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永远保持迷人的风度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国学大师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说:“所谓质,朴也;文,华饰也。”“质”即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质朴无华的天性。“文”,是指人的外表的文饰,及后天“诗书礼乐”的教养,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文饰。儒家理想人格为“文质彬彬”之君子,中国人常说“君子风度”,在国人心目中,既注重外表、又注重修养的君子,是最有风度的。其实,西方人对于“风度”的理解也大同小异。绅士风度,是西方国家公众,特别是英国男性公众所崇尚的基本礼仪规范。不仅仪容举止要求风姿优雅,更要体现彬彬有礼、富有教养的内在。如此看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公众所提倡的风度,除了适当的仪表修饰外,更多地指向完美的内在。正如德国戏剧家莱辛所说:“风度是内在美的特殊再现形式。”一个人可以没有惊艳的美貌,但是一定要有风度。

好风度是一种涵养,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上。风度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表面上神采飞扬是风度,但内心的宽容忍让、仁爱诚恳更能成就一种经久不衰、倾倒众生的风度。

著名钢琴家帕岱莱夫斯基是世界公认的风度翩翩的音乐大师。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那天,是他在美国大型音乐厅表演的日子。开场前几分钟,观众都在安静地等待聆听天籁之音,可是,在观众席后排有一位母亲和一个九岁的孩子;小孩从进来到现在,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忽然,前面舞台上射下来一束灯光,那架演奏用的大钢琴及其旁边的乌木座凳在光影下顿时亮起来。这对于那个小孩子似乎有种奇特的吸引力,趁母亲不注意他悄悄溜到舞台上,把小手指放在琴键上,开始弹奏老师教过的乐曲《筷子》。他越弹越带劲,竟然没有下去的意思。已经到了演出开始的时间,数百名愤怒的观众开始一齐叫嚷:“把孩子弄走!”“谁把他带进来的?”“他母亲在哪里?”尴尬的母亲急忙从后面跑上来。这时,帕岱莱夫斯基已经从后台走出,听到喧闹声,立即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他面带和蔼、平静从容地走到男孩身后,默默听了一会儿,然后伸出双手,弹出配合《筷子》的和谐音符,并且在男孩耳边轻轻地说:“继续弹,不要停止。继续弹,不要停止。”观众被大师的风采所震撼,早已安静下来,静静欣赏着这一和谐的二重奏,一曲弹完,台下掌声雷动,孩子的母亲更是热泪盈眶。

钢琴大师的风度令人叹服,他用自己的宽容仁爱为孩子上了最好的一堂启蒙课,也为自己赢得了最好的掌声。

风度是智慧的体现。真正有风度的人不会轻易动怒,他们谦逊有礼、温文尔雅,永远都能摆对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当低头。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创造了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被喻为历史上最有风度的女性之一。

在一次宴会中,维多利亚女王对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说话时,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无形中伤了亲王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亲王感觉很委屈,独自一人进了房间,并反锁了门。伊丽莎白见丈夫迟迟未出来,便去敲门。“谁?”亲王问道。“是我!英国女王。”亲王没有开门。维多利亚女王感觉很意外,反思许久,再次敲响了丈夫的门,这次她轻声细语道:“亲爱的,是我,你的妻子。”这次,亲王打开了门。你看这就是女王的风度,能够反观自己,能够适时屈伸。

好风度是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是一种不事张扬的情怀,一种内敛的个性,一种对信仰执著的坚守,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一个人具有了深深的阅历、厚重的内在,会在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和待人接物中表现出来。他身上会散发一种深度的恒久存在的光华,流露于不知不觉之间。风度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化标志,是不可模仿的。

周恩来总理的站姿有个独特之处,就是右臂微微弯曲置于身前。很多人以为只要像他那样就会有风度,并加以模仿,结果适得其反。其实周总理的右臂是骨折的后遗症,因为他个人的风采,这种站姿却拥有了一种独特的迷人风度。

尽管风度具有不可模仿性,却可通过加强内在逐步培养,可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具体之处。

遵守社会公德是好风度的社会起点。一个人要遵纪守法,助人为乐,不欺骗他人,不随便猜疑。公共场所讲究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杜绝乱扔废弃物、说脏话、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

让自己拥有良好的仪表、周到的礼节。要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充沛的精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自信和活力的人。对人诚恳,说话做事讲究礼仪规范——要知道,周到适宜的礼节,是人的内在品质的流露,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印象就从这里产生。

不断追求高尚。要拥有善良、宽广的心胸;与人相处要诚恳而坦率;不居高临下,不阿谀逢迎。当然高尚的思想与品格,不是三两天所能造就的,应该从多方面去学习、去打磨。

总之,好风度绝不是水中月,它并不抽象,而来自于每一个小的修养,每一个生活细节。 Ri7o/ltnvHAZlFjA8OrChqF+SOgNgAs1hPMm3Tl7lww8EDSJ65LwkBPpySZlrv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