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换个角度来研究,我们不妨按照以下步骤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查明事实
定义问题:找出和指明问题。
准备工作: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
2.想出点子
产生点子:构思可行的点子作为线索。
改良点子:从产生的点子中选择适当的,然后融合其他的点子,通过修正和合并等方法,对点子进行再处理。
3.找出解决方案
评估:通过实验或其他方式,检验解决方案。
采用:决定和实施最终的解决方案。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讲过了“查明事实”的两个阶段,现在,我们讲一下“想出点子”这个步骤,这是解决问题过程中最有可能被忽视的部分。
在几乎所有“想出点子”的活动中,“联想”都起着主要作用,有时,我们把它称作“观念联合”或“重新整合”。
“联想“能使想象与记忆相结合,并导致一个想法引发另一个想法。它的作用已经在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公认。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强调,它是人类心理学的基本法则。
对那些想象欲望更加强烈的人和脑袋里贮备更丰富的人来说,联想会运作得更加勤奋。回忆越生动,就越有助于联想。例如,我最近对一位毕生好友的妻子说,“我想起那个礼拜天在你们家晚餐时,理查德·蔡尔德告诉我们,伍德洛·威尔逊曾经私下跟他说过有关《凡尔赛条约》的事。”我的这句话没有勾起她的任何回忆。由于招待了如此多的名人,蔡尔德先生只不过是一位客人而已,她忘记了当时的情景。但是,由于在此之前,我从未与一位大使共同过进餐,所以,三十年后,某件相似的事物仍使我回想起曾经为之激动不已的时刻。
在激发创造力的偶然因素中,联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我去看牙医时,我正在思考连锁思维的运作方式。当牙医在我的牙齿上钻孔时,我伸了一下左手,结果触碰到了一根橡胶管道,我心想,“这橡皮多么平滑、精致!摸起来就像婴儿的面颊一样。”
进一步,触摸橡皮管还使我想起了,在诺曼底登陆的前夜,纳粹被气球做成的假船、假坦克和假大型枪械忽悠的情形。这些联想:从一根橡皮管联想到英国的那些假目标,不到整整一秒钟的时间内,就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几天前,我去逛了一家专营橱窗展示模型的商店。迟后,我逛了一家服饰店,在那里,我遇到一位商品展示经理。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在牙医在我的牙齿上钻孔时,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婴儿们……橡皮……巨型玩具……服装模型。”那时,我问我自己:“用重的熟石膏制作时装模特模型,运输成本太高,而且很容易被打破,为什么不用橡胶来制作呢?这样,运输的时候可以先把里面的气放掉,在橱窗展示时再把气充满。”
就在我的思维四处游荡的时候,我分析了这个思维过程。在一个小时内,我记录下以上的思绪。我的儿子刚从大学放假回家,他顺便来拜访我。他问我:“您正在做什么呢?”我告诉了他我的思维过程。几分钟后,他问我,“老爸,你还记得十年前感恩节的梅西百货大游行上,我们看到的那些泄了气的模型吗?”我当然记得。这时我明白了,我曾经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点子,但其实它来自于脑海中的“记忆”:我十年前种下的一颗种子。
由此可见,想出点子依靠的是头脑的储备,以及如何“整合”材料。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西德尼·帕尼斯博士把整合功能比作万花筒。他说,“当你往一个万花筒里面观察时,你看到的是一个图案。如果你转动滚筒,你会看到数不清的图案。如果把一块新的镜片放到筒中,而不转动调节滚筒,你看到的图案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时,如果你重新转动滚筒,由于新镜片的折射,你将看到更多新的图案。”
“这人类大脑的运作方式很相似。如果你‘窥探大脑的里面’,你会看到数以百万位计的知识和经验贮存在那里,就像信息贮存在电脑的存储器一样。如果你操纵它,‘启动电脑’,你就会得到无数的图案:通过对现存的要素进行整合和再整合,也就产生了点子。如果你添加一个新的事实或经验,就像在万花筒里添加一块新的镜片一样,你添加的仅仅是一副新图案。然而,一旦你开始运转大脑,将新的事实与旧的事实进行整合和重新整合,你得到的是却是数量更多的、新的点子。”
