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姚明行动”:亲情打造小巨人

1980年9月12日的傍晚,一个对于中国体育举足轻重的人物诞生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走廊上,一群医生和护士的窃窃私语预见了这个男婴的与众不同。这个出生在当晚7点多钟的男婴重得出奇,长长的腿、又宽又平的脑门、手脚大得像三岁的小孩,体重5公斤,比一般婴儿重了几乎一倍。这个男婴的父母是退役篮球运动员方凤娣和姚志源,他们算得上全国个头最高的父母,母亲大方身高1.88米,父亲大姚身高2.08米,他们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姚明。姚明一出生,先天条件似乎就已经将篮球高举在了他的头顶,虽然谁也想不到,他终会成为中国新一代运动员的领军人物,并且震惊美洲大陆,但上海篮球界元老王重光教练却从姚明出生没多久就开始看好他,甚至说“为了等待一个像姚明这样的篮球苗子,我们足足等了三代人,所以我觉得姚明的名字应该叫姚盼盼。”

朴素快乐的童年,敦厚谦让的品格

姚明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教导。姚明的母亲方凤娣因为个头高,所以从小被称为“大方”,15岁,她就进了上海体工队训练基地,在那里,这个棉纺厂工人的女儿一住就是五年,从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变成了耀眼的篮球明星。其实,大方并不喜欢篮球,她和许多小女孩一样,喜欢唱歌跳舞,梦想当演员,如果不是体育局官员看上了她的身高,用体育队的“铁饭碗”打动了大方的父母,她也许根本不会和篮球结缘。然而篮球带给大方的,不仅仅是“铁饭碗”,更是坚强的意志,在进入体育队一年后,大方就开始主动抢篮板球,有时为了争一个球,她会毫不犹豫地扑倒在地板上,正是这样的磨练,奠定了日后她实施“姚明行动”的坚定决心。

姚明的童年朴素而快乐,他随父母住在12平方米加6平方米的一室半的集体宿舍里,窄小的公用走廊记载了他的成长。姚明虽然从小就人高马大,却从来都不曾欺负过别的孩子,相反,敦厚的性格倒使他经常被误会。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向大方告状,说姚明欺侮他,大方也没细问,就劈头盖脸的数落了儿子一顿,姚明被母亲说的灰头土脸,也没反驳。可没几天,大方从邻居家的母亲那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哪里是儿子欺负了那个孩子,是那个孩子有心戏弄姚明,就连邻居家的母亲都说,“姚明这么单纯老实,长大要吃亏的”,大方却不这么看,她说,“我儿子以诚待人,别人终会对他好的。”后来,大方还给儿子上了一课,教他要宽厚大度,还告诫:“你要是被别人欺负了,总有可以讲理的地方。千万不要别人做错了,你也跟着做错。”在父母的教导下,姚明更加谦让。学校每次组织春游,他都让座给瘦小的同学,自己站在车后。每次大扫除,班里高处的玻璃窗就全包给了他,甚至连别的班的老师、同学都会跟他说:“姚明,你帮忙擦一下我们教室的高玻璃窗!”,最后,姚明毫无怨言地“承包”了整所学校所有的高窗玻璃,一到大扫除就忙的一塌糊涂。

培养兴趣学篮球,循序渐进拓天赋

姚明和大方小时候一样,并不喜欢篮球,他小小的心里对人生充满了幻想,他想当个考古学家,到世界各地去猎奇探险。而大姚和大方也没有刻意让儿子去接触篮球,一直到姚明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选姚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投篮,姚明才第一次拿起篮球。姚明永远不会忘记,在篮球架前,老师问大家:“同学们,投篮比赛谁会赢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叫嚷姚明回赢。于是姚明两手捧着篮球,屏住呼吸,透出了人生的第一个球,篮球,好像有意和他作对,有气无力地碰了一下篮板就蹦落到了一边。姚明涨得满脸通红,特别是看到他后面的小朋友用一个俗称“倒马桶”的动作把篮球投入了篮筐,他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时,他第一次萌生了练习篮球的念头。

当然,大姚和大方最初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只想让儿子好好学习,并不在乎他是否去打篮球。不过,既然打球可以给中考乃至高考加分,而儿子又有天然的身高优势,让他学学篮球也未尝不可。于是,大姚开始带着儿子玩篮球,他在宿舍前的旧车棚边上钉了一个篮球网,教儿子学投篮,并且为了培养儿子的兴趣,总是采取“利诱”的方法,让儿子用累计投中的球数换取想要的小礼物。在姚明9岁那年,有一天,大方从朋友手里拿到了两张哈林篮球队表演赛的门票,小姚明兴高采烈地跟着父亲去看真正的篮球赛。那是小姚明第一次意识到篮球的乐趣,也使他真正开始向往走上篮球场。

