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血战!相州!

李光弼是在当年的八月率兵赶到集结地长安的,他到达长安的时候发现这里聚集了比自己预料中还要多得多的人马,而在入朝觐见皇帝后,他更是遇见了郭子仪、仆固怀恩等老熟人。李光弼隐约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决战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决战,而是一场决定大唐未来国运的大战。

李光弼预料得没错,为了打好打赢这场大战,李亨可谓押上了血本。他在此集齐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最靠谱、最善战的节度使,还有多达二十万人的兵力,包括朔方军、安西军以及西域各国援军与回纥的三千精锐骑兵。总之,最能打的,他基本调来了。

要是放在一年前,李亨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拿出二十万精锐和几乎所有的将领来同叛军死磕的。现在之所以敢了,除了自身更加强大,底子也更厚了外,安庆绪那边出现了极大的内部动荡也是李亨决意立即出战的关键原因。

平心而论,安庆绪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跟他有枭雄潜质的老爹差得实在是太远了,简直是胸无大志。一旦眼前的危机解除了,就不再亲政,又回到了昔日载歌载舞、饮酒达旦的混乱生活,以至于下面的人为权力打得头破血流都不闻不问。

当然,被打得头破血流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明明不争权夺利还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最后被无情地整死。这个非常凄惨的人正是李光弼的另一位老对手——蔡希德。

蔡希德虽说是叛军将领,但实事求是地讲,他为人很是正派,向来对往上爬什么的不感冒,但是正如《笑傲江湖》中要金盆洗手的刘正风一样,并不是你想要远离斗争,就能逃得过刀光剑影的。蔡希德因为治军能力极强,在军中声望极高,所以早就成了许多人眼红的对象。因而当主掌燕国朝政的张通儒向他下黑手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趁机落井下石,最终使得蔡希德招架不住,落得个被缢杀的下场。

除掉蔡希德在张通儒看来不过是集权路上的一件小事,殊不知蔡希德这么一死,瞬间便引发了叛军内部的第二次大地震。先是蔡希德的旧部兵马在未经批示的情况下突然相继从营地出走,行踪不明,而后是新上任的天下兵马使崔乾祐发现他根本指挥不动蔡希德留下的兵。要知道,蔡希德所部是安庆绪麾下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现在一下子跑掉了数千人,剩下没跑的,也不听招呼了,这支部队基本上可以说是残掉了。

可张通儒并不了解情况,或者说是不屑于了解。此时此刻,他正和心高气傲的侍中高尚斗得不亦乐乎,而整日花天酒地的安庆绪就更不知道外面已经乱得一塌糊涂了。

但是李亨却知道。他不仅知道相州很乱,蔡希德已死,还知道蔡希德的死为自己出兵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所以李亨果断地出手了。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二十一日,唐军奉皇帝命令大举北上,直趋相州。这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号称六十万人,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襄阳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等七节度使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分别统领,后又命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前来助力。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这次出征的二十万大军并没有一个主帅。究其原因,据说是皇帝陛下考虑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再造大唐的头等功臣,实在不便安排一个人居于另一个之上,所以干脆不设统帅,而是安排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简称观军容使或军容使)来代替皇帝协调各部,统筹作战。

观军容使这一官职是李亨首创的,工作性质有点类似于监军,算得上是替皇帝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但这个新职务的设立者李亨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几十年之后,这个观军容使所监管的范围已经空前扩大,不再仅仅是出征在外的军队,还包括守卫宫廷的禁军,它的能量也强大到了足以威胁皇帝的地位和权力的程度。

观军容使可谓位高权重,所以有必要选取可靠、好用又值得信任的人来出任。在李亨眼中,饱读诗书的士人是靠不住的(比如陈希烈),性格豪爽的武将也是靠不住的(比如哥舒翰),而有时候有着血脉联系、姻亲关系的皇亲国戚同样靠不住(比如永王李璘、驸马张垍),所以谁可靠呢?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身边朝夕相处的这群太监了。于是首任观军容使的荣耀就落在了一个太监身上,并从此与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不解之缘。

而这位幸运的太监也的确是个人物,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一代权监鱼朝恩。

由于鱼朝恩并不懂军事,且此时的他还没有干预军机的能量和胆量,基本上也就起到个观看军容的作用。所以,关于这位亲手开启了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局面的太监高手及他的上位事迹我们后面再作详细介绍。

虽说是几位节度使分头领兵,配合作战,但鉴于郭子仪和李光弼职务高,能力强,战功多,名望大,大到了无论是李嗣业、鲁炅这样的猛人宿将,还是王思礼、许叔冀这样的硬关系户都服气的地步。所以,大军中的重大事务和重要决策,基本上是以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意见为主,其他人的建议作为参考,就这样一路走来,直到来到了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

来此之前,唐军已经在获嘉(今河南省获嘉县)初战告捷,击败了叛军大将安太清部,并获得了斩首四千级、生擒五百人的优异战绩。而现在,安太清所统领的残军就据守在卫州城里,且被郭子仪派兵围了起来。

按理说,围城了,为不影响进军速度,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立即挥军猛攻,凭借一股锐气尽快攻克城池,另一种选择则是把城池重重包围,围而不攻,让大军抢时间迅速通过。但是这一次郭子仪和李光弼却选择了第三种方式,突然慢下来等待,因为他们决定要围点打援。

叛军所在的邺城怎么说也是古都,城高池深,不便攻打,但只要把叛军引出来,就好打得多了。

于是,郭子仪有意将安太清残部围在卫州,且没有隔绝城内外的消息,为的就是引蛇出洞。

安庆绪的智商没有让郭子仪失望,他几乎带上了所有的精兵强将来解围了。

安庆绪的援军总计有七万人(一说为步骑十万人),分为三军:上军以崔乾祐为主将,安雄俊、王福德为副将;下军由田承嗣统领,荣敬超充任副手;安庆绪本人则自将中军,以孙孝哲、薛嵩为中军副将。

这已经是安庆绪能想到的最优组合了。崔乾祐、田承嗣什么的不必再多讲了,都是熟面孔,叛军中综合素质能排前十的大将。而安雄俊、薛嵩这些人之前虽没提过,但很厉害,属于骁将级别的猛人,冲锋陷阵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总的来说,被引出来的安庆绪真的不是一条普通的蛇,准确地形容,应该是一条巨蟒,极富攻击性和破坏力,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一场不小的灾难。

