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军统概况

关于“军统”的沿革、演变以及组织、人事等,我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中,有过较详的叙述。该文最初发表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二辑上。1962年,北京群众出版社将该文与我写的《保密局内幕》合并成单行本,作为内部刊物,印刷了两版。1980年,文史资料出版社又将《我所知道的戴笠》与文强同志写的《戴笠其人》合并为《戴笠其人》一书公开发行了两版。本书原准备把《我所知道的戴笠》也安排进去,因鉴于该文前后印行过多次,便决定不再加在《军统内幕》中。为了让没有看到过《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文的读者,对“军统”这个特务组织的简单情况能有所了解,故特增加这一章,以便能在读到其他有关的篇章时,能够衔接得起来。

“军统”的全称是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为“军统”。

“军统”的前身,为蒋介石法西斯统治集团“中华复兴社”(简称“复兴社”,也有人叫它为“蓝衣社”)的特务处。

特务处的前身则为军事委员会密查组。它是由戴笠、张炎元、徐亮、马策、胡天秋、郑锡麟等十人开始搞起来的,在军统内部称它为“十人团”。

1932年3月初,复兴社成立(对内也称为“力行社”)。由蒋介石兼社长,下设中央常委干事会,有干事九人:贺衷寒、酆悌、滕杰、周复、康泽、桂永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候补干事三人:侯志明、赵范生、戴笠。

该社有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由戴笠任特务处处长,郑介民任副处长。特务处于1932年4月1日成立,设有书记室,由唐纵任书记(以后称书记长),下设四个科,先后由张炎元、徐亮、梁干乔、杨继荣、徐业道等任过科长。该处成立时,已由密查组的十多个人发展成为100多人,以后逐渐发展到近千人。

由于复兴社特务处是一个秘密组织,不便公开捕人、杀人。1932年9月间,蒋介石又派戴笠兼任由CC集团头子陈立夫主持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使之便于公开搞特务活动。这个由陈立夫任局长的军统局,是一个大杂烩,第一处处长徐恩曾,是国民党的党务调查处处长,也是利用军委会的招牌来作掩护的,不同于戴笠以后主持的军统局。

1934年7月间,蒋介石免去军委会南昌行营调查课课长邓文仪职务后,命令戴笠兼任该课课长,将该课内外勤特务并入戴笠的特务处。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1938年3月2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珞珈山开会。这个时候,虽然国民党统率的军队,已从上海、南京败退了下来,但蒋介石还要积极加强对人民的特务统治。在这次大会上,他提出了增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以徐恩曾为局长,原由陈立夫任局长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则全部交给戴笠。由于戴不仅在国民党内的资历太浅,而且在黄埔学生中的期别也低(第六期),蒋介石想要超升他,又怕别的部下不服气,只好叫他任副局长,负实际责任,而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军统局局长。所以历任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的贺耀组、钱大钧、林蔚,都兼军统局局长。这些人也了解蒋介石的意图,更懂得戴笠的为人,所以这些局长从不过问军统局的工作和人事、经费等,全部由戴笠一手包办,直接对蒋介石负责。每年4月1日,军统举行“四一大会”,纪念1932年特务处成立而召开庆祝大会与工作会议时,兼局长才去讲一次话,听听戴笠的工作报告。戴笠脑子里也根本不重视这个局长,一般外勤特务更不知道还有个什么局长,都只知道戴笠是他们唯一的老板。

戴笠刚把军统局接收下来时,特务处时期的副处长郑介民,只好安排为该局主任秘书,等于特务处时期的书记长,原有的情报、行动、司法、电讯、总务等科也改成了处。从武汉撤退到重庆后,组织越来越大。1942年,我调该局总务处处长时,情报处由一个变成了两个,第一处专管军事情报,第二处管党政情报,第三处仍为行动处,第四处还是电讯处,第五处则是由司法科扩充的,第六处是人事室改成的,会计室则改为第七处,总务科扩充为第八处。

除这八大处外,不久,训练科也改成了训练处,行动处的稽警科也变成了警务处,几个专负责布置沦陷地区工作的单位,则合并成为布置处。

此外还有一个设计委员会、一个惩戒委员会、一个考核委员会、一个策反委员会,抗战刚胜利又成立了一个财产清理委员会。

与处相同的组织计有:由张国焘主持的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一个专门研究杀人放火与破坏及制造毒药等的特种技术研究室,以及由经济情报科扩充的经济研究室,还有一个主管文娱活动的中山室。

后来连译电科也升格成了机要组,文书科成了文书组,武装特务队也由大队变成总队,后又改成特务团,汽车队也成了大队。

总之,戴笠认为特务越多越好,组织越大越好,各种名称的特务训练班有40多个,内勤工作的特务有1400多人,都集中在重庆罗家湾军统局局本部和磁器口乡下办事处。内勤和外勤最多时近5万名,除在国内设区、站、组和爆破、破坏、行动等总队、大队等外,在国外许多地方都设立了站和组及通讯员。

当时每一个外勤特务都有几个到几十个运用人员,全部算起来为数就太多了。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的飞机撞在南京附近的江宁县板桥镇戴山,全机人员被摔死后,蒋介石指派郑介民为军统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由于军统特务大大超过了原有的编制,开支更超过规定的经费不知多少倍,郑介民和毛人凤都认为无法维持那样一个庞大组织,决定缩编裁员,过去戴笠只准进不准出的规定才被打破。

1946年夏天,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军统局这块臭招牌也随之改为国防部保密局,本书中有一章是专写这个局的,这里就不多谈了。 exowYW2vIVVIi+nVAhRHfz3UXHk8DY/08CF3W1593RuNdUW/oU/Pu8Y9nXzV7o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