大姚见姚明对篮球有了兴趣,就和大方商量好,送姚明去上海徐汇区少体校练篮球。从此,每天下午放学后,姚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周六一早,姚明就坐在大姚的自行车后面,由父亲送到体校。从9岁起,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学后和周六的全天,姚明都泡在体校里,再也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在公用走廊里嬉闹了。基础训练是简单而枯燥的,姚明的大块头和笨拙的动作常常让他受到嘲笑,每当姚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大姚都义不容辞地充当起“打气筒”的角色,拉着姚明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对着钉在那里的篮圈投篮,让他明白,其实,他的技术比当初高了很多。在父亲的鼓励下,姚明坚持了下去,一点点进步,循序渐进地开发自己的天赋,终于,在他11岁时,被体校选中了。

做儿子的生活后盾,事业助手

大方和大姚,是姚明成长的坚实后盾,不要以为“姚明行动”就是将篮球明星作为最终目的,大方和大姚的心愿,其实只是儿子能够健康成长,而不是成名成星。所以,在体校选中姚明的时候,大方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并且执意将儿子送进了南洋模范中学。不过姚明注定是要跟篮球结缘的,他不仅跟不上普通中学的某些课程,而且也不舍得丢下篮球,加上体校老师再三登门,大方终于还是同意儿子正式进入徐汇少体校。

人高马大的姚明,要吃要穿要训练,亲戚送来的鸡,姚明一顿能吃下一只,鸡蛋一口气能吃6个,对于每个月收入只有100块钱的大方和大姚来说,经济压力可想而知。而那个时代,很多东西还要凭票供应,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大方和大姚不得不到处托人弄牛奶票。不过姚明从来也没让父母失望过,姚明认真训练,坚持不懈,凭着循序渐进的耐性,他的天赋一点点得到开拓,很快就从体校的普通班跳到重点班,接着又跳到尖子班。

不仅在生活上,在篮球上,父母也是姚明最坚实的后盾。看球赛时,一家三口围着电视机讨论技艺。有一次,三口人一起看了一场北京队的比赛,打单涛和巴特尔的“双塔”战术,单涛有一个动作,是用肘直接架着别人上篮。大方看了当即就说,你要学学这个动作,要学会利用自己的身体。母亲一句话点醒了姚明,他逐渐学着用肘,增强自己的进攻性。而儿子的主场比赛,大方和大姚更是每场必去,在球场跟儿子聊战术,探讨球艺是老两口的必修课。要是姚明打客场,大方和大姚就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讨论儿子的球艺,对儿子防守、进攻、打球的态度一一细评,如果发现儿子情绪不稳,发挥不好,就赶紧打电话过去鼓励儿子。

姚明16岁进上海男篮,17岁出征八运会,19岁进国家队,21岁当选NBA状元秀,成为休斯顿火箭队主力;他从CBA联赛到亚锦赛、奥运会,南征北战四处奔波,每年只有几天假期回家看父母,可大姚和大方从不抱怨,即便是儿子回来了,也随他在家里贪睡,他们知道儿子最需要的是休息,所以从不要求姚明陪他们逛街旅游走亲访友。在姚明出国前的八年里,关心儿子的大方只能在他放假回家时,为他做一顿可口的大餐,或是在主场比赛结束后守候在更衣室门口,为儿子递上食品和衣物。

全职父母,陪儿子走出国门

在得知儿子被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之后,大方决定陪儿子去美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她的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毕竟姚明已经21岁,完全可以独立生活了,可做母亲的还是不愿让儿子为生活分心。姚明还没动身赴美,大方就提前抵达休斯敦了,第一次赴美的她再次展示了自己精明能干的主妇风采,尽管她和大姚都不会说英语,也没有驾照,无论是出行还是购物都很不方便,但是她还是在姚明抵达前,给儿子打点好了住处。从此,大方成了为儿子整理卧室、洗衣做饭的全职母亲,遇上儿子打客场比赛,凌晨两三点到家,她还会熬好一锅浓浓的鸡汤等着儿子。当然,问题并不会因为亲情而减少,大姚曾因在高速公路上开得太慢而被美国警察开了罚单,而大方也因休斯敦的房产市场一窍不通而为给儿子买房子而头疼,不过,亲情的力量让他们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陪儿子走出国门,大姚和大方终于有机会和儿子朝夕相处了,看着儿子事业成功,幸福地走进婚姻,大姚和大方无比欣慰,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见证了儿子的健康成才,圆满了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KnKfU4czUis6iBGxm6sHHb4N9rEc0ITIzYSPZSlskGwuQ2F6dEo6gEnuiVkrsC2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