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金林祥

1912年1月5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南北议和后,他又出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首任教育总长。

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教育部没有办公场所,他询问大总统孙中山,得到的回答是:“此须汝自行寻觅,我不能管也。”后来,在时任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马相伯的帮助下,借南京碑亭巷内务司楼上三间房间作为教育部的办公室。蔡元培“亲诣大总统领印,白巾咫尺,裹一方寸物,乘人力车往返”,成为民国开国史之趣谈。

在创建教育部的过程中,蔡元培坚持两条用人原则:一是“为事择人,不设冗员”。当时南京临时政府其他各部人员,多或至百余人,唯教育部连缮写者在内仅30余人。部员津贴上自总长下至录事,不分等级,每月一律30元。整个教育部开支,每月仅及千元。而工作效率却很高,部员各负其责,各司其事,“绝无官署意味”。教育部成立了学制起草委员会,邀集教育界著名人士以及从英、美、德、法、俄、日等国回来的留学生,各就所长,分别起草有关小学、中学、专门学校以及大学各项制度。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存在才2个多月,“而中华民国全部学制草案,实于此时大略完成”。后来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中华民国第一部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可以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是一个平民化的,精兵简政的、高效率的教育部。

蔡元培用人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是唯才是用。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管资历、学历。王云五当时年仅23岁,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在上海从事教育工作,与蔡元培素不相识。在蔡元培出任民国教育总长后,他将自己对于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想法写成书面意见寄给蔡元培。蔡认为他所提建议极为中肯,即复函坚邀他到教育部“相助为理”。后来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蔡元培仍请他北上,任职专门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掌管“大学及游学生”事宜。两人从此结下了近三十年的友谊,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逝世,王云五是朋友中唯一随侍病榻的送终者。

唯才是用的第二层含义是不分党派。范源濂早年留学日本,原系学部参事,籍隶共和党。蔡元培深知自己对于教育偏于理想,而范源濂注重实践,两人合作,可以取长补短,于民国教育有益。所以他不顾国民党内的反对,二次亲自访问范源濂,对他说:“我请出一位异党的次长,在国民党里边并不是没有反对的意见;但是我为了公忠体国,使教育部有全国代表性,是不管这种反对意见的。”范源濂为蔡元培的真诚和以民国教育为重的精神所感动,不顾共和党内的反对意见,接受了蔡元培的要求。事实证明,他们的合作是成功的。

1912年1月19日,蔡元培以教育部的名义,颁布了两个重要法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前者共14条,主要内容有:各级各类学堂均改称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改称校长;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应注重手工科;中学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废止旧时奖励出身,各级学校毕业者,称某级学校毕业生。这个教育法令,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对于安定人心,稳定局势,建立新的教育秩序,起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2月8、9、10日,《民立报》连续发表蔡元培的重要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后改名为《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该文围绕“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思想,全面阐述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民国教育方针,以取代清末“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五育的核心是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说:“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公民道德教育的要旨即是自由、平等、博爱。蔡元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五育并举思想,实质上是德智体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

1912年9月2日,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很明显受到了蔡元培思想的影响。蔡元培是这个教育方针的理论奠基者。

(选自《蔡元培: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 DA+O+83sXb9eGShtTku1VkNnUjq+J8kuNlSahPi2vgiEokJ4M9GLBMlPKB6DO2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