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婚后为学

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七月,王阳明遵从父亲之命前往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完婚。

岳父诸让,字养和,号介庵,祖籍濠州(今安徽凤阳),姚江余姚诸氏第五代传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诸让膝下两个女儿,大女儿诸芸,小名婉龄,许配给王阳明。小女儿则许配给内阁学士谢迁的次子谢丕,只是小女儿不幸夭折。

王阳明到了洪都诸家后,诸让就选好了吉日准备举行入赘仪式。新婚之日,一派喜气,可到了行礼的时候,王阳明却不见了。诸府上下一片惊慌,诸让急忙安排家丁到城里四处寻找。

原来王阳明闲着无事,午后一身轻松地在大街上闲步游走,不知不觉来到铁柱宫。这地方王阳明早有耳闻,于是就走了进去,看见侧房中有一道士正盘腿而坐,认为他必定是一位得道高人,便上前行礼问好。道士也觉得王阳明年少不凡,随即邀请他对坐闲聊。两人谈到养生之术,道士逐一指点;王阳明也逐步深入询问,沉浸其中,竟然把新婚行礼的事情忘到了脑后。直到第二天早晨,诸家家丁找来,方才告辞而归。

也许王阳明这行为是有意而为。毕竟父亲王华严格有余,慈爱不足,王阳明心中有抵触情绪,对这门婚事未必心甘情愿,何况还是入赘女方。

婚后,王阳明的日子非常清闲散淡。正好诸让的衙门中有几竹笥白纸,不愿虚度时光的王阳明,闲着无事就拿一些出来,从早到晚练习书法,而且用心揣摩,勤奋临帖。几个月的坚持,他竟然把那些个竹笥里的白纸全部用完了。

王阳明后来和别人说到书法,就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千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北宋程伯淳)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这段话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字放在心上来学,用心写字,字才能写得好看、洒脱,才能显得有精神。这也印证了他后来所提倡的心学。因此,他和学生们谈论格物,就经常拿书法的心得来举例。所以书画家徐文长评论说:王羲之以书掩人,王守仁以人掩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明清之际学者归庄,也曾评论说:“阳明先生一代儒宗,而亦工于书法如此,岂非艺即道耶?余学道不成而谬以能书名,既耻为一艺之士,其敢不勉!”

王阳明的书法具有大家风范,楷书、草书、行书都有很高的造诣,只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被他的儒家心学掩盖了锋芒。

弘治二年(1489年),王阳明仍然寄寓在洪都岳父诸让家里。也就是这一年,十八岁的他开始仰慕先代圣人的学说。如何能达到先代圣人的境界,一直是王阳明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因此坚定了他求学的意志。

这年的十二月,王阳明带夫人诸氏在回余姚老家的途中,拜访了广信(今江西上饶)的理学大儒娄谅。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曾四处游学求教,并得出结论:“大家所说的举子学(指应试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学问。”此后,娄谅师从抚州崇仁吴与弼(康斋),和陈献章(石斋)、胡居仁(敬斋)同为其门下得意弟子。

娄谅、王阳明两人相见,如同故人。面对王阳明的疑问,娄谅十分明确地告诉他,“圣人必可学而至”。这句话,可以说醍醐灌顶,点醒了王阳明。从此之后,王阳明一改之前少年不羁、活泼洒脱的性格,转而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接近圣人。

同时,娄谅非常赏识王阳明,毫无保留地向他讲授了“格物致知”的学说。所谓“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用朱熹的话说,就是“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就是说世上万物,从天地宇宙,到花草虫鱼,都有自身先天本然的自然规律。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也包含这些道理。只有通过格物,也就是熟悉了解、体会观察、参详领悟某个具体事物,才能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某个境界并提升到一定的层次。

王阳明非常高兴,告别娄谅的时候,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而且信心十足认为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只是,娄谅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后来真的开宗立派。而王阳明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会在另一种场面,再次遇到恩师的小孙女娄素珍。

回到余姚老家,已经是弘治三年(1490年),受娄谅所授“格物致知”的影响,王阳明开始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大家“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朱熹,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朱熹师从“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后人将他与“二程”的学说合称为“程朱学派”,后世尊称他为朱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源,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格物穷理”,都是朱熹儒家理学的主张。

王阳明一心想要进入圣学之门,因此不得不认真学习朱熹的一系列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下定决心要穷究竹子的“理”。于是他约上好友钱友同,并嘱咐家人不要打扰,两人坐在亭子中,面对那一片竹子凝神注目。一天、两天、三天,钱友同病倒了……王阳明独自坚持到第七天,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什么也没有体悟,而且,他也病倒了。

为什么格不出“理”来呢?“格物致知”“格物穷理”,七天七夜,“知”在哪里?“理”又在哪里?从此,王阳明对朱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而实践格竹的失败,对王阳明来说,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这一年,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在京城去世,王华扶柩归返余姚,按制丁忧三年。所谓丁忧,就是古时候遭逢父母丧事,要求身为官宦的子嗣守丧,三年内不得为官任职,不得婚娶,不得赴宴,不得应考。

然而这大好时光,儿子的学业是断然不能因此而荒废的,于是王华安排堂弟王冕、王阶、王宫和妹婿牧相,轮流给王阳明讲授经义。王阳明暗自用功,白天跟随几位叔叔和姑父上课听讲,晚上独自诵读四书五经到深夜。时间一长,王冕等人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教授王阳明了。

他们所讲的,王阳明已经读过,而且理解得还比他们更透彻。王阳明写出来的文章,叔叔和姑父看了,无论是才气还是思想深度,他们都自叹不如。而更让大家惊异的是,从前那个诙谐的王阳明,变得一本正经,不再嬉皮笑脸,不再插科打诨。众人熟知侄子从小的所作所为,怎么会突然之间有如此之大的改变呢?众人将信将疑,问王阳明到底怎么了。王阳明严肃而又诚恳地回答道:“从前的我放纵不羁,现在知道自己错了。”于是王冕等人也从此正容相对而且谨慎言论。

弘治四年(1491年),王阳明二十岁。王家从余姚搬迁至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宅交给钱氏居住。 0nibCKqVvEp2n3+r5ZxNxKD6bfWjUTKQeYR8HxMbLt6nEeN3rgUy/brdc4lpELk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