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曾经在纽约市一座办公大楼里有一个残疾人,他的工作就负责开货物电梯,因为他的左手齐腕被砍断了,所以这份工作对于他还是算可以的。不过有一天,别人问他会不会因为残缺了一只手而常常难过,他说:“不会的,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哦,对了,我只有在要那针给自己缝补衣服时,才会想起自己的右手少了个伙伴。”

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矗立有一座有着五百年历史的老教堂,在它的剥落的墙壁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因此,要勇于接受这些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惟有坦然接受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人生中无可避免的痛苦、失败、残缺都转变成创造成功、缔造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我们强忍着悲伤痛苦,但这并不是说,在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应该极力忍耐接受,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在失败面前,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但如果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就请不要再“左顾右盼,无事自忧”了。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利用这些情感和精力去创造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者中间选择其一,你可以面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风雨,弯下自己的身子,你也可以自不量力地去抵抗而被摧折。

在一座教堂里有个看门人,他看到耶稣每天要应付很多人悲苦的请求,觉得于心不忍,所以希望分担一下耶稣的辛苦。意外地,耶稣答应了他:“好啊!咱俩换个位置,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单身有件事切记,在台上,不管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对下面的人说一句话。”这位看门人认为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并且遵守约定,旁观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的很合理,有的听起来根本不靠谱。但无论如何,看门人都紧闭嘴巴,绝不开口。

有一天来了一位衣着华丽的富商,这富商祈祷完后,离开了教堂,遗留下手边的袋子。看门人看在眼里,真想下去呼喊这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没一会儿,进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竟,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捡了他钱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足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却道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常识:我们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要端正这样的想法: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感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对必然之事,要轻快地加以承受。”这句话从耶稣诞生前399年就流传开去了。在这个患得患失的时代,今天的我们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 Gh8a88lBlzRIY1Er80tkJ5CkLCw3PGZBy3iUUJGjGj4/wuU9negGSoj0TFTycB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