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快乐与社会关系:你无法孤军奋战

想象一个完美的周六早晨。你不必去上班,醒来时感到全身放松、精力充沛。你期待着一顿悠闲的早餐。然而,当你打开厨房灯时,桌子上的东西立刻吸引了你的眼球。这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奇怪的碑文:

Ωε αρε τηε ∆εµονιανσ φροµ τηε Γαλαξψ Ανδροµεδαανδ αρε χονδυχτινγ α στυδψ οφ ψουρ ωορλδ.Ιν ορδερτο δετερµινε µορε αβουτ ψουρ σπεχιεσ,ωε ηαϖε λεφτψου αλονε ιν τηε ωορλδ,ανδ ηα ϖε ρεµοϖεδ αλλ οτηερπεοπλε.Ψου ωιλλ λιϖε ουτ τηε ρεστ οφ ψουρ λιφε αλονε ονψουρ πλανετ.Ωε ηαϖε ποωερσ φαρ βεψονδ τηοσε οφ ψουρσπεχιεσ,ανδ ψου ωιλλ φινδ τηατ ωε ηαϖε αχχοµµο δατεδψουρ πηψσιχαλ νεεδσ τηερε ωιλλ αλωαψσ βε ηεατινγανδ αιρ χονδιτιονινγ,φοοδ,γασολιν ε ανδ φυνχτιοναλ ϖεηιχλεσ ωηερεϖερ ψου γο ιν τηε ωορλδ.

一开始,你一头雾水,完全看不懂这段碑文在讲什么,并且认为这块石碑一定是某种道具或者是有人在搞恶作剧。你的家人还在睡觉,所以你冲了一杯咖啡和一碗麦片,然后坐下来开始吃早餐,慢慢地,你意识到这段碑文背后有一套定式,不久之后,你就解读出了这段碑文的意思:

我们是来自仙女星系的恶魔人,正在对你们的世界进行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类这个物种,我们将其他人全部转移,把你独自留在了这个世界。你将独自在这个星球上度过余生。我们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你们的同类,我们会提供良好的条件以满足你的生理需求——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暖气、空调、食物、汽油和各种交通工具。我们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让你免受动物攻击和其他危险。但我们无法阻止你自杀,所以只要你选择继续生活而不自杀,我们就认为你同意成为该实验的研究对象。现在,整个星球都是你的了,它只属于你一个人。我们会观察你的行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同类的情况下如何生活,这是我们感兴趣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这个世界,但你只能独自享受。感谢你参与我们的研究,并祝你好运。

哈哈,你会想,这一定是你的孩子或朋友精心策划出来的一场恶作剧。但你越是这么想,就越想知道你的孩子和朋友到底藏到哪儿去了。家里格外安静,外面也没有来往车辆。你感到一阵恐慌,打了几个电话,但一个人都没接。你决定开车出去看看。街道上空无一人,商店里空无一人,街上一个行人都看不到。你开始在附近的城镇进行为期一周的搜索,迫切地想找到另一个人。

一周过去了,最初的恐慌逐渐退去,你开始接受现实。你开始思考如何掌控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令你兴奋无比。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起初,空无一人的世界似乎还不错。不再堵车,不用在电影院或杂货店排队,去滑雪也不用买昂贵的门票,也没人拦着你在比尔·盖茨的房子里大摇大摆地转悠。当你走进餐馆时,就会自动呈上美味的食物。这样的可能性无穷无尽。

你花了几天时间参观博物馆、私人豪宅和摩天大楼的顶层公寓。你探访了名人宅邸,翻了翻他们的日记和抽屉,品尝了他们奢侈昂贵的葡萄酒,然后戴上他们的珠宝首饰。你开着自己选择的座驾横穿全国,想开多快就开多快。你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参观全国最有名的艺术画廊。你把自己最喜欢的画作带回了家。你睡在白宫,把脚翘在总统办公室的桌子上。你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然后从帝国大厦楼顶上把一个西瓜扔了下去。你探索了军事基地的秘密地下掩体,然后参观了51区,想看看那里是否真的有外星人的尸体(也许是个恶魔人)。你在各个国家公园野营,不再有人和你抢位置,然后到电影拍摄基地闲逛。

因为恶魔人已经承诺让你免受任何伤害,你可以随意参与任何一项梦寐以求的刺激、冒险活动。你可以去蹦极,从布鲁克林大桥飞身跃下,也可以去潜水,在佛罗里达海岸潜入深海。你可以在中美洲的丛林中漫步,完全不用担心蛇、蜘蛛和野猫的侵袭。你开着摩托车穿过高中学校的走廊,开着赛车在主街上飞驰。你穿着全套演出服,在无线电城音乐厅歇斯底里地模仿火箭女郎舞蹈团。也许最棒的是,再也不用在公共场所听到烦人的手机铃声了。

