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韶言:沧浪亭里浮生一梦

▷沧浪古亭

姑苏古城南边的沧浪亭街,现存着苏州诸园中历史最悠久古老的园林——沧浪亭。这里最初是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后来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而题名沧浪亭,并且成为了他的私人花园。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园林。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在历史的洪流中留存至今,几经易主的沧浪亭,不仅以颇具宋代造园风格,成为当今写意山水园林的典范,还因沈复和芸娘,以及那部久负盛名的《浮生六记》被世人所熟知,被增添了一抹浪漫文艺的色彩。

生于清乾隆年间的沈复,和他的妻子陈芸在沧浪亭畔生活多年,如他书中所述,“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芸娘,一个文人眼里的理想女性,得以流传成为一段佳话。让今天的才子们凭吊和妒忌。她的风韵,首先见于她的诗情雅趣。年幼时能背诵《琵琶行》;随手闲拈就成锦囊佳句;能欣赏李白的潇洒落拓;评判司马相如的文采风流;芸娘的诗才不经流露。芸娘不仅极具才情,生活上也很有能力。幼年父亲早亡,凭借女工针指供养家庭。而且,“瓜蔬鱼虾,一经芸手,便有意外味”,可见芸有一双巧手。不仅如此,她还能为爱花成癖的丈夫养兰花、植盆景、做草虫画,并且喜欢寄情于山水之间。

譬如,游玩这沧浪亭,以至于成为她后来临终之时,记忆里最为深刻的部分,至少在那里,他们曾度过了一段最快活美好的时光……

沿着《浮生六记》中的线索寻迹可知,沈复先是住在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之“我取轩”中,常与芸娘在月夜“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如今“我取轩”已经踪迹难寻,今人也只能沿着河边漫步。盛夏时节,水塘里荷叶连田田,不由让人想起书中芸娘所说: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

“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书中描述的和现状完全吻合,整座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但土山不高,至多只有两层楼那么高。……而据书中“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檐前老树一株,浓荫覆窗,隔岸游人往来不绝”的文字,可推测沈复的住宅大致应该位于沧浪亭园林的西侧。但如今,园内建筑中早已没有名为“爱莲居”的房间,最西处是“锄月轩”和“藕花水榭”。也许,沈复和芸娘婚后消夏之处,就是这“锄月轩”或旁边临河处。

芸娘与沈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她痴情,与沈复生性的浪漫相投。私下藏了暖粥小菜给未过门的夫婿,惹得亲戚取笑,也足见少年情痴,婚后情意相笃举案齐眉,方有闺房之乐趣。然而,这两个自觉幸福的人又怀着悲悯的情怀,怕自己的过分幸福而招惹老天的嫉妒。于是,在沧浪亭赏鬼节之月,祈求天地护佑。两个人将爱情长久的美好祈愿,镌刻在了一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之上。

然而,月下许下的美好愿望,并不能改变芸娘的命运。红颜自古多薄命,在被家庭弃于外后,坎坷离愁之中,芸娘终于早逝,给沈复留下了孤独和回忆的空间。芸娘逝后,一生无甚作为的沈复以自传体记下了二人的烟火人间——《浮生六记》。在书中,他亦是用了最亲切、最温柔、最简净、最美丽的文字,将她描画成了读书人心目中最可爱的女子。从而使得千百年来一直淹没于人间的草根百姓,也拥有了一份平凡的爱情,有了一份寄托和活泼的暖意。

《三白与芸娘,沧浪亭里浮生一梦》 8VpUA4B5b3AxblV4Ec4dn35ZlVZzHp9xmGgZq5IxOFpHcO5/mJdqs62VijI5NrB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