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因谏致祸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孝宗皇帝朱祐樘驾崩,享年三十六岁。虽然孝宗临终时将大明江山托付给了贤臣刘健、李东阳、谢迁,但武宗朱厚照这个浪荡子即位,也标志着政治比较清明的弘治年代已经落下帷幕。

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宠用太监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刘瑾八人,史称“八虎”。太监们教唆、引诱武宗吃喝玩乐,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从此武宗沉溺在荒诞淫巧中,全然不理朝政,国家大小事务都交给太监们去办理。于是朝臣和宦官针锋相对,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大阵容。

内阁首辅刘健与内阁学士李东阳、谢迁等联合六部九卿的官员上疏请求诛杀八虎,武宗原本也曾心动,同意了朝臣们的奏请。然而礼部侍郎焦芳将消息泄露给了刘瑾,刘瑾伙同其他七虎,糊弄武宗,导致武宗改变主意。八虎非但没有被诛杀,反而都有提升,如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掌管东厂、谷大用掌管西厂。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老臣无奈,只好上疏请求告老还乡。刘瑾假传圣旨,只留下了李东阳,于是刘健、谢迁被迫致仕离京。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刘大夏惨遭阉党的杀害。给事中刘菃、吕翀见贤能、刚直的老臣免官后或离去,或被杀,担心朝中无人,国家大事恐怕更加无人受理,便冒死上疏请求挽留老臣,但武宗竟然不予采纳。

十月,陪都南京的六科给事戴铣、御史薄彦徽等得知消息,也是连夜上疏,言说老臣当留,太监不当用。刘瑾闻讯,再次挑起武宗怒火,下旨将戴铣等二十余人一并削职,派锦衣卫赶赴南京将他们押解到北京,廷杖之后关进监狱。

身在兵部的王阳明,平时沉浸于圣人之学,对政治上的争斗并不关心。但接二连三发生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件,老臣离去、被杀,谏臣受阻、入狱,富有良知的王阳明怎么可能趋吉避凶、见死不救呢?于是他不顾生死,也上疏为南京戴铣等人鸣冤,请求释放他们并恢复他们的职务。他在《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中写道:

“臣闻‘君仁则臣直’。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臣迩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上言时事,特敕锦衣卫差官校拿解赴京。……但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惟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况今天时冻冱,万一差去官校督束过严,铣等在道或致失所,遂填沟壑,使陛下有杀谏臣之名,兴群臣纷纷之议,其时陛下必将追咎左右莫有言者,则既晚矣。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臣又惟‘君者,元首也;臣者,耳目手足也’。陛下思耳目之不可使壅塞,手足之不可使痿痹,必将恻然而有所不忍。臣承乏下僚,僭言实罪。伏睹陛下明旨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之条,故敢昧死为陛下一言。伏惟俯垂宥察,不胜干冒战栗之至!”

谏官言事,本来就有对错,对的,皇上采纳,错的,不予追责,这是历朝历代广开言论的一贯做法。但王阳明想救下戴铣等人,不能直指武宗的不是,所以在上疏中用词非常委婉,既没有攻击刘瑾等权宦,也没有去分析原委。

但是,王阳明没有想到,武宗可能根本就看不到他的上疏,就算看到了,也未必采纳他的意见,毕竟人微言轻,皇帝眼里肯定没有这么一个小小六品官的存在。反而,王阳明的上疏,属于逆风而行,惹得刘瑾勃然大怒,于是矫旨拿问王阳明,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将王阳明廷杖四十,投入大牢。

在狱中,王阳明苦读《易经》,研究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考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所谓内圣外王,是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指的是内备圣人的至德,施之于外,就是王者的政。然而当下朝廷混乱,政治衰败,让王阳明困惑不已。幸好经常有同僚前来探望,可以和他们讲道论学,心情渐渐好转起来,因此孤独的时候,还能在幽室之中歌咏度日。

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王阳明被贬谪贵州修文龙场驿(贵阳西北七十里)任驿丞。父亲王华也受到牵连,原本是吏部左侍郎兼侍讲学士,被外放到南京担任吏部尚书,品级表面上看是提拔了,实际上到陪都任官,是降职处理。

王阳明领旨出了监狱,取了赴任文书,带上银两,准备离开京城。友人们纷纷前来送行,此时,大家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只有诗词才是最好的表达。

湛若水挥笔写就《九章赠别》,在序言中,湛若水写道: “《九章》,赠阳明山人王伯安也。山人为天德王道之学,不偶于时,以言见谴,故首之以《窈窕》。窈窕比也,然而谴矣,终不忘乎爱君,故次之以《迟迟》。谴而去也,其友惜之,故次之以《黄鸟》。惜之非但已也,爰有心期,故次之以《北风》。道路所经,不无吊古之怀,故次之以《行行》。行必有赠与处,故次之以《我有》。赠非空言也,必本乎道义,故次之以《皇天》。皇天明无为也,无为则虚明自生,无朋从之思而道义出矣,故次之以《穷索》。穷索非穷索也,无思而无不思也,无为立矣,虚明生矣,道义出矣,然后能与天地为一体,宇宙为一家,感而通之,将无间乎离合,虽哀而不伤也,故次之以《天地》终焉。呜呼, 山人将索我于形骸之外者,言语焉乎哉。”

其三:“ 黄鸟亦有友,空谷遗之音。相呼上乔木,意气感人深。君今脱网罟,遗我在远林。自我初识君,道义日与寻。一身当三益,誓死以同襟。生别各万里,言之伤我心 。”其八:“ 穷索不穷索,穷索终役役。若惟不穷索,是物为我隔。大明无遗照,虚室亦生白。至哉虚明体,君子成诸默。 ”都道出了相送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原因。

好友崔子钟也奉和五首,王阳明也作《阳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赠,崔子钟和之以五诗,于是阳明子作八咏以答之》。序言中说:“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其一:“ 君莫歌九章,歌以伤我心。微言破寥寂,重以离别吟。别离悲尚浅,言微感逾深。瓦缶易谐俗,谁辨黄钟音 ?”在一片伤离之中,别有一番洒脱之情。其四:“ 此心还此理,宁论己与人!千古一嘘吸,谁为叹离群?浩浩天地内,何物非同春!相思辄奋励,无为俗所分。但使心无间,万里如相亲;不见宴游交,征逐胥以沦 ?”惺惺惜别的深情厚谊,见诸笔端。其七:“ 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 。”其八:“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用意双关,一是答谢好友相赠,二是字里行间也表达了自己对家国命运的担忧和初心不改的寄意。 HtCwmkZ71s6kng2gbULnjpgQ+UR1upgpUMVUPEzwQpjVaZ8GaE2KrqQn8eRdN3g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