一年后,除了信仰,你一无所有,无聊至极。你拥有这个世界,过着梦想的生活,没有任何限制,但你找不到任何一个人与之分享。没有人知道你在政府文件中读到了什么,也没有人和你一起参观墨西哥城外的废墟。没有人陪你一起喝酒、观赏日落或做爱。电视或广播也不再有时事新闻,没有新电影上映,也没有新书出版。甚至没有任何人与你竞争,也没有任何人向你挑战。你每天一睁眼就会陷入可怕的孤独。你和上帝说话,和恶魔人说话,但他们都不会给你回应。你试图驯养一些动物,但它们一看到你就躲得远远的。你给自己设定了新的挑战,比如学习弹钢琴,但这些挑战显得空洞而毫无价值。你此前一直梦想着学习法语,现在这个梦想变得毫无意义。世界上没有人去关心你经历了什么,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成为你关心的对象。这种孤独令人崩溃,就像终身单独监禁一样。你开始酗酒,还尝试了在别人家里找到的强力毒品。

为什么这样的场景——充满刺激,拥有无限的财富、创造力和自由——最终会带来如此可怕的结局?为什么一个没有其他人存在的世界会变成地狱?你知道,有些人会给编辑写信发牢骚,有些人喜欢横冲直撞制造交通堵塞,如果这些人真的很烦人,那么他们不存在的世界不是更加美好吗?尽管总有些人会让我们感到不爽,但我们内心深处都明白,只有被人关心、关爱他人、与他人分享经历,生活才有意义。即使是那些惹恼我们的人,也能增加生活趣味。常识告诉我们,社会关系对实现人生价值至关重要。尽管这一观点似乎很明显,但研究结果是否能证明这一点?

科学、快乐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本身就是心理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际关系,你就不可能真正富有。简单来说,我们的生活因他人而充实。事实上,对社会关系和快乐的研究结果明确地证明了这一点:健康的社会关系对快乐至关重要。家庭关系和亲密的友谊对快乐很重要。许多研究表明,相较于生活满意度较低的人,快乐的人往往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及其他支持关系。

事实上,快乐与社会关系之间紧密相关,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天生就是需要彼此的。人类的发育周期很长(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在此期间,我们非常依赖他人。即使是成年后,我们也会在提供合作、支持与乐趣的社交网络中呈现出更好的表现。社会心理学家艾伦·贝尔伊德认为,影响智人生存的最重要因素是我们的社会性本质,是我们彼此爱护及协作的能力。正如我们所拥有的其他惊人资产一样(比如强大的大脑、灵巧的手指和对生的拇指),社会性对我们的生存同样重要。

研究结果证实了快乐和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但就像所有的相关研究一样,从偶然现象中看到背后的隐藏规律才是意义所在。保持快乐能让人们交到更多的朋友吗?或者拥有更多的朋友会提升快乐感吗?事实证明,快乐可以改善社会关系。例如,相较于一般人,婚前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人有更高的概率迈入婚姻殿堂,其婚姻维系时间也往往更长,并且对婚姻满意度更高。不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似乎也能提升人们的快乐感。

人们在结婚时,生活满意度会飙升。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当配偶去世时,另一半的生活满意度会直线下降,且恢复速度较慢。事实上,配偶去世可能会令人一蹶不振,人们平均需要5~7年才能让生活满意度恢复到接近配偶在世时的水平。当人们与所爱之人分离很长一段时间后,通常会表现出类似“戒断”的症状,比如悲伤和思乡。

看看手机的普及应用,你就知道人们有多么依赖彼此。如今,你很少看到有人独自去电影院、杂货店或公园,人们往往都是和家人朋友结伴而行。事实上,人类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能力前所未有。即使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们也喜欢通过电话、短信、即时通信软件、聊天室、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电话,以及类似于聚友网(MySpace)和脸书(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站与人交流。如果你不小心听到别人打电话时讲的内容,你会意识到他们并没有需要交谈的具体内容。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你在做什么?”“你在哪里?”“我们在哪儿见面?”本质上,人们只是在建立“联系”。

我们不仅仅需要社会关系,更需要亲密的社会关系。什么是亲密的社会关系?当然,频繁联系意味着关系亲密,但这种关系未必会令人感到快乐。能够带来最多快乐感的亲密关系具备这样的特征:双方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并认可对方的价值。在这种类型的关系中,人们会有安全感,并且经常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私密信息。重要的是,如果有需要,人们可以依赖他人的帮助。虽然熟人和泛泛之交也能给你带来乐趣,但能够给予你支持的亲密关系才是快乐的关键。

