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节
“开放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互联网不断发展

如今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也带动了其他所有产业的发展。

在短短50多年的时间里,从最初服务于美国军方的阿帕网,发展成为全球53亿人无间断使用的日常必需品,这与其“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核密不可分。而这种开放共享并不是上层领导者的倡议,也不是由意识形态偏好发展而来的,而是被写入了互联网的基因里,是早期互联网设计会产生的必然结果。

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奠基协议——TCP/IP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帕网还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项目,美国国防部为了防止军事指挥中心不会因核打击而陷入全面瘫痪,设计出了分散的指挥系统。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萌生将分布在不同大学和研究所的数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共同完成任务的设想。二者不约而同指向了“包交换”技术(又称分组交换技术),由此奠定了因特网技术发展的基础。直至今天,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仍然依赖这一技术相互连接。

计算机之间首次联网通信成功,标志着互联网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但要成为汇聚全球力量的网络,这显然远远不够,还需在协议上取得重大突破。TCP/IP正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产物。

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和文顿·瑟夫(Vinton Cerf)两位科学家贡献出了天才般的设计。他们首先着眼于给每台计算机都分配一个唯一确定的地址,就像住宅的门牌号一样,有了它快递员才能把包裹准确投递到位——这就是IP。而TCP则负责监督传输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TCP负责应用软件(如浏览器)和网络软件之间的通信,IP负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这为实现真正的互联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时TCP/IP被美国国防部接受的原因是,当部分网络在战争条件下不可靠的时候他们依然可以借助TCP/IP使用网络。1973年问世并被持续不断改进的TCP/IP至今仍然是全球互联网稳定运作的保障。这项技术使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完全由主机设备保障,而与连接这些主机的网络硬件的材质与形态无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罗伯特·卡恩和文顿·瑟夫在设计不同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时候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一定要让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沟通敞开和透明,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联协议要免费公开,可供大家自由分享。正是这个决定,使得TCP/IP得以迅速推广,奠定了现代网络互联的根基。

开放共享的万维网浏览器

时间来到1989年前后,欧洲和美国的计算机都连到了一起,然而互联网商业化的大潮还未开启,互联网使用者依然局限于军事工作者和高校科研人员之间,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这个时候的互联网实际上是美国人主导的因特网。

同样是在1989年,研究计算机联网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正供职于欧洲核子研究所(CERN),该机构也是全欧最大的因特网节点。职场得意的伯纳斯·李创意奔涌,一口气把我们现在上网所需的东西全都发明出来了:网页、网站、网站服务器和具备编辑功能的网页浏览器。有了这些发明,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利用一台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来浏览和创建网页。当时市场上还有其他信息系统,伯纳斯·李意识到,他的发明要成为主流,就必须完全不受限制——自由使用,自由探索,自由建设。因而,伯纳斯·李并没有为WWW申请专利或限制其他人使用,而是无偿向全世界开放。他的Information for All(所有人的信息)理念和举措为因特网的全球化普及翻开了里程碑式的篇章,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因特网,也带来一大批.com公司。

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万维网迅速发展,彻底把之前美国人主导的因特网转变为今天的互联网,成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在移动互联兴起之前,无论是门户网站、博客,还是微博等社交媒体,无不基于万维网。通过万维网及其衍生功能而连接在一起的人数,远远超过通过面对面交流或其他所有已经存在的媒介连接在一起的人数总和。

全球网页和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颠覆了图书出版、文学创作、教育、旅游以及各个领域的商业活动。业内普遍认为,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和浏览器后,互联网技术才真正开始深刻、全面地重塑现代人的生活,1989年是互联网史上划时代的一年,是互联网真正的起点。

暂时遇到挫折的知识开放共享

在互联网势如破竹的发展历程中少不了天才们的创新,然而并不是每位天才都能顺利逐浪弄潮,纪录片《互联网之子》便讲述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亚伦·斯沃茨(Aaron Swartz)从14岁接触编程以来就展露了卓越的天赋,从参与基础互联网协议RSS(简易信息聚合)到联合创办知名论坛Reddit(社交新闻站点),斯沃茨的足迹遍及整个互联网。

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就读期间,斯沃茨通过学校图书馆“试验性”地批量下载电子论文,因此被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抓获。他的事件被美国政府当作打击黑客的经典案例。检方最终对他提出了13项重罪的指控,他可能面临几十年的牢狱之灾和100万美元的罚金。这一切最终让深陷抑郁症的斯沃茨在2013年1月11日自杀,年仅26岁。

从斯沃茨短暂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深刻认同互联网“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精神,并且对知识开放格外执着。斯沃茨生前在发言中曾提到,“知识共享”这个念头之所以能在他心里萌芽并疯长,和他的偶像万维网的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对他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但并没有用万维网来牟利,而是让其免费为公众所用。受到伯纳斯·李的启发后,斯沃茨把精力投入到了一系列有关获取公共信息的新项目中,包括把网站Watchdog.net上“开放图书馆”这一版块中列出的已出版书籍的出版商、经销商、图书馆等信息汇集到一个网站上公布,以便读者能够知道在哪里可以购买或借阅到想要的书籍。

不巧的是,斯沃茨大展身手的时间正是互联网商业化浪潮汹涌,各行各业的传统龙头企业在线上世界“攻城略地,分割地盘”之时。斯沃茨的行为正好触犯了某版权业大亨的利益。事实上,也正是该大亨拿出的证据使得斯沃茨被FBI定位到IP并抓获。从斯沃茨悲剧色彩的一生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创新与颠覆之间的博弈长久存在。

斯沃茨的陨落也并非毫无意义,美国议会因他而修改法律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新法。如今开放存取的期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呼吁将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研究成果向公众开放的声浪渐强。尽管个人命运并不理想,但亚伦·斯沃茨执着的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却不容争议,并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我们要大力提倡“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互信互利的新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世界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资源共享,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网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UTuRYDw6mHXh3I25CF2ndGTwg/BQEhzhlXF1rzUH6i3cblIpyZclyXxOFu9HRt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