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庚存:王统照引领青岛文坛

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字剑三,曾用名息庐、鸿蒙、恂如等,作家,青岛现代文艺运动的创始人。

王统照的母亲早年移居青岛,在北京任教的王统照时常来青岛探亲。1926年因母亲病逝,王统照奔丧来到青岛。处理完丧事以后,王统照感到青岛的自然条件很好,萌发了在这里定居的念头。1926年7月,王统照回北京,辞去了中国大学教授的职位。1927年4月举家迁到青岛观海二路49号,从此便定居在这里。

▷ 王统照

王统照的住处是一个独院,由他一家居住。院落位于靠着山的一侧,进门以后,经过石头台阶,上到一个平面,先是守门人居室和客厅三间。再经石阶上到又一个平面,这里为二层庭院。再经石阶才是主要房舍,这里的书斋、卧室都是曲尺型平房。他家院墙之外便是观海山巅,即观海山公园。

早期,这一带住的几乎都是权贵人家,房屋多是考究的小洋楼。王统照虽然能够进入这一区域,但家底太薄,只能盖这样一些比较简陋的平房,几乎是这一带质量最差的房舍。

王统照定居青岛以后写作了一些反映青岛社会生活的作品,如他的代表作《沉船》就是反映胶州湾海难事件的小说,还有反映在青岛的日本人绑架中国警察事件的小说《海浴之后》等,后编入小说集《号声》出版。

王统照的住所位置较高,视野开阔,他经常到山上的大型凉台观看城貌:“我正在靠山面海的凉台上向四方看去。稀稀疏疏的电灯光映着那些一堆一撮、高下错落的楼房,海边就在我们坐的楼下。银色的波涛有节奏似的撞着石堆作响。静静的海面只有不知哪国的军舰,静静地停泊着。黑暗中海面的胸衣慢慢地起落。在安闲平静中却包藏着什么中国、日本、农村、商业的重大问题……”王统照在观察,在思索。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时期王统照的作品都是在这处住所创作的。

中共青岛地下市委组织了青岛“左联”,王统照的弟子杜宇等是成员,“左联”领导人乔天华将王统照作为重点联络对象。在“左联”影响下,王统照创作了长篇小说《山雨》,这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1934年王统照出国,1935年回到青岛,1936年到上海,1945年春返回青岛。他回到青岛,因受到日本占领当局的威胁,没有回故居生活。他用化名王恂如在齐东路赁房居住了一段时间。日本投降后,回到观海二路的旧宅。这时,已是家徒四壁,房舍早被洗劫一空,连屋里的地板也被撬得面目全非,只有院子里的两棵榆树依然苍劲挺拔。

王统照的住处是青岛文化人乐于集会的地方。30年代,闻一多、老舍等常进出这里。“左联”同志也经常到这里议论创作问题。文学青年臧克家、王亚平等更是乐于上门请教。这里还接待过外地的登门造访者,如俞平伯、朱自清等知名作家、学者。这里成为青岛新文学运动的处女地。作家吴伯箫回忆道:“观海二路的书斋里,同你送走过多少度无限好的夕阳,迎接过多少回山上、山下的万家灯火。”

1946年夏,王统照受聘为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他坚决反对国民党当局迫害和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行径,被当局解聘。

《王统照故居》 3BII1Y6IdJ2CZzwezj/Yho7ciUsCPefTCnsC49CTunNbhnDXeuGOHGNpcd6jUR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