研究表明,社交往来会对快乐和健康产生影响。我们知道,一般而言,人们与同伴在一起时比独自一人更快乐。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我们使用经验抽样法(ESM),收集了人们的情绪数据。整整一天,我们随机向受试者发出警报信号,随后他们会接受一项简短的情绪调查,并说明自己当下所处的情境: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起初,我们怀疑内向者在独处时会更快乐,而外向者则在与人社交时更快乐。在表4–1中,我们展示了受试者积极情绪的平均强度,情绪强度从0(完全没有积极情绪)到6(非常强烈的积极情绪)递增。这些数字表明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在独处以及有人陪伴时的积极情绪平均强度。

表4-1 内向者,外向者

你可以看到,人们普遍感受到了温和的积极情绪。更有趣的是,实验结果与我们之前的猜想相反,外向者和内向者与他人在一起时情绪都更加积极。没错,即使是那些最不擅长社交的内向者,在社交环境下也会更快乐。虽然外向者的确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别人在一起,但两组受试者在进行社交活动时都会表现出更愉快的心情。事实上,在社交环境下,内向者情绪提振的幅度丝毫不弱于外向者。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得出了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类似的发现。在研究了1000名女性之后,他发现一天中最不快乐的时间是独处(通勤上班),最快乐的时间是与他人在一起(陪伴家人和朋友,以及与伴侣做爱)。我们当然不会时时刻刻都想和其他人待在一起,但有人陪伴时,我们往往心情更愉悦。

那反过来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呢?保持快乐能否帮人交到更多朋友?研究结果表明,快乐会让人更擅长社交、更讨人喜欢,他人也更愿意与之相处。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使用情绪诱导剂(比如一小段影片)将受试者引入愉悦、中性或悲伤情绪。与其他两组受试者相比,心情愉悦的受试者对社交活动、帮助他人和参与剧烈活动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心情愉悦的受试者希望社交活动更有意义,并觉得自己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挑战。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男性大学生被引入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会对正在交往的女性吐露更多私密心事。好心情会使人更加开朗外向。

其他研究也证明了快乐可以提升人的社交能力。例如,心理学家在一项研究中调查了20世纪50年代末就读于米尔斯学院的21岁女性学生的档案。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是,积极态度会如何影响这些年轻女孩子未来的生活。为此,他们评估了档案照片里的女性显示“杜彻尼微笑”的状况,即判断她们是否露出了真正的微笑——嘴角上扬,眼角挤出鱼尾纹。有趣的是,与面无表情或假装微笑的同学相比,露出真实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在中年结婚,婚姻也往往更加美满。即使是相机捕捉到的一点点积极情绪,似乎也能改善社交能力,并直接提升心理财富。

我们大多数人通常都会被快乐的人吸引,而很难被不快乐的人吸引。你可能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认识的快乐的人往往幽默、乐观、热情、讨人喜欢。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甚至会感染你,让你也跟着快乐起来。另一方面,抑郁的人往往会没精打采,或者对一切都漠不关心,而且似乎还会吸走你的精力。许多不快乐的人都喜欢发牢骚。在实验室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安排素不相识的受试者聊天。受试者需要面对一个陌生人,并与之进行一次简短的交谈。每个受试者的交谈对象都是随机分配的。谈话结束后,研究人员要求每对受试者相互打分。你可能已经猜到了,人们都更喜欢那些快乐的聊天对象,也更愿意与其进一步交流。简而言之,快乐的人往往更招人喜欢、更受欢迎。

为什么社会关系很重要

我们已经证明了——希望证明得还算充分——社会关系对于快乐很重要,同时也是心理财富的关键组成部分。但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到处充斥着暴力、离婚和其他社会弊病,有些人带来的麻烦远远超过他们带来的价值吗?我们之所以会悲伤,难道不是因为总有些人会让我们生气、让我们害怕、让我们嫉妒,或用其他方式伤害我们吗?家庭生活中不是总会爆发冲突吗?那么社交究竟是如何让人际关系对我们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呢?

