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光宣:走入历史的圈门脚

如今圈门脚赖以得名的门楼虽已不存在,圈门脚作为地名现在也少用了,但它在老桂林人中,尤其在桂林回民中是小有名气的。它之所以有名,一是因为早年它是桂林以姓的主要聚居地,二是由于满清末年那里出了一位举人以景福(字鹤笙)。以鹤笙能诗善画,在八桂文人中颇有声望,同时他还是一位为人正直、热心公益的社会活动家。这就是“地以人扬名”的缘故了。

圈门脚之得名是由于在这条不长的街上相继屹立着好几座门楼,这些门楼都是跨街建筑,又都是以半圆形为门,因此给人的感觉是:这条街上的人都是在门楼脚下过日子。故而这段路被称为“圈门脚”。

圈门脚作为地名它没有准确的起点,但有确定的终点,终点叫“泰斗楼”。从西外街过甘桥(群众习惯称甘桥,应为“甘棠桥”,已毁),由甘桥西行,经东狱庙、八卦井(又名圣母池)、孝子坊、泰康门到泰斗楼。泰斗楼内称“圈门内”,出泰斗楼为“圈门外”。从圈门外再往西,一路有安庆楼、尊神庙、莫家街、五里圩、红庙等等。常说“圈门脚”系泛指从甘桥(脚)西到泰斗楼一段,其中又多指从东狱庙到泰斗楼。

圈门脚的跨街门楼当年多为防盗贼匪患而设,这些门楼中以泰康门和泰斗楼最气派,泰斗楼上还有小楼,供巡夜、打更的人居住。乱世年间有夜关门、晨开门的规矩。以鹤笙就住在泰斗楼内侧。楼上悬挂的“泰斗楼”大字横匾就是以鹤笙所题,可惜抗日战争期间匾与楼一同被焚。

圈门脚的居民为回汉杂居,汉族多,回族少,但因以鹤笙名气较大,所以回族影响大。它东临西外街,西接五里圩,地处城乡连接处,用小石板铺路,路两旁的房屋火门相对,有些大门前还设有“铺台”,是一般街市模样,但不成闹市,居民的谋生手段不像西外街靠手工业、小商贩,这里“以农为本”,居民不会手工艺,即便做点小买卖也不脱离农业。故称此处为“不城不乡”是十分贴切的。

以鹤笙的寓所占地面积大,房屋并排九开间三进,每进之间有大天井,中有月门相通,遇喜事宴宾客时,打开通门连成一气,气派非常。据说旧时来桂林任职或在外地做官回桂林省亲的头面人物,常到圈门脚拜访以鹤笙。

圈门脚有个东狱庙,庙区也用跨街门楼作界,界内房屋是庙产,也住人,属贫民区。庙区内与庙隔街相对有个不小的戏台,戏台前两侧是厢位看台,有身份的人就在这厢位看戏,平民百姓看戏则是在戏台前的平地上,或立或自带板凳,或席地而坐。平时百姓看戏的地坪是米市,每日从西路四乡八垌,如庙岭、猴山背等地农民进城卖米都汇集在这里。

来自城里的米商,有大宗收购者,有买去零售的商贩,也有贫苦人家来打零米度日的。午间时分是米市高潮,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热闹非常,两三个小时后集市自行散去,才又恢复平静。卖了米的乡下人就近买些煤油、食盐一类生活日用品回家,也有顺便带点糖饼之类零食回去讨老人、小孩的欢心。为适应这种需要,街上开了像以恒兴、马双兴这样几家杂货店,他们的经营对象是以“乡下人”为主,这里价格相宜,品种也适合农民的需要,因此生意“还算可以”。

圈门脚街上原先还有座庵堂和一个圣母池。早年庵堂有尼姑,她们给过往行人供茶水,因而庵堂得名“古茶庵”。抗日战争期间古茶庵毁于战火,尼姑散去,空留圣母池。圣母池原为古茶庵前供尼姑生活用水的一口井。据文献记载,明孝宗(1500年前后)弘治帝的孝穆皇太后早年被掳进京时曾路经此地,并在此取井水梳洗饮喝,孝宗继位后封该井为“圣母池”。井口用八块围石修成八角形,群众则按其形状叫“八角井”“八卦井”,今尚在,围石亦无损,但井中被泥石填塞。是桂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圈门脚虽以门楼而得名,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社会治安的稳定以及门楼年久崩败,已失去其原来防盗的作用,拆除后,圈门脚作为地名也逐渐少为人们使用了,现在所称的“东安街(路)”包括了更大的范围,圈门脚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地名,“圈门脚”虽已是历史名称,但它将永远载入桂林市的历史,尤其是桂林回族的史册中。

《桂林圈门脚》 LqsRU5Kcm3UVjUxZ7SUwGed44ljoogFY/puS00bqXGiizwFGqI3pkEV6s9WJsv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