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生不妨多“跳槽”

现代社会有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人,他们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今天出席某某回忆,明天写写微博,后天又回到公司朝九晚五。这种人,拒绝给自己定型,乐于体验各种角色,喜欢打破常规。对我们而言,这无疑是令人羡慕的生活工作状态。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想多干几行,在不同领域取得巨大的成绩。这样,人生就有巨大的乐趣,可以自由翱翔,不被困在一个令人窒息的职业里。

其实,过去,这种在各个领域都我成就的人有很多,达芬奇,爱因斯坦等等,即使艺术家,又是科学家。那时人们对这种频繁转行的偏见远不像现在这么大,像起草过《美国独立宣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的人也没有被视为半吊子,尽管他曾当过作家、发明家、印刷工和政治家,还做过其它无数工作。但最重要的是,富兰克林相信一点:人应在世上雁过留声,不应虚度光阴。

这类传奇式的成功人物一般都是些精力旺盛的人,他们永远都不需停顿,同时谱写着三种不同的人生,哪像我们很多人甚至只在一种人生,一种职位中都很难有所进展。不过,职位规划学家也建议,人们没有必要,也毫无理由必须在人的一生中固执坚守着一条职业轨迹。我想,如果我们在40岁前,就摆平了生计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计划在中年之时转向另一个自己梦想奋斗领域呢?如此一来,我们就可避免因固守一个行当而感到厌倦。

提起杨澜,很多人都说她太幸运了。从著名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实现了她人生的转型。当初杨澜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获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后,毅然决然地投身到美国进修,为的是给自己一个更大的舞台。果然,2001年,她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形象大使,让世界人惊叹这个优雅的东方面孔。

杨澜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并非是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驾御的。它需要睿智的眼光、独到的操控能力,是职业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而来。就像杨澜自己说的那样:“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还有一个拥有丰富人生的人叫约翰·弗里曼。他和杨澜一样,都担任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弗里曼干过的行当多得惊人。大学毕业后,他曾于二战时期担任军官,后任职英国工党议员十年,然后又当过接连干过广播员、《新政治家》杂志编辑、英国驻华盛顿大使、一家电视公司的董事长,后来,在美国加州任大学教授,以此安度晚年。在21世纪,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如此完美地实现职业转换,活出精彩的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每一行都有它的好处,每一行都值得人们去奉献。的确,在各行各业积累下的经验都具有非常宝贵的价值。但如果你数十年来只专注于一个狭窄的行当,那么你可能会变得目光狭隘、思维变得僵硬。我承认,要想在任何一行脱颖而出,“领域内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二十年的时间肯定足够一个人真正地变成专家。接下来呢?在一种平淡无奇的环境中安度晚年吗?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在职位巅峰轻易改变自己的谋生之道,但是,很多人未能做到这点实际上是因为恐惧或懒惰。然而,一旦在名义上从第一职业“退休”,即便是谨小慎微的人也能享受到新生的快乐。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多种才能,都应把揭开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二幕甚至第三幕当作目标。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是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范例。最初,里根曾是在在好莱坞混,主演过几本电影,接着在美国陆军服过役,而后成为一名工会领袖,即美国影视演员协会主席。接下来,他担任过通用电气的发言人,后来又当选为加州州长。上世纪80年代,他曾两次当选美国总统,被很多美国人视为当代最成功的美国总统。他熟练地利用早期的工作去赢得公众认可、掌握公开演说艺术、理解领导才能并修得对普通公民的吸引力。相对于其他影视明星一辈子都在演绎圈混。里根可谓是转型颇大,对他来说,前期的职业只是他当总统的一个实习期。

人,那种成大器的人,往往是能身处逆境,敢于尝试,不断折腾的人,越是陌生的领域越能激发激情与斗志,成就一番事业,铸就人生辉煌。人,也是由无数次经历的积累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只有不断经历,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单一即意味着平庸,意味着幼稚和固执。多一份经历就会多一次磨炼,就多一次展示自己、积累经验的机会。 H8WkXeCkuK/7qN1NFsJMUr2YSH88O/6WX0TSbAR29jdRz5MNcH8QhRjGU2tlmm0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