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路坎坷

告别好友,王阳明启程南下贵州。然而刘瑾却并不放心,他的前任司礼监大太监王岳,就是在贬往南京净水军的途中,被他派人杀害的。这次,刘瑾又故技重施,将刘健、谢迁、尚书韩文等五十三人列为奸党,还有王阳明等三百多名官员也在他的打击名单之上。这些人中,没有被当廷杖打而死的,自杀、逼死、发配、刺杀,引退、倾家荡产、侥幸活下来等等,命运各不相同。

而王阳明,廷杖活下来了,入狱活下来了,贬谪贵州要是还能活下来,对于刘瑾来说,必定后患无穷。于是刘瑾安排两个杀手尾随王阳明,伺机刺杀。有了王岳的前车之鉴,王阳明也是处处提防。

夏天,王阳明到了杭州,住宿在西子湖畔的胜果寺,此时杀手也尾随而至。正在王阳明考虑如何脱身的时候,大弟王守俭奉父亲王华的命令前来相见。兄弟二人合谋一番,脱身的办法已然有了。

入夜,借着禅房昏暗的灯光,王阳明在墙壁上题下《绝命诗》:“ 学道无闻岁月虚,天乎生我欲何如?生曾许国惭无补,死不忘亲痛有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随后在大弟王守俭的掩护下,趁着夜色,来到钱塘江边,将礼帽、鞋子和一些诗稿、行李扔在堤岸上,制造了一个投江自尽的现场,继而搭上事先约好的商船,离开了杭州。

次日,杀手看到墙壁上的《绝命诗》,便到处寻找,最后找到江边,看到遗弃的鞋帽、诗稿和行李,判断王阳明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跳江自尽了,于是回北京复命。

而民间传说的版本有所不同,更具戏剧性。民间流传的经过是这样的:杀手在杭州追上了王阳明。王阳明淡定地对两个杀手说:“我是朝廷的官吏,你们不能就这样杀了我。”杀手抽出刀来说:“我们可管不了这么多,今天不杀了你,我们全家都没好日子过。”王阳明连忙说:“如果你们用刀把我杀了,这场面也太凄惨了,你们于心何忍啊。”面对一个“文弱”书生,杀手倒是没有放在心上,说:“要不就把你吊死吧?”王阳明说:“吊死不也很惨么!”于是两个杀手竟然和王阳明讨论起来,应该怎么个死法好,既能回去交差,又能让王阳明走得痛快。

最后,王阳明说:“要不这样,我还是自己跳河自尽,就不用你们动手了,如此你们既没有滥杀无辜,也能回去复命领赏。”两个杀手居然点头答应,把王阳明拉到河边,让他自己投河。

当时已经入夜,伸手不见五指,王阳明慢慢往钱塘江深处走去,两个杀手在岸上一直盯着。突然间只听到“扑通”一声,水面上不见人影了。两个杀手观看了一会,确定没有再冒头出来,捡起王阳明的一双鞋就回去交差了。实际上王阳明只是扔了一块石头到水里,制造了跳河的假象,自己则顺着江水漂游了一会,直到杀手走远,才上了岸。

言归正传,王阳明连夜乘坐商船出了钱塘江,天亮后停泊在舟山群岛,王阳明趁空闲到岛上游览了一番,之后回到船上继续前行,却遇到台风大作,商船无法控制,只能听天由命随风漂荡。在船上颠簸着,王阳明思绪万千,想起了离开北京时前来送行的好友汪俊。汪俊,字抑之,江西人,是王阳明弘治六年(1493年)参加会试时认识的。当年王阳明落第,汪俊高中状元。两人十分要好,怜惜之情尤见。于是,王阳明写了《一日怀抑之也抑之之赠既尝答以三诗意若有歉焉是以赋也》:

其一:“ 一日复一日,去子日以远。惠我金石言,沉郁未能展。人生各有际,道谊尤所眷。常嗤儿女悲,忧来仍不免。缅怀沧洲期,聊以慰迟晚。 ”其二:“ 迟晚不足叹,人命各有常。相去忽万里,河山郁苍苍。中夜不能寐,起视江月光。中情良自抑,美人难自忘 。”其三:“ 美人隔江水,仿佛若可睹。风吹蒹葭雪,飘荡知何处?美人有瑶瑟,清奏含太古。高楼明月夜,惆怅为谁鼓?

