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苏宁:人景并传,戈裕良和环秀山庄

张南垣和戈裕良,是清代的两位叠山高手,张南垣崇尚自然,他极力抨击由宋徽宗带头造成的崇尚太湖石之风,主张因地取材、以土为用,点缀数石使之全体飞动,苍然不群,是堆土石山的大师。稍晚后的戈裕良对叠石工艺贡献最大,他创造了钩带大小石块如造拱桥的堆叠手法,使之顶壁一气,“与真洞壑不少差”。环秀山庄就是他的代表作:一峰雄峙,于自然中见挺秀,水、阁,亭、廊,都为山而存,为山所用,绕山而行,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乃至深入洞腹,又仿佛置身于千岩万壑之中。

中国山水园林中叠石艺术中的三种流派逐渐形成了。狮子林是寺庙园,须考虑普度众生的审美情趣,以奇峰多变的外形取胜;张南垣既是石匠又是山水画家,所叠假山不求险、不求实,追求“墙外奇峰,断谷数石”,重在神似;戈裕良得山水之骨,主张师法自然,重在写实。粗细文野,智者仁者,各领风骚。

环秀山庄的大门过去曾经是明代宰相王鏊的祠堂,现在辟为苏州刺绣艺术博物馆,苏州刺绣名扬天下,千丝万针,柔情似水,和深藏内庭的隐隐青山,倒也是刚柔互济,相得益彰。

…………

▷环秀山庄

与其他园林不同,园中建筑都是为山而立,为山所设,高低错落,角度多变,全为饱看不同山形而建。厅、舫、亭、楼高低起伏,远近参差,使山外这些观赏点起了山形“步步移”的作用。山后矮坡上,有亭顶翼然微露,亭依山临水,旁侧有小崖石潭,取“素湍绿潭,四清倒影”之意,名“半潭秋水一房山”,在亭中看山,岩崖入画,周围树木清荫,苍枝虬干,绕有野趣。出亭北,沿石级下行,山溪低流,峰石参差,可到园北部的“补秋舫”,舫南临水。面阔三间,犹如舟楫,与池南大厅遥相呼应。邻山依池,后有小院,浓荫蔽日,怪石嵯峨,极为静恬。

“补秋舫”西面是秋山,临池石壁刻有“飞雪”两字,是“飞雪泉”遗址。涧有险巧步石,雨后瀑布奔流而下,进入池中和主山山腹。石壁占地很少。却洞壑涧崖毕备,构筑自成一体,与主山一主一从,一正一副,极富神韵,壁间有石磴道可登边楼,俯瞰全景。

与“飞雪泉”相对,水池中有一个极小的岛屿,岛上曲廊逶迤,画阁临风,恬静无华,建有一座小小的亭子,亭名“问泉”,背靠飞泉,面向青山,景观十分丰富,常使人倚槛凭坐,流连忘返。循亭西边进入长廊,可回到山池西南游览起点处,从侧面观赏山势,也十分生动和传神。

戈裕良叠造此山,运石似笔,挥洒自如,确有“园小则见其大,山小却显其深”的奥妙。既有其前人“张氏之山”浑然一体的气势,又有嘉道年间精雕细凿的心裁。可以说是我国现存假山当中难能可贵的“神品”。和戈裕良同时代,又同乡的著名诗人洪亮吉曾赠诗给他说:

奇石胸中百万堆,时时出乎见心裁。

错疑未判鸿蒙日,五岳经群位置来。

几乎把戈裕良与开天辟地的盘古并称,可见戈氏叠山艺术之精,影响之广。

可惜的是,山叠好后,园主孙均和戈裕良本人都没有替这山起一个得体的名字,一直到10年以后,园子已门汪氏宗族以后,才更名为“环秀山庄”,又名“颐园”。在咸丰、同治期间,厅堂又颇多颓毁。所幸假山未损,而此时,戈裕良也已谢世。

戈裕良的故去,标志着我国古典园林叠山艺术的最后终结。他所留下的作品,传世的也不多。环秀山庄假山,以出奇斗巧的立意、丘壑在胸的心机,作为他成功的代表作,堪称苏州园林中的无价瑰宝,将永久地享有“独步江南”之誉。

《青山赖君入园来——人景并传的戈裕良和环秀山庄》 NzKwn+S1LzCAxRgl6YNj5TXMrng1ncG1qTOf2yxBSlnSUNUXlh6ZTg6WdRPP35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