首先,他人给了我们爱与被爱的机会。他人会帮助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被关怀感;我们会受到重视,如果我们需要帮助,他们会伸出援手。同时,关爱他人也给了我们一个成长和拓宽自己视野的机会。此外,当我们与他人为彼此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时,彼此之间就建立了深厚的联系。

社会关系对我们的情感健康和心理财富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亲密伙伴会以各种方式为我们提供直接帮助。只有在父母、老师、教练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的鼓励、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才能从孩子成长为大人。我们之所以能够面对生活艰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所爱之人的情感支持和同情给了我们力量。我们之所以能从一间公寓搬到另一间公寓,是因为我们有朋友愿意帮我们把家具搬到城市的另一边。

有些人并不需要为我们做任何事情,就可以让我们受益。知道警察、空中交通管制员和消防员的存在会让生活更加舒适,因为他们解放了我们的心理资源,让我们得以专注于其他问题。事实上,仅仅知道他人的存在就可以抚慰我们的心灵。一系列研究发现,人们在遭受创伤后(比如车祸)的那段艰难日子里,如果有人陪伴,通常会恢复得更快更好。最后,他人可以为我们编织一张心理(有时是生理)安全网,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一些。

他人还会为我们带来很多益处。首先,人群具有绚丽多彩的多样性。我们此处所指的不仅仅是民族、国别或语言上的差异,尽管这些差异也很令人心驰神往。我们的意思是,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思想天差地别,百花齐放。你的朋友、同事和家人可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独特的专业领域、不寻常的技能和新潮的创意,有时他们不经意间的行为会让你大吃一惊。有些人可以描绘出星星在天上的移动轨迹,有些人能写出《安娜·卡列尼娜》那样的巨著,有些人总是能诙谐地反驳他人的观点,令我们开怀大笑。这种多样性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我们有益。

其他人的想法可能会挑战我们的既有观念,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快乐,并为创新和创造力奠定基础。想想你自己花多少时间来吸收别人的想法吧。每次看电影或电视节目、欣赏舞蹈表演、参加游戏、观赏画作、参观建筑、读书、看到读者来函时摇摇头、浏览杂志上的照片、听电台、用iPod听音乐或与朋友争论,你都在从以下事实中受益:他人的所知和所想并不与你完全相同。群体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们拥有了一技之长。只有共同生活,组建社区,一些人才能成为专业的农民,而另一些人才能成为医学专家。因此,整个社会都受益于这种多样化的技能、知识和创造力。

他人于我们有益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所属的群体有助于我们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赋予我们一种身份认同感。群体帮助我们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让我们得以从更宏观的视角来定义自身。如果没有他人的存在,我们就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正是因为我们拥有相同的国籍、信仰、宗教,是从属相同政党和组织的同胞,我们的生命才变得更加重要。

最后,人类是一种有趣的生物。例如,人们在社交互动中常常会展示幽默,会开玩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你可以逗笑别人,但不能逗笑自己。“聚会”这个概念,无论是上学时每人带一道菜聚餐,还是周五晚上一块喝酒,本义都是成群结队进行活动。大多数人都自称参加某项活动时更喜欢与别人一起,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出去吃饭。与人分享某种体验可以让我们更加乐在其中,同时,许多活动只能集体参与,比如大多数运动项目。性爱和亲密关系则是另一种具有内在社会性的关系领域,其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他人可以反射出我们每个人身上最美好、最有趣的一面。

婚姻

很明显,社会关系和快乐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考虑几种特定的关系类型。当然,世界上有很多种类型的关系,比如亲子关系或职场上下级关系。你与同事、邻居和敌人之间都存在社会关系。每种关系的特性都截然不同,每段关系都或多或少会对你的快乐感产生影响,这也很容易理解。在所有关系中,制度最完善、最传统且最普遍的关系是婚姻。世界上所有文化都涵盖了两个成年人相互结合的特殊制度,只不过婚姻制度多种多样:肯尼亚农村的一夫多妻婚姻,荷兰的同性婚姻,印度的包办婚姻,以及单身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婚姻。但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至少在美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中,大约一半的婚姻都以离婚告终,所以我们完全有必要思考,婚姻究竟提升了快乐感还是降低了快乐感。有些理论派认为一夫一妻制是违背大自然规律的,还有一些人则认为结婚时许下的海誓山盟是一种道德义务。针对已婚人士快乐程度的相关研究得出了哪些结论呢?

研究表明,已婚人士总体上快乐程度较高。考虑到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较为快乐,这个结果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真正的问题是:已婚人士是否比其他人更快乐?一些广为流传的研究表明,已婚人士确实比单身人士更快乐。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结婚概率更高的人本身就是快乐的人。因此,在婚姻中体会到的快乐可能并不是天作之合的产物,而是因为夫妻双方在结婚之前快乐程度本身就很高。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理查德·卢卡斯对数万人多年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已婚之人的快乐水平与其婚前相当。图4–1展示了他的研究发现。也就是说,除了在婚礼前后这段时间内快乐水平出现了短暂飙升,婚姻似乎并没有对生活满意度产生巨大的影响,至少在他所研究的德国人群体中是这样的。既然社会关系如此重要,与自己深爱、信任的伴侣在一起是如此美妙,那为什么还会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呢?