不过,郭子仪和李光弼总是有办法的。在安排大军严阵以待的同时,一支特殊的部队已经被安置在既定地点,静候战机的到来。

安庆绪的到来比郭子仪预料中的要快。这也难怪,毕竟叛军是以骑兵为主力,机动性极强,抢个时间啥的还是不成问题的。

但看来安庆绪不只想要抢时间,还要抢成功。因此,他麾下的骑兵只稍微停顿了一会儿,便突然再次加速,以风一般的速度飞奔而来,像一把飞刀直插唐军大阵。

唐军虽然也有骑兵,但步卒也不少。叛军的骑兵可谓非常狡猾,专拣唐军阵列的骑步兵衔接处一个劲儿地轮番猛冲。显然,唐军士兵的步骑协同作战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叛军骑兵的冲击下,唐军的骑兵和步兵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开展有效抵御,只是且战且退。而当后退到一定程度时,唐军终于抵敌不住,开始全线败退了。

战局发展到了追砍败军的地步,可以说是大局已定。所以,叛军骑兵再无防备,开始放马猛追。要知道当年论功行赏,敌兵的人头是最为关键的指标,一个人头就是一大笔钱哪,因而这会儿抢起人头来,叛军士兵们已然是肆无忌惮了。

跟随着败军的步伐,叛军很快追到了唐军营垒跟前。就在此时,逆转战局的一幕出现了。借用《三国演义》里的经典高频词句,那是“将到唐营,一声鼓响,伏兵四起”,郭子仪预先安排的特殊部队出现了。

早在包围卫州的时候,郭子仪就在二十万大军中寻找有某种特定能力的人,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所谓的超能力,而是一种需要后天不断打磨历练的技能——箭法。

郭子仪要找的,就是传说中的神射手,而且要的是真正能够做到百发百中、箭无虚发的那种。虽然招聘要求是如此之高,但二十万大军到底不是乌合之众。经过严格海选,依然有三千多人光荣入选。而现在,这群要命的神射手已经张弓搭箭,瞄准了耀武扬威且毫无防备的敌人。

随着又一声鼓响,一时间弓弩齐发,矢注如雨。冲在前面的叛军骑兵一下子就被射得人仰马翻,当即倒下了一大片。不等后面的叛军反应过来,鼓声又响,箭雨又至,又是一片人马应声坠入尘埃里。

叛军骑兵如同陷入了箭矢地狱之中,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骑兵,在多设坑堑及阻碍物的营寨附近根本无法展开有效的行动,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背后还有并不知情的叛军骑兵一脸兴奋地源源不断赶来),只能眼睁睁地成为以营房为据点,不停射击的唐军弓箭手的活靶子。

无可奈何地原地等死的感觉足以让任何人抓狂,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被带着风声飞来的箭矢当场射毙,叛军们的心理防线被彻底打垮了。他们放弃了追赶,停了下来,个别聪明的已经赶忙下马,就地卧倒,或是丢弃马匹,拔腿逃跑。

此时,前面的郭子仪军也不跑了,他重整部队,又杀了回来。在唐军前后夹击之下,叛军大败,直接阵亡了四万人,连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都中箭弃枪,坠马就擒。

安庆绪战败逃窜,卫州自然也扛不住了,很快便被唐军攻克。于是,郭子仪一边安排人手公开处斩了安庆和,一边组织各军乘胜追击。

郭子仪与安庆绪再相遇的地方是位于邺城西南的愁思冈。在这里,唐军再度击败叛军,并几乎消灭了安庆绪的所有精兵(“贼复败,自是锐兵尽矣”),安庆绪这下子真的是战无可战,只得收拾残兵败将退到了邺城固守。

而在安庆绪退守邺城期间,滑濮节度使许叔冀、平卢兵马使董秦、关内泽潞节度使王思礼、河东兵马使郭兼训均已完成了各自扫清外围之敌的任务,先后率部赶到邺城,加入了围攻的行列。不久,李光弼也领军与大部队会师于城下,二十万大军就此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

虽说已然歼灭了叛军精锐,兵力上占据优势,但郭子仪并没有挥军强攻的打算。众所周知,在守城战中,防守方是很占优势的,而像邺城这样有近千年筑城史、百余年建都史的坚城更是大大增加了进攻方的难度。此外,眼前的战局很明显是困兽之局,叛军如果丢了邺城就会失去立足之地,除了被全歼外,估计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所以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顽抗到底,作困兽之斗。如无意外,即使能够攻下邺城,唐军的损失也不会小。

郭子仪这样精明的人当然不会做这种折本的买卖,更何况在范阳,还有个史思明等着他率领大军去收拾。所以,有必要想个办法以最小的伤亡打赢这场仗。

郭子仪到底是武举出身,比起一般大老粗的将领更有文化和见识。因此,没用多长时间郭子仪就想到了办法。

我们有理由相信,郭子仪先生平日里没少读史书,至少《三国志》应该读过,而且印象还比较深刻,所以,他使出了五百多年前曹操拿下邺城的绝招——引漳水灌城。

大水如期而至,不过半天工夫,便将城内变为一片泽国。叛军一改往日悠闲的骑马巡逻,天天挖土堵漏,夯实墙根,忙得不可开交。

郭子仪站在城外高处,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他相信,再假以时日,适度攻打,邺城的防御体系一定会逐渐瓦解。

然而形势的发展却出乎郭子仪意料,敌人竟异常顽强,接连打退了唐军的几次进攻。

进攻受阻了,郭子仪却并不在意,因为他很清楚,像邺城这样的大城市,虽说城高池深,在防守上优势明显,但同样地,劣势也很突出。因为城市大,人口多,所以,一旦断绝城内外的交通往来,城内人与粮食间的矛盾将会很快激化,特别是在整个城池被大水浸泡了一段时间后,饥饿蔓延开来的速度会加倍,继而终将造成这座城市的崩溃。

这次郭子仪的判断完全正确,邺城被围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城内的粮食就耗尽了,并开始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现在就连一向反应迟钝的安庆绪也意识到大祸临头了。万般无奈之下,安庆绪决定派薛嵩前去向史思明求救。而他相信,这一次史思明绝对不会拒绝,毕竟,他已经拿出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

史思明的确无法拒绝,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而且,如今谁都知道郭子仪一旦灭掉了安庆绪,立马会将兵锋直指范阳,前来征讨。史思明虽说并不畏惧郭子仪,也自信能够与唐军分庭抗礼,但给对手找点麻烦也是好的。所以,不等薛嵩开口,史思明已然打定主意要派一员大将领兵南下掺和一把相州的战事。

然而下一秒,史思明就改变了主意,他决定不派大将去了,而是自己带兵过去。

因为他从薛嵩那里得知了安庆绪请他出兵相救的条件——愿禅让大燕皇帝之位。

这个名号对于史思明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能够当上大燕皇帝,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安禄山的所有遗产,整合安禄山的旧部,从而向自己君临天下的梦想迈进一大步。

