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喷水池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在元朝土城的基础上,地方政府第一次用石块修建贵阳的城墙,建了五座城门,城的北面由原来的王家巷口拓展到今天的喷水池。在喷水池建的城门,名叫柔远门。柔远者,“怀柔远人”也,有侮辱少数民族的意思。柔远门俗称北门。贵阳人把这次修建的石城叫老城,所以北门是老城的北门。修好后的北门,白天有卫兵巡查,显得森严;晚上,城门紧闭,月光下城楼黑影照地,令人可怕。北门外,有草亭作送别之所。稍远,则山峦起伏,十分荒凉。出了北门,有羊肠小道,近可通陈湖十二马头(今开阳)、六广、威清(今清镇),远可去巴蜀(今四川省)。那景象大概和电影《城南旧事》中所唱的差不多:“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门外旅栈、马店、堆栈等店铺逐渐增多,洪边路(今普陀路)、普定街(今黔灵西路)、仁寿街(今黔灵东路)等街道次第形成,人口会聚。出于防守和实际管理的需要,明末天启六年(1626)地方政府第二次修建贵阳石城。这次修建是在老城北门外又围了一座城,建了四座城门,贵阳人叫新城。经过上述两次修建,贵阳城整个格局形成。南面的老城和北面的新城以老城北门相通,老城北门更加热闹起来。行人摩肩接踵,驮马丁当进出。
明亡清立。清初,地方政府将柔远门改名布德门,目的是抹掉前朝的痕迹,这是封建统治者惯用的手法,但百姓不为所动,仍然按老习惯叫布德门为北门(实际上整个贵阳城的北门应该是六广门)。到道光年间,老城有街道80条,新城有街道34条,贵阳已是“灯火万家”的城市,北门成了大十字之外又一个城市中心。北门以南,店铺林立,江西会馆、东岳庙常有庆典活动;北门以北,广东街是丝线铺、布店的集中地。清末,北门拱门两旁摊贩罗列,买卖活跃,卖的多是各地土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以颜料五金杂货为主,近郊的少数民族同胞也经常挑着农副产品来此出售。到20世纪初,陈鼎三、陈子皋、胡履初等在北门真武庙设立民立小学堂,招收学生就读,于是在各种叫卖声之外,北门又多了琅琅的读书声。
撤掉老城北门是民国初年发生的事。民国十六年(1927),老城北门西南角,因年久失修受雨水冲刷而倾塌。当时正值军阀周西成主黔政,创修城内马路(即公路),省政府遂命撤弃老城北门,并把附近隔离新城的城墙一律撤去,这是贵阳撤城之始。周西成死后,民国十八年(1929)10月,省政府在已撤老城北门月城原址,建高约1米、直径50余米的圆台,环以石栏,向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门,筑台阶以通上下。台的正中央,筑高约5米的像座,其上竖身着西服、面南而立的周西成铜像。以后这里便名“铜像台”。
▷ 贵阳铜像台
农历“四月八”,铜像台是苗族举行传统节日活动的地方。每年这一天,贵阳城郊的苗族同胞都汇聚于此,他们带着乌饭,唱山歌,吹芦笙,与久别的亲朋相会,举行纪念活动。“四月八”的来历有各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纪念古代反抗民族压迫而牺牲的苗族英雄亚努。
周西成乃一介武夫,一生只活了37岁。统治贵州近三年,功过是非后人都要评说。有人曾对周西成铜像写过一副对联:“脸上起层灰,先生莫非吃鸦片?手中握把汗,将来恐怕变铜圆。”对周西成流毒鸦片、搜刮民脂民膏,作了辛辣的讽刺。但周西成在贵州创修公路引进汽车,建电气局使省城贵阳开始有了电灯,设省立贵州大学培养地方人才,与其他统治贵州的军阀唐继尧、刘显世、毛光翔、王家烈等相比,他可算贵州军阀中的佼佼者。
周西成是好大喜功的,然而他何曾料到,40年代后期晚间铜像台下竟是这幅景象:在灰暗的街灯下,搽脂抹粉的下等妓女三五成群勾引嫖客,贵阳称之为“站电线杆的”。算命测字的先生,桌旁贴着“指引迷人去路,提醒酒醉英雄”的招徕广告,唾沫横飞地在打胡乱说。卖狗皮膏药的,赤裸上身,腰缠黑色紧身带,手执钢刀,身旁放着熊熊燃烧的熬膏大铁锅,嘴里喊着:“哪个贴了我的膏药,巴起就扯不脱!”卖高精鸦片的,混迹于人群中,生意兴隆。这里还有赌扑克牌的、耍猴戏的、走江湖吞钉子的,流氓地痞穿梭其间,大肆敲诈勒索。铜像的眼皮底下,成了黑暗的旧筑城最黑暗的藏污纳垢场所。
贵阳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时代变了,当然不能允许军阀周西成铜像继续存在。1952年9月2日下午,贵阳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邀请各区协商委员及省、市各族代表84人举行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在9月6日下午2时拆毁甲秀楼“平苗纪功”铁柱和周西成铜像。在拆除铜像时,正当钢绳拉倒铜像的一瞬间,“咔嚓”一声,贵阳著名的摄影家丁艺用照相机拍下了实况。这张照片成为贵阳历史珍贵的一份记录。以后政府拨款在铜像台原址建成了吐珠溅玉的喷水池,周围种植花卉,铺上绿色草坪。明朗、健康、充满生机的景象,使这块古老的土地旧貌换新颜。新地名“喷水池”被筑城人接受了,一直沿用至今。
《话说“喷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