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序
借佛法拥有幸福人生

幸福,是人类有史以来,大家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近两年,幸福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反而失去了想象中的幸福。全球幸福指数的急剧下滑,让大家不得不去重新思考与审视:到底什么是幸福?该怎样去寻找幸福?

佛教认为,幸福的本质并不是稳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也不是旅游或一杯水。虽然通过这些途径,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幸福感,但幸福的本质并不是这些。

幸福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特殊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和物质有关系,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物质,只是给我们创造幸福感的一种因素或条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全感或满足感,通过这种安全感或满足感,就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我们可以把稳定的收入等作为幸福的来源或渠道,但这些都不是幸福。

我们都是普通人,佛教称为凡夫,也即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灵训练的人,无论再有钱有地位,世俗的学问再高,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所以只能是凡夫。凡夫不是贬义词,而是指没有受过心灵训练的人。

凡夫的心灵状况,有一个自然规律。它变化的方向都是一样的:首先,物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凡是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又都建立于对物质的新鲜感之上。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认真思考一下:任何一个物质,在新鲜感消失以后,无非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审美疲劳时,新鲜感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在满足感的基础上,就能感觉到幸福。凡是新鲜感,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任何新鲜感都不可能保持到永久,只是新鲜感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新鲜感消失的时候,满足感一定会消失,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没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感的不辞而别。

然而,人类在一生当中,都会认为自己在追求物质。而实际上我们在追求的,只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受而已。这都是我们自己始终没有发现,而被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

佛告诉我们:你们可以追求幸福,这是人类的权利,也是生命的权利,但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是非常靠不住的。所以,在追求吃喝玩乐等物质幸福的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崇高、更高端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甚至来自于更伟大、更有意义的工作的幸福。

也许我们在佛学当中,能够找到一些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各人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用一种方法,肯定不可能适宜于所有人。但对根基相应的人来说,这些方法却可以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或者在工作当中找到幸福,让日子过得更充实、更幸福、更有意义。

归纳而言,寻找幸福的方法,包含了三个“不要”,两个“应该”:

不要攀比。

越是喜欢攀比的人,越得不到幸福。攀比不是生活的必需,而很多的痛苦,却会从攀比当中产生。

不要虚荣。

越是喜欢虚荣的人,越是心灵空虚。只能以这种虚荣,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心灵空虚,是非常大的痛苦。

很多人认为:有钱就会很幸福。但真正发财以后,却常常感觉不到想象中的幸福。金钱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也可以产生一种幸福感。跨越了这个界限以后,金钱和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这时候再有钱,也不一定会有幸福感。

不要过度贪婪。

绝大多数人对佛教有个误解,认为佛教否定了所有的欲望与肉体的享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也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欲望也是一种动力。比如,非常狂热地想学佛,想成佛,想利益众生,这都是欲望。如果没有这些欲望,就失去了学佛的动力。所以整体而言,佛没有反对欲望,但佛告诉我们:虽然凡夫不可能没有欲望,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饿了想吃饭,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是人的本能,不可能没有。但如果欲望超标、过度,就会带来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痛苦、失望、沮丧等。

应该正视人生。

不要把现实生活太过理想化,以为一切都很美好,没有任何危机意识,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和各种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极大的失望。当无法面对的时候,就会走极端的路。所以,适当的危机感是战胜困难的必要装备。

应该调节心灵。

调节心灵的最佳方法,就是修禅定。佛教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心灵的训练方法,无论现代人信不信佛,但心灵的训练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心灵训练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吸纳并为我所用。在本书的第六章我专门讲到了修禅定的具体方法,可以以此练习。

早在数千年前,佛陀通过观察世间苦楚,思考痛苦的根源,最终经过生命的实践,洞彻了幸福的秘密,就显现于佛教的幸福观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想要收获幸福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裨益,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慈诚罗珠
2014年3月 kC+vNIJXnv8AZnoNB/hq65OJzn7jV8UhmTLhcHzpNwWpGy6kiJ4M2cyXpTsTkW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