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追逐的三角形

意向立场是早期心理学的首批研究主题之一,大概是因为意向立场太过显而易见吧。为了弄清楚意向立场是由哪些现象触发的,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了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和圆形,让这些形状围绕着一个矩形的轨迹移动,像是在互相“追逐”,但这只是旁观者的感受。受试者会不自觉地赋予这些几何图形的运动模式以心理状态,如目标和感受。通过这个实验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除了明显的运动能力,一个物体方向的变化模式,其因其他物体的变化而产生的可供解读的反应,都会引发人们假设该物体具有意向。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些科学家提出,不应将认为物体具有生命的印象与意向性混淆。为了证实这一点,研究人员让十二个月大的婴儿成了受试者。虽然这个年龄段的婴儿还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已经满怀好奇,并能察言观色。当察觉到没见过的、出乎意料的新奇行为时,他们的目光会在此停留许久,仿佛在等待某种结局。在让婴儿参与几何图形实验时,如果某一个图形不遵循常规的轨迹移动,其移动路径毫无章法,那么它会比遵循目标移动的物体更让婴儿惊讶。其他的实验表明,五个月大的婴儿甚至会给自主移动的盒子设定目标。

但是物体的外观似乎也起到一定作用。相较于类似人手的、可以抓取的杆状物品,人类的手更容易被赋予意向性。相较于戴着手套的手,婴儿更喜欢裸露的手,但若是他们觉得手套是属于某个人的,就会认为这只戴着手套的手的抓握动作更具有目的性和意向性。如果物体的外观像一张长有眼睛和嘴巴的脸,那么它会更容易获得婴儿目光的追随。

总而言之,一个物品若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就会让人产生该物品具有意向性的印象:第一,类似人脸,有眼睛、鼻子、嘴巴;第二,左右不对称;第三,具有延展性,即可以膨胀和收缩;第四,有独立移动的能力;第五,有对他者作出反应,进而做出合乎逻辑的行为的能力。

遗憾的是,我们尚不能确定这五个要素中究竟哪一个必然或足以让人确信物品的意向性。诚然,人们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能移动的东西都具有意向性,比如雪花;或者所有左右不对称的东西具有意向性,比如花朵。另一方面,类似人脸的特征对于人们判断物品的意向性是有利的,但是不像人脸的也一样可以给人留下意向性的印象。

这个问题还悬而未决,也许它属于那种无法洞悉、无法解释的意识问题。不过,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对于我们的研究也十分重要,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轻易产生误会?当一个元素呈现出几个简单的属性时,我们为什么立刻就赋予它意向性?为什么这种情况发生得如此自然,我们完全不用思考,也无法阻止其发生,就像红气球的故事所呈现的那样?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有两种答案可以解释上述意向性赋予之谜。其一,很显然,这些误会没有带来不好的后果,否则它们可能早就不存在了。对于物体的这种自然而然的假设——也可以说是鬼神信仰,或者将它们拟人化地说成微风之神、雷公电母、大地之母等等——显然没有任何坏处。其二,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假设这些元素有欲望,有感觉,行动背后有意图,通常都是很好、很准确的假设。换句话说,赋予无生命的元素意向性不是错误,忽略有生命的元素具有意向性才是错误。只有当我们身处人类社会中,深思人类思维是如何形成的,才能理解赋予他者意向性背后的进化意义。 gVdCunPlAzRj5maT4/5PRjTuqrlOSsd6d/U3RYAn77RGTGbiwvBvE7Vzg0PWeh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