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花园之城”之称,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曾这样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尤其园林之多,为他处所未有,如留园、西园、惠荫园、拙政园、网师园、遂园、半园、鹤园、狮子林、沧浪亭、可园、环秀山庄,以及怡园都是。但以上的园,大部本有泉石亭榭的基础,而加以修建。至于凭空结构,平地创造,那就得推举顾氏的怡园了。
怡园在城东护龙街(现人民路)尚书里。解放后,大加修理,公开供人游览。有人赞美它造园的艺术意匠,只就曲廊而言,便有那么多优点。在园的前部拜石轩至锁绿轩之间,这些游廊,都被处理成为双道,并列并行。廊与廊之间,由一道复墙,将整个空间,划成南北不同的两个院落。从墙上的漏窗中,可以窥探对面的景色。这样就扩展了环境,诱导人寻找幽径的兴趣。
在前清同、光之间,园主人顾文彬,字紫珊,号艮庵,他年近七十,游宦归来,芟荆榛,伐蒿莱,把荒地辟为池馆,作菟裘之计。取名怡园,寓有自怡怡人之意,常招俞荫甫、潘遵祁、李鸿裔辈吟啸其中。园中布置,有拜石轩、锁绿轩,松籁阁、螺髻亭、慈云洞、坡仙琴馆、可自怡斋诸胜。可自怡斋较为广敞,前有一池,多栽白莲,亭亭净植,可凭栏挹赏,尤以暑日觞咏为宜。所谓慈云洞,里面突耸一石,不加凿削,天然作观音大士像,坡仙琴馆,因主人获苏长公的遗琴,常在这儿举行琴会,作为操弦之所。主人又就园中各景,集宋人词成300联,天衣无缝,随处点缀。记得有一联云:“仙子驾黄虬,玉树悬秋,清梦重游天上;中宵接瑶风,琼楼宴萼,古香吹下云头。”如珠好语,诵之飘飘欲仙。主人固擅词翰,自怡之余,写成《怡园词》1200多首,删存600首,刊成专集。词悉倚《望江南》调,每首第一句,都是怡园好,如咏螺髻亭云:“怡园好,古洞路弯环。螺髻小亭棕盖瓦,虹腰低彴柳扶栏,陟岛借藤攀。”其他如云:“怡园好,松下款书斋。海客看花留画去,山翁馈笋带泥来,踏破半弓苔。”“怡园好,树暗径微分。浅水平桥千柳罨,长廊短碣万花熏,藓迹绿成文。”诸如此类,可渭美不胜收。
艮庵的文孙鹤逸,名麟士,工山水,为吴中画苑祭酒。一时擅丹青的,如陆廉夫、吴昌硕、倪墨耕、金心兰等,常在园中挥毫作画,因此园中窗格书画,都出一时名手。鹤逸的哲嗣则扬,字公硕,渊源家学,也擅六法。我幼时读书草桥学舍,和公硕同学。公硕寡言笑,和我很谈得投契,常邀我到他园里去玩。这时园例不接纳游客,门禁很森严,非有人引导,不克问津桃源,我则时常进出,成为例外了。
在鹤逸生前,别居园的附近铁瓶巷,那是任道镕的旧宅。任字筱沅,宜兴人,道光拔贡,官至浙江巡抚。晚寓吴中,1905年逝世,这宅便为顾氏所有了。后来鹤逸公硕父子,又移居朱家院。抗战军兴,鹤逸已下世,敌机乱投炸弹,朱家院遭殃,公硕慌张极了,急不暇择,即躲在一只桌子下面,幸而弹片所及处,尚离数尺地步,倒塌下来的东西,压在桌面上,他却没有受伤,那真侥幸极了。既而他携带所有珍贵的书画文物,来到上海,卜居北京西路爱文坊。解放后,公硕一病不治,临卒,嘱他的夫人把书画文物,捐献给上海市博物馆。博物馆接受后,曾举行过云楼书画展,那过云楼便是艮庵当时怡园的一部分。艮庵富收藏,撰有《过云楼书画记》若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