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心理学中,面对挑战或困境,个体习惯性逃避的行为常被归为“逃避型人格”的一种表现。“逃避型人格”也叫“回避型人格”,它是一种严重缺乏自信,对外界评价十分敏感,遇到困难和压力就会下意识逃避的心理行为模式。逃避型人格不仅严重阻碍个体的发展,还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责、忧郁等。
人类是群居动物,有社交和情感归属的需求。回避型人格意味着人们抑制了这类需求,蜷缩在自我设限的孤岛里。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通常让人们捉摸不透甚至不喜欢,以致他们经常被人们忽略或嫌弃;他们面对问题时往往采取回避的处理方式,导致问题始终跟着他们,个人发展受限。
有的人可能只是回避生活中的某个方面,比如人际交往;有的人回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工作、亲密关系、个人目标、人生的重大事件等。对他们而言,任何让自己感到压力的地方都会习惯性逃避。
但是外界很难区分哪些人是回避型人格,哪些人是安静、内敛的性格。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更好地理解何为回避型人格。
在工作方面,小雯的原则是能线上联系的就线上联系。遇到必须参加的公司团建类活动,小雯总是硬着头皮、内心煎熬地去参加。
这次团建的项目是烧烤,小雯被分到一个全是陌生同事的团队,她看到大家共同协作,有搭烧烤架子的,有准备食材的,有准备调料的,她很想帮忙做点儿什么,但一想到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和他人接触,于是她就尴尬地站在原地,宁愿承受不做事的压力,也不愿意承受与他人接触的压力。这导致同事们都对她有意见,吃饭都不愿意喊她,这让小雯更加沮丧,更加嫌弃自己。
小雯极力地想将自己藏匿在人群中,生怕别人关注到自己,然而正是这样怪异的举动,反而让她成了人群中的异类,被别人议论和嫌弃。
研究表明,回避型人格若不及时纠正,有很大可能性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案例中的小雯明明很想在团队中做点儿事情,但却被内心的恐惧、担忧裹挟着,成了一个连自己都嫌弃的“多余”的人。
那么,回避型人格都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自我评价过低,且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很低。他们不喜欢惹人注意,比起外出交际,宁愿将自己“缩在套子里”,他们认为不与他人接触,就不会被他人关注和评判。但越封闭自己,就越得不到关于自己的客观评价。
第二,内心敏感脆弱,逃避现实,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影响和伤害。为了避免受伤,他们逃避社交、放弃事业,以此来维持内心虚假的平静,却又常常因此而陷入孤独、沮丧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第三,经常感觉自己能力不足,且没有成长的勇气。他们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会产生畏难、退缩的心理,认为既然自己不能做好这件事情,那不如直接放弃。这样的行为模式,不仅会使他们错失很多机会,还会强化自己“无能”的认知。
由此可以看出,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他们的内心期待与行为往往背道而驰,这样不仅会阻碍他们的发展,还会令他们滋生挫败感、自卑、焦虑、麻木、抑郁等情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不过,回避型人格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你如果是回避型人格的人,只要分析经常回避的场景、回避时的心理,就能找准方法,突破自我。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一书中说:“回避行为可以暂时缓解焦虑,但它也会让患者逐渐成瘾,不能自拔。”可见,如果我们对逃避上瘾,遇到压力和不适就习惯性逃避,那么我们即使在不想逃避的时候,也会被已形成的惯性模式“绑架”,让自己陷入“不得不”逃避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