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章
想出金点子的两大原理

直到最近,创造性解决问题在“想出点子”这个部分很大程度上仍然靠运气,这是一个习惯性做法。现在,人们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理,有意识地增加好点子的产量。这两个原理是:

1.延迟判断: 如果在得到足够多的指向解决方案的线索之后,你再进行判断,你可以想出几乎双倍数量的好点子(在同样的时间内)。

2.“量变”会引起“质变”: 你想出的点子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指向解决方案的最佳线索。

一些科学家将指向解决方案的线索称为“假设”。巴特尔纪念研究所的路易斯·沃卡普提倡对假设方程式投入有意识的、系统的努力。他解释称:“这一步骤太重要了,它可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当一个受灵感启发的假设被创建时,实施这个过程其他部分相对来说就会变得容易。”

我们想出的试行方案和理论,可能是最终解决方案的关键。很有可能,我们想出的点子会导致产生其他的点子,从而指向解决方案的更佳线索。通常来说,每个新点子都会引发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从而被证明是通往解决方案的一条新路。

使用“归纳法”可能是一个主要因素。为了从材料中发掘潜在的点子,我们需要把特殊材料和普通材料整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个原理,伦敦大学斯皮尔曼教授称之为“推理相互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查明事实之间和想法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建立假设。当我们思考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时候;当我们想着把某个东西做得更大些或更小些的时候;当我们想着改变属性或是重新组合部件的时候,在所有这些思维过程中,我们就是在“推理相互关系”。通过归纳法,我们可以建立更多的、更加可行的假设。

在一个创造项目中,逻辑性不强的推测往往会成为取得进展的关键。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累积更多可供选择的点子。但是,在想出点子的过程中,通过坚持“延迟判断”原理,我们可以产生更多的推测。

很多人声称,在想出点子的过程中,没有技巧可以遵循。如果“技巧”指的是严格规定的方法,那么的确如此。这个过程中确实不存在任何严格规定的方法,如果有人宣称存在“技巧”,那他肯定是用术语冒充技术。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就如何引导创新过程而言,可能还是存在一些原理的。

“变化”是辅助原理之一,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想出点子”这个过程。因为这条原理的存在,使任何直线性步骤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向各种方向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尽管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有些方向是错误的。

“变化”如何融入“相互关系”和“整合”?后二者是研究创造力的学生最赞赏的两个原理。一部分是因为“变化”包含了以上两者,而且不止这两者。尽管多数新点子是在旧点子的基础上整合的,但是,如果我们限制在整合点子过程中投入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束缚自己“想出点子”,从而减少可选方案的数量。

在寻求可选方案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明显的部分。有时,最佳的答案也许就像一颗星星一样一目了然。除此之外,我们思考点子的方式越不受约束,效果就越好。奥利弗·克伦威尔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设定的目标。”当我们创建假设时,需要让自己的想象力翱翔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

疯狂的点子就是联想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把若干最肤浅的特征关联在一起。我们经常认为,这些特征似乎除了词语发音类似外别无它用。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这些疯狂的点子上获得若干有用的线索,从而改善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思考点子时,我们应该不假思索地说出想法,而不要去束缚那些“疯狂的”联想,也许我们因此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智的点子。

科学家们一般都会注意那些古怪的人或事。许多怪人都获得了成功。比如巴斯德,生物学家克雷夫就说过,“这个人是一个狂热的探索者,他的头脑总是在构思正确的理论和错误的猜测。它们就像乡村焰火表演,不知什么原因就突出迸发出来,绚丽夺人。”

1.“延迟判断”原理

近些年来,人们做了很多工作来详细阐明“延迟判断”原理。但实际上,它对思维能力的辅助作用一直都被人所认可。例如,在1788年,弗里德里希·席勒在一封写给朋友的信中,就曾热情地鼓吹这条原理。他的这位朋友经常自叹能力不行,想不出足够多的好点子。所以席勒给他写信予以劝导:

“在我看来,你抱怨的理由似乎是,你的逻辑思维约束了想象力。我这儿给你提一点意见。如果逻辑思维太仔细地分析泉涌而入的点子,就像‘严格检查的门卫’一样,那么,明显地,这是无益的,实际上,它会妨碍头脑的创造性工作。

“分开来看,一个点子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或是太过冒进。但是,从这个点子联想到的另一个点子,也许就会大有用处。或许,把这个点子和其他显得荒谬的点子整合,就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点子。逻辑思维无法判断所有这些点子,除非它能够先保留它们,直到确定它们与其他点子的关联之后。