史思明答应了安庆绪的条件,并许诺将在近期统领大军南下,解邺城之围。

薛嵩惊喜地千恩万谢之后,回去复命了。但史思明却没有急着召集人马,准备出兵,仅是先派李归仁带一万步卒和三千骑兵到滏阳(今河北省磁县)扎营。

史思明到底是老奸巨猾,他看准了安庆绪不被逼到最后,不会履行承诺,更打好了算盘,要等安庆绪和唐军打到两败俱伤、精疲力尽之时再去捞好处。因此,李归仁在距离邺城仅有六十里的地方率部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观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攻城大戏。

确实是别开生面。据记载,为了尽快攻下邺城,郭子仪下令“筑城穿壕各三重”,并在城外动工兴建了木制塔楼,以解决士兵仰攻不方便的问题。其数量之多、动静之大,连《旧唐书》史官们都不禁感慨,称之为“古所未有”。

郭子仪如此用心,虽然依旧没能攻下邺城,但倒也有所成就,比如素以善战闻名的叛军总指挥崔乾祐是被打得撑不住了,就此被安庆绪赶下了台,换上了新生代的猛人安太清接替其职位,继续死撑。

在围攻邺城的前线部队终于稍有进展的时候,外线的唐军部队却取得了重大突破。

十一月初,河南节度使崔光远率部攻克了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从狱中解救了原本想举城反正的前兵部侍郎萧华。经当地百姓强烈要求并参考了郭子仪的意见,朝廷决定免予对萧华的处罚,任命他为魏州刺史。郭子仪担心萧华再次被叛军俘获,便上表让崔光远接任魏州刺史,并将萧华召到相州,安置在军中。

这下史思明就不能不出手了,因为魏州是范阳通往相州的要地,如果让唐军完全掌握了此地,并在此阻击,后面的战事会变得很麻烦。

于是,在观望相州战事近半年后,史思明终于领军出发了。

为了达到迷惑唐军的目的,史思明兵分三路南下,一路走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一路出冀州(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第三路则是渡过洹水(今河北省魏县)直取魏州。

前两路部队是不会进攻的,他们就是来分散唐军注意力的,史思明本人其实藏身在第三路军队中。但他很清楚,这点小伎俩是骗不过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所以要快速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攻取魏州。

事实证明,史思明的行动确实是很快的,崔光远刚到魏州履新,史思明便亲率大军来到了城下,给了崔光远一个极大的惊喜。

面对来势汹汹的史思明和范阳军,崔光远最好的应对办法应该是凭城坚守,等待郭子仪或李光弼来援。但估计是觉得同样身为节度使,一被围攻就派人去求救,实在是太折面子,崔光远便没有这么做,而是命令部下骁将李处崟率部出城迎战。

迎战的结果是惨痛的,号称骁将的李处崟几乎是被史思明碾压,连战连败,像被赶鸭子一样赶回了城内。

李处崟兵败回城了,可城门外的叛军却没有散去,他们表现出了一脸的不满,隔着墙大声喊叫。大致意思是在责备李处崟不守信用,说好了引他们入城,却提前关闭了城门,不再出来了。

在城门口守卫的士兵自然听到了这些话,于是有人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崔光远。崔光远大怒(或者说是非常恐惧),认定李处崟是个叛徒,不由分说便下令将李处崟腰斩了。

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人拿出来印证说崔光远是个白痴,但我并不这么看。在我看来,这是崔光远先生聪明及狡猾之处的综合体现。

为了面子强迫部下出击,发觉战事不利要担责任,就让李处崟来背黑锅,一刀杀死,一了百了。而今后即便李处崟沉冤昭雪,也可以假装是中了反间之计,一时不察,这样就算要背责任,也比擅自出战导致战败的罪名要轻得多。所以说,这崔光远简直比猴还精,怪不得能在乱世中,在叛军和唐朝两边游刃有余,官居高位。

崔光远是精了一把,让自己摆脱了危局,但魏州却因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要知道,李处崟向来以勇猛善战著称,一直以来都是魏州军民的依靠,现在被崔光远稀里糊涂地处死了,剩下的兵将们自然就没有继续卖力守城的意愿了。所以,这座自安禄山造反以来,历经两任守将修缮、“甚为坚峻”的魏州城,崔光远是守不住了。于是发觉了这一点的崔光远趁夜弃城跑路了。群龙无首的魏州就此失陷,三万人被叛军杀害,围邺城的唐军也因此完全暴露在了史思明的兵锋之下。

然而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史思明攻陷魏州后居然没有乘胜前进,而是在城内安顿了下来,开始准备欢度新年。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突然在魏州自封为大圣燕王,定年号为顺天。

消息传来,邺城内的安庆绪气得骂娘,唐军众将却欣喜不已。事情明摆着,史思明在这个节骨眼上称王是在向城中的安庆绪施压,并意图向安庆绪的文武部下宣示一个新归宿,为自己取代安庆绪称帝等后续事宜作铺垫。看得更深入一点的将领则意识到史思明已经认定安庆绪马上就要完蛋了,所以才在此时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应该说,这些人分析得都对,但还是差点火候,没有做到通过现象看本质。事实上,唐军二十万人中只有一个人看到了史思明最真实的用意,这个人就是李光弼。

“史思明夺取魏州,却按兵不动,是想趁我军懈怠,挑选精兵掩袭我军。”

李光弼一句话就拆穿了史思明的西洋镜。当然,作为这个世界上史思明唯一的克星,李光弼早已想出了应对的办法。他建议主动求战,以自己的本部人马加上朔方军进逼魏州。但是李光弼同时又认为这仗不一定能打得起来,原因很简单——史思明对嘉山之败仍记忆犹新,必然不敢轻易出战。所以这样旷日持久地僵持下来,李光弼断定届时邺城势必会先被攻破。而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等到安庆绪一死,史思明就无法名正言顺地接管安庆绪的旧部了。

既能防止史思明掩袭大军后路,又可以阻止史思明与安庆绪两股势力合流,各个击破,这的确是当时局势下所能想到的最好主意,甚至与当年李世民虎牢关一战大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强敌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光弼提议了,郭子仪没有异议。按理说这个计划就可以付诸实施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止于讨论,因为一个人的反对——鱼朝恩。

接连的胜利已经让这位监军的太监底气越来越足了。虽说仗不是他打的,也不是他指挥的,而且说句实话,正是由于他没有干预,唐军的进展才会如此顺利。但鱼朝恩并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只知道,在没有统帅的情况下,自己事实上最大,一旦有所差池,这个责任很可能是要由自己来背的。因此,他以分兵行动过于冒险为由,否定了李光弼的妙计,同时开始将唐军逐步带上了败亡的轨道。

唐军由诸事顺利转向事事不顺的节点,个人以为是乾元二年(759年)的正月二十八日。因为这一天唐军失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就是时任卫尉卿、怀州刺史、北庭行营节度使的李嗣业。

李猛人是因为伤重身亡的,他所受的伤,是箭伤。在围攻邺城半年有余,却毫无进展的情况下,李嗣业是少数几个依旧保持着高昂斗志的唐军高级将领之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身为节度使级别的大将,李嗣业居然坚持亲自上阵,参与攻城,甚至每次都冲锋在前!

