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庚存:总督府的“前世今生”

总督府坐落于青岛欧人区的中心位置,坐北面南,背倚观海山,面朝青岛湾,正对一条不长但很重要的青岛路。青岛路东侧便是当年的青岛村,天后宫是当时仅存的中国传统建筑。青岛路西侧不远便是前海栈桥,而海关则在距桥不远处。总督府的位置可谓城市的中心位置,十分重要。

这座大楼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平面对称的手法,围绕十分明确的中轴线,建筑平面呈现出“凹”字形,对观海山南坡形成半环抱状。建筑立面形式为典型的古典对称设计手法,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三段分隔法,其中中部和四角呈突出状。

▷ 总督府

大楼主体高20米,分为5层,主层为二至三层,一、四、五层系辅助层,主辅层房间高度差别较大,其他条件也有较明显的区别。楼顶为折坡状,覆以半筒式红瓦,开启有弧状屋面窗。顶侧装设了低矮的铁栏,既用于装饰,又作避雷针,十分精巧,颇富匠心。大楼外墙采用青岛所产的花岗石为材料,墙体厚实坚固,内部以砖混结构为主,个别地方以钢木为支架,整体上显示了坚实严谨的德国建筑风貌。

建筑的正面即南侧结合地形坡度,顺等高线辟出一条弧状道路,呈东西走向,横在楼前,在楼前台阶旁两端与正式的宽阔道路相接,方便汽车通行。大门前有一组台阶,登临上台,便是入口处了。

大楼入口处为一拱券形大门,进门则是二层了。二层的门厅和三层的会议厅为主要大厅,很有气派。主要办公室均在二、三层朝阳的一侧。办公室明亮宽敞,门窗较大,各室均有敞亮的阳台。一般办公室除装有深色护墙板外,别无装饰,使人感到庄重朴实。走廊位于背阳一侧,背阳一侧没有办公室。

这座建筑极力表现统治者即大楼主人的权威,占据坐山面海的自然地势,以大楼为中心,衬托以多条道路,向周围辐射开去,既给人以高大威严之感,又显示出一种吸引控制之力。来到楼前,让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情。

办公楼前放射出沂水路、青岛路,此外还有日照路、湖南路、莒县路围在近前,交汇于楼前花园广场。这一带坐落着法院等机关和高级住宅,是一个权力中枢地带。

德占胶澳初期,总督在原清朝总兵衙门办公,直到1906年总督府竣工后,方搬迁入内办公。胶澳德军司令、海军军官汪然美隆、托尔柏尔是早期正式享用这座石头楼的总督。其后,瓦尔得克等也曾入驻此华美建筑。这些德国军官军衔很高,归德国政府海军部管辖,可见德国对这一海外殖民地的重视。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实行军事管制,守备军司令官成为青岛最高首脑,并掌管青岛海关和胶济铁路事宜。这里成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部办公大楼。1917年10月以后,日本侵青当局改行民政,但仍以司令官掌权,招牌更改,实质并无变化。这期间共有5名日本侵略分子登临过这座石头楼的首席宝座,攻陷青岛的日军将领神尾行三是首任青岛守备军司令。

北洋军阀于1922年12月接收青岛后,将青岛改称胶澳商埠。此后一段时间,如同北京中央政府上层的频繁更替,青岛地方首脑也是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往,在位时间均很短暂。先以山东省省长熊炳琦兼任胶澳商埠督办,后来接任督办、代理督办者有高恩洪、王翰章、温树德3人,王翰章在位时间竟不过10日。1925年7月,胶澳商埠公署改为胶澳商埠局,由在青岛政界多年的赵琪担任总办,仍受山东省政府管辖。这座石头楼先后又成为商埠公署、商埠局的办公大楼。

1928年4月,胶州湾易帜,接收专员陈中孚代表国民党政府入主青岛,其后吴思豫、马福祥、葛敬恩先后就任这一特别市代理市长或市长。1930年9月,胡若愚担任青岛市市长。他们在青任职时间都不长,在这座大楼中座位还没坐热便匆匆撤离了。“接收专员公署”“特别市政府”“市政府”先后成为这座大楼的称号。

1931年底,东北海军首领人物沈鸿烈依仗军事势力得以代理青岛市政府市长。次年1月,由南京政府正式委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自此至1937年底日军再度侵占青岛前夕弃守,沈鸿烈在位长达6年,是旧青岛任职时间较长的地方首脑,在青岛的影响也颇大,也是出入这座办公大楼时间最长的长官。

日伪时期,赵琪堕落为汉奸,1938年1月出任伪治安维持会会长。次年,他充当伪青岛特别市市长,历时4年。1943年,姚作宾继任青岛特别市市长。他们是在石头楼前台表演的小丑,实际上是日本侵略者任意操纵的傀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垄断受降权利。1945年8月18日,蒋介石任命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头目李先良为青岛市市长。李急切地由崂山进入市区,成为石头楼的新首领,任职至1948年8月。后由龚学遂继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半年,又由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秦德纯兼任青岛特别市市长。1949年5月,风雨飘摇中的国民党政府任命孙继丁为青岛特别市代理市长。实际上,秦、孙二人在这座石头楼里的宝座上没有坐稳几天,便随国民党在青岛统治的寿终正寝而仓皇离去。

总督府的建造凝聚了中国劳工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劳动。德国占领青岛后,世居此地的青岛村、会前村、杨家村等村落的中国群众失去土地、家园,流离失所,许多人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为德国人做工,还有周边各县的破产农民也加入了这支劳工队伍。为建筑总督府,他们操劳了几个年头。

这些中国劳工的境况十分悲惨。他们从事一整天繁重的劳动,只能得到两角五分钱的工资。仅有的这点微薄的收入,封建把头还要从中盘剥。他们还经常遭到监工的毒打,因伤病死亡的事屡见不鲜,仅搭脚手架过程中便摔死了十几人。为防止劳工反抗和逃跑,德国当局发布《订立充当跟役苦力告示》,声称:“华人凡充西人跟役或苦力以及各项工人者,如时常不按时操作,懒惰成性或不遵吩咐,或无故不辞而逃,以及唆使同伙逃逸,一经觉察,准其东主投报付按察司署核办,审实即罚半月薪酬或责打五十板之多,或监押至三礼拜之久。”这座大楼渗透着中国劳工的辛酸血泪。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这座办公大楼获得了新生,先后成为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所在地。

《青岛德国建筑总督府》 tQ7Fp76+1MFj7pMhfT4I5pvkgBo+c4rpV984fUc7opeVF91iiJ01w9jy5AO8pq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