“至于创造性思维,在我看来,逻辑思维应该打开‘大门’,让点子泉涌而入,这时,它才好对大量的点子进行判断。在所有名副其实的创作者身上,你都会发现短暂的和瞬间的疯狂状态,他们可能对此感到羞愧或害怕,但是,这个状态的长短却决定着他是创造大师,还是梦想家。因此,你抱怨想不出点子,是因为你做出判断太早,而且评估太严格了。”

在“想出点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本能地过快做出判定。可是,对其他事情,我们却常常延迟判定。例如:当我们在《同义词词典》中查找一个近义词时,我们经常会尽可能地多查几个词。我们会查看所有列出的词语,然后,从头开始评估。在这个例子中,这样做好像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在《同义词词典》中,我们拥有一个现成的一览表。

对于其他的一些问题,同样地,我们也有现成的一览表。比方说,你要解决的问题是,重新装修你的寝室。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借来一份墙纸样品的名册,当作一览表。这个可以作为你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想象阶段。简而言之,你已经有了若干的点子,你所需要的只是判断和决定。同样地,电话簿的黄页同样可以马上被拿来当作一览表使用,甚至可以用作职业指南。关于送什么礼物这个问题,西尔斯-罗巴克公司的商品目录同样可以当成一份极好的一览表。

但对于大多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却并没有现成的一览表。我们不得不自己去制作一份备选方案一览表。

几个研究计划已经证实了“延迟判断”的效果。例如,在麦多-帕尼斯的一次实验中,一组人通过头脑风暴来解决指派的问题,而相同人数的另一组思考者,则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但是,个人在构思的过程中并不应用延迟判断。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起没有应用延迟判断的那个组,应用延迟判断的那个组多想出了70%的好点子。

如果那些个人思考者应用“延迟判断”原理,而不是由着判断力影响思考,他们会不会想出更多好点子?研究也对此做了实验。

结果表明,当个人思考者同样应用“延迟判断”原理时,与没有应用延迟判断对比,他们多产生了近乎一倍的好点子。

2.唯有“数量”才能带来“质量”

数量、数量、更多的数量!当创建一个假设的时候,应该以此为定律。“在航行的时候,我们所见的视野越宽,我们就越有可能找到港口。”这是海军官员约翰·卡普斯所使用的一个类比。自然,机关枪的原理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阿尔弗雷德·怀特海曾以下述话来总结构思过程中的智慧:“我们需要热情对待新事物的每一种前景,每一次机会都有可能产生新的融合,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最公平的判断。很有可能,它们中的九百九十九个都没有任何价值——可能是它们本身就没有价值,也可能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发挥它们的价值。但是,不论有多么怀疑,我们最好都不要刷掉任何点子,因为,第一千个点子也许就是一个改变世界的点子。”

布法罗市长邀请我领导一个委员会,来命名该市港口一座价值2500万美元的新桥。如果我们只有一百个选择方案,最合心意的名称也许就不会出现在这个列表上。但是,我们最终拥有3800个选择。因为拥有如此多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就保障了我们能选出一个最棒的名字。

所以,我们应当列出一个列表,上面写出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点子。当我们累积了足够多的可选方案时,我们还可将它当作一个一览表来帮助自己联想到更多的点子。我们应该经常不断地对自己提问:“还有什么点子?”一遍又一遍地问,“还有什么点子?”

业内有一个共识,在新产品的构思过程中应该累积丰富的可选方案。例如,如果《社区餐具》刊登出一套新图案的银餐具,那么,它的诞生过程应该是这样的:首先,画家们交出上百幅新设计草图。然后,这些草图的其中之一被选中作为初步设计图。然后,在一个限定的框架内,画家们要再画上百幅草图,对细微之处,做细致的修改。然后,用手工制作出真实的餐具模型。最后,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修改大量的模型,直到选中最终的模型。

在为《社区餐具》的最新图案征集名称的时候,人们提出超过500条建议。首先,需要确定这些名称没有在美国专利局注册过。这也很重要。在某个行业,大约70个人为某个新产品想出并写下了超过5000个可能的名称。通过科学测试,最终选中这些名称的其中之一。但是,这时才发现,这个名称已经被一家小公司注册了。为了获得那个名字的所有权,人们不得不买下这个小公司。实际上,即使是如此不起眼的一个项目:为了帮我的一本新书起一个名字,我就列出过611个可选方案,然后一一核查了它们,避免与人重复。