然而在一次带头冲锋时,李嗣业被飞来的流矢射中,被抬下了前线。

李嗣业中的这一箭伤口有些深,但所幸并没有伤到要害,被抬回军营后,经过及时处理包扎,数日之后箭疮就差不多愈合了。可是,命运就是很爱开玩笑,偏偏在正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叛军又与唐军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本来在帐内卧床休养的李嗣业忽然听到金鼓之声,瞬间来了精神,当即慨然大叫,想出去为将士们助威。谁知这么一激动,他身上的箭疮崩裂了,当即血流不止,不世出的猛将李嗣业最终竟这样因失血过多而死。

这是一段在现代人看起来有些搞笑的记录,但在史书上简短的文字背后,我似乎听到了李嗣业最后的呼喊:

全力以赴,宁死不退!

李嗣业死了,安西兵马使荔非元礼在众人的推举下代领李嗣业的旧部,继续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决战。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无论是郭子仪还是安庆绪一开始都没有料到,而像这种谁也奈何不了谁,死掐偏又掐不死对方的情况恰好是战争中最残酷、最令双方头疼的情况。此时围城的唐军处境不佳,士气低落。被围的叛军更惨,基本上算是山穷水尽,城内一斗米已经卖到了七万余钱,一只老鼠也有了数千钱的市价,而城里没钱的人则把别人直接列入了自己的菜单,靠吃人求活。

安庆绪终于到了极限,这样下去,自己被日渐疯狂的城里人给吃了,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他决定再次主动跟史思明取得联系,进行妥协,以求脱离苦海。

这一次,安庆绪表现得极有诚意,派去洽谈的,是负责邺城防务的都知兵马使安太清,带过去的信物,是宣示大燕道统与法统的皇帝玺绶。而且,安庆绪还很有耐心地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明确表示将在邺城解围后将自己的皇位禅让给史思明。

史思明终于满意了,他命人将安庆绪的这封信传阅军中。于是,史思明军上下士气立即大振,众兵将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冲出营帐向史思明所在的方向高呼万岁。

很好,很好,效果达到了。史思明这才松口,表示诚惶诚恐,受之有愧,然后他向安太清拍了胸脯,承诺自己愿与安庆绪约为兄弟,携手共渡这一难关。末了,也回了一封信托安太清带回城里,转交安庆绪。

读完了史思明的回信,安庆绪大喜,因为凭借他对史思明的了解,他知道史思明要动真格的了。当然,他没料到的是,其实无论谁领兵进来,他的结局都不会有丝毫改变,只是距离死亡越来越近而已。

送走了安太清,史思明的确开始动起来了。他亲自带兵出魏州,以令人震惊的速度直抵邺城,然后便安排手下诸将在距离城池五十里处安营扎寨,将围城的唐军严严实实地围了一圈。圈子围好了,史思明又传令各营各自备好三百面战鼓,开始猛擂。与此同时,史思明又下令每营挑选出五百名精锐骑兵,每天前往唐军营帐前叫骂,然后等唐军一出动,他们就立即快马加鞭逃回大本营。有声势上的威吓,又有战法上的扰乱,总之这一套是深入贯彻“敌疲我扰,敌进我退”的战术思想,搅得唐军不得安宁,却又不敢贸然进攻,只能在抱头失眠的痛苦中日渐消沉。

但是,频繁的骚扰还不是最让唐军头痛的,老奸巨猾的史思明一上来就断了唐军的粮道。虽说不久之后,唐军就出重兵重新将粮道打通,可史思明到底不会放过唐军的这一最大软肋。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思明的士兵们纷纷化身强盗路霸,见运输队就抢,抢完就烧,烧了就跑。唐军白天做了准备,他们就夜袭;晚上做了准备,他们就白天搞偷袭。甚至还乔装成唐军在光天化日下前往劫粮,或者故意混进去虐待运粮的民夫,搞得运粮队怨声载道,防不胜防。

这是管粮饷的唐军的遭遇,负责后勤的唐军则更惨。每次他们出去砍柴都要冒着失踪和牺牲的风险,今天是这几个人被打了埋伏全灭了,明天是那个小队集体外出樵采失联,以至于做饭的唐军都没有心思好好炒菜,大军的伙食质量明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偏偏史思明的这些骚扰部队非常难对付,行踪飘忽不定,时聚时散,且善于隐蔽伪装,相互之间要靠特定的暗号确认身份,负责防范巡逻的唐军很难辨别。所以,捣乱的叛军没抓到几个,唐军各部队却都蒙受了极大的人马牛车损失,而这一损耗还在逐日疯长。

三月初,唐军高级将领经过紧急开会磋商,一致决定立马出兵攻打史思明。原因很简单,这样下去,不等邺城被攻破,唐军自己就要先被闹垮了。所以,不得不出击了。

三月六日,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位节度使各自率领本部人马在安阳河北摆开阵势与史思明军进行会战。

史思明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了,不过他只带了五万精兵前来迎战。而且为将疑兵进行到底,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史思明特意命令先锋部队装作游击探路小部队的样子,零零散散地向唐军大阵靠近。

果不其然,唐军散布在最前方的游骑并没有把这些侦察骑兵放在眼里,任凭他们接近。岂料,当这些敌骑慢悠悠地行进到距离唐军大阵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时,他们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速,且朝一处聚集。眨眼的工夫,就径直扑向了唐军大阵。

攻上来的是史思明精挑细选的精锐主力,包括神秘威猛的城傍少年(以归降奚人为主体,精于骑射)和长年与契丹、奚人作战的范阳边军骑兵。这些人都是一群不大正常的人,最爱出征打仗,见到敌人的鲜血就莫名地兴奋。所以,他们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就猛冲进唐军大阵,横冲直撞起来。

面对凶狠强悍的叛军骑兵,唐军阵列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混战之中,淮西节度使鲁炅临阵中箭,被迫脱离了指挥位置,其部下士兵当即变得惊慌失措,使得叛军大部队得以乘机攻入阵内。眼看唐军就要大乱,继而不可挽回地一溃千里,李光弼亲自持剑率领所部兵将杀了过来。

李光弼不愧是名将加大将,在他稳而不乱的镇定指挥下,唐军渐渐稳住了阵脚,而其他部队的士兵们看到他奋勇杀敌的身影,也立时士气大振,瞬间找回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经过一番苦战,在身先士卒的李光弼的带领下,唐军虽说伤亡过半,但也重创了叛军,双方伤亡大抵相当。

