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是对是错

准备好做个小测验了吗?请判断以下说法的真伪:

(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学校里的成绩中等偏下。

(2)你只使用了你大脑的10%。

(3)类似于“我会成功”或“我值得被爱”这样的积极自我陈述是提高自尊感的好方法。

大多数人都认为以上说法多数或全部是“正确”。这是意料之中的。毕竟,无数改善自我修养的书籍、电视节目和文章都将这些作为事实陈述。他们告诉你说,爱因斯坦在学校的表现很差。(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是:如果爱因斯坦即使在早年如此失败之后也可以获得如此成就,那你也可以。)他们告诉你说,你只使用了大脑的10%。(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是:想象一下,如果可以使用大脑的100%,你将会有多大的成就。)他们告诉你,积极的自我陈述能够提高自尊感。(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是:抹去消极的自我陈述很容易。)

你可能从我的语气中已经猜出来了,所有这些被我们熟知的、经常被作为“事实”引用的说法都是错的。是的,爱因斯坦在10岁出头的时候法语学得是很差,但是,总体来讲,他是个好学生,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非常好,他在学校的最后一年,所有科目的平均分排名前20%。关于你只使用了大脑的10%的说法——呵呵。这个说法源于20世纪初,但是在过去的50年中广为流传。尽管成百上千的自我提升项目都将此作为“事实”来引用,但是,却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这一说法。那是因为这是完全地、彻底地胡说八道。科学家已经用无数的方法大量研究了大脑——从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到显微镜检验。猜猜怎么着?他们从未发现大脑中有任何一个部分是没有被用到的。大脑的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你每天都要百分之百地使用到它。如果大脑因为中风、肿瘤、疾病或外伤而受到哪怕一点点损伤,通常都会导致明显的残障。

那积极的自我肯定呢?很有可能你已经读到过或听说过:如果你正在经历着自我怀疑、低自尊或自信缺失,那么解决办法就是反复地去想自己积极正面的地方,直到你真心相信它为止。你试过这样做吗?如果试过,对你有效吗?还是你发现这只会让你的大脑开始自我辩论?

虽然励志演说家和自助大师都信奉积极的自我肯定——当然这个概念看起来也很像“常识”,但是,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它有效。事实上,科学证明正好相反!

2009年,一个加拿大心理学家团队——滑铁卢大学的乔安尼·伍德(Joanne V. Wood)和约翰·李(John W. Lee),还有新不伦瑞克大学的伊莱娜·贝鲁诺维克(Elaine Perunovic)——在《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杂志(世界排名前10的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研究的题目是《积极自我陈述:一些人的力量,另一些人的危机》(Positive Self-Statements: Power for some,peril for others)。这项研究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为什么呢?因为它证明了低自尊的人在重复“我值得被爱”或“我会成功”这类积极自我陈述后会感觉 更糟

这些积极的想法不但没有帮助,反而通常会引发极强的负面反应并导致情绪低落。例如,一个低自尊的被试者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时,他的大脑会回复说“不,你不是!”并且同时列举出各种自己不值得被爱的原因。这显然会让他感觉比之前更糟。然而,当这些被试者被告知即使有负面想法也没关系时,他们的情绪反而变好了!

那么,这与自信有什么关系呢?关系有点间接,但是它说明了这个事实……

我们都很无知

希望你已经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充满了不准确的和误导性的信息。(坦白说,我也曾相信过上面提到过的所有的谬论。)我们很容易相信各种看起来符合“常识”的观点,而不会停下来去探究它们的来源和正确性。在流行心理学领域尤其如此。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对这些观点坚信不疑,就会造成各种问题。就像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说的那样:“你的麻烦并非来源于未知,而是源于你确信的那些谬论。”在这个前提下,让我们来迅速审视一下四个常见谬论:恐惧是软弱的表现;恐惧会损害个人表现;恐惧会拖后腿;自信意味着毫无恐惧。

谬论:恐惧是软弱的表现

你相信这个观点吗?那就让我来引用一位很难被认为“软弱”的人的话吧:超级电影巨星休·杰克曼(Hugh Jackman),他拥有令男人和女人都着迷的肌肉。

我总是感觉如果在恐惧面前退却,那恐惧就会像幽灵一样永不离去。它会削弱我们的力量。所以,我总是选择面对那些自己最害怕的事情。

——休·杰克曼

现在,请停止阅读,用几秒钟时间听听你脑海中的声音。

你的大脑思维正在说这样的话来抗议吗:“说的是没错,但是我和他不一样。我又不是好莱坞电影明星,所以我不 应该 去害怕。”

如果你的大脑是这样想的,那也一点都不意外。完全理解我们上一章讲的战逃反应需要时间。事实上,每个正常人在离开舒适区、踏入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时都会经历战逃反应。这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正常的表现。假设你在冒险、面对挑战或离开舒适区时,没有产生战逃反应,那么有两种可能性:①你的大脑有严重问题;②像詹姆斯·邦德一样,你是个虚构出来的人。

