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汉口特别市教育局根据中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了《私塾注册规则》15条,对登记合格,可以挂塾牌执教的,仅硚口至刘家庙这一窄长的市区及汉阳区市内,就有180余所之多,而当时各帝国主义的教会学校以及官办的市立初、高小学只有89所,其总数还不及私塾的1/2。
从这个数字看,这些经久不衰的私塾,能够生存和发展,从消极方面说,固然是封建守旧思想的传统遗物;但从积极方面说,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热心教育群众团体和有志之士纷纷起来办学,私塾占绝对多数,义塾次之。
据1929年不精确调查,在汉口特别市教育局登记的私塾校名和所在地址就有几十个。
这许多遍布大街小巷的私塾和义塾,一无须国家配备师资;二无须国家提供经费;三不要校舍;四不要设备。在当时教育经费枯竭,公立小学甚少的情况下,对扫除文盲,普及社会文化,的确起过很大的作用。
《汉口私塾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