡河进击之前,李渊特意找来了领兵的王长谐、刘弘基,嘱咐他们当心屈突通搞突然袭击。这种类似的场景,仅我本人就读到过不下一百次,但比较奇怪的是,几乎每次被嘱咐过的大牌都没有按照导演的意思演,而是耍了大牌。但这一次,是个例外。

王长谐等人领兵渡河,刚在饮马泉扎营不久,屈突通就派出了部将桑显和跑来夜袭。因为之前有李渊的提醒,王长谐等人开始镇定有序地指挥士兵们发起反击,然后,王长谐的部队被打得四处乱跑,濒临崩溃。

明明前期有准备,还是出现了被敌军打散的情况,说实话,这真的不能怪王长谐不够给力。要怪就怪屈突通太狡猾,因为这次他派来突袭的军队隶属于一支特种部队——骁果军。

“骁果军者,隶右屯卫,乃上(指杨坚)之亲勋卫率,开皇三年,文皇帝集骁卫与果毅军,并为骁果卫,捡军中壮士充任,以血鹰刺左臂。”仅凭这一句,我们大致就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不同之处,第一,他们是精华中的精华,是个人都很壮;第二,他们比较有个性,有自个儿的驰名标志(鹰)以示区别。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这支隋朝最精锐的武装部队,我们需要举个例子。

当时有个家住首都的吴兴人,名叫沈光,时人号称“肉飞仙”。据说这位仁兄身手矫健,步伐轻捷,一次,京城里的禅定寺因为旗杆顶端的绳索坏掉了,无法正常举行升旗仪式,一大帮大和尚只能望着十几丈高的旗杆,改行注目礼。正巧,沈光从这里路过,看到了,于是他走到了这些一筹莫展的和尚面前,说:“拿根新绳来,我给你们换好。”

然后大家只见沈光接过绳索用嘴衔住,手扶旗杆,攀缘而上,直到顶端。等换完了绳索,谁知沈光突然同时放开手足,直接从高高的旗杆上掉了下来。

目睹了这一情景,在场众僧无不大惊失色,纷纷双手合十,以示哀悼。

阿弥陀佛,施主一路走好!

就在这时,令大家惊异的一幕出现了:在空中做完自由落体运动的沈光没有一路向西,而是安全落地,而且用的还是双手!不仅如此,着地之后,这位仁兄还不休息,又继续倒着走了数十步,这才算表演完毕。

从上到下,动作如行云流水,过程真惊险刺激。在场的观众(主要是出家人)一致报以热烈的掌声。

沈光就是这么个牛人。但是,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不久之后,沈光听说杨广的骁果军在招兵,就去了,去了之后就成功入选。入选之后,他才发现在自己身边的战友也都不一般,借用史书的原话,那是“同类数万人”。

每当回味这几个字,我都会深感震撼。又据说这帮子人后来被招去打高句丽,高元的评价是,唉呀妈呀,老厉害了。

但实际上,这支特殊部队的厉害之处还不止如此。

据记载,这批人装备统一,每人身着明光铠,头戴赤金盔,极为善于奔袭作战。且临阵冲锋多用马槊,近身步战也能玩刀,基本属于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的类型。因此,长期以来,这支部队一直作为皇帝的御林军使用,杨广无论是打辽东还是下江都,贴身护卫的就是这些人。但正是因为极好用,所以特殊的情况下,杨广也会召唤他们去啃硬骨头,比如之前围攻辽东城,以及这回的镇压大表哥李渊。

在数千骁果精骑的来回冲击下,王长谐的先头部队已经彻底失控,眼看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突然有人带领着数百名骑兵从隋军的后方冲杀了过来,不但打乱了骁果军的节奏,还把骁果军打出了反效果,四散奔逃。王长谐等人由此终于稳定住了形势,趁机反败为胜。

对于这一结局,跑回去的桑显和想了很久也没有搞明白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因为从理论上讲,骁果骑兵已经是全国一流的骑兵部队,还是精锐中的精锐,而李渊起兵不过两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锻造出一支比骁果军还要勇猛的骑兵武装的。应该说,桑显和的分析完全正确,骁果骑兵的确是大隋境内最强的骑兵,而目前的李渊也的确不具备打造超高水平骑兵的条件。但是大隋境内没有不意味着境外没有,李渊本人没有条件,不意味着他不能创造条件。虽然史书上并没有明确告知这数百骑兵到底是什么来历,然而从领队将领的身份我们不难猜测,这些骑兵应该正是突厥精骑,因为领兵的人叫作史大奈。

史大奈,突厥族。曾任西突厥特勤,后随处罗可汗入隋,以征辽东有功,官拜金紫光禄大夫。李渊晋阳起兵时,率部众归顺,被委以统领突厥游骑的重任。在此次的作战中,考虑到突厥是轻骑兵,机动性极强,李渊特意将居中救应各部的工作交给了史大奈和他的部队,而正是这一安排,无意间拯救了王长谐的先头部队。

