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光宣、张道德:回民一条街
——码坪头

“码坪头”一词最初是指月牙山与辅星山之间的厄子口,原来是草坪,拴马的地方,后来泛指从厄子口到清真寺一段。自市政建街后,这一地段叫“码坪街”,沿骆驼山西南形成,长约半华里,街路全由青石板铺成,南边民房依山而建,极富南方山城特色。

最早在此居住的都是回族同胞,为回民聚居点,后来虽有汉族人迁入,也只是三几户。到1959年七星公园扩建,码坪居民悉数搬迁时,回民仍占95%以上,故在桂林,这是一条远近闻名的回民街。如今这条街作为街名虽依旧存在,但它已不在原处。本文所记述的人和事是指旧时地址上的码坪头,当年那里所发生的事曾在桂林回族历史上,以至于在桂林市历史上都留下过回族这个特殊群体的历史痕迹。码坪街的形成可追溯到清朝初年的一段桂林回族历史。

早年居住在小东江穿山村、萝卜洲、望城岗一带的回民,其先辈系元世祖大军中属外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是元朝镇守广西占领桂林的部队,在小东江一带戍守屯垦,落籍当地,并在穿山东北麓建造清真寺。回民们按伊斯兰教教规沐浴诵经,每日朝礼,逢周五“主麻日”聚礼,有序地进行着各种关于民族的和宗教的活动。

明末崇祯年间,自清兵入关攻占桂林后,守城主将不了解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意义,认为清真寺内每日聚会有蓄意谋反之嫌,派兵捣毁清真寺,并杀害了马公骃阿訇和十余位乡老。后来,小东江一带的回民在一位广东籍盐商的资助下陆续迁至七星、月牙、辅星三山之间的谷地、骆驼山西南聚族而居,并在山前建造清真寺,形成其后的码坪回民街。穿山清真寺从此荒废。抗日战争前当地仍保存有“穆民古墓”13冢,逢开斋节城里教亲相约前往走坟。抗战期间政府将这片地划入国立汉民中学学校范围。

穿山小东江的回民先辈聚居码坪头后,生活虽贫困,但能艰苦创业,适时谋生。当时那里虽然荒芜,但有地可耕作,还可放牧。经三百余年的发展,在生产经营、生活方式上与附近农民和城市居民都不尽相同,形成独具特色的回民群居点。

由于码坪居民都是回民,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除生活上保持回民的饮食习惯外,反映其与周边环境显著区别的,一是清真寺的特殊作用。它除供穆斯林礼拜外,又是回民社会各种活动的中心,如婚丧礼仪、调解纠纷、聚议大事以及各种社会联系和交往的聚集场所。二是在生产上的特点是农牧兼营,农商兼顾。当时的码坪头既可在山上放羊,又有草地可以养牛,因此屠宰牛羊是码坪回民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从伊斯兰教教义来说,回民禁止食用未经诵真主之名而屠宰的动物,因此凡是回民聚居的地方都有人从事请阿訇“过刀”宰牛、羊的行业,码坪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让更多的回民经营屠宰业的条件。其中有专事屠宰牛羊批发的,也有以贩卖活牛羊为主要职业的,白永成(人称毛二爷)、白汉卿和白继骍(白老九)等就是专营贩牛生意的。码坪回民宰牛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谋生手段。屠宰的牛羊多数供应给桂林市市民。码坪人一大早挑起牛肉担子,进城走街串巷,沿途叫卖。另外,码坪还有专门从事养奶牛、送牛奶的行业,宋杏生便是这一行业的创办人之一。码坪回民生产上的另一特点是从事小吃。码坪回民的小吃在桂林市民中享有名气的品种有:松茂桂的“原汤米粉”,汤镇钧的“水籽花生”、厄子口海老三的“担子米粉”以及油香、蒸子糕等等。这些小吃不仅各具特色,且都有回族的特有风味,很受欢迎。从城里专程去码坪吃碗“担子米粉”的不乏其人。码坪回民手工业中的面条和小磨麻油也是远近闻名的。

由于码坪头地处桂林城东郊,东片各乡农民来桂林多经此进城,行人中除过往客商外,多数是进城卖菜、挑粪或贩运盐油杂货的农民、小商贩,他们进城时可在码坪歇脚,返回时还可顺路带点零星小吃回家敬奉老人或哄逗小孩。因而码坪居民不仅耕田种地,还摆摊开店,卖点针线百货、酱醋油盐一类的小商品。都是小本经营、农商兼顾。后来发展到有一定规模的,如白泰盛杂货店,只是一两家。

《昔日码坪头,一条回民街》 Vs3qhpalidWuMEvtP0TlsGOZdB1cOEFegtU+er9A+joDussRi+Ahj2DvrufULx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