此时此刻,势均力敌,胜败死活,只看运气。

最开始看上去唐军一方的运气似乎更好些,毕竟另一位名将郭子仪就在后阵,发觉鲁炅的兵逃了,他当机立断率军冲过来补漏。这时,唐军离胜利只差一步,只要郭子仪所部列好阵势,发起进攻,史思明必败无疑。

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命运的天平突然倾向了另一边,因为一场大风的不期而至。

这场大风真的可以说妖异得很,如果不是出现在多处相关史料的记载中,还会让人误以为是《西游记》或《封神演义》里的情节。因为史籍是这样描述这场大风的:“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简单说来就是,天色暗到伸手不见五指,风势强到平地拔树带人飞起。

这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仗是没法继续打的,所以两边很有默契地停战了,唐军向南撤离,叛军向北退去。

其实严格地说,撤退和逃跑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虽说都属于战略转移的范畴,但撤退是有秩序、有次序地转移,包括谁先撤,谁殿后,谁来往协调,都是安排好了的,大家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慢慢撤,即便有敌军来追击也能从容不迫。相比之下,逃跑就随意多了,无组织、无纪律,更无目的地,反正就是一群人一起乱奔,要多乱有多乱,因而很容易被敌人乘机击破,造成重大伤亡。

郭子仪是想让大家安全撤退的,可是没等他说跑,有些部队已经先跑了。

可以确定最先跑路的是回纥军。在此前的激战中,回纥军的损失不小,但毕竟是收费服务的,所以一直没敢撤,后来得知了撤退的消息,这就立即跑路了。实践证明,回纥骑兵不但在拼命时有优越性,在跑路时也是快人一步,居然一口气从邺城跑到了长安,且只用了短短十二天的时间。当然,之所以这么快也和回纥军的自身情况有直接关系,毕竟三千精骑出征,最后跑回长安的仅剩下十五骑,已经称得上是相当狼狈了。

虽说回纥军算是外援,仅从属于唐军的战斗序列,并不归于唐军任何将领全权掌控,跑了任谁也没办法。可这三千骑兵毕竟是大军中最能打的,他们一逃跑直接就引发了雪崩效应,使得各路唐军均认为大势已去,纷纷溃退。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并非完全没救,只要有职务高到镇得住场的人及时出现,控制住局面,就能使各部恢复平静。退一步讲,就算没能力控场,出来露个面,让士兵们知道他们并没有被抛弃,也不至于出大事。

不过这种事情郭子仪是办不到的,毕竟他虽威望高,但并非统帅,生死关头,时间仓促,人家没有听你废话的工夫。能做到这一点的,有且只有代表皇帝本人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可是鱼太监早已影踪全无,兵荒马乱之中,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跑的,更不知道他跑到了哪里,而且直到今天这一切也是一个历史未解之谜。

这下子真的是有心继续杀贼,却无力回天平叛了。唐军开始如东流之水,不舍昼夜地玩命狂奔。

而唐军各路中带头逃跑的,史料记载有点争议,但从后来的处置结果来看,大多数人认为是东京留守崔圆与河南尹苏震那一部分的,毕竟这两位带兵一直向南跑,都跑到襄阳了。如果不是提前跑了,那只能解释为这二位手下的兵有经常训练越野跑了。

不过,在搜集有关这场决战的材料时,我偶然间发现了另一段史料,一段截然不同的史料。虽然我经常能翻到记载同一件事却有着相反说法的史料,但这段史料中所记录的内容还是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按照其记载,郭子仪竟然撇下部队先跑了,而他跑路的背后居然还涉及一个巨大的阴谋。

要把这件事讲清楚,我们还得从两个月前史思明自称燕王那会儿讲起。

据记载,史思明称王后,唐军的高级将领们关于此事曾经有过一次议论。议论之时,牙前兵马使吴思礼显得特别义愤填膺,不住地咒骂史思明,最后还带头进行了总结陈词,发言如下:

“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

在座的仆固怀恩当时脸色就变了,不仅因为他本人就是所谓的蕃将(铁勒族仆骨部人),而且在于吴思礼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只看着他。

梁子就此结下了。仆固怀恩自此对吴思礼怀恨在心,必欲杀之而后快。

于是到了三月六日那一天,郭子仪听说史思明派遣偏师出滏阳西进,便派遣仆固怀恩率所部蕃兵前往邀击。

以作战水平而论,仆固怀恩绝对是一流的水准。如果李归仁此前没被史思明暴打至能力崩溃,估计还有一拼,但被史思明废了武功后,李归仁就顶不住了,被仆固怀恩一举击溃,跑了。

就这样,得胜后的仆固怀恩立即驰援本阵,而在本阵处,他恰好撞上了仇人吴思礼。

两军交战,刀剑无眼,这正是有仇报仇的好机会。于是,仆固怀恩二话不说一箭射过去就把吴思礼当场干掉了,然后对外大呼,声称吴思礼中箭阵亡。可这世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的真相最后传到了郭子仪的耳朵里。郭子仪怀疑仆固怀恩要乘机造反,于是立即找了个由头脱身先跑了。剩下的各路唐军既找不到名义上的领导鱼朝恩,又寻不着实际上的领导郭子仪,最终的结局就只能是相继在邺城下溃退败逃了。

这段史料所讲述的内容大致如此,可谓相当令人震撼。但可惜的是,我无法考证出它说的是真的,也不能断定它讲的是假的,我唯一能确定的只有三点:第一,此事所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郭子仪、仆固怀恩的行事风格和性格特征都非常符合真实人物,郭子仪的确是谨小慎微之人,而仆固怀恩有时候也确实心狠手狠、桀骜不驯。第二,这个故事的确流传很广,且流传了很久,以至于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胡三省还能查阅到这条史料,并把它加进自己为《资治通鉴》所作的注释里。第三,不管此事是否属实,郭子仪和仆固怀恩此后仍继续共事,两个人的关系也丝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无论是谁要为二十万大军的溃败负主要责任,相州大战失利的局势都已然再也无法挽回。

在被史思明转过头来乘势追击了一段后,唐军已然完全撤出了相州的辖境。而为了避免史思明顺便扩大战果,兵临洛阳,郭子仪带兵果断拆毁了河阳桥,随即驻扎在谷水一带,一边收拢败兵,一边谨防史思明来攻。

一般说来,败军之际,是最能展现一位将领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的时候,郭子仪没有一跑了事,而是主动重整残军,布置防务,可以说不愧名将之名,表现上佳。同样表现出过人水准的,还有李光弼和王思礼。

大军溃败之后,各位节度使各自率领残兵败将逃归本镇,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所部节奏不乱,做到了有序撤离。所以,既没有像其他几路一样出现武器、辎重丢失殆尽,士兵掉队乱跑的情况,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一路败退一路抢掠的恶性事件,最终全师而返。

