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是当今家庭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与挑战。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有如下错误做法:过度关注学习,过度控制成长,过度保护孩子。这些做法都可能导致家庭不像家庭,造成亲子关系不和谐,使家庭教育难以实施或难以发挥作用。

家长对学习过度关注,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问中国的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哪方面,大多数人一定会说“学习”。在婴儿阶段,很多父母就开始关心孩子以后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了。孩子上学后,父母和孩子谈论最多的也是学习。一项由中、日、美、韩四国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做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与父母平时交流的话题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和学习有关的事,占71.8%,其次是和学校有关的事,占69.6%,而其他方面的话题,如兴趣爱好、朋友交往等,谈论得很少。

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者潜意识的期望。在农耕时代,中国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父母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考取名校,获得好的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有的父母因此恨不得孩子24小时不停地学习,听不得孩子说学习无聊,见不得孩子对学习表现出一点不耐烦。

“宝贝,给长辈们背首诗!”“你家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春节吃团圆饭时,类似的话题成了餐桌上的主旋律。曾经,春节是孩子们盼望的节日,穿新衣、收红包、欢乐玩闹。现在,春节成了不少孩子抗拒的节日。我的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说:“我最讨厌过年了,一吃饭就开始比成绩,我表哥的成绩特别好,大人每次都拿他和我比,让我向表哥学习。妈妈回到家更是不停地数落我,嫌我不给她争气。”

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其实不是在为自己,而是在为整个家族,身上背负着几代人的梦想和焦虑。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是在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在辅导或监督孩子学习。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监工”和“工人”的关系,甚至“警察”和“犯人”的关系。原本,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交融,但只要一谈学习,孩子便感觉和父母疏远了。如果夫妻之间又常因孩子的学习问题爆发冲突,就更会在无形中让孩子形成这样的感受:学习是一件很辛苦、很痛苦、很沉重的事。于是,孩子的厌学情绪就萌生了。

如果父母、老师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每时每刻都在督促孩子学习,就会导致孩子把学习“外包”出去,认为“学习不是我的事,是父母和老师的事,和我没关系”。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某件事一直由别人操心,那他就会懒得再去思考这件事情了,在心理上,这件事就会变成别人的事。比如,我们开车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在旁边不停地叫我们打方向盘、踩油门,我们就会丧失开车的动力,甚至会说“干脆你来吧”。人都愿意为自己做事,为自己活着,如果是在替别人做,那做事的热情和动力就会减弱,甚至变成负数。“负数”的意思是:这件事本来我愿意做,但因为别人苦苦相逼,我变得仇恨这件事。如果父母总是逼迫孩子学习,那孩子就很可能变得仇恨学习,仇恨父母安排的一切。

父母过度关注学习,是孩子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父母会觉得委屈,觉得“我辛辛苦苦为了你,为了你的将来,你却不领情”。然而事实上,就因为父母“越俎代庖”,孩子才会“好逸恶劳”,使学习成了父母的事,而不是孩子自己的事。

家长对成长过分控制,孩子失去自我

我曾经看过一个演员和他母亲的故事:演员的母亲每天都会早晨4点起来,给他熬梨汤,熬了几十年。儿子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熬汤用的电磁炉也跟到哪儿。她似乎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她的宗旨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都要给他提供一个温暖的厨房。儿子就算在外面,也必须赶回家喝掉母亲为他熬的梨汤,才能继续去做自己的事。

在儿子的感情方面,这位母亲也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她罗列出了未来儿媳的标准:穿着不能暴露,要顾家,不能喝酒,生活要有规律。此外,她认为男女分工不同,女性就应该做贤妻良母。由于她的干涉,这位男演员的几段恋情都以失败告终。这位母亲看似无微不至,实际上掌控了他的人生,让他感到“完全没有自我”。他说:“妈妈的爱让我压力很大。”

很多父母把“一切为了孩子”视为很高的品德,尤其是母亲,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可是,家里有一位任劳任怨、事无巨细包办的母亲,孩子和丈夫却并不会领情,还会想逃离,这是为什么呢?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提出“母婴间隙理论”,他认为,婴儿和母亲之间、孩子跟家庭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甚至不同国家或者民族之间,都应该有一个间隙。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孩子的内心发育程度与母亲的距离(间隙)由小变大的过程。当孩子很小的时候,间隙也很小,母亲需要全然响应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母亲就要学会放手,让距离逐渐变大,否则孩子就会成长得不充分。

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比比皆是:“我要你马上去睡觉!”“书必须这样放!”“这项作业必须按我说的要求做!”“你必须填师范!”“医生太辛苦,你不能当医生!”父母的控制,小到日常琐事,大到人生规划,孩子事事都要如父母所愿,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孩子成了父母的提线木偶,哪里还有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

