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曲海波:《胶州报》,最早的民营周报

在青岛100多年的报业发展史上,由中国人自己经营创办最早的一家中文报纸,是1901年2月由朱淇创办的《胶州报》。它作为青岛最早的一家民营周报,对当时处于德国侵略者占领和清王朝末年统治双重体制下的青岛,向民众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该报也是山东省出版最早的报纸之一。

朱淇(1858—1931),广东南海人,朱次琦之侄。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为是其入室弟子。朱淇在光绪三年(1877)考中秀才后,不久就放弃举业,专习经史。后结识康有为和孙中山,并加入了孙中山发起组织的“兴中会”。1896年朱淇在广州创办《岭南旬报》和《岭海日报》。1898年《岭南旬报》停刊,《岭海日报》也由报人胡汉民、陈鹿眉接办。之后,他又让他的侄子朱通儒在广州创办《东华报》,同时又授命他的学生张学璟在香港创办《通报》,两报都由朱淇主持把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901年2月,朱淇在青岛的飞芝喜街(现今中山路南端右侧)创办《胶州报》。

1903年5月起,《胶州报》被清政府收买,由山东巡抚周馥派候补道朱钟琪主持报社事务。同年,报社迁至胶州路,先后由当时青岛的德文书局、德华书局、福昌书局承印。《胶州报》从第89号起,在报头上加印交叉放置的清廷三角龙旗和德国的三色旗,用“大清光绪”和“大德公历”两种年号名称。

1904年,朱淇离青后在北京又集资创办《北京报》,假德商名义出版。《北京报》至1907年改名为《北京日报》。朱淇在北京官场朋友甚多,联系广泛,曾任当时北京商务官报总办。1908年北京报业公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后曾任中国报界促进会主席等职。1915年,朱淇拒绝袁世凯拉拢,闭门修道,不问政事。1921年朱淇购得由颜惠庆创办的英文报纸《北京日报》(Peking Daily News;一说1909年由朱淇创办),任社长。1931年11月15日朱淇病逝于北京。

《胶州报》每星期四(后改为星期一)出版,是八开书页式八页结构,铅印,文言体,竖排,无标点。在每期出版的《胶州报》各页中,分别辟有专栏是:(一)各国新闻,转载当时《文汇报》《字林报》等中国大报纸报道的新闻;(二)山东新闻;(三)本埠新闻;(四)各省新闻;(五)北京新闻(主要是当时北京清廷谕旨,有关朝廷召见、任免各省官员的情况通报);(六)译件代论(有译自英国路透社、韩国京城的新闻消息等等);(七)德国新闻(主要是报道德皇的活动情况及德国政府议会的会议情况);(八)广告专版。

《胶州报》通常在第一页都开辟“本馆告白”小专栏,内容是对《胶州报》的简介,告白内容是:“(一)本报每逢礼拜二出版一次。(二)凡订购一年者宜先付报资半年。(三)本馆报费本埠每年收银一元三角,山东各内地每年收费大钱一千五百文。(四)本埠报纸每张零售收大钱二十五文。(五)本馆代登告白(广告),以五十字起算,宜先付刊资。”

《胶州报》作为当时青岛很有影响的报纸,特别显著的是重视刊登言论文章,特辟“论说”专栏,这在当时足以说明朱淇的办报思想和理念的超前性。如1903年2—6月间出版的《胶州报》上的“论说”专栏,曾分别刊载署名“广州李承恩稿”的文章:《论山东时局之可虑,亟宜设法补救》和《论西伯利亚铁路告成与中国之关系》。作为《胶州报》主编的朱淇曾经在“论说”专栏里先后刊载了他自己执笔的文章,如《论中外政治本原之异》《读左传》等,把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溶于文章中。

《历史上的青岛老报纸》 Wf755ZP9ICHNGQJBxneFF7nevy2X0PmKG6uUfIPpzeXzU1HZVEd6iezu8c2fT0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