古希腊制定了联想的三条定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接近律”指的是就近联想,比方说,婴儿的鞋使你联想到婴儿。“类似律”指的是一副狮子的图画使你联想到猫。“对比律”指的是,侏儒也许会使你联想到巨人。之后,人们提出了更多的联想规律,但最初的这三个定律仍然被认为是根本法则。
联想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运作。修辞手法中有一种“排比”,能够使多种类似的行为显得突出。当然,类似律是联想的主要法则,而明喻则是以类似律为基础的最简单的修辞手法。一朵优雅的百合花也许会使你联想到自己的女儿。如果使用明喻来修辞,你可以这么说,“海伦像一朵花。”
隐喻同样暗示相似性。比方说,你观看一部戏剧,剧中演绎了事物从生到死的过程,它使你联想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世界是一个舞台,”也许你会这样用隐喻来修辞。再比如,看到一个消瘦的老人,会使你联想到死亡。你看到一个大镰刀,通过拟人的修辞,你称死亡为“冷酷的收割者”。同样地,讽喻、寓言和格言大都建立在类似律的基础上。这些比喻浅显易懂,因为它们以直接的方式,使我们在头脑中联想到其他东西。
在联想的帮助下,可以通过部分来指代整体,至少有两种修辞手法以这种联想为基础的。以局部来指代整体时,我们会说,“摇动摇篮的那只手掌控了整个世界,”这是借代。当我们看到一只晃动摇篮的手并想到一位母亲时,这就通过部分联想到了整体。当用一个词指代另一个词时,例如,“弃笔从戎”,这就是转喻:“笔”代表着文人的身份,而“戎”则代表军人的身份。
同样,比起通过言语联想,通过声音联想效果会更好,这种方式与拟声近似。在你求爱的期间,你听到你女友演奏了一首美妙的曲子,你或许就会联想到你的婚礼日。我并不认为这其中有任何联系,但是当你听到真空吸尘器的嗡嗡声,你想到的很可能就是牙医的钻孔声。
有些修辞手法则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将“对比律”列为联想的第三条定律。在讽刺时,我们会使用与想表达的意思相反的方式来表述,比如:“高谈阔论者绝不会说错话。”用同样的方式,通过对比,联想经常在生活中发挥作用。例如,当我遇到一个大声喧哗的笨蛋时,我就会想到我和蔼可亲的、话语不多的弟弟。对偶是另一种对比修辞手法,它把相反的词组成句子,比如说:“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以同样的方式,劳伦山脉的暴风雪可能会使我联想到亚利桑那沙漠的干旱。
修辞中的夸张手法需要蓄意的夸大。《吹牛大王》的作者描绘了一副图画,画中的降雪之大都令人感到滑稽。他也许心想着,“高高的雪堆与教堂的尖顶持平。那么,这个吹牛的家伙的马要拴在哪儿呢?”通过夸张,作者的连锁思维就会产生一种十分荒谬的语言画面,并逗人发笑。
“词语的专制”起源于联想。比如,“共产主义”可以指代基督徒在奥奈达公社
的生活,但这个词在欧洲则专指“无神论”。另一方面,当645名学生被要求写下他们认为最伟大的词语时,绝大多数都选择了“母亲”。第二位的则选择了“家”。显然,这两个词语最能勾起大量的回忆。
甚至是气味都可以诱发一系列的思考。咖啡的芳香可以把一些人的思绪带回森林中的帐篷里,即使这香气只是来自于一家自助餐厅的咖啡壶。
为什么我认为联想的定律有很多种?我来举一个夸张的例子。下面是一段怪诞的话,我女儿在上大学时很喜欢引用:
“牵牛花是什么花?牵牛花是与秋海棠相似的花。秋海棠是一种像香肠似的肉。香肠和殴打是犯罪。猴子们对树施虐。树上拥挤不堪。早晨,一只乌鸦喧哗吵闹,弄出一阵噪音。噪音(同‘鼻子’)就是你脸上两眼之间的那个玩意儿。眼睛与否定相反。小马叫唤(同‘相反’)。你抱着一只小马上床睡觉,早晨,当你醒来时,躺在怀里的居然是牵牛花。”
尽管比起心理事实,物理事实更容易找到,然而,却没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婴儿是如何出生的。所以,我们不清楚点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点也不奇怪。也许,这些谜一般的过程永远都不会被完全知晓。因此,创造过程永远都不太可能以公式来具体描述。
若干年前,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描述了数学创造的思维过程。他可以精确地说明这个过程,是因为其中的要素是切实的、持续的。然而,几乎每一个非数学问题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这是为什么创造过程不能通过公式来具体描述的另外一个原因。
