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读心术:每日魔法

人人都会揣测别人在想些什么,会去读或者说会去尝试读懂他人的想法。你也可以说,人们对别人的脑袋里可能有些什么想法形成了一套理论。“理论”不过是些有说服力的陈述和假设,它们因果相扣,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不是真的。换句话说,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确定的。即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比如母子之间或恋人之间,也没法知道对方到底在想什么。这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主题。例如在学医出身、致力于思维研究的德国剧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Georg Büchner,1813—1837)的戏剧《丹东之死》( Dantons Tod )中,就出现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这部作品的开头是这样的:

丹东:我们对彼此了解甚少。我们的皮肤生得太厚,我们把手伸向对方,也只是白费力气,我们摸到的不过是对方粗厚的表皮而已——我们真是无比孤独。

朱丽:你是了解我的,丹东。

丹东:按照人们一般所谓的了解,你有黑色的双眸、卷曲的头发、细嫩的肌肤,而且动不动就叫我“亲爱的格奥尔格”,但是(他用手指向她的额头和眼睛)这里,这里,这里装的是什么呢?算了,我们的感官太迟钝了。互相了解?那要将头骨打开,将头脑中的思想从神经里抽出来才行。

我们当然知道不可能从大脑神经中抽出任何东西,唯一的替代方案是问出恋人之间的那个永恒的问题:“你在想什么?”这句话充满拙劣的浪漫,同时又毫无意义,毕竟谁也不知道回答是否就是真相。而如果真相是平庸无趣或冷酷无情的,你又真的想知道吗?既然没有任何设备可以帮助我们窥探朋友或敌人的大脑——今天的人们和非洲大草原上的原始人一样,都没有便携式大脑扫描仪——我们就必须坚持一套理论,以辨别其他人的意图。你爱我吗?你在欺骗我吗?我怎样才能让你按我说的去做?对于朝夕相处的人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至关重要。

因此,读心术并非什么超自然的东西,不是魔术表演中找出房间里某个人默默记下的那张扑克牌,也不是神经科学家早前宣称的可以实现的事情,而是我们每天都在做却浑然不觉的事情。我们会从自己的欲望、担忧、期待、企图、目的等内在状态,以及喜悦、愤怒或恐惧等情绪出发,来预测或解释他人的行为。

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将此称为“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用“理论”这个词,是因为所有关于他人思想的想法虽然可能是有根据的,但也仅仅是假设或者理论。心理学家也经常使用“心智化”(mentalisieren)这个概念。

正如哲学家丹尼特所描述的那样,心智理论涉及人、动物还是物品,似乎并无太大区别。一个人的直觉宛如魔术师,可以很容易地从自己遇到的一切元素上看出意图。这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玛丽-安·西梅尔(Mary-Ann Simmel)于一九四四年发表的经典实验证实的。在这个实验中,两位科学家通过一小段动画片向受试者展示了三个运动体: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看了一会儿影片后,受试者被要求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画面。于是,受试者们开始讲故事,好像他们看到的这些自主移动的几何图形彼此之间有关联。有些受试者将三角形解释为男人,将圆形解释为女人,将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的运动解释为两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受试者讲述的故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大三角形威胁着怯懦的小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在彼此较劲,想要赢得圆形的注意。这就是经典的嫉妒关系,它为数不清的戏剧创作提供了能量。

人的意识确实拥有魔力:它创造生命,灌注精神,强加意图,建立联系——简直如同神灵之力。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叙事实现的。 aY5vGqdiphjgFvKHwnDCxYJ4o+YN4jTEEobAeo07U971WeOhc3uFnQCb4Z/ZPy5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