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远翔:太平街上不太平

昔日汉口华清街一带的老百姓说:“铁路两边两重天。”这话一点不假。

平汉铁路汉口段铁路两边,一边是从黄陂路以下的法、德、日等帝国主义的租界区。这里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是外国人和有钱人的天堂。另一边是衣不遮身、食不饱肚、破破烂烂、贫穷落后的大片贫民窟,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地狱。我有个表兄就住在这里。耳闻目睹,虽然事隔50多年,但旧中国给予人民的深重苦难,是我终生难忘的。

从华清街下首,翻过铁路的右边,就是。与其叫它是太平街,毋宁称它是死亡坑。这里到处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污水横流。范围不大,可人烟不少。突出的是土地庙多,露天茅坑多,垃圾堆多,白天绿头苍蝇四处飞,夜来高脚蚊子嗡嗡叫,这里的大人小孩,多半患有疥疮、痢疾、痨咳病。脐风、天花、麻疹、百日咳、肺炎是幼儿的常发病,死亡率都很高。

1936年的一个星期日,这里发生了霍乱病,我亲眼看见两个年轻人死于霍乱,够惨的了。由于卫生条件差,公家也无人管理,人们只有烧香磕头,求土地神保佑这一年。这里的居民,多是铁路工人,铁路上的临时搬运工、杂工,以及火柴厂、和记蛋厂或其他厂的工人。我表哥表嫂都是火柴厂的工人。为了生活,他们除白天到厂里做工外,晚上还要在家里粘火柴盒子。我表哥原来就患有痨咳病,像这样没日没夜地劳动,没等盼到解放,他就离开了人间。

除工人外,再就是拉人力车的、拖板车的、收破烂、拾破烂的。还有串街走巷的叫卖者,更多的是有力无处使的流浪者、失业汉。一句话,全是“下三流”人物。

这里的人们,根本谈不上什么物质条件和文化享受。住的全是用烂船板、废旧铁皮、芦席、草包,百多户人家,没一栋像样的房子。真是夏天棚子像蒸笼,冬天像冰窟,这哪里是人的世界?这里人们的生活起居可以用8个字概括,那就是“破破烂烂、简简单单”。

也许是这里人们活得太痛苦,又经常发生火灾。遇有天灾人祸,人们就集资请道士做太平会,扫火场,祈求老天爷恩赐太平,所以,就把这里取名为太平街。太平街并不太平。军阀连年混战,工头把头,层层压榨的穷苦人,为了弄饱肚子,简直是在油锅里打翻身,刀尖上磨日子。“二七”大罢工一开始,不少工人、人力车夫和其他劳动者,都自觉地参加了。

《太平街今昔》 z79wpdlDzc/eeH8W32kFa+ML/JqiPwwt4v1ikNWPG10842nhlAIcpE/BUaO/DW4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