图4–1 婚姻前后快乐水平

部分原因在于研究人员通常只关注平均水平。对一部分人来说,婚姻是一种美妙的情感,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婚姻是一种负担,只会让人愁眉苦脸。仔细看看图4–2,图中展示了三位受试者有生以来的快乐水平。随着婚礼带来的刺激感逐渐消退,三者婚后的平均快乐水平(即受试者B的快乐水平)与婚前相当。然而,从个体表现来看,C的满意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而A的满意度较之前有所上升。事实上,卢卡斯的研究对象包含了三类人群。这些数据表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婚姻本身并不能保证带来快乐。相反,结婚对象是否真的适合你似乎更为重要。有些人年纪轻轻就草草结婚,有些人嫁给了合不来的对象,还有一些人幸运地找到了灵魂伴侣。

图4-2 婚姻快乐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平均而言,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更快乐,但并非每个已婚人士都更快乐。一个人能否从婚姻中受益,部分取决于其性格,也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例如,住在修道院的修女相互陪伴,关系亲密,不需要结婚。心理学家贝拉·德保罗在其著作《单身更快乐》一书中指出,对许多人来说,单身状态也是很快乐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婚姻双方更容易建立深厚的友谊,但深厚的友谊和爱并不只有婚姻这一种表现形式。美国有40%的成年人处于单身、离婚或丧偶状态,而且现在成年人单身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了解这些人如何能建立亲密友谊以及如何享受有意义的生活十分重要;婚姻不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道路。然而,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两个人同居的快乐程度不如结婚那么强。

我们之所以认为婚姻是通往快乐的途径,原因之一是我们把爱和快乐联系在一起。乔治·瓦兰特在对哈佛毕业生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中发现,所谓快乐就是你爱众人,众人也报你以爱。仅仅在脑海中勾勒对于爱的信念是不够的,你必须亲身体会爱的感觉。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可能听过这个老掉牙的笑话“我爱人类,但我无法忍受一个个具体的人”。这句话一语中的,清楚地展示了理想中对爱的信仰与现实中对爱的体验之间的差距。

虽然我们希望所有的婚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和挚爱之上,但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人们常说,爱是一个变化无常的朋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爱情的发展过程一窥缘由。起初,两人一看到彼此就激动不已,等到上了年纪,最初的悸动已变成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情。人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一同组建家庭,必然需要某些驱动因素。幸运的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激情和调情的能力。激情,或者说浪漫的爱情,是所有类型的爱当中最强烈的,是“一见钟情”,是“魂牵梦萦”。爱情始于这种强烈的积极情感,其具体表现就是深深痴迷于对方。而在相知阶段,处于热恋中的人们常常会分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同时会迫切地想与对方待在一起,感觉自己到达了世界的巅峰。

不知是不幸还是万幸,爱情的这一阶段并不能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将在第8章看到,人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惊人,即使是那个英俊帅气的新欢,也终会变成旧爱。几个月、最多一两年之后,浪漫爱情的火焰就会化为灰烬。那些看惯了好莱坞电影式的激情、憧憬着“真爱”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在这一激情减退的时期误以为“爱已不复存在”。当人们把好莱坞电影式的激情错以为“真爱”时,婚姻常常就会像很多好莱坞明星的婚姻一样草草收场。人们会不停地更换伴侣,以持续享受激情的快感。在这段时间内分手的比例高得惊人,这很不幸,因为下一阶段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此前都更加美好。

浪漫的爱情往往会被一种更友好、更复杂的同伴式爱情取代。如果说热恋时期的人们会忽略伴侣的缺点而感觉良好,那么同伴式爱情则需要人们做好准备,了解和接受伴侣的缺点。当人们逐渐走向这种爱时,往往会为彼此做出牺牲。带有这种感情的人会为彼此付出——不是因为付出会让自己快乐,而是因为知道伴侣会因此而开心。比如训练狗如厕并清理狗的粪便。没有人喜欢做这种事情,但感情成熟的情侣会愿意付出,即使对方对此一无所知。拥有这种亲密关系的伴侣不仅能够完全信任彼此,而且还会体验到埃里希·弗洛姆所说的“存在之爱”,在为对方付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的确,在同伴式爱情中,激情时隐时现,有时人们会觉得伴侣更像是朋友,而不是爱人。而这正是情感关系成长的迹象,而非许多人误以为的衰退。当一个人愿意为对方付出,而不介意对方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付出时,这种成熟的爱就成为持续的快乐源泉。在同伴式爱情中,我们愿意信任对方,并乐于与对方分享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这才是真正的亲密。

