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张炳鑫:同仁堂失火,片瓦无存

据我所知,创办同仁堂的乐尊育的祖先为浙江绍兴人,原姓岳。乐尊育于明朝末年来京,以串铃行医(走街串巷看点小病)带卖药材(如肉桂、厚朴等),每次来京时均住在大栅栏的一个客栈(同仁堂旧址)。客栈主人姓乐,山西人,仅老夫妇二人,他们以招待来往贩卖药材的客商为主,收取一定的佣金。岳某来往居住此处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与乐老夫妇相处很好,乐老夫妇对岳某亦很信任。清初某年,乐老夫妇回山西探亲,乃将店铺委托岳某代为照料。以后老夫妇杳无音信,因此岳某即改姓乐,继承了这个客栈,取名同仁堂。康熙己酉年(1669年),同仁堂由行商改为坐商兼带行医,这一年就成了同仁堂正式创立的年代。

我的祖先世居浙江鄞县,原姓程,与同仁堂乐姓有远亲关系。清初程家有人来京,投靠其表叔张清一处。张清一在清宫御药房当差为领班,因无儿女,即收我祖先程某为义子,令其改姓张,取名世基。后来张世基承袭了御药房领班的职务,每年代收代购送往宫中的药品。当时供奉药品用的是育宁堂药店的名义(原址在今大栅栏妇女服装店处)。以后张世基的女儿嫁给乐尊育的孙子乐礼,两家结为亲家,关系密切。

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仁堂失火,烧得片瓦无存。在此之前,乐礼因病故去。失火之后,乐礼的长子又故去,只剩下张世基的女儿乐张氏和她的幼子。为了维持同仁堂这块招牌,也为了接济自己的闺女和外孙,张世基得到官府的很大支持,招商承办同仁堂。他自出资本两万两银子,重新修建了同仁堂。当时有九门提督的告示,内容大致是:同仁堂由张世基出资二万两银子重新修建,将残存药料及房地基折价,除去年终股息外,每月由张姓给××钱作为乐姓孀孤的赡养费。今后同仁堂的一切财产及经营,与乐姓无关,其他闲杂人等,不许骚扰滋事。

由于张世基在御药房供职,每年有一万二千两银子的薪俸,给宫中代购药品,还能拿到一些回扣,因此,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御药房,对同仁堂并不重视。后来,张世基的后代将股本陆续卖与他姓。至道光十四年同仁堂第二次失火前,同仁堂又一次招股时,张姓占三股半,乐姓占二股,另召十二股;有外馆(做外蒙古贸易)金姓和沈姓,还有金张姓(因制金银首饰而名)等。

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仁堂第二次着火,张姓又奏请宫中预支药银四万两,重新修建同仁堂。这时,张姓尚存股金一股半,乐姓有一股。后来,其他的几股逐渐折损,由乐姓收买,于是乐姓即占优势。

《“同仁堂”乐家老铺》 P0Q5Z3uL9yftMfHe+aQ4wB6B65prvoM+wJjBSxaSx7qgjHiyHnsIAjttYQZg+A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