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真实的中美合作所

抗战结束后,曾经跟军统合作过的各个“合作所”撤离中国,包括“中苏情报合作所”、“中英特种技术合作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等。在这些合作社里,最为著名的就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

在当年曾经红极一时的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中美合作所”臭名昭著,因为专门迫害政治犯的白公馆、渣滓洞就是“中美合作所”指导的集中营。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情节,徐鹏飞在审讯江姐时恶狠狠地说:“别忘了,这里是中美合作所!真想尝尝中美合作所的几十套刑法?”

然而事实上,本书在创作过程中,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却发现,真实的“中美合作所”,并不是文艺作品里那个“美国特务指挥国民党特务如何监视、拘禁和屠杀中国人民的训练所和司令台”。而渣滓洞和白公馆,也并非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本身,更不是“一个举世罕见、骇人听闻的人间魔窟”。

这些判断,绝非笔者妄自猜测,真正揭开这个秘密的,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他根据长期的研究和调查,终于定论:“作为二战期间中美两国建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中美合作所抗日有功,但长期以来它却成了‘美蒋罪行’的代名词,被不断妖魔化,造成了历史的误会。”厉华经过研究发现,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产物,中美合作所并非“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集中营”,它与军统集中营并无任何的直接联系。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真实的中美合作所。

中美合作所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下,中美合作所,全称“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共同创建的用于训练特工的场所。中美合作所成立的目的,是为了中美两国共同对日作战。

中美合作所的成立,源于1941年12月初的珍珠港事件,当时,中国特务机关破译出日本海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随即将这一情报告知美军。珍珠港事件后,美军深刻意识到战略情报的重要性,于是,派驻重庆大使馆的武官迪帕斯与军统接触,以寻求情报搜集的合作。

1942年初,在美国华盛顿大饭店,美国海军金上将、李威廉上校和梅乐斯少校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肖勃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肖勃代表军统局负责人戴笠表示:军统局可以为美军在中国提供各种方便;希望美国海军帮助军统局训练游击特工人员和提供武器装备、特工器材、军需物品。

梅乐斯根据双方会谈内容拟定了《友谊合作计划》的方案,规定:“美国提供给国民党军统局技术、器材、械弹、军用物资;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人员给美国海军,在中国沿海地区和被日军攻占地区,建立水雷爆破站、气象情报站、情报侦察站、电讯情报侦译站、行动爆破站。……”

根据这一合作计划,1942年5月,梅乐斯来到中国,首次会晤了军统局局长戴笠。1942年秋,梅乐斯率美国海军特工第二次访华,正式开始与军统进行情报合作。1942年冬,梅乐斯和戴笠共同筹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就中美情报业务进行合作,中方由军统局代表,美方由海军部情报署代表。

双方还共同拟定了《中美合作所协定》,该协定于1943年4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字。中方派外交部长宋子文代表签字,美方派海军部长诺克斯代表签字。

这就是中美合作所建立的过程。

1943年7月4日,中美合作所建立,选址在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该所直接隶属中美两国最高军事统帅部,由戴笠任主任,梅乐斯任副主任。

从1943年7月4日中美合作所建立后,先后成立了秘书室、军事组、情报组、气象组、特警组、侦译组、心理作战组等内部机构,最多时全所人员高达6000多人。

按《中美合作所协定》规定:“中美合作所系因对日作战而成立,如战争结束应立即宣告结束。”此后,中美合作所一直从事培训和装备戴笠领导的军统部队,运作其下属的情报站,展开对日游击战,直到1945 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解散战略情报局的中美合作所,要求其在10月1日前停止全部活动。

1945年9月29日,梅乐斯被两名美军医生以神经衰弱症的名义强行送回美国。10月11日,在歌乐山下的军统局大礼堂内,军统局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宣告中美合作所结束。美方人员分批回国。1946 年10 月,美方最后一名人员离开中国。

根据原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馆长,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厉华调查核实,中美合作所在抗日战争中的确发挥了不少作用,仅1944年6月到1945年6月这一年的时间里,中美合作所指挥的部队就击毙了2.3万名日军,击伤了9000余名日军士兵,俘虏了300余名日军士兵,摧毁了日军84辆机车、141艘船舰和97个军需库。

就连当年曾以美国战略情报局雇员身份在重庆与梅乐斯共过事的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都这样说:“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于,当1945年国共内战爆发时,它把美援全部用在了国民党一边。这就在客观上意味着美国‘过早地’正式加入了反对中共的活动。这为中国共产党所深恶痛绝,并完全有正当理由把它看作是美国帝国主义的不义行为。”

于是,在中美合作所撤销后,在其原址及其附近发生的监禁、虐待和屠杀政治犯的罪恶行径,就都被一股脑地堆到了中美合作所的头上,实际上,当时中美合作所已经撤离。

当时,在中美合作所附近,有广为人知的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然而,他们和中美合作所并不是一回事。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杨森部下师长白驹的乡间别墅,1939年冬由军统局用作临时看守所。当中美合作所建立时,白公馆看守所奉命将人犯迁往渣滓洞,白公馆房屋则让给美方人员作为住所,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回国后,白公馆才又恢复关押政治犯的职能,并在军统局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后,改名为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这时,白公馆才开始关押国民党当局认为是“要犯”的较高级别的政治犯。

而渣滓洞监狱,在1946年底,犯人们迁回白公馆后,曾一度关闭,1947年底又重新开张,改称重庆行辕第二看守所,主要关押在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抓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

根据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原编研室人员邓又平在《简析“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一文中列举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年被国民党当局对关押在歌乐山下的政治犯的屠杀,全都发生于中美合作所撤销之后。迄今为止,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档案室中,“找不出一份是由中美合作所签发的逮捕、屠杀革命志士的文件,也没有一份材料中提及过,说是美国人亲自参加了这些活动”。

而重庆文史学家、《红岩春秋》原主编何蜀也曾经发表文章论及此事,认为中美合作所与“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并无关系。

总体来说,中美合作所,为抗日还是做了不少的贡献的,中美合作所和军统联手,破译了不少日军密码,中美合作所中的军统局人员,在抗日战争中,在电讯侦测和密码破译方面确有功劳。并且,中美合作所还建立了若干气象工作站、观测哨等,这些气象情报“成为美国太平洋舰队和在中国沿海的美潜艇攻击敌海军的唯一情报来源”。除此之外,中美合作所还在各地陆续开办了一系列的训练班,如特种警察训练班、助教人员训练班、军事情报训练班、气象情报训练班、战地医务人员训练班、爆破训练班等等,为中国训练了5万到10万人的现代化武装对日游击作战部队,中美合作所还在重庆、湖南南岳、河南临汝、安徽雄村、绥远陕坝、福建建瓯等地建立了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

除去军事行动,中美合作所还进行了对日心理战、对日经济战。在1945 年9月13日,美国海军在一次官方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披露了一个“保守得最好的军事秘密”,即中美合作所,称它在美国太平洋舰队彻底打击日军占领的岛屿、日本海军及整个日本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部分内容引自2011年6月20日《时代周报》《中美合作所的真相》一文) oCdU17bdG0ATiLFNbA876WRyi7obXHVrGCkQo941Rza9jYu9OPNUtE/XZFTP72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