相较之下,同时期享有名将声誉的鲁炅就很惨了。由于战场受伤被第一时间救了下去,不在指挥岗位,他的部队是第一个脱离战场的,这险些导致作战的失败。而在兵败后撤的一路上,他的部队又是军纪最坏的,几乎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跟强盗叛军没啥区别(“所过虏掠,炅兵士剽夺尤甚”),搞得恶名远扬,天怒人怨。所以到了新郑县,听说郭子仪已经整军驻屯谷水,准备阻击追兵,李光弼则全建制退保太原,鲁炅就害怕了。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映衬下,鲁炅的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了,其中任何一条罪名单拿出来审,都足以让他身败名裂。事已至此,悔之晚矣。此时,回想起当年老长官哥舒翰向颜真卿指着自己说道,此人后“当为节度使”的一幕,鲁炅只有对天长叹。然后,他默默地喝下了桌上的那杯毒酒。

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十一日,曾苦守南阳,力却田承嗣、武令珣的淮西襄阳节度使、邓州刺史、岐国公鲁炅羞愤之下服毒自尽,终年五十七岁。

诚然,唐军相州之败并非纯粹的人为原因,当天的诡异天气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战马从一万余匹锐减至三千,十万武器甲仗丢失殆尽,数万石粮食弃之敌手,这种种损失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吧。

于是包括郭子仪、李光弼在内,参战的将领但凡够资格上表的,纷纷主动上书请罪,自觉申请处分。

出人意料的是,李亨对此表现得极为大度,表示一律不予追究,只是下令削去崔圆所有官爵职务,并将苏震贬为济王府长史,褫夺银青大夫的官阶。

消息传来,上到郭子仪,下到小军官,再次人心惶惶,宰相加国公一级(崔圆曾任中书令,爵封赵国公)的人都被免了职还叫不追究?照这意思,再出什么差池,大家就要手牵手上刑场了。

但要不再出差错,做起来要比说起来难得多,比如郭子仪一开始撤到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本打算在这里固守,可是部下士兵再次发生骚动,连郭子仪出面也压不下来,于是只好又逃到缺门(今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在缺门驻扎下来后,由于众将相继带兵赶来会合,唐军又聚集了数万人马,一直蔓延在军中的恐慌情绪才慢慢缓解下来。

士兵们安生了,将领们则忙碌了起来,因为这么多人的去向问题,必须尽快有个着落。于是在郭子仪主持下,唐军的高级将领们开了一个碰头会,其主要议题就是军队往哪儿去。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开会,众将对于落脚地点居然没有发生任何争论,大家一致认为,放弃洛阳,退保蒲、陕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理由则很显而易见:大军新败,军心不稳,士气很低。而据最新探报,洛阳的官员百姓都闻讯弃城,逃到山里避难去了,这空荡荡的洛阳城守与不守已经没有区别。况且最有力的强援回纥军被打废了,李光弼、王思礼又不在,想要挡下史思明乱军非常困难,实不如诱敌深入,耗其锐气,再寻找战机,转败为胜。

讲得露骨点,所谓伺机再战对于某些人而言,只是骗骗别人的同时骗骗自己,但无论怎么看,这个结论似乎都是最佳的那个。

不过,一般情况下到了最后,即便是人数再少,有异议的人也是会表达一下看法的。毕竟如果大局已定,他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说对了,无论执行与否,都能令人刮目相看,从此出人头地。纵使说错了,被执行了,那也没啥关系,毕竟天塌下来有决策人顶着,不用怕。所以,都虞候张用济发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蒲州、陕州存粮有限,常出现饥荒,不便大军驻留,不如固守河阳,这样敌人到来后,我军也好齐心协力抵御一番。”

郭子仪想了一下,最终选择支持张用济的意见。

事不宜迟,必须赶在叛军前面进驻河阳。于是,郭子仪先命游弈使韩游瑰率领五百骑兵赶赴河阳强化守备,又派张用济率领五千步兵随后进发,以防万一。

事后的发展表明,保住洛阳,在此一举。

唐军刚刚进入河阳,布置好防务,史思明的部将周贽便率军赶到了。

发现河阳居然驻扎有唐军,周贽稍微有些惊讶。稍作打听后,他得知此城已经进驻了数千唐军,而且还是郭子仪所部。

别人倒是不怕,但郭子仪、李光弼这两位,周贽很清楚自己绝对没戏,于是他明智地选择了撤退,河阳城由此幸运地避免了一场兵祸。

说起来张用济也是很机智的,他深知仅凭河阳孤城一座很难挡住史思明的大举进攻,于是在周贽撤退后,他立即组织士兵加班加点,抢修出了南北两座城堡,并分兵驻守。事后的发展证明,这一招是十分见效的,它给七个月后到此一战的史思明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并帮助李光弼保障了潼关和长安的安全,善莫大焉。

在唐军忙着休整部队和加固城池时,史思明也在忙。

当时,在大风的影响下,相州会战的双方都主动选择了撤归据点,所以实事求是地讲,这场会战本来注定将是一场不分胜负的对决。但由于史思明有一个时时派兵侦察敌方动向的好习惯,因此在发现唐军撤退队列混乱,有可乘之机时,他立即派兵进行了追击。当然,史思明派出的只是一路偏师,自己则依旧带着主力部队向北边跑,而这支偏师在受命追击唐军,追杀了几十里后,不敢继续深入,也就撤回来了。

而出于对郭子仪、李光弼的忌惮,史思明也是过了很长时间,确认了唐军全部南逃的消息无误后,这才在沙河整顿部队,继而进驻于邺南一带。

史思明兵临城下,但安庆绪并不打算开门接纳。此时,他通过派人出城收集唐军遗留下来的物资,已经得到了六七万石粮食,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了。于是,安庆绪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他找到了孙孝哲、崔乾祐等人秘密商议,打算紧闭城门,严防死守,阻止史思明入城继位。

消息传来,安庆绪的部将们一片哗然。

“时至今日岂能再背弃史王呢?!”

毕竟这群人不是率直的大老粗,就是简单实在的游牧民族莽汉子,崇尚的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平时也基本上讲究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因而当得知安庆绪想要抵赖反悔时,他们首先就不干了,聚在一起向安庆绪表示抗议。

如果一意孤行,对下面这些大将的意见置若罔闻,部队随时会有哗变的可能。于是张通儒、高尚、平洌等一群文臣出面了。

“史王远道而来,臣等都应该前往迎接拜谢啊!”

所谓臣等,说的不只是他们自己,也包括安庆绪,这意思是别拿自己还当皇帝,赶紧动起来,麻溜地!

