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为什么要写成一本访谈录

此前我出版的《多层迷走神经理论》 一书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科学基础进行了归档,向临床医生等专业人士提供了多层迷走神经这个新视角,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提供了新的概念和见解,并强调了心理体验和身体表现之间的重要联系。这本书收录了许多发表在科学期刊和学术书籍上的修订论文,方便人们从大量专业文献中找到需要的内容,但它的受众是科学家,所以写得相对晦涩难懂。因此,我很高兴这本书从晦涩的科学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毕竟,学术出版物在亚马逊一类的公共门户网站上的发行量有限,而且售价往往不低。

我写这本书本来是为了将构建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体系的文献进行归档汇编,出版后的情况却出乎我的意料。这本书很畅销,受到了许多不同领域专业人士的欢迎,并被译成了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它激发了人们对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兴趣,也让我得以受邀到许多国家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并参加了许多网络研讨会。伴随着对这一理论的兴趣,临床医生和来访者希望这个理论更容易理解。很多人告诉我这本书读起来太晦涩难懂,而我的演讲则通俗很多。我通常这样回答他们:我演讲的目的是沟通交流,而在学术写作时,我的目的是在科学出版物的框架之内展示数据和思想,所以有那样不同的效果。

在过去的几年里,经过许多临床医生的提醒,我意识到我有责任将理论中难懂的内容解构成一种易于理解的书面形式。因此,本书应运而生。我通过回顾一些访谈记录来完成这一解构过程,但因为这些访谈是由临床医生进行的,所以我回答的重点一般都在理论的临床应用方面。

本书开头有一个介绍性章节,后面还有一份术语列表,前者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科学和科研环境,后者可以让读者们熟悉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构造和基本概念。访谈的内容也经过了编辑,以提高完整度和清晰度。访谈的形式提供了一种自然、放松的方式,让读者了解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相关临床特征,帮助临床医生了解神经系统如何适应挑战,帮助心理治疗师制订治疗策略、通过社交互动恢复生物行为的调节能力。这些记录经过了精简,以减少冗余并保证讨论重点突出;相对地,我拓展细化了一些回答。读者会注意到,有些主题并没有因重复而被删除,反而在不同访谈中进行了讨论,这是因为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重新讨论,提供了扩大其现实意义和提高临床价值的机会。

为什么要关注我们对安全感的追求

与临床领域的接触,促使我努力用更容易理解的形式来传达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创新和价值所在。我的讨论集中在自主神经系统如何通过调节来有效表达不同类别的适应性行为(adaptive behavior)。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强调,我们可以根据人类的演化历史理解促进社交行为的神经回路和促进两类防御策略的神经回路。这两类防御策略就是与“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相关的动员化(mobilization)策略和与“躲藏或假死”(hide or feigning death)反应相关的非动员化(immobilization)策略。在系统发育过程中,最新近的哺乳动物演化出了一种促进社交行为的脸—心联系回路,而脸部和头部横纹肌的神经调节在神经生理学上是与心脏的神经调节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脸—心联系为人类等哺乳动物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参与系统(social engagement system),该系统通过自主神经调节的面部表情和发声来侦测以及向同物种个体传达“安全”信号。在这一理论模型中,我们看、听和发声的方式表达着我们是否安全可靠近。

最近,在一次线上研讨会的访谈之后,我的听众们在博客上发表了一些评论,这些评论使我意识到他们是在用一种超越科学复杂性的方式理解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作为科学家,多年来我秉承严谨务实的原则,习惯了撰写科学论文,但我发现,研讨会上轻松随兴的交谈也是一种传达理论精髓的方式,而且有效又简洁易懂。听众们从一小时的访谈中得出的信息很简单:对安全感的追求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在写作本书时,我希望强调安全感在疗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角度来说,安全感的缺乏是引发身心疾病的核心生物行为学因素。我真诚地希望我们能进一步理解我们对安全感的需要,由此在社会、教育和临床方面催生新的思想和行事方案,使我们在邀请他人共同调节(co-regulate)以寻求安全感时更加顺利。 yAtQx3+CJvZQQMj3GR/kAV90yku5SlufEDl7fxRLMJtmDafprKRegDJHPJIZFo7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