每当我们提及作曲家欧文·柏林,就会想起他非常多的杰作。但实际上,他既有一些畅销的作品,也有很多平庸的作品。据亚历山大·沃尔克特说,柏林是一个特别追求数量的人。以至于“在他早期的创作生涯里,他写歌的速度太快了,因此,出版商认为最好是假装这些歌是好几个人写的。于是,至少一首歌是以任·梅的名义(Ren G.May)推向市场的。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个编撰出来的名字,你会发现它拼出来类似‘德国’(Germany),而德国的首都是柏林。”

在写作方面,好的作者会构思大量的可选方案。就一个短篇社论头条来说,我就看到过,一位编辑写下超过一百个可选的标题。一个世纪之前,一位法国的小说家简洁地说明了对数量的要求。司汤达说,“每天,我需要三或四立方英尺的新点子,就像蒸汽船需要煤一样。”

在构思过程中,“数量”能带来“质量”,这几乎是一条真理。逻辑和数学都证明:想出越多的点子,我们就越有可能想出好点子。还有一条真理,最好的点子很少在最早出现。正如赫伯特·斯宾塞所说,“早期的点子通常都不是真正的好点子。”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个事实,最开始想到的点子不太可能是最好的点子。而且研究还进一步指明,“量”产生“质”这个原理是可靠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时间里,那些想出两倍数量点子的人,其中的好点子却不止两倍。

另一项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原理。在这些测试中,在一段持续的构思过程内,将前半段产生的点子与后半段产生的点子相比较。人们发现,后半段比前半段产生的好点子要多78%。

在针对一组空军军官的“想点子”课程中,他们的行为同样证实了点子数量的重要性。我们向他们提出的那个问题与众不同,需要他们合力解决,事实上,答案已经有人知道。问题如下:

如果700英里以外的电话线被霜冻所覆盖,打不了长途电话,你如何使之尽快恢复正常?

这个紧急情况事实上发生在1952年11月的华盛顿州。当地电话局的工作人员通过在线路上飞越直升机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机翼吹动的强烈气流很快吹掉了霜冻,创下了恢复长途电话服务的最快纪录。

我们担心那些军官可能知晓这个真实的案例。幸运的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连珠炮似地说出点子。作为飞行员,他们应该是最有可能想到直升机方案的人。他们也的确想到了。但是,重要的是:在他们想到这个被证实可行的答案之前,他们建议了35个其他的点子。直升机建议是他们第36个提出的点子。如果他们在想出第5、第10、第22甚至第35个点子时就放弃,就会错过这个被证实可行的答案。

3.科学创新需要“量”

在科学实验中,“变化”原理是基础。爱迪生式的理论需要尝试各种方法。直到医学家开始使用某种尘土、花粉或其他东西来刮擦皮肤时,在减轻过敏症方面才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们希望找到原因,从而找到治疗方法。

制作实验需要的模型时,相同的原理一样适用。我的朋友富勒博士忙于最新的发明,我问他,“你做这种工作有什么技巧吗?”他说道,“我没有什么技巧,我只是一个接一个地,一直制作新的模型,直到我发现最好的那个。”

列文虎克,以发明显微镜和对血液的研究发现而闻名于世。他认为,对科学有帮助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可选方案,还有大胆的推测。在一系列试验中,他想搞清楚胡椒粉的味道是如何产生的,结果,他失去了方向。突然之间,他偶然想到了一个点子,每一颗胡椒粉微粒都拥有尖端,或许是尖端轻刺舌头,从而使得胡椒粉尝起来辛辣。这次实验尽管徒劳无果,但却为他后来的另一项成就带来不少帮助。实际上,每一位我所认识的现代科学家都特别赞成大量的选择方案,某一位研究主任称之为“试验性尝试”。

查尔斯·凯特林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男子来拜访他,想看看他研究的新柴油机。这个拜访者说,“我想和你们的热力学专家探讨一下。”凯特林答复说,“我很抱歉,我们这里甚至没有任何人知道‘热力学’这个词,更谈不上专家了。但是,如果你想知道我们如何研制这个发动机的,我倒是很乐意向你展示一下。”

他领着那个人去了动力测量室,向他展示了一个单缸的装置。凯特林的说明包含了以下内容:“我们在大约六年的时间里尝试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开发出这个发动机,这时,我们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六年的不断尝试,海量可选方案,凯特林说,这“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方式”。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获得划时代成就的创新科学家都把成功归因于某一次灵感。然而,事实上,那个“灵感”经常来自于不断地尝试,即,建立大量的假设。