安庆绪不说话。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最看重的亲信跑路,部将离心离德,面对这些人的逼宫,他也只能沉默。

过了许久之后,看到张通儒们还待着不走,安庆绪不得不表态了。

“任公暂往见思明。”

就这样,得到安庆绪首肯的张通儒等人立即出城,前去拜见他们未来的新主人。

见到张通儒、高尚来了,史思明表现得极为激动,当场痛哭不止。他对几个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表示感谢,临送张通儒等人回城复命时,还让人特地捎带了很多财物。这下张通儒等人也激动了,几人当即拍胸脯承诺,会尽快劝服安庆绪,促成史思明军的入城和后续的禅位等问题。

史思明终于放心了。论说服、诱导,这帮人都是职业选手,想当年安禄山之所以下定决心造反,这哥儿几个可谓功不可没。于是,史思明开始在城外的营帐里耐心地等待着好消息。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别说迎接自己入城的安庆绪和仪仗队没见到,城门口连条狗也没有。史思明开始不淡定了,所以,他找来了一个人。史思明确信,现在只有这个人才能让安庆绪老老实实地履行先前的承诺。这个能使安庆绪让步的人,正是负责邺城防务的安太清。

果然,换上安太清后,安庆绪的态度当即软了下来,老老实实地带了三百骑兵出城参加史思明倡导举行的歃血盟誓。

来到了史思明的大营,安庆绪立即意识到,今天其实并不是找他来歃血的,而是骗他来放血的。这刀枪林立、寒光侵人的场景已然说明了一切。

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绝大多数人都会立时颓下去,安庆绪也不例外。

一见到史思明,他的双腿便不自觉地软了下去。

“臣没有能力担负重任,接连丧失两京,又长期身陷重围,没想到大王因太上皇之故,竟能统兵远道而来,施以援手,让臣死里逃生,臣即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大王的恩德啊。”

史思明笑了,但那笑容很快便一闪而过。

“丢失两京,用兵不力,这又算什么!安庆绪!你身为人子,却弑父篡位,此乃大逆不道,天地难容!我今天是在为太上皇讨逆,岂能听信你的谄媚之言!”

面对史思明严厉的训斥,安庆绪全身不禁瑟瑟发抖,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四个弟弟,以及亲信高尚、孙孝哲、崔乾祐都被押到了自己面前。

史思明没有再跟他这位世侄废话,而是冲着卫兵挥了挥手。

卫兵会意,立即上前,在这八个跪成一排的人的脖子上都套上了一根绳子。

安禄山的后代就此被老哥们儿史思明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不知安胖子如若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不过史思明却是很敢想的。杀掉安庆绪后不久,他就命人把安禄山从坟里刨了出来,美其名曰要以礼厚葬,然后经过史思明组织的改葬小组讨论决定,将安禄山以亲王之礼重新下葬。

既然已经定调为王,那剩下的就好说了,安禄山随即被追谥为燕剌王,安庆绪也被有意地抹杀掉。史思明用一系列形式在向属下宣传这样一种理念:燕朝是史家的,安家只是重在参与,大伙以后要站对队!

这点不必多讲,所有人心里都有数。而且跟着能征善战、老谋深算的史思明干,的确要比追随不问政务、成天花天酒地的安庆绪有前途得多,所以叛军的士气很快又振奋了起来。不过史思明并没有立即带兵攻打洛阳或长安的意思,他很清楚,郭子仪和李光弼绝非可以轻易战胜的对手,现在自己刚刚兼并安庆绪的残部,还没能树立起绝对的权威来。因此,在邺城稍事休息,完成了封官许愿、整编部队等要事后,史思明便留下了儿子史朝义镇守相州,自己则带兵返回了范阳。

当然,史思明并不会就这样什么都不做就撤兵,为了达到迷惑唐军的目的,临行前,他派遣安太清率兵五千攻下了怀州(今河南省沁阳县),并令安太清就此驻守在那里。

乾元二年(759年)四月,回到范阳的史思明决定再进一步。于是,他自称大燕应天皇帝,建元顺天,以其原配妻子辛氏为皇后,封儿子史朝义为怀王,以周贽为宰相,李归仁为大将,改范阳为燕京,作为首都。

史思明称帝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长安,李亨此时此刻才真正认识到了当年李泌的高瞻远瞩。在相州兵溃的情况下,唐军已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集结大军扫荡河朔地带消灭叛军的力量,所以,史思明很嚣张,朝廷却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史思明显然预料到了李亨的尴尬,但他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让李亨尴尬,他要让李亨和唐军自此被他牵着鼻子走,直到走到末路。

这对于将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手中的史思明而言并非难事,他需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一个最好的机会,打李亨一个出其不意、措手不及。

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乾元二年(759年)八月十二日,襄州唐军突生变乱,康楚元、张嘉延两名军官带领部下闹事,将襄州刺史王政赶走,然后占领了州城,宣布自立。康楚元自称南楚霸王,派张嘉延率部南下,攻克了荆州,荆南节度使杜鸿渐弃城而逃。长官既然有带头先跑的权利,下面的自然没有拼死守城的义务,于是澧州(今湖南省澧县)、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郢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归州(今湖北省秭归县)等州官吏都闻风逃窜,躲进了深山。

朝廷一开始打算招抚,谁知康楚元铁了心要自立门户,不干。软的不吃,那就只好来硬的。李亨立即调发山南东道和淮南西道两处兵马前往平定叛乱。

得到这一消息,史思明大喜,立即调派兵马,准备对唐朝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史思明这一次不打算先虚晃一枪了,他一上来就动了真格的,可以说是发自内心地打算与唐朝争夺一回天下。所以,史思明命令儿子史朝英留守大本营范阳的同时,下达了称帝以来最为严厉的总动员令:

河北各郡太守自接到该令之日起,须在最短时间内集结三千兵马,追随大军南下,不得有误,违者斩之!

对于饱受战火摧残,青壮年人口损失严重的河北地区来说,这是个不太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各郡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凑足了人数。

史思明满意了,于是他宣布了自己的进攻计划。

此次进军史思明决意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四路统帅及进攻路线如下:

东路指挥官周贽,自胡良渡河南下。

西路指挥官令狐彰,自黎阳强渡黄河,进取滑州。

北路指挥官即史思明本人,自濮阳渡黄河南下。

南路指挥官史朝义,自白皋渡河南下。

这四路南下的部队看似只是南下,因为除令狐彰外,似乎剩下的并无明确的进攻目标,但这只是看上去而已,叛军的进攻目标很明确,只有一个,那就是汴州。

汴州,就是今天的开封。相州之战后,负责此地防御事务的,是曾参战的九节度使之一、汴滑节度使许叔冀。

这位仁兄很猛的,听说史思明大军到来,废话不说,就带兵出城和叛军干了一仗,然后被打了个七零八落地跑回城中。回城之后,二话不说,便召集城中的高级将领召开特别紧急会议。只不过,可惜的是,这次会议的议题并不是怎样守城、怎么破敌,而是谁愿意跟他一起投降。据说,当时与会的人中,有濮州刺史董秦(真正的猛将)以及许叔冀和董秦的部将梁浦、刘从谏、田神功等人,但没有一个人明确表示反对。

