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互联网实际上只能服务于特定人群,尽管今天我们统称其为Internet(因特网),但第一代的因特网首先服务于军事,其次才是用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使用第一代因特网的人需要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或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第一代因特网并没有在社会上普及。
因特网运行差不多20年后,英国人在因特网的基础上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此后上网不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培训。万维网免费向用户开放,普通人通过计算机就能上网,全世界有条件的人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互联。尽管今天我们仍然称其为因特网,但它完成了从因特网到互联网的转变。30多年过去了,互联网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大大加速了地球文明的进程。
万维网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在情感经历、个人观点、时政新闻、电影、艺术、文学等方面,人们都可以以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低投入实现信息共享。相距遥远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相互沟通交流,使彼此思想境界得到升华。网络甚至改变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到2023年7月,全球网民数量至少占全球总人口的64.5%。网民们几乎每天都会访问Web畅游网络。那么到底什么是Web呢?
1.Web的概念
Web又称WWW(World Wide Web),可翻译为全球广域网,中文名称为“万维网”,是一个由许多相互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超文本的、全球性的、动态交互的、跨平台的分布式图形信息系统,由Web客户端(即浏览器)和Web服务器组成。也就是说,Web是无数个网络站点和网页的集合,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通过因特网访问Web服务器上的网页,它是互联网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访问工具。
2.从Web1.0到Web2.0
如果说伯纳斯·李是Web之父,那么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就是Web2.0之父。Web2.0的概念是在2004年一个头脑风暴论坛上被首次提出的。Web2.0是指利用Web平台,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与Web1.0不同的是,Web2.0的概念并不是由开创性的技术变革驱动的,更准确地说,Web2.0是一种思想和趋势上的转变,Web2.0与Web1.0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与Web1.0相比,Web2.0最大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在Web应用之初以及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在Web上主要的活动是从网页上获取信息,信息的传播方式通常是一个中心向多个点的“一对多传播”,且传播的方向多是单向的。而在Web2.0时代,人人都可以是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一对多传播”变成了点对点传播,任何两个点之间都能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并且这种交流方式是双向流通的。
从用户参与的角度来看,Web1.0的本质是联合,特征是静态存储,用户仅是被动参与,网页上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只读”的。Web2.0则是一种以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用户可以实现互动参与,网页上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可读可写”的。Web2.0大大增强了网络的交互性。在Web2.0时代,网页不再仅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更是一个平台,它承载着用户对内容的协同创造与融合集体智慧的共同创新。
Web2.0的本质就是互动,它让网民更多地参与信息产品的创造、传播和分享,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是有价值的。Web2.0的互动性是有限的,而且Web2.0没有体现和保护网民个体的劳动价值。
科学家正在研发Web3.0,希望能够更好地体现网民创造的数据资产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合理分配。Web3.0将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主要特征,可以提供更多智能服务,用户可以实现实时参与创造,并享有个人创造的数据资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