写罢诗篇,倒头就睡,竟然梦到和汪俊交谈,而且湛若水、崔子钟都在,四人相谈甚欢。是梦总要醒,醒来方知梦,失落之余,王阳明又挥笔写就《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

其一:“ 梦与故人语,语我以相思。才为旬日别,宛若三秋期。令弟坐我侧,屈指如有为。须臾湛君至,崔子行相随。肴醑旋罗列,语笑如平时。纵言及微奥,会意忘其辞。觉来复何有?起坐空嗟咨 !”其二:“ 起坐忆所梦,默溯犹历历。初谈自有形,继论入无极。无极生往来,往来万化出;万化无停机,往来何时息!来者胡为信?往者胡为屈?微哉屈信间,子午当其屈。非子尽精微,此理谁与测?何当衡庐间,相携玩羲《易》 。”其三:“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

这梦里的事,在王阳明的笔下,竟然如此栩栩如生。

商船在大海上漂荡了一天一夜后,海面终于回归到风平浪静,此时,商船已经到了福建。

王阳明上岸,没有去热闹的市镇,而是径直向武夷山而去。不知不觉中走了几十里的路程,天色已经暗淡下来。只见山中有一座寺庙,于是就叩门借宿。和尚见他行囊沉重,料想必定有不少银两,暗自寻思,在这荒山野岭,如果此人被老虎吃了,那么行囊中的财物,自然就是自己的了。于是,和尚竟断然拒绝了王阳明。

恳求不允,王阳明只好转身就走,终于找到一座荒废的破庙。船上一日一夜的颠簸加上几十里路的劳累,王阳明进庙后倒头就睡。到了半夜,猛地听到庙外一声大吼,惊醒之后的王阳明定睛一看,一只老虎正盯着破庙来回走动,不敢进来。此时的王阳明本来已经十分疲倦,心想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死里逃生,什么没有见过,反正生死有命,老虎你要吃就吃,我还是要好好睡一觉才行。心念既定,躺下依然安睡。

次日天亮,庙里的和尚乐呵呵地赶来,盘算着自己将会有一笔意外的收获。可他走进破庙一看,大吃一惊:王阳明靠着香案,酣睡安然。和尚目瞪口呆之余,顿时觉得这不是个平常之人。于是叫醒王阳明,询问名姓、来历、去往,还邀请王阳明到庙里休息。这事在王阳明的诗中也有记载,《杂诗三首》其一写道: “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邈然思古人,无闷聊自有。无闷虽足珍,警惕忘尔守。君观真宰意,匪薄亦良厚 。”

和尚带着王阳明来到庙中,热情招待,并来到内室,给王阳明引见一位异人。两人行礼,异人从案上抽出一张纸,交给王阳明。王阳明一看,上面有一首诗,其中一句写道:“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王阳明抬头定睛再看异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猛然间想起,这不就是十七年前,新婚之夜在江西铁柱宫遇见的道士吗?

于是两人坐下喝茶交谈。王阳明把十多年来的经历简单概述,道士听后一声长叹,问道:“你今后打算怎么安排呢?”王阳明说:“时下刘瑾等阉党专权,正人君子们都隐居不再出来,我也要离开这喧嚣杂乱的尘世,隐藏到山中去。”道士听后摇头劝慰道:“这样做恐怕有些不妥当,可能会给你家带来弥天大祸。想想你的父亲还在陪都为官,刘瑾肯定也想找机会除之而后快的。就拿你假死的事来说,瞒得过那两个杀手,未必能瞒得过刘瑾这样的小人。你如果隐居不出,刘瑾必定给你父亲安上一个纵子逃遁的罪名,那就是抗旨不遵了呀,想想你父亲又该如何应付?又如果有人假借你的名声出来行事,朝廷也会追责你们王家,到时候可能满门抄斩,祸及九族。所以将来的事情,是祸是福,全在你今天决定是出还是入了。”