依靠灵光一现,我们创造了很多了不起的发明,而它们也极大地影响了世人的生活。但事实上,这些发明创造产生的过程却是枯燥无味的。化学家查尔斯·古德伊尔发现一种新的方式可以使橡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他是在厨房的炉子上付诸实施的。关于他的发明,公众所知的就是这么多。可很少有人知晓,在获得成功之前,发明家们付出了多少年的时间来构思点子。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在一个天气良好的星期天下午,他散步时想出了这个点子。”这是多数人所相信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如何?首先,他并没有发明蒸汽机,他发明的是冷凝器,可以使蒸汽动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瓦特在星期天灵光一现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根据历史事实,他不仅思考这个问题,还努力投身于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大量的假设。在进行“有历史意义的”散步之前,他就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关于灵感,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写下了最简洁的总结:“灵感可能是无意识产生的,但是,如果之后没有投入有意识的努力,那么,灵感本身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的结果,也不会带来有价值的发明。”

当进行一个创造性项目并遇到阻碍时,我们需要停下来,重新审视这个项目。我们应该重新分析这个问题,想出别的可选方案,然后按照步骤再来一遍。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此前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绕了一个错误的弯。正如心理学家约瑟夫·贾斯特罗所说,想象很容易就会“偏离轨道,并且造成‘思考’这辆列车损毁”。

在一个创造性项目结束的阶段,如果我们发现失败了,不妨从头到尾再重新进行一遍。我们需要察看相关的数据,甚至重新确认目标。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想出更多的可选方案。我再强调一次,我们应该在数量上下功夫,放飞我们的想象力,不要束缚它。我们应该向爱迪生学习,他说过:“我愿意尝试任何事。我甚至愿意试吃林堡干酪(它被普遍认为是‘最臭的德国奶酪’)!”

◇◇◇

最近的两章我们讨论了一种思维方式,麻省理工大学的小凯尔安博士称之为“自由运转”。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自由运转”,在以上的原理和步骤的指导下,我们就可以产生更多的好点子。

请注意,虽然我们强调“想出点子”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说“判断”就不重要。实际上,比起没有想象只有判断,光有想象没有判断可能更糟糕。但是,在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分别应用这两种能力。

我们完全认同,“想出点子”仅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部分。如果在你看来,我们确实过于看重想象的作用,那么,原因有二:1.“想出点子”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2.在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各个阶段,甚至是在决策阶段,都必须应用想象。

一些教育人士和管理人士认为,“查找事实”是解决问题的最关键部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想出点子”可以确保做出正确的决定。对这个主题,美国国家战争学院校长、中将托马斯·哈罗德的观点是:“在陆军中,我们训练指挥官写‘状况评估’。首先,他们必须知道目标。除非你知道目标是什么,不然,你不可能知道如何去完成它。其次,我们训练他们思考可选方案来达成那个目标。通常来说,军事或其他方面的某个目标,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来实现。”

在哈罗德将军的表述中,你可以读到的相关信息是:“我们训练他们思考可选方案来达成那个目标。”唯一的问题是,需要思考多少个可选方案:两个?十个?二十个?或是更多?

考虑到科学研究的发现,想出大量的点子比少量的点子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

讨论话题:

1.在建立假设的过程中,联想起到了什么作用?请讨论。

2.在思考点子时,我们应不应该“大胆推测”?请说出你的理由。

3.在构思假设时,为何数量往往可以确保质量?请讨论。

4.在多大程度上,科学研究寄希望于“自由运转”的思维方式?请讨论。

5.什么是“爱迪生式的理论”?请讨论。

本章练习:

1.如果你有一片心爱的郁金香花圃,而你邻居的狗总是把它当作一条捷径,破坏了这片花圃,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使它停止这么做?

2.男式手杖如今不再流行。你可以采取什么办法来使它重新流行起来?

3.如果你是学校拉拉队的队长,你能想出什么新的表演节目?

4.为了使一个餐厅更好地发挥作用,请采取“自由运转”的思维方式来发挥想象力,写下浮现在你大脑的前十个点子——不要在意它们有多么的不合情理。

5.对于将来的新式住宅,你能想出什么可能的新特性? ZLPUa8YoDtQ2WAL+jJDbTqv+wljBAlxSsUr8IEbYpeMejzT3e8hNkvPXlqs6Ug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