你舒适区的大小和形状必然与杰克曼不同,也必然与你的父母、孩子、邻居家的婆婆/丈母娘的不同。那是必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论你的舒适区是大是小,事实上,只要你脱离它就会产生战逃反应。你离开的步伐越大,反应就会越强烈,恐惧感就会越强。再重复一遍:

当你离开舒适区、去冒险、去面对挑战时,你会感到惧怕。那并非软弱,而是一个正常人的自然反应。

随着你继续阅读本书,我预期你的舒适区将会扩大。到那时,你可能会以一种更从容的态度去面对那些曾让你恐惧、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情境,并且能更专注地从事所做之事,而非总是和自己的思维、情绪纠缠战斗。然而,只有踏出舒适区,才能扩大它,而一旦踏出,恐惧就会随之产生。

谬论:恐惧会损害个人表现

如果你去和几个顶尖运动员、电影明星、演说家、音乐家或其他舞台表演者聊聊,就会很快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当表演者将自己置于公共视线之内,这毋庸置疑是一场冒险。无论他们多么有才华、多么受粉丝爱戴,或者过去有多么成功,都有可能会在这一次把事情搞砸。事实上,他们正面临一次真正的挑战,对他们的技巧和能力的考验。当一个人在冒险并面临真正的挑战时,会经历什么呢?对了:战逃反应。

但是,顶尖的演员很少将此反应称作“恐惧”“焦虑”或“神经紧张”。他们更倾向于称其为激动、跃跃欲试、兴奋或肾上腺素飙升。当使用这些词,而非“恐惧”或“焦虑”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这个非常重要的真相:

恐惧并非敌人。它是一种可以被驾驭并为己所用的强大能量。

多数顶尖演员天生就知道这点,他们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恐惧和焦虑贯注到表演之中,在这样做的同时,他们的表演质量会提高。这可能听起来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但是,在本书稍后的内容中,你也会学到如何这样做。

谬论:恐惧会拖后腿

这其实是上面两个谬论的变体。它的意思是恐惧能够以某种方式妨碍你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幸运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拖你后腿的并不是恐惧,而是你对待恐惧的态度。越是相信恐惧是“坏的”,在它消失之前不能做想做的事,就越会被困住。事实上,这种认为恐惧是件坏事情的态度不仅会困住我们,还会增强恐惧感:它会导致对恐惧的恐惧、对焦虑的焦虑、对紧张的紧张。(事实上,这种态度对从惊恐障碍到社交恐惧症等所有常见焦虑障碍都有重要影响。)

我之前提到过顶尖的演员会接纳自己的恐惧并将其贯注于表演之中。但是,偶尔也会有些演员相信恐惧是“坏的”,在他们采纳这一态度的那一刻,就会“怯场”。突然,恐惧就变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重要的障碍、一个要与其斗争的东西。一般来讲,越是挣扎,情况就越糟。简单的事实就是:

并非恐惧拖人后腿,而是面对恐惧的态度使人陷入困境。

有些演员与恐惧纠结得太厉害了,以至于开始吸毒或取消演出,或者既吸毒又取消演出,并希望能让恐惧消失,但这是无效的。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说:“你会在每次直面恐惧的经历中获得力量、勇气和自信。真正的危险在于拒绝面对恐惧、害怕直面恐惧。”

谬论:自信意味着毫无恐惧

传说中,自信的人不会焦虑、不会害怕,但其实并非如此。回头看下第一、第二个谬论。真实情况是,在面临挑战性的情境时,即使是地球上最自信的人也会经历恐惧。但是,当你知道如何有效处理它时,它就不会破坏你的自信。这告诉我们自信游戏的第二条规则。

规则二:真正的自信并非毫无恐惧,而是转变与恐惧的关系。

总结

从下一部分开始,我们将开始努力学习更实质性的内容:学习并练习一些技巧,帮助你改变与恐惧的关系并建立真正自信。但是,在结束第一部分之前,以下是本章的要点回顾。

要点

当你离开舒适区、去冒险、去面对挑战,你会感到惧怕。那并非软弱,而是正常人的自然反应。

恐惧并非敌人。它是一种可以被驾驭并为己所用的强大能量。

并不是恐惧在拖你后腿,而是面对恐惧的态度使人们陷入困境。

真正的自信并非毫无恐惧,而是转变与恐惧的关系。

所以,你是否准备好了从根本上转变你和恐惧的关系,不再将它作为敌人,而是将它视为一种强大能量的源泉呢?若是如此,第一步就是学会如何应对双刃剑——思维。 TkfE4Lfn7Ze7Cb3p30vDXyVRwbB5YTCrxSIzY2K9C1BS5Ptmi/yejMd4ZuKp2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