王阳明一愣,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于是决定先回绍兴探亲,然后再到贵州赴任。主意一定,低头片刻,提起毛笔在墙壁上写下《武夷次壁间韵》一首:“ 肩舆飞度万峰云,回首沧波月下闻。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溪流九曲初谙路,精舍千年始及门。归去高堂慰垂白,细探更拟在春分 。”

当天,王阳明告别道士,离开了武夷山。

王阳明经鄱阳湖,几番转折后到了南京。这时候他第一个想见的人,是他的父亲王华。满头白发的王华,虽然从王守俭那得知儿子已经逃脱,但久无音讯,生死不知,这突然间看到王阳明出现在自己眼前,就一直念叨着“回来就好”。等情绪安定后,王华问儿子:“接下来打算如何安排?”王阳明一旁垂手恭立,说:“我回来就是想听听父亲的训示,再决定今后怎么办。”王华痛惜地说:“既然朝廷委派你到贵州,你身上就承担了责任,休养一段时间,还是去上任吧。”

几天后,王阳明又来到杭州,再次住进了胜果寺,这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关于王阳明的消息,在杭州城里有各种传言:有说在钱塘江投水自尽的,有说在海上遇难的,有说在福建起死回生的。王阳明听罢微微一笑。这时,千里之外也有一个人听了这些传言后,微微一笑。这人就是湛若水。湛若水在听到传闻后淡然笑道:“这是王阳明在装疯逃避尘世啊。”几年后,两人相会,说起其中的种种,王阳明如实相告,正应了湛若水的那句话。王阳明去世后,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简明地记录了这件事。

十二月,王阳明回绍兴,正式收徐爱为首席大弟子。徐爱,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马堰人,据说也是王阳明的妹夫(有说徐爱娶的是王阳明之妹王守让)。接着又收蔡宗兖、朱节为徒。蔡宗兖,字希渊,又字希颜,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朱节,字守中、守忠,号白浦,浙江山阴人。这三人都可以说是王阳明的同乡,王阳明曾评价他的三个弟子说:“希颜之深潜,守忠之明敏,曰仁之温恭,皆予所不逮。”

三人在当年的乡试中,同时中举,又全部入选被推荐到国子监学习。赴京之前,三人依依作别,王阳明写下《别三子序》,当作临别的赠言:

“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训诂,支离芜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有志之士思起而兴之,然卒徘徊咨嗟,逡巡而不振;因弛然自废者,亦志之弗立,弗讲于师友之道也。夫一人为之,二人从而翼之,已而翼之者益众焉,虽有难为之事,其弗成者鲜矣。一人为之,二人从而危之,已而危之者益众焉,虽有易成之功,其克济者亦鲜矣。故凡有志之士,必求助于师友。无师友之助者,志之弗立弗求者也。……盖自近年而又得蔡希颜、朱守忠于山阴之白洋,得徐曰仁于余姚之马堰。曰仁,予妹婿也。希颜之深潜,守忠之明敏,曰仁之温恭,皆予所不逮。……

“今年三子者为有司所选,一举而尽之。何予得之之难,而有司者袭取之之易也!予未暇以得举为三子喜,而先以失助为予憾;三子亦无喜于其得举,而方且憾于其去予也。……三子行矣,遂使举进士,任职就列,吾知其能也,然而非所欲也。使遂不进而归,咏歌优游有日,吾知其乐也,然而未可必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违其所乐而投之于其所不欲,所以衡心拂虑而增其所不能。是玉之成也,其在兹行欤!……苟三子之学成,虽不吾迩,其为同志之助也,不多乎哉!

“增城湛原明宦于京师,吾之同道友也,三子往见焉,犹吾见也已。”

最后特意交代三位弟子,到京城可以拜见湛若水,也从侧面证明了阳明子和甘泉子的深厚友情。 j//B30KontSrVKOCLJ89EYqfk0pPmwkxnhb3gnQuZYixHQXzu+Zsvz+01qRMhN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