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的创办人陈发光,原籍江西清江府临江县,是卖膏丹丸散的挑担子药贩,自己也略识医理。清乾隆五年,江西发生旱灾,陈发光被迫拋弃家人,到外地谋求生活,跋涉数千里,辗转来到成都,终日串街走巷,卖药为生。当时街坊虽有药铺,但膏丹丸散售价较廉,服用方便,深受劳苦大众的欢迎。因此陈发光的生意很好,慢慢积攒了一些钱,就在原湖广馆街口(现东风路二段)一片空地上搭棚摆摊卖药。他随身带有秘方,白天卖药,晚上将药材精细研末,按方配制。对于病人服药后反应,特别留心了解,发现问题,就近向老医生请教,千方百计提高药效。同时对于四季时令病症,细心掌握,配料选材,特别认真。故所售药品都能当令而且对症,营业因而兴旺起来。
封建时代做生意买卖,都要讲口岸。生意做开了,这个地点就成了口岸。陈发光就将湖广馆街口的地皮买下,修成铺房,门前挂上“同仁堂”的招牌,店内悬挂了一道“同仁老铺”的金匾,这是前清大商家的气派。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四月二十八,同仁堂药铺就在此地正式开张,陈发光当了掌柜,接着又娶了一房妻室“安家立业”。以后陈发光曾三次回江西,沿途广泛征集药方。江西妻室亡故后,他将儿女都接到成都照料生意。
《连绵200年的成都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