屈突通是一个比较谨慎的将领,当他得知桑显和的夜袭先胜后败的那一刻,就意识到李渊军的野战能力要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于是屈突通及时调整了应对李渊的战术,变为以固守河东为主,伺机攻击为辅,稳坐城中,等候李渊的进攻。

九月戊午,李渊的大部队抵达河东城下,随即发起了迅猛的攻势。然而对于屈突通这样的大将而言,仅仅是迅猛,那还差得太远。不出所料,李渊的攻城部队接连被屈突通统领的守军击退,前线的伤亡人数也随之在不断攀升,而河东城兀自岿然不动,一时间,针对河东的战斗陷入了僵局。

很明显,以屈突通的守城能力和河东城内囤积的大量粮食,李渊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眼前的这座坚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时间紧迫,只要一天不进驻关中,李渊就注定是睡不踏实的。眼看着屈突通有拖住自己一起在河东喜迎农历新年的趋势,李渊决定再次使用自己的特殊技能攻克眼前的难关。

开会

有个领导曾经说过,我们不是没事才要开会,而是有事才要开会。

李渊作为领导,也是这个态度。

所以每逢关键时刻,李渊才会召集军中要员开会,上一次是迎战宋老生,这一次是决战屈突通;上一次是讨论打不打的问题,这一次是研究怎么打的问题;上一次大将军府长史裴寂与李二公子有严重的分歧,这一次两个人的分歧更加严重。

当时的李渊见河东久攻不下,正在考虑越过河东,前往关中。毕竟河东并不是直接挡在去首都的大道上,而有赖于杨广之前的大规模工程建设,现在是条条大路通大兴(长安大兴城),因而怎么走都能到。然而裴寂和李世民两个人分歧的焦点主要就在这一点上。

裴寂认为,如果不拿下比较坚固的河东就跑去打更为坚固的首都,我军必然会腹背受敌,而腹背受敌则必败无疑。

对裴寂的这一看法,李世民并不同意。李二郎(军中爱称)认为,兵贵神速,如果我军能出其不意,自能攻其无备。至于屈突通,那是“自守贼耳”,不足为虞。

为了一个老头儿屈突通,两个人在会场上争得面红耳赤,激动不已。

一边是陪伴李渊吃喝玩乐多年的老朋友、老哥们儿,一边是辅佐李渊南征北战的亲生的好儿子、好助手。大家不好多说话,只能期待领导的伟大决策。

李渊大手一挥,天才般地解决了会场上的分歧,我们既会继续围攻河东,也会绕道进击大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样,谁还有问题?

没问题,很好!开始行动吧。

九月十二日,李渊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包围河东城,自己则亲率大军从梁山、龙门山一带渡过黄河,开始大踏步地奔向最后的目标。

李渊和他的大军一头扎进了关中,对此,沿途各地的隋朝官员和各个山头的大王无一例外做出了相同的动作:张开怀抱等你。

最先也是最重要的归降者是华阴令李孝常。别看李孝常就是个小小的县令,但这位小县令的资源着实不少,因为在他的地头上有一个重要的设施——永丰仓。按照李渊的既定思路,分兵之后是要一面前进一面招兵,现在有了这批粮食在手,那是想招多少就有多少。所以几天之后,李渊决定,再次分兵。

世子李建成、司马刘文静、统领王长谐等将以数万人留驻永丰仓,并同时坚守潼关,防备可能从东方赶来的隋朝援兵。次子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军经略渭北,扩大战果。

应该说,对于当时的李渊而言,李建成、李世民无论谁去固守谁去掠地,都是他儿子,没啥区别。然而对于未来的李建成和李世民来说,正是这次看似不起眼儿的决定,最终促使他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一直待在城里不露头的屈突通终于出头了,因为如果长安被李渊攻陷了,按惯例必然要找人背黑锅,背黑锅必然要按级别大家分头领,而其中最大的一口,具体地说,就属于屈突通。更要命的是,长安城里还有杨广最为宠爱的孙子代王杨侑在,如果届时十二岁的杨侑遭遇危险,追究下来,他六十岁的屈突通也跑不掉。因此,为免首都被李渊一勺烩,同时也为避免全家被杨广一锅端,在把坚守河东的任务交给部将尧君素后,屈突通毅然决然亲率精锐突破了城外的包围圈,以不怕跑远路的精神,出武关,趋蓝田,猛追李渊。然后在距离首都只有三百里的潼关前,屈突通遇见了守在这里的刘文静。

刘文静想拖住屈突通,屈突通没空搭理刘文静。所以屈突通领军绕过了刘文静的营地,直接跑去潼关敲门,打算继续前进。

但是镇守潼关的将领表示,不开,我们不开。

屈突通没辙,只好转道北城,先进去休整。进城之后,找来守将一问,这才知道潼关南城的守将换了人,之前镇守北城的隋将刘纲被王长谐袭杀,如今南下的道路已经被李渊的人封锁住了。

