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美合作所外语人员训练班

中美合作所外语人员训练班于 1942年底开办,班主任由戴笠兼任,副主任为戴颂仪,教务组长为汤吉禾,政训组长为丁文安。中美合作所外语人员训练班设在重庆市内赣江街万寿宫内。外语人员培训班从1942年年底开办到1944年初结束,一共办了三期,每期学生约为100人左右,每期训练时间为3个月。

每期中美合作所外语人员训练班学生结业,都由军统局人事部门派人,会同中美合作所美方教官一起进行考核,凡能胜任翻译工作的,大都派到中美合作所工作,也有一部分派到军统局的各部门和各公开的特务机关工作。

这个班办到第三期后,因为招生不易,办不下去,而中美合作所正在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戴笠就同外事局商量,在外事局所办的“译员训练班”中调拨了一批译员到中美合作所外语人员训练班。这批译员是由教育部从各大学将毕业的英文系和英文程度好的学生中征调的,因为外事局局长何浩若与戴笠同是复兴社的要员,所以何浩若很大方地拨调了100名译员给戴笠。

因为当时重庆市万寿宫的外语班已经结束,所以这100名译员于1944年6月,到位于重庆郊区的军统局乡下办事处学习,也就是位于缫丝厂的中美合作所学习。戴笠原计划将他们作为外边语人员训练班的第四期毕业生,分配到中美合作所工作,然而,这些原本被隐瞒了工作单位和工作性质的译员,在进入中美合作所后,对从事特务工作非常抵触。

最后,为了让这100名译员安心工作,戴笠对这些人进行了集中讲话。

据军统局训练处处长、保密局设计委员郑锡麟在解放后,于1971年提交给中国共产党的悔过资料记载,当时,戴笠是这样“教导”这些译员的:

“现在是抗日的紧要关头,盟军帮我们作战,需要有人当翻译,国家按照总动员令征调你们服军役,如果不服从,就是违背国法,破坏抗战,是要依法惩办的。我们的工作是蒋委员长亲自领导的,是国家最机要的工作,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有的,委员长相信你们有爱国的热忱,有高等的文化,才特别调你们到这里来工作,来了就得服从分派。”

“我们只是希望你们替这里的盟军人员做些翻译联络工作,也是和在外事局一样,并不要你们做我们的其他工作,如果你们愿意参加我们的工作,我们是很欢迎的。到了抗战胜利后,你们还可以继续学业,或者你们自己去选择职业和工作。”

“我们这里是和美国政府直接发生关系的,等到战事结束了,你们当翻译的年青人,可以保送到美国去留学。”

在戴笠的软硬兼施下,这些译员终于不再抵触,在通过了中美合作所主任秘书潘其武主持的统一考核后,被分派到中美合作所的各个部门去工作。 dt06Q/xCFA6fdAOWY0Vp+wsz6zJ1gco/bWgMOAwziwjbQWTmUbVhFkAE2T6xjKa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