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魏仲云:冯玉祥故居
——抗倭楼

冯玉祥将军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一直寓居重庆。1937年11月初到重庆,曾在上清寺康庄暂住,后迁至歌乐山赴集路租民房居住。为避空袭,1939年5月迁到巴县农村虎溪白鹤村佃房居住,始终没有一处安定的寓所。为能有个安居的住所,冯将军率副官于1943年初来到西郊乡下寻觅地点自建寓所。一天下午走到歇台子罗汉沟的山坡上,见到岩坡上一块空地很适合,就买下这块荒山坡地,因陋就简地盖了一楼一底的楼房,同家眷和侍从人员在罗汉沟定居下来。为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给新居命名“抗倭楼”。在这里一直居住到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5月离开重庆。

冯玉祥旧居

冯玉祥将军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实际是个空头衔。因不愿与那些苟且偷安的官僚为伍,从上清寺公馆“康庄”迁出,到远离市区的乡下租房居住。来“抗倭楼”定居前,在巴县白鹤村曾出高价买了张海南的旧宅院。未料到房主的80岁高龄老母舍不得祖传的老宅,坐了滑竿来到老宅跪在堂屋神龛前,痛哭不起说卖祖宗留下的老宅,对不起祖宗和子孙。冯将军被老人伤心的痛哭而感动,当即决定:改买为租,不仅不要他退押金,租金再加200元。对老人说:“房产还是你的,宅外田租你照收,你老放心了吧。”老太太破涕为笑,道谢而去。此事当年在重庆民间传为佳话。为长久之计,冯将军还是退还了白鹤村房子,到歇台子山坡购地自建了这座楼。楼房内陈设简陋,最贵重的物品是西北军马鸿逵送他的那条西北地毯。他舍不得踩在脚下,将地毯挂在墙上做装饰品。歇台子旧居附近的一些老人至今述说冯将军戴着老花眼镜坐在院子里挑糙米里的谷粒,以及为了节省开支,带领随从人员在宅院后面的空地上开荒种菜的事。

冯玉祥为抗日救亡日夜操劳,四处奔走,向城乡民众宣讲御侮救国的道理;亲自主持和发动“抗日献金”运动。他经常外出,运用他大半生带兵的军事知识和经验,到川东各地去督练新兵,在沙坪坝培训新编三十六军的军官。他还在“抗倭楼”里奋笔疾书,写下不少著名的“丘八诗”和抗日救亡的演说词、抗日歌词。

当地老农民至今仍怀念这位“盛名传妇孺”的冯将军,摆谈起他在1944年,自告奋勇担任歇台村村长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故事。当时附近邻居多是贫苦的佃农,与他经常往来,和睦相处,一起度过那艰难的岁月。冯玉祥将军在重庆有几处旧居都是临时性的租房,只有抗倭楼居住得较久,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冯将军在陪都的一些重要活动,所写的著名“丘八诗”和对外广播的演说稿都是在这里撰写的。在这里,他接待过董必武、周恩来和不少陪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这里留下不少近代史上名人的足迹。

抗倭楼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茂密,景色宜人,至今楼侧石壁上仍留下冯将军当年题写的两处摩崖题刻。原楼院中,立有一块石碑,是冯将军在这山坡寻址建房时写的一首珍惜农田的诗:

盖房为何在坡头,怕占良田民心忧。

此心又有谁知道,不知我心乐悠悠。

《冯玉祥故居——抗倭楼》 YJI/WKucoP6Z0bdKfarzg/UkUtrcWOOtOyccsGppKAKKFjr21G4O8+eJ2KDgbHd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