于是,许叔冀愉快地带领大伙儿大开城门,投降了史思明。

对方是节度使一级的大官,史思明自然也不能太吝啬,所以,他大手一挥,任命许叔冀为中书令,留下他与部将李祥驻守汴州。

至于董秦,史思明当然更是了解此人的能量,毕竟两个人从张守珪时代起便是同事和战友。虽说董秦在安禄山叛乱之初就率军反正,重归了唐朝,但考虑到他堪与李归仁一战的出色能力,史思明最终还是决定不杀掉他,先试着用用看。因此,史思明一边厚待董秦,让他统领本部兵马留在自己身边效力,一边派人将董秦的老婆孩子送往后方的长芦(今河北省沧州市),美其名曰妥善安置,确保安全。史思明本以为把董秦的老婆孩子扣为人质就能控制住此人,然而事后的发展表明,史思明这次终于很傻很天真了一回,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他会从董秦处收获一份惊喜。

剩下的梁浦、刘从谏、田神功什么的,说实话史思明是看不上的,因而本着“打死敌人除外患,打死他们除内乱”的原则,史思明直接把这几位划归自己的部下南德信统领,让南德信带他们前去攻取江淮一带。

然而史思明明显忽略了一个问题:现在没有名气,就意味着一定没有能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至少在田神功那里是否定的。

田神功,冀州南宫人,时为平卢军将领。和董秦一样,他也是行伍小兵出身,也很能打,但要论声望名气,这两人实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因此,在跟着董秦投降后,史思明只给了他一个平卢兵马使的名头,便直接打发他去给南德信打下手去了。

田神功在董秦麾下打下手打得太久了,早有些厌烦。更何况,南德信的水平比起董秦实在是差得太远,根本压不住场嘛。所以,不等走到江淮,田神功就率部突然出击,袭杀了南德信,同行的刘从谏等将领则在兵乱中只身逃走。于是,这支部队便完全归田神功一人所有,并在田神功的带领下再次归顺了唐朝。

田神功的这一手让史思明万万没有料到,但更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所要面对的对手竟然不是郭子仪,而是自己最为忌惮的对手——李光弼。

这是被李亨身边的高人瞧破了此次出兵的最终真实意图,还是命运的安排要让自己和李光弼再次一决雌雄?

史思明也有些看不透了。

其实真正的答案是,都不是。准确地讲,这应该算是历史遗留问题,且直接涉及相州之战背后一些深层次的敏感问题。

我讲过,李亨当时决意打相州时,是考虑到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朝廷大将,功绩威望不相伯仲,这才不设最高统帅进行统一指挥。这是史书上白纸黑字记载的原因,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官方说法。但是,大家都知道,在万恶的封建社会,所谓的官方说法有时并不会揭示真正的原因,它的作用基本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欺欺人。

然而,真相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被掩盖的,结合散落在诸多史料里的蛛丝马迹,今天的我们不难拼凑还原出一个大致真实的历史来。

根据我所能搜集到、整理出的史料来看,最晚在相州会战开始前,唐军内部已经出现了派系分化对立的情况,而郭子仪与李光弼正是朔方军与河东军这两大派系的领袖兼代言人。

说起来,郭子仪和李光弼早在朔方军共事时就有很深的私人恩怨,后来因为共赴国难,两人曾一笑泯恩仇。但是随着两人在政治、军事事务上存在的分歧越来越多,官职威望越来越高,本来性格上就不太对付的两位国家栋梁再见面时就笑不出来了。而且,鉴于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位发动叛乱的罪魁祸首都是蕃将出身的高级将领,所以,事实上郭子仪对于李光弼的忠诚程度及有效期如何都是抱有怀疑的,广大将士对蕃军、蕃将在内心深处也不太信任,像对仆固怀恩抱有偏见的吴思礼,就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

因此,相州会战期间,同是蕃将的李光弼(契丹人)、王思礼(高句丽人)两部经常一起行动(从相州之战及后续的相关记载来看,许叔冀所部也归属于李光弼指挥),而像李奂的兴平军、季广琛的郑蔡军基本上相当于朔方军的附属部队,平常跟着郭子仪混。至于李嗣业、崔光远、鲁炅大致属于中间势力,是用来起平衡和缓冲作用的。因此,所谓的九路节度使实际上分成了左中右三派,让大家自由打仗的同时又彼此牵制,更有效地预防了有人拥兵自重,出兵不听话。可见,这个安排别有奥妙,李亨应该着实动了一番脑筋。

但实际操作起来,效果很不好。再加上鱼朝恩素来妒忌郭子仪的功绩,回来后就在皇帝面前狠狠地告了郭子仪的黑状,所以李亨决定让郭子仪背起这个黑锅,顺便敲打一下朔方军上下,免得这支部队主力当太久,再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犯啥危险的错误。

乾元二年(759年)七月,郭子仪和李光弼几乎同时接到了朝廷的征召,随即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迅速赶到了长安。然后,二人先后得知了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最新工作安排:

郭子仪,暂免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等军职,着留京休养待命。

李光弼,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着即日赶赴前线军中任职。

接到这一指令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反应着实让人感到诧异。因为,本来应该有话讲的郭子仪竟然选择了沉默,安静地接受了兵权被夺的事实,而本来应该欢欣鼓舞的李光弼却提出了异议,表示这样的安排不妥,希望朝廷能够予以重新考虑。

不过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李光弼并不是在为郭子仪的遭遇打抱不平,他只是认为自己当天下兵马元帅有些过于招风,因此请求皇帝能够允许以亲王当元帅,自己只做副元帅,进行必要的辅佐。

这么看来,李光弼也是懂得政治,挺会来事的。

李亨高兴地接受了李光弼的提议,于是皇帝的次子赵王李系被委任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则如愿以偿地成了副元帅,受命统领各地行营军队。至于李光弼河东节度使的职务,则由潞、沁节度使王思礼接任。

自此,这场由安禄山挑起的叛乱终于完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将是以李光弼为首的唐军与以史思明父子为主的叛军全面较量的阶段。

无数猛人要脱颖而出,无数人头即将落地。这是一段极其精彩的故事,同样也是一段极其悲惨的岁月。为了争夺天下,双方各出奇谋,各显神通,其过程更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这第二阶段的平叛战争出人意料地更为旷日持久,一直延续到五年后的春天,那个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人,走向了那棵树,方才分出了最后的胜负。

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要详细介绍的事情了。 Kb5NNcnKGbKk0Im+0/wdHYymPu5nh+rhhdEWhORNZLt/eTLjGsXmGWvaSgzicH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