前有王长谐堵门,后有刘文静堵路。急火攻心的屈突通就这么被活生生地隔离了一个多月,终于屈突通出离愤怒。

事实证明,愤怒中的屈突通战斗力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虽然使的依旧是老方法,但这一次情形大不相同。在桑显和的领兵夜袭下,刘文静之前设下的三座大营中已有两座为隋军所击破,只有刘文静所在的这一营还在苦苦支撑,而极为不巧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刘文静在战斗过程中又中了一箭,当场仆街,暂时脱离了指挥岗位。最坏的局面下,又遇到了最坏的事,刘文静的部下们都有很强的不祥感。但是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伸出了援手,帮助刘文静军摆脱了全军覆没的命运。

桑显和的确不是故意的,他之所以伸手叫停,是由于担心士兵们通宵作战,又没用早饭,会很疲惫,因此在刘文静部崩溃前的最后关头,他下达了开饭的命令。正是这个命令,最终导致了局势的逆转。

刘文静敏锐地觉察到隋军的攻势稍有缓和,于是他当机立断,分兵前去重新竖起营寨,在短时间内重构起三营联防的阵线。而此时南边的王长谐部游骑得到了消息,也及时赶到,从隋军的背后发起了攻势。在双重夹击下,桑显和基本全军覆没,除了桑显和本人奇迹般逃脱外,参与夜袭的隋军通通被俘(吃饭呢,你叫人家怎么跑)。虽然屈突通够猛,但好在刘文静够精,桑显和够傻,口子终究堵住了。不过代价是很大的,刘文静本人负伤,部下兵战死者数千人,不论是主将还是部队都已经残了,只好调去休整。据说养了半个多月才缓过劲儿来。

相对于刘文静这边的情况,李世民不是小好,是大好。自从李渊大军进入关中的消息传播开来,此前潜伏在关中地区的李家势力开始公开起兵配合。先有李渊的族弟李神通在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领兵数千人响应,后有李渊的第三女(柴绍之妻,后来的平阳公主)在司竹举兵,统率娘子军前来会合。

如果只听娘子军这名字,就忍不住想去欺负一下,相信你必然是要后悔的。因为所谓的娘子军,真正的娘子只有一个,就是柴绍兄的娘子(名字实在查不到,不好意思),剩下的那都是汉子,而再具体一些,应该是悍匪。

当时柴夫人在送老公柴绍前往太原辅佐自己老爹李渊起义后,转手就卖掉了所有家当,招引山中的亡命之徒,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私人武装。后来听说附近有个叫何潘仁的首领,手下人更多,就打算收服人家,为此她找来了一个家奴,对他说:“这事我打算交给你去办。”

如果换成一般的仆人被主人交代的任务是只身一人说服有几万队伍的强盗头领前来归降,我估计多半会尿裤子,即使不尿裤子,出门之后就此失踪跑路的可能也是多数。然而这一位,不但没跑没尿裤子,还顺利完成了任务。这实在有点儿匪夷所思。但是请先不要惊讶,因为这还不算完,大盗何潘仁不过是第一个被说服的头领,此外降服的还有头目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总之当时京畿地区能叫上名的首领几乎都拜倒在了这张嘴下。

他到底是怎么完成的,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话,到今天,也没人清楚。大家唯一清楚的是,这人不过是柴绍家的一位家童,叫作马三宝。

在唐初第一神嘴马三宝的忽悠下,此时的娘子军总人数共计七万,而其中堪称精锐的有一万人。这些人在不久之后都被李渊划给了李世民统领,并自此成为日后威震天下的秦王府兵最初成员。

对于初次独自率领大军执行战略任务的李世民而言,重要的不仅是要有人,还要有人才。于是,应李世民的强烈要求,上天派来了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才。

李世民驻军渭北的某一天,一个拄着手杖的年轻人走进了他的军营。

在李世民这前三分之一辈子里,年轻人见得多了,不过以这么个形象出现的,可能见得还不是很多,于是估摸着有点儿情不自禁,所以就又瞅了一眼。然而就是这不在意的一瞅,李世民这剩下三分之二的日子就注定要与此人一同走过。

据李世民自己讲,初见房乔,他就有一种似是旧时相识的感觉。于是初次接触后,李世民就将房乔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做参谋。因为李世民有一种直觉,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人有大智慧,而这种智慧将会成为未来自己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

事实证明,李世民的直觉是很准的。因为后人对于房乔有一个尽人皆知的评语(还是成语):房谋杜断。

房乔者,房玄龄也。 oRJtykQd8RbaQnWL5X1Nz+WVGShX0SdMnKafBiMoFRFzDuxNMiZfTavkkDibbqb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