父母的过分控制,尤其是“伟大的”母亲和“忘我的”母亲的控制,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比如不独立、无价值感、缺乏创造性、不能与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等。

每个孩子都像一只雏鹰,希望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人类身为动物的本能。如果雏鹰的妈妈从小就用一根绳子将自己和雏鹰绑在一起,那么雏鹰长大后,一定不会轻轻松松地飞高飞远,因为他要带着妈妈,他不能飞走,也不忍心飞走,他觉得自己飞走对不起妈妈,可是向往自由的天性又让他想独自飞翔。这样的孩子潜意识中对妈妈充满了愤怒,因为妈妈绑住了自己的翅膀,同时又充满了自责,觉得自己走了会对不起妈妈。

父母的过分控制,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变得叛逆。叛逆的孩子什么都要和父母对着干,因为他们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由于在对抗父母的过程中过于投入,孩子会忽略自己的真实需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摆脱父母,因此任何会满足父母想法的事情,都会使他产生自己又和父母捆在一起的感觉。为了摆脱这种感觉,他要做和父母的愿望相反的事情,用叛逆的方式做自己,而这往往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难以独立

犹记得“《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引发的热议:

2016年,《中国青年报》上一篇名为《“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文章中表示,四大名著或许并不适合孩子阅读,它们的确是经典,“但都是成年人的经典,并不是孩子的经典。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阅读同样的经典”。

的确,从大人的眼光来看,《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三国演义》中充斥着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远非孩子所能理解;《红楼梦》“色、空、幻、灭”的主题可能会影响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但我们应该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和对世界的理解有别于成年人,对名著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真正的判断标准,不是年龄大小,而是阅读者是否喜欢与接受。孩子看名著,更多是看热闹而不是寻内涵,看情节而不求甚解。看《三国演义》可能主要看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看《西游记》可能主要看孙悟空的有趣调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们再去看时,可能又会另有一番心得。

孩子的接受与思考能力、创新与甄别能力,其实远比大人想象中的强大。只是基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人为地设置了一堆条条框框,把孩子们严严实实地限制在里面。大人常常以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失去了自我选择的空间与自由成长的机会。与其告诉或者限制孩子读什么书,不如教会他们如何读书,并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拥有自我决定的权利与空间,素质教育才有可靠的基础。

父母在给孩子挑选读物的时候,往往会纠结是否适合孩子阅读。孩子的读物是要适当挑选,但不可过度保护,如果只选“真善美”,拒绝所有“假丑恶”,那孩子们就要无书可读了。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现象,也出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在孩子做游戏时,不让孩子玩泥沙,不让孩子碰花草,不让孩子爬高爬低……恨不得把孩子包裹起来,高高举起;在带孩子外出游玩时,给孩子准备全套的日用品,还要不断地消毒……父母想方设法给孩子打造一个“无菌”的环境,然而日常生活中被过度保护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反而会降低。

在与孩子交流时,很多父母会刻意避免谈论负面的新闻或事件。长此以往,父母失去了对孩子进行价值观引导、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能力的机会。当孩子真的遇到危险或突发情况时,往往会茫然无措。

有的父母特别害怕孩子交错朋友,于是给孩子定了很多交友标准,比如不和成绩差的孩子交朋友,不和性格内向的孩子交朋友……背着这么多条条框框,孩子还有能力和热情去自己结交新朋友吗?

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会谨小慎微、缺乏勇气,不敢自己做决定,害怕尝试新事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60分妈妈”的概念:

有三种妈妈:

“糟糕”的妈妈(0分妈妈)——在婴儿爬到高处,感受到巨大的恐惧和绝望的时候,迟迟不出现。

“完美”的妈妈(100分妈妈)——在婴儿正往高处爬,还没有感到任何恐惧时,就把婴儿抱下来。这样一来,婴儿其实丧失了一次体验焦虑和恐惧的机会。如果一个孩子是在完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长大的,那么他的人格很可能是“弱不禁风”的。

“足够好”的妈妈(60分妈妈)——在婴儿达到高处,开始感到恐惧的时候,走过去把婴儿抱下来,让他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这让婴儿体验到了恐惧情绪,也感受了危险和安全。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逐渐形成一种潜意识——“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会有人来帮我”。这样孩子会更加有安全感,同时对危险环境有一定的警惕。

了解了“60分妈妈”的概念,你还是一定要做完美的“100分妈妈”吗?

面对家庭教育的困境和挑战,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寻求改变与发展。我们期望的家庭教育是有传承优良且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有全面而个性的教育内容,有科学而适宜的教育方法的家庭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才能滋养孩子的一生。 /IHhvsipzmz/OlK6lTRvnfALRD18QtZ1FFZqz5W0vmCw6L8GUPFwJarGiZhMTj8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