此处还有必要提及另一种情感,主要是因为其对长期的快乐也有影响。这种情感被弗洛姆称为“匮乏之爱”,是指我们被能够满足我们需求的人吸引。如果你缺乏自信,就会被经常赞美你的人吸引。如果你很容易感到无聊,就会被风趣、有激情的人吸引。这种吸引并非绝对是坏事,但确实存在一些隐患。匮乏之爱只能在你的需求稳定不变时才能存续。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走向成熟后,个人价值观往往会发生变化,需求也会产生变化。当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可能会发现伴侣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因为我们已不再需要或渴望对方带给我们的东西,除非对方会随着我们的改变而改变。

在恋爱关系中拥有何种类型的爱,不仅是影响婚后快乐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人生价值感的主要因素。人们的期望及其自身成熟度对于他们解决问题和相互沟通的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沟通能力预测其婚姻满意度。消极的互动,比如伤感情的争吵或大喊大叫这样的行为,会对婚姻造成严重损害,即使积极的互动可以抵消这些消极影响,也无法完全消弭原本的伤害。在健康的婚姻关系中,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最佳比例叫作“戈特曼比例”,这一术语是以华盛顿大学研究员约翰·戈特曼命名的。经过多年对夫妻关系的研究,戈特曼发现了这一最佳比例: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比例大于5∶1。也就是说,在美满的婚姻关系中,伴侣之间的积极言行至少是消极言行的五倍甚至以上。而在其他类型的关系中,最佳比例有所不同(见表4–2)。

表4-2 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常见比例

当然,以上显示的比例有点开玩笑的意味;对于每种关系而言,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评论的积极和消极程度及其语境和传递形式。“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显然比“我不喜欢你刚煮的鸡蛋”要伤人得多。重要的是要思考一下,这些负面言论是建设性的批评,还是单纯的恶语,仅仅是试图伤害对方。表4-2只是想说明,不同角色之间的最佳比例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我们可能会经常唠叨让他们改正错误,但他们长大成人后却并不会因此而感激我们。且不论这一比例的确切数值是多少,我们想说明的是:在几乎所有社会关系中,你都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积极言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讨人喜欢、受欢迎的人,就要有更多的积极言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阿谀奉承,或者曲意逢迎。相反,你应该忠于自身的感受,但也要记得提及别人做过的好事。

无论你身为教练、老板、配偶、父母,还是仅仅是一位朋友,都应该把多表现积极言行、少说丧气话培养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当然,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适当批评别人的时候。例如,孩子们需要建议和规矩,才能成长为有道德、明事理的人。但即便是讲规矩,也应该在对方表现好时给予更多的积极评价。你可以对可取的行为给出积极反馈,以此来影响他人的行为,比如你的孩子,在这种积极的背景基调下,偶尔的批评指正会更加有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发表负面评论,对方不仅会避开你、讨厌你,而且你说的话也会变得不那么有力。同样重要的是,要理解爱是无条件的,例如,即使你不满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你也是爱他们的。因此,要说清楚,你是在批评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在指责他们本身。

孩子

孩子们又会对快乐产生哪些影响呢?小脚丫在家里跑来跑去发出的“啪嗒啪嗒”声会给家庭带来快乐吗?还是说,养育孩子会给生活带来狂风骤雨和千斤重担?同样,针对亲子关系中的快乐感,相关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大多数关于快乐感的研究并不能表明孩子是带来快乐感的重要因素。许多人对此感到震惊,觉得难以接受。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我们深爱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快乐源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很容易想起孩子们在学校里表演戏剧、写出优秀的论文、参加足球锦标赛,这些都让我们引以为傲。但是,还记得他们曾因阑尾炎被紧急送进手术室,大半夜生病,搞砸很多事情,还和其他青少年吵架吗?如果我们诚实一点,就不得不承认,养育孩子既会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

那么,我们如何去权衡生孩子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呢?我们如何将接送孩子、辅导孩子做功课的麻烦同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听孩子们向我们表达爱意所带来的喜悦结合起来考虑呢?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婚姻一样,养育孩子是否会带来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偏好。一些人认为生儿育女是必然选择,有些人却根本不愿意承受养育子女带来的负担。一些夫妇会认为,新生儿会过度消耗他们的资源,而另一些人则甘愿为下一代而牺牲。为了保持最大程度上的快乐,人们需要理解自己能从孩子身上受益多少,又能为孩子带来多少益处,这一点至关重要。人们需要评估自己对孩子的喜爱程度,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以及为此牺牲个人自由的决心。如果你喜欢和孩子们聊天和玩耍,那么你可能会很适合养育子女。然而,如果你不喜欢孩子,更愿意与他们保持距离,那就别要孩子。越来越多的夫妇开始选择丁克,尤其是在欧洲国家。我们还无法判断这会给快乐带来哪些长期影响,但如果有些人不想要孩子,那还是不要孩子为好。