因此,那些研究和实践创新过程的人意识到,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边走边停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法的活动。它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科学所要求的精确程度。
在现实的实践中,即使在准备阶段,我们也可以进行猜测。通过分析,我们可能会马上得出解决方案。在准备阶段过后,我们可能需要再次搜集事实,因为在开始阶段,我们当时并不知道需要哪些事实。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常改变自己的工作速度。我们可能会加快速度,然后放慢速度,接着,又加快速度。我们会引导主观意识去搜集足够多的事实,想出可行的点子,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方面,全力加速联想,从而涌出更多的点子。通过高强度的努力,我们间接地减少了“无用功”。
在任何解决问题的项目中,想出初步的点子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不论是创造一种新药物,或是纠正某个小孩的行为。在多数情况下,为了成功想出一个行得通的点子,我们不得不想出大量行不通的点子。
在任何创造过程中,分析都很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只需将问题抽丝剥茧就可以让答案呼之欲出,或者显现出真实的问题。你甚至会发现,真实的问题并不是最初的那个问题。
在创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实事求是的评估。正如意大利生物学家路易·加尔瓦尼所说,“我们很可能会自欺欺人,对自己说,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当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时,我们不妨在纸上记下各个解决方案的所有好处与坏处,并对其进行分析。当然,我们也需要借用其他人的判断力。然而,最可靠的评估方式是将点子进行实验。想出最佳的实验方式本身,就是对创造力的一个挑战。
在发掘点子的努力中,第一步是设定“工作状态”。
这与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不良的处境相类似。有一些方法专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许多极富创意的人都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自我激励,并达到一个自信的状态。在体力运动方面,科学证据表明,在某个范围内,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做到,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德国心理学家穆勒和舒曼证明,在大脑的影响下,我们甚至会认为一个物件比实际显得轻一些。他们要求实验者举起一个轻的物体,然后,再举起一个三倍于此的物体,最后,他们再举起一个中等重量的物品。尽管最后的那个物品比最初的要重大约30%,但几乎所有参加实验的试验者都认为,它比最初的那个物品要轻得多。
棒球运动员在踏上本垒板之前,会挥舞两下球棒作为热身,与此类似,当我们准备开始一个创造性任务时,我们也需要为想象力“热身”。在20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观察广告文案作者艾伦·沃德。每次,我都对他能够完成如此多的创造性作品感到惊奇。每当他从事一个项目时,创作过程都十分艰辛,对此你可能很难相信,但这是他自己说的。当我问他如何克服困境时,他解释说:
“我没有确定的方式帮助自己克服阻碍,以全心投入创造性思维,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好的方法来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我关上门,试着忘记所有事情,心中只想着当前的工作。然后,我把打字机拉到跟前,开始打字。我写下了头脑里浮现的每句词,不论它是疯狂的、无趣的或其他形式的。我发现,如果我不写下来,它们也许就会一直挡在那里,并影响我其他的思绪。我只能尽可能快速地写下来。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突然就会出现一个灵感,像泉涌一样,方案在我面前的纸上呈现出来,就像电报一样,它不期而至。这种方法不容易,但这几乎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方法。”