不过,孩子对快乐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丹麦研究人员近期进行的一项研究跟踪分析了数千对双胞胎父母的快乐感。研究人员发现,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会让女性的快乐程度升高,但男性的快乐程度却没什么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对男性而言,快乐的主要来源是婚姻关系,而不是孩子,尽管孩子与他们之间也有着血缘关系。当然,这也可能是传统性别分工下的社会产物,随着职场规范和育儿观念的进步,这种现象或许也会改变。那么,多个孩子会对快乐产生什么影响呢?虽然听起来令人震惊,但除了第一个孩子,其他孩子的诞生实际上降低了父母的快乐感。当然,这也是平均数值,而不是个体描述。最后,孩子会以何种方式对你的快乐感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价值观、资源、人际关系和特定的生活环境。没有孩子的人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到意义和目的,并通过其他方式为后人做出贡献。大多数研究文献并不能表明,孩子的降生会让生活的情感满意度普遍得到显著提升,所以个人应该谨慎选择,谨记自己的价值观和个性。

当你准备结婚时,你应该了解一下婚姻满意度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早婚对青少年的显著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婚姻满意度在一开始非常高,我们也可以想象到。与喜欢的人做爱、一起做些浪漫而有趣的新鲜事,我们很难拒绝这些美好的感觉。但不幸的是,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婚姻满意度就会开始下降,并持续下滑,在孩子长到十几岁时跌入谷底。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甚至会认为父母是弱智,即使是最慈爱的父母也会被耗光耐心。直到最后,孩子们离开了家,婚姻满意度又开始上升,这表明“空巢期”实际上是很快乐的。这时,父母可以与成年子女平等交流,有空时帮子女带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

坏消息

我们身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身份角色。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是兄弟姐妹的手足。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已经为人父母。我们曾扮演过同学、室友和恋人的角色。我们很多人已经走入职场,尽主管或员工之责。我们曾当过学生、教练和乘客。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的这些体验都在告诉我们,尽管很多研究证明了快乐感与人际关系的相关性,但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并非总是能从人际交往中收获美好。事实上,想象一下你这辈子经历过的最糟糕体验,大概率都是别人造成的。有些人会受到直接伤害,比如行凶抢劫。还有些人会遭遇无心之失带来的伤害,比如交通事故。孩子生病时,我们会提心吊胆。我们也会因他人而生出敌对、嫉妒和妒忌情绪。因此,人际关系有好有坏。

俄勒冈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萨拉·霍奇斯对同理心进行了研究。大多数人认为同理心是一项积极技能,对维护人际关系或社会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显然,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是有益的。同理心是同情心和利他主义的基石。但霍奇斯警告我们,同理心也有阴暗面。如果我们的同理心过剩,就容易让自己受到别人的伤害。如果不能把同理心控制在适当程度,我们在遇到极为负面的事件时(比如种族灭绝或父母接受癌症治疗)可能很快就会崩溃。同理心还会用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到痛苦,即我们在伤害他人时也会感到痛苦。如果我们惹哭了爱人,或者伤害了朋友的感情,同理心会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对方的感受,进而让我们感到愧疚和悲伤。霍奇斯的研究成果向我们警示,维护人际关系是有代价的。我们对周围的人投入越多,就越能在一切顺利时收获更多的快乐;当然,在发生矛盾时,也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心理学家迈克尔·坎宁安坚持认为,我们甚至会对某些人过敏,就像我们对豚草、猫毛或花生过敏一样。虽然人们所做出的一些令人反感的行为通常都无关痛痒,但如果这些行为频繁出现,我们可能就会对这些烦人的无意识习惯过敏。想想你的大学室友,或者你和哥哥同住一屋的情景。还记得你们为了谁去刷盘子、倒垃圾、播放什么音乐而争吵吗?还记得他们让你的神经多么紧张吗?它们就像永不停歇的刺耳噪声一样,比任何一句不中听的话都更能激起你的强烈反应。事实上,起初你可能会忽略一些小的刺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快会产生累积效应,你的过敏症就暴发了。你可能曾经与邻居或岳母关系融洽,但之后也可能演变成一种心理过敏性休克,你会全身瘙痒,甚至觉得肺都要气炸了。

我们需要他人,但我们的人际关系并非都是积极的,哪怕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可能会有消极的一面。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消极的人际关系只占少数,拥有亲密的朋友、可靠的同事和深爱的家庭成员是值得付出代价的。某种程度而言,你也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消极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谨慎交友,与快乐的人为伴,与他人有效沟通,你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当然,没有人能完全避免生活中的问题,但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朋友的支持。

增加心理财富

几十年来,许多励志书籍和大师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一些读者坚信市面上那些新书提出的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一定有效,而另一些读者并没有从字里行间读到什么价值。直到最近,研究人员才开始对这些方法进行测试,以确定哪些方法真的有效。在幸福疗法的相关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希望提升幸福感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了各种励志项目,并将他们的幸福水平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有趣的是,一些最有效的方法恰恰是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方式接触外部世界。例如,一种方法是要求受试者为他人做出五种包含善意的行为,或者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应该感恩他人,并思考应该做出哪些积极反应来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幸福感。另一种方法要求受试者学会“仁爱冥想”,即在冥想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的爱以及对他人的善举上。尽管每一种干预措施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尚无法判断哪些干预措施能持久地提升幸福感。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当下流行的干预措施都在以不同形式引导人们多多关心他人。与他人积极沟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并多行善举,很可能会提升你的幸福感,改善人际关系,并强化你的心理财富组合。

为你的社交关系评分

如果人际关系对幸福感有益,而幸福感也对人际关系有益,那么对你的人际关系做出评估是有意义的。你会如何评价人际关系的质量?你是否有许多关系亲密的人?你会真诚相待,与他们分享秘密,且相信他们不会苛责你、排斥你,或背叛你吗?你和家人相处得怎么样?与同事相处得怎么样?

以下这份测试可以帮助你明确自己的社交优势以及有待提升的部分。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改进与他人的互动方式,向他人展示更积极的言行,以改善你的社交关系。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尝试新的社交场景,放弃不可靠的泛泛之交,与更值得信赖的同伴结为好友。请浏览以下描述,如果符合你自身的情况,请回答“是”;如果不符合,请回答“否”。

1.我经常赞美他人,并常常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2.我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倾诉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3.我很少或从不感到孤独。

4.对他人做出消极评价时,我很谨慎。

5.我和同事们相处得很融洽。

6.我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很放松,可以展示真实的自己。

7.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信任我的家人和朋友。

8.我有自己深爱且非常关心的人。

9.如果我遇上了紧急情况,有人愿意半夜接我的电话。

10.我与他人在一起时能玩得很开心。

对你的人际关系做出评估后,思考一下你有多关心你所爱的人。这项测试满分是10分,当然,如果你的得分在8分以上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是心理不健康的人,很可能在这项测试中1分也得不到。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因为天堂的管理出了一些纰漏,你死后被送进了地狱。当然,撒旦站在熊熊烈火包围的地狱之门迎接你,然后微笑着和你商量做一笔交易。他解释说,你的选择将会决定你的来世将如何度过。如果你选择最爱的三个人来代替你陪伴撒旦待在地狱,他就让你离开地狱,而且保证把你送上天堂。你会怎么做?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这笔交易。我们愿意为了自己最珍爱的人做出巨大牺牲。我们大多数人都对所爱之人关怀备至,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他们受苦。他人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至关重要。我们拒绝把所爱之人交给撒旦,我们理应赢得上天堂的权利,因为关心所爱之人正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的核心品质。人类被称为群居动物,但最快乐的人是充满爱心、关怀他人的天使。

小结

社会关系和快乐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快乐的人会拥有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而融洽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会让我们更加快乐。大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都会保持快乐状态,至少是适度快乐,因为人类是社会动物,快乐的人会被他人吸引,也会吸引他人。正如我们离不开食物和空气,我们的成长同样也离不开社会关系。当我们快快乐乐成长时,我们往往会建立更牢固的社会纽带。培养积极人际关系对于心理财富的整体提升至关重要。尽管人们对社会关系的需求各不相同,喜欢的社会关系类型也不尽相同,但接受和给予社会支持却是普遍需求。我们都需要被爱,也需要爱别人。

无论我们是否结婚或生儿育女,我们都需要亲密的朋友给予我们支持。孤独的人不仅快乐程度相对更低,其健康状况也相对更差。一些最严重的精神疾病都与人际关系不佳有关。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许可以自己创造这些关系。小孩子常常会有自己假想出来的朋友。这种虚拟关系或许能够解决本章开头时恶魔人将你独自一人留在地球上该怎么办的问题。那个邪恶的实验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呢?你在死一般的寂静中当了两年酒鬼,然后意识到自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以自杀结束实验,要么幻想出一位朋友与你做伴。你开始天马行空地想象,然后有了很多幻想出来的同伴。你的新好友普兹住在你的鞋子里,格韦纳维亚住在阁楼的隔热层里,而冒牌维尼住在附近那片占地一英亩的树林里。你们四个在一起玩得很开心。你变得疯疯癫癫,但这是为了再次拥有朋友而必须付出的小小代价。 ux3pEkXGa1faCj8j0KEE8Ykp2FcBW0c4F/0T1sLchBcqVkQ1+OdR8MPL63tXa2X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