保持开放的思想对创造发明来说至关重要,在寻求点子时,我们必须要摆脱束缚我们思维的影响。当巴斯德去法国南方拯救濒临崩溃的养蚕业时,当地养蚕者告诉他,这种病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病。如果他听从了他们的理论,并用来判断蚕病的原因,那么,他自己就不用辛苦了。若是这样,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找到那个对法国意义重大的答案。
有时,我们还必须远离现场,来保持自己开放的思想。某家大型制造业公司的一位有创新才能的领导就是这样做的。他善于减少成本,通过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从不在工厂里思考这些问题。他宁愿把问题带回家解决。他对我说,“当我试图在工厂里进行那种思考时,我听到的是机器咕噜咕噜发出的美妙声音,看到的是产品平稳地大量产出……这往往会束缚我的思维。只要我发觉有什么可能令生产减少一个环节,我就返回家中好好思索,在家里,我的头脑能保持清醒。”
通用电气公司的苏特士博士特别强调,对人的直觉而言,保持开放思维十分重要。他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应“保持开放思维。只要你有了一个直觉,而且你发现这个直觉是自己‘蹦’出来的,那就热情地接受它。这样做并不会使你一夜之间就成为一名天才。但是,这肯定会帮助你想出有价值的点子——它就藏在你的脑子里。”
有时候,本书中先前列出的创造过程中所谓的“步骤”,一直都被错误地认为是一个科学公式,甚至被一些教师要求学生用心记住这些步骤。
然而,这些步骤既未必是“科学的”,也不是一个“公式”。我提出这些步骤仅仅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来帮助理解创造性解决问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另一些人列出了不同的步骤。那些步骤和我的一样,都可以认为是“权威的”。实际上,有一套步骤是由通用电气公司的小黑克斯和普迪设计的,在创造工程学的教学方面,很明显比我的步骤要好。他们列出这些步骤就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我认为,我的步骤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强调创造过程的两个阶段,“定义问题”和“想出点子”,它们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在创新过程中,想出点子这个过程最容易被人忽视。大多数人往往只能想出太少的试行方案,来作为解决方案的线索。然而,多种可选方案是非常必要的,最近,这一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至于为什么想出点子这个过程一直被人极度忽视,其中一个原因是,同时存在的判断力经常会扼杀点子的产生。另一个原因则是,要花费额外的努力才能想出足够多的试行方案。准备工作和分析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这些过程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可能也是习惯使然,比起构思过程,它们需要较少的努力。
◇◇◇
本章讲的是想出点子这个步骤,并阐述了联想过程。随后,我们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阐述如何遵循这些原理和步骤进行创新工作。这些原理和步骤是过去的十年里被开发出来的,已经通过科学研究得到了确证,并且在大量的案例中都已被实际应用。
讨论话题:
1.你对你的直觉有自信么?说出你的理由。
2.你会怎么描述“联想”这种现象?
3.说出三种联想的定律,并对每个定律进行举例说明。
4.讨论联想的定律和修辞手法的相似之处。
5.在构思点子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应该是什么?
本章练习:
1.以下面列出的各个主题,想出一个原创的隐喻或明喻:爱、生活、死亡、足球、构思。
2.写下单词“母亲”。然后写下它令你联想到的第一个词。然后,对第二个词重复这一步骤,直到你写下六个词。请说出是哪一种联想的定律引导你想到了这些词。
3.你能够马上想起哪些广告词?每个广告所关联的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4.假设你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请说出原子能可以带来哪些好处?
5.假如你是一间教堂的牧师,来教堂礼拜的年轻人正在渐渐减少。